CN217150483U - 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0483U
CN217150483U CN202220122145.9U CN202220122145U CN217150483U CN 217150483 U CN217150483 U CN 217150483U CN 202220122145 U CN202220122145 U CN 202220122145U CN 217150483 U CN217150483 U CN 217150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
pressure water
ris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21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玉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ingj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Fulai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Fulai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Fulai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221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0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0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048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负压供水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所述稳流罐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正面设置有副板,且副板的两侧设置有挂杆,所述副板的两端设置有滚珠,且副板的正面设置有凸板,且底座的底端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限位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变速水泵,所述限位板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变速水泵,所述第一变速水泵与第二变速水泵正面的下端设置有阀门组管。该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底座安装在安置板上,且安置板配合滑板在底板内部的内槽进行滑动,此时底座带动整个设备进行移动,解决了设备固定且不能移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负压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核心是在二次加压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负压产生,消除机组运行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在保证不影响附近用户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平稳、供水。
无负压供水设备在一栋建筑的内部进行供水时,经常会因为安装位置的问题,要在一定的范围之类移动设备,这样移动设备是为了测试设备准确的安置位置,安置位置的不一样会导致设备供水连接方式也不一样,鉴于此,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具备可以调节设备的位置等优点,解决了固定设备无法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所述稳流罐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正面设置有副板,且副板的两侧设置有挂杆,所述副板的两端设置有滚珠,且副板的正面设置有凸板,且底座的底端设置有调节结构。
所述限位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变速水泵,所述限位板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变速水泵,所述第一变速水泵与第二变速水泵正面的下端设置有阀门组管,所述第二变速水泵的一侧设置有负压罐,所述阀门组管的顶端设置有主管道,且主管道的两侧设置有承接轴,所述主管道的正面设置有辅助结构。
进一步,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侧槽,所述底板内部的中间处设置有内槽,且内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端设置有安置板,所述安置板与底座之间由螺栓连接,且滑板与内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进一步,所述滑板与底板之间由螺栓连接,且内槽的长度等于底板内部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安置板与侧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安置板的中心点与滑板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底座的面积,且底板的中心点与限位板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辅助结构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设置有斜杆,且斜杆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带孔活动块,所述带孔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滚珠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凹槽的中心点与副板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的长度等于斜杆的长度,且转动板与斜杆之间为螺纹结构。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与带孔活动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凹槽与带孔活动块之间为螺纹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通过滑板、内槽、底板、安置板、侧槽,能够使得底座安装在安置板上,且安置板配合滑板在底板内部的内槽进行滑动,此时底座带动整个设备进行移动,解决了设备固定且不能移动的问题。
2、该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通过带孔活动块、横杆、斜杆、转动板、伸缩杆、凹槽,能够使得伸缩杆与斜杆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凹槽配合滚珠进行滑动,并且挂杆卡入带孔活动块的内部,这样整个设备的正面就有了一个类似防护栏的结构,解决了设备没有支撑与防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稳流罐;2、第一变速水泵;3、承接轴;4、主管道;5、底座;6、调节结构;601、滑板;602、内槽;603、底板;604、安置板;605、侧槽;7、负压罐;8、辅助结构;801、带孔活动块;802、横杆;803、斜杆;804、转动板;805、伸缩杆;806、凹槽;9、限位板;10、阀门组管;11、第二变速水泵;12、副板;13、凸板;14、挂杆;1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1,稳流罐1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底端设置有底座5,底座5的正面设置有副板12,且副板12的两侧设置有挂杆14,副板12的两端设置有滚珠15,且副板12的正面设置有凸板13,且底座5的底端设置有调节结构6。
限位板9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变速水泵2,限位板9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变速水泵11,第一变速水泵2与第二变速水泵11正面的下端设置有阀门组管10,第二变速水泵11的一侧设置有负压罐7,阀门组管10的顶端设置有主管道4,且主管道4的两侧设置有承接轴3,主管道4的正面设置有辅助结构8。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结构6还包括底板603,底板603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侧槽605,底板603内部的中间处设置有内槽602,且内槽602的内部设置有滑板601,滑板601的顶端设置有安置板604,安置板604与底座5之间由螺栓连接,且滑板601与内槽602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滑板601在内槽602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滑板601带动安置板604进行移动,并且安置板604的两侧在侧槽605的内部进行移动,这样是防止安置板604因为受力不均匀而翘边,同时安置板604带动底座5进行移动,这样底座5就可以带动整个设备进行移动了。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滑板601与底板603之间由螺栓连接,且内槽602的长度等于底板603内部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滑板601与底板603之间由螺栓连接,方便更换滑板601。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安置板604与侧槽60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安置板604的中心点与滑板601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需要说明的是,安置板604与侧槽60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防止安置板604发生翘边。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底板603的面积大于底座5的面积,且底板603的中心点与限位板9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603的面积大于底座5的面积,这样方便底板603可以承受设备整体的压力。