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0079U - 一种景观跌水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观跌水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0079U
CN217150079U CN202220768064.6U CN202220768064U CN217150079U CN 217150079 U CN217150079 U CN 217150079U CN 202220768064 U CN202220768064 U CN 202220768064U CN 217150079 U CN217150079 U CN 217150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r
landscape
water
drop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80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璇
李庆伟
占林
张义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co Environment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co Environmen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co Environment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co Environmen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80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0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0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0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和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景观跌水堰,沿水流方向,于现有河床上依次设置上游铺盖、跌水堰堰体和下游护坦,跌水堰堰体和下游护坦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冲沙通道。本实用新型在跌水堰堰体和下游护坦的两侧对称设置冲沙通道,该冲沙通道可以连通河道的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克服了现有技术跌水堰对水流的阻挡、减小水流流速的问题。因此,在城市中小型河道中的景观跌水堰中设置冲沙通道,可以达到冲沙功效,减少堰体上游区域泥沙淤积问题;而在洪水期等紧急时刻,冲沙通道可以作为泄洪通道使用,可以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并且跌水堰堰体中的冲沙通道在鱼类洄游期,可以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景观跌水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和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景观跌水堰。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用水、景观建设以及水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需要,景观跌水堰在城市河道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景观跌水堰可以拦截水流、壅高上游水位,形成一定的水深及水面,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水面景观,改善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城市中小型河道中的跌水堰一般壅水高度较低,基本不影响防洪,运行方便,景观效果较好。
但是,在城市中小型河道中设置的景观跌水堰还存在一下问题与不足之处:1、对水流有阻挡作用,减小了河道中的水流流速,产生泥沙淤积等问题;2、阻断了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使得生物的多样性退化。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能够在城市中小型河道中营造良好水景观,同时又能兼顾防洪、生态、便民、亲水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景观跌水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跌水堰,克服了现有技术跌水堰对水流的阻挡、减小水流流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景观跌水堰,沿水流方向,于现有河床上依次设置上游铺盖、跌水堰堰体和下游护坦,所述跌水堰堰体和所述下游护坦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冲沙通道,以连通河道的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跌水堰堰体上布设有汀步,所述汀步所使用的石材尺寸为(1000-1500)mm*50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汀步嵌入所述跌水堰堰体的深度不小于200mm,且所述汀步与所述跌水堰堰体接触的表面做拉毛处理。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跌水堰堰体靠近所述下游护坦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挡水景观石,所述挡水景观石的粒径为200-30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下游护坦上布设有抛石,所述抛石的粒径为150-35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汀步所使用的石材、所述挡水景观石和所述抛石均为自然石。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下游护坦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冲沙通道入口处设置有叠梁闸。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冲沙通道的两侧为侧边墙(11),一侧侧边墙(11)与岸坡(10)相连接,另一侧侧边墙(11)与所述跌水堰堰体(2)相连接,所述侧边墙(11)的高度与所述跌水堰堰体(2)的高度相同。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上游铺盖和所述下游护坦均由混凝土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景观跌水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景观跌水堰中,沿水流方向,在跌水堰堰体和下游护坦的两侧对称设置冲沙通道,该冲沙通道可以连通河道的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克服了现有技术跌水堰对水流的阻挡、减小水流流速的问题。因此,在城市中小型河道中的景观跌水堰中设置冲沙通道,可以达到冲沙功效,减少堰体上游区域泥沙淤积问题;而在洪水期等紧急时刻,冲沙通道可以作为泄洪通道使用,可以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并且跌水堰堰体中的冲沙通道在鱼类洄游期,可以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景观跌水堰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景观跌水堰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游铺盖;2:跌水堰堰体;3:下游护坦;4:冲沙通道;5:汀步;6:挡水景观石;7:抛石;8:排水孔;9:叠梁闸;10:岸坡;11:侧边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景观跌水堰,沿水流方向,于现有河床上依次设置上游铺盖1、跌水堰堰体2和下游护坦3,所述跌水堰堰体2和所述下游护坦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冲沙通道4,以连通河道的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景观跌水堰对水流的阻挡、减小水流流速的问题,沿水流方向,在跌水堰堰体2和下游护坦3的两侧对称设置冲沙通道4,该冲沙通道4可以连通河道的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克服了现有技术跌水堰对水流的阻挡的问题,并满足了城市防洪和水景观营造、市民亲水需要。因此,在城市中小型河道中的景观跌水堰中设置冲沙通道4,可以达到冲沙功效,减少堰体上游区域泥沙淤积问题;而在洪水期等紧急时刻,冲沙通道4可以作为泄洪通道使用,可以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并且跌水堰堰体2中的冲沙通道4在鱼类洄游期,可以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