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辅助结构8还包括横杆802,横杆802的外侧设置有斜杆803,且斜杆803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板804,转动板804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805,且伸缩杆805的一侧设置有带孔活动块801,带孔活动块80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806,凹槽806与滚珠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凹槽806的中心点与副板12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带孔活动块801,此时凹槽806配合滚珠15在凸板13的外侧进行移动,当带孔活动块80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将挂杆14卡入带孔活动块801的内部,同时转动斜杆803并且转动板804配合斜杆803进行转动,当斜杆803转动到合适角度时,即可停止转动,此时斜杆803与伸缩杆805配合主管道4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这样设备在进行搬运的过程,斜杆803与伸缩杆805的组成部分可以做到支撑与防护的作用。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杆805的长度等于斜杆803的长度,且转动板804与斜杆803之间为螺纹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板804与斜杆803之间为螺纹结构,这样便于拆卸转动板804与斜杆803。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杆805与带孔活动块8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凹槽806与带孔活动块801之间为螺纹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806与带孔活动块801之间为螺纹结构,方便拆卸凹槽806。
可以理解的是,该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利用安置板604与底座5之间相互连接,并且滑板601带动安置板604在内槽602的内侧进行移动,这样底座5带动了限位板9与剩下的组件进行移动,解决设备整体不便移动的问题,同时斜杆803与伸缩杆805的组合可以为设备整体提供了一个防护和支撑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将市政管道接入主管道4上的承接轴3,同时稳流罐1开始将水导入第一变速水泵2与第二变速水泵11的内部,然后工作人员通过调整阀门组管10与负压罐7的数值来控制水流的速度;
滑板601在内槽602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滑板601带动安置板604进行移动,并且安置板604的两侧在侧槽605的内部进行移动,这样是防止安置板604因为受力不均匀而翘边,同时安置板604带动底座5进行移动,这样底座5就可以带动整个设备进行移动了;
活动带孔活动块801,此时凹槽806配合滚珠15在凸板13的外侧进行移动,当带孔活动块80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将挂杆14卡入带孔活动块801的内部,同时转动斜杆803并且转动板804配合斜杆803进行转动,当斜杆803转动到合适角度时,即可停止转动,此时斜杆803与伸缩杆805配合主管道4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这样设备在进行搬运的过程,斜杆803与伸缩杆805的组成部分可以做到支撑与防护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罐(1)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底端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正面设置有副板(12),且副板(12)的两侧设置有挂杆(14),所述副板(12)的两端设置有滚珠(15),且副板(12)的正面设置有凸板(13),且底座(5)的底端设置有调节结构(6);
所述限位板(9)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变速水泵(2),所述限位板(9)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变速水泵(11),所述第一变速水泵(2)与第二变速水泵(11)正面的下端设置有阀门组管(10),所述第二变速水泵(11)的一侧设置有负压罐(7),所述阀门组管(10)的顶端设置有主管道(4),且主管道(4)的两侧设置有承接轴(3),所述主管道(4)的正面设置有辅助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6)还包括底板(603),所述底板(603)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侧槽(605),所述底板(603)内部的中间处设置有内槽(602),且内槽(602)的内部设置有滑板(601),所述滑板(601)的顶端设置有安置板(604),所述安置板(604)与底座(5)之间由螺栓连接,且滑板(601)与内槽(602)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01)与底板(603)之间由螺栓连接,且内槽(602)的长度等于底板(603)内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板(604)与侧槽(60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安置板(604)的中心点与滑板(601)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03)的面积大于底座(5)的面积,且底板(603)的中心点与限位板(9)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8)还包括横杆(802),所述横杆(802)的外侧设置有斜杆(803),且斜杆(803)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板(804),所述转动板(804)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805),且伸缩杆(805)的一侧设置有带孔活动块(801),所述带孔活动块(80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806),所述凹槽(806)与滚珠(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凹槽(806)的中心点与副板(12)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05)的长度等于斜杆(803)的长度,且转动板(804)与斜杆(803)之间为螺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05)与带孔活动块(8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凹槽(806)与带孔活动块(801)之间为螺纹结构。
CN202220122145.9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7150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2145.9U CN21715048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2145.9U CN21715048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0483U true CN21715048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2145.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715048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0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0378U (zh) 一种用于风电塔筒检修的抱塔装置
CN217150483U (zh) 一种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2043589U (zh) 一种可调整斜面的夹具
CN210622992U (zh) 一种风电机组叶片垂直运输固定装置
CN218690787U (zh) 一种建筑管材喷涂装置
CN212884031U (zh) 一种泵业生产用夹持翻转装置
CN21806435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结构
CN218709665U (zh) 一种喷泉式曝气增氧设备
CN213243774U (zh) 低压电动机抽转子辅助装置
CN215763678U (zh) 给排水工程用管道定位支架
CN21422776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可调节式母线槽安装架
CN210762561U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筒转动输送辊
CN218152690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管道支撑杆
CN22109770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装置
CN219809527U (zh) 一种施工定位支架
CN212273262U (zh) 管道标高可调托撑装置
CN218997973U (zh) 一种风电光伏用支架
CN213976869U (zh) 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悬挂垫片调整工具
CN220807264U (zh) 一种通信设备便于安装检测台
CN211296497U (zh) 一种立式电机抽穿转子专用工具组件
CN219554533U (zh) 一种电力设计的高空可调式电缆支架
CN219388813U (zh) 一种用于管路安装的辅助抬升装置
CN214249887U (zh) 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
CN218871837U (zh) 一种可调节移动式推流器导杆基座
CN217230156U (zh) 一种农网供电施工用具有攀登辅助功能的升降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2

Address after: No. 169, Dezheng Road, Zhaotan Town, Dongzhi County, Chi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47200

Patentee after: Anhui Tingj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12000 No. 2008, Huachen Jinmao Shangdu, Tiantai Road, Tianyuan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ZHOU FULAI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