具体跌水堰堰体2的高度根据水位、流量等要求设置,而冲沙通道4的净宽、底部高程根据水流量等要求确定。
为便于行人过河和亲水游玩等,所述跌水堰堰体2上布设有汀步5,所述汀步5所使用的石材尺寸介于1000mm*500mm-1500mm*500mm之间,所述汀步5嵌入所述跌水堰堰体2的深度不小于200mm,且所述汀步5与所述跌水堰堰体2接触的表面做拉毛处理,以提高汀步5与跌水堰堰体2之间的粘结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增加跌水堰的景观效果,所述跌水堰堰体2靠近所述下游护坦3的一侧上方设置有一低水位的挡水景观石6,所述挡水景观石6的粒径介于200-300m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进一步达到消能防冲的效果,所述下游护坦3上布设有抛石7,所述抛石7的粒径介于150-350mm之间,这里的抛石7分散布设在下游护坦3上,进一步提升了景观跌水堰的景观效果。
具体地,所述汀步5所使用的石材、所述挡水景观石6和所述抛石7均为黄锈石等自然石,采用自然石,施工简单方便,造价低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下游护坦3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8,以排出下游护坦3底部的渗透水,减小渗透压力。
为进一步控制冲沙通道4中的过水流量,所述冲沙通道4入口处设置有叠梁闸9。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叠梁闸9闸门开启与关闭,控制上下游水位差,保持水流流速,保证一定的冲沙功效,减少堰体上游的泥沙淤积问题。
对于洪水期,叠梁闸9打开,冲沙通道4可以作为泄洪通道,提高河道泄洪能力。
对于枯水期,叠梁闸9打开,冲沙通道4可以通过少量水流,保持下游河道生态流量,同时可作为过鱼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为优选地,所述冲沙通道的两侧为侧边墙11,一侧侧边墙11与岸坡10相连接,另一侧侧边墙11与所述跌水堰堰体2相连接,所述侧边墙11的高度与所述跌水堰堰体2的高度相同,而岸坡10采用生态组合材料进行护脚护坡。
具体地,上游铺盖1和下游护坦3分别设置在跌水堰堰体2的前侧和后侧,并且,上游铺盖1和下游护坦3均由混凝土制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于现有河床上依次设置上游铺盖(1)、跌水堰堰体(2)和下游护坦(3),所述跌水堰堰体(2)和所述下游护坦(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冲沙通道(4),以连通河道的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堰堰体(2)上布设有汀步(5),所述汀步(5)所使用的石材尺寸为1000mm*500mm-1500mm*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汀步(5)嵌入所述跌水堰堰体(2)的深度不小于200mm,且所述汀步(5)与所述跌水堰堰体(2)接触的表面做拉毛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堰堰体(2)靠近所述下游护坦(3)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挡水景观石(6),所述挡水景观石(6)的粒径为20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护坦(3)上布设有抛石(7),所述抛石(7)的粒径为150-3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汀步(5)所使用的石材、所述挡水景观石(6)和所述抛石(7)均为自然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护坦(3)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沙通道(4)入口处设置有叠梁闸(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沙通道的两侧为侧边墙(11),一侧侧边墙(11)与岸坡(10)相连接,另一侧侧边墙(11)与所述跌水堰堰体(2)相连接,所述侧边墙(11)的高度与所述跌水堰堰体(2)的高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跌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铺盖(1)和所述下游护坦(3)均由混凝土制成。
CN202220768064.6U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景观跌水堰 Active CN217150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8064.6U CN217150079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景观跌水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8064.6U CN217150079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景观跌水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0079U true CN21715007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8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8064.6U Active CN217150079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景观跌水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0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6845B (zh) 洄游式生态鱼道及施工方法
CN105753164A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下沉式河道湿地系统及构建方法
CN217150079U (zh) 一种景观跌水堰
CN115262436B (zh) 一种坡面泥石流防治装置及方法
CN109403264A (zh) 河渠入河口污水处理设施沉砂池采用人工弯道壅水的方法
CN201850179U (zh) 河流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100465381C (zh) 一种引水渠排砂构造系统
CN111535257A (zh) 堰坝组合结构
CN108487189B (zh) 一种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
CN214573760U (zh) 一种防淤堵简易坝
CN104787896A (zh) 一种无动力下行流河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12026136U (zh) 一种生态河道护岸
CN211665715U (zh) 一种高低坝及取水结构
CN210827317U (zh) 一种方便排水的堤防结构
CN209653083U (zh) 排水暗涵的排口改造结构
CN210177445U (zh) 增大城市河道蓄水量的调蓄防涝系统
CN108560481B (zh) 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装置
CN112973271A (zh) 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
KR100510884B1 (ko) 자연석을 이용한 취입보 설치공법
CN211285532U (zh) 一种竹制排水沟
CN109505343B (zh) 排水暗涵的排口改造结构
CN216551816U (zh) 一种尾矿库坝体反滤层结构
CN211113432U (zh) 一种淤地坝蓄水系统
CN220827317U (zh) 山地区多功能雨水湿地结构
CN211735265U (zh) 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