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8971U - 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38971U CN217138971U CN202220513836.1U CN202220513836U CN217138971U CN 217138971 U CN217138971 U CN 217138971U CN 202220513836 U CN202220513836 U CN 202220513836U CN 217138971 U CN217138971 U CN 2171389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theter
- abdominal cavity
- pipe body
- drug delivery
- deliver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包括一体设置的工作部与连接部,工作部包括第一管体与套环,第一管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侧孔,且若干侧孔呈螺旋状均布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套环套设于第一管体靠近连接部一侧,用来封闭工作部与腹腔开孔之间的缝隙,套环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管本体为一体设置的工作部与连接部,连接部用来连接外部的液源,工作部用来插入病人的腹腔内,工作部包括第一管体和套设在第一管体上的套环,通过套环对病人腹腔开孔与第一管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从而防止血液漏出,同时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
背景技术
腹腔用植入式给药装置多用于腹腔化疗,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或游离癌细胞及微小转移灶,具有药物局部浓度高、持续作用长、药物穿透力强、全身吸收少等优点。其主要并发症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如导管堵塞、肠瘘、腹膜炎症、腹壁瘘等。
现有的腹腔导管植入腹腔时,导管与腹腔之间存在缝隙,腹腔内的血液容易漏出,且容易发生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以解决现有的腹腔导管植入腹腔时,导管与腹腔之间存在缝隙,腹腔内的血液容易漏出,且容易发生感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一体设置的工作部与连接部,所述工作部包括第一管体与套环,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侧孔,且若干所述侧孔呈螺旋状均布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靠近所述连接部一侧,用来封闭工作部与腹腔开孔之间的缝隙,所述套环与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连接部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连接,且内部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用来连接输液袋或引流袋。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位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设置有导管夹。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位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用来固定导管本体。
可选地,所述侧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倒三角形异形孔。
可选地,所述侧孔的数量为6个。
可选地,所述套环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为鲁尔接头。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管本体为一体设置的工作部与连接部,连接部用来连接外部的液源,工作部用来插入病人的腹腔内,工作部包括第一管体和套设在第一管体上的套环,通过套环对病人腹腔开孔与第一管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从而防止血液漏出,同时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侧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体流向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体流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市售导管部分液体流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市售导管整体液体流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管本体;11、工作部;111、第一管体;112、套环;113、侧孔;12、连接部;121、第二管体;122、连接头;123、导管夹;124、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申请表述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导管本体1采用聚氨酯材质,直径为9F-11F,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一体设置的工作部11与连接部12,连接部12用来外接输液袋等液源,工作部11用来插入病人的腹腔内进行引流,所述工作部11包括第一管体111与套环112,所述第一管体111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侧孔113,本实施例为6个,侧孔113的开设位置为第一管体111远离连接部12一侧的8公分范围内,侧孔113的形状为椭圆形或者倒三角形的异形孔,其靠近第一管体111内径的部分小于第一管体111外径的部分,侧孔113的切面平滑,且若干所述侧孔113呈螺旋状均布于所述第一管体111的侧壁上,所述套环112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111靠近所述连接部12一侧,用来封闭工作部11与腹腔开孔之间的缝隙,所述套环112与所述第一管体111固定连接,套环112固定的位置距离第一管体111远离连接部12一端130mm-140mm,套环112为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材质,第一管体111插入病人腹腔内部时,移动套环112到病人皮肤隧道口约2-3cm,能与组织反应融合,与患者的皮下组织黏连,从而封闭了皮肤路口至导管的缝隙,可以使第一导管的位置固定、不漏血液,不易感染,使得这个导管固定得更加容易与牢固,从而降低感染的机会。
能够通过导管自身的涤纶套环112与患者的皮下组织黏连,从而封闭了皮肤路口至腹腔的缝隙。使得这个导管固定得更加容易与牢固,从而降低感染的机会。使用的时间会大大延长。
涤纶套环112固定于腹直肌,起到固定导管和保护隧道不被细菌侵入的作用。
如果涤纶套环112脱出,细菌则易沿导管出口侵入隧道,引起隧道炎甚至腹膜炎。隧道炎和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严重并发症。隧道炎因其位置较深,不方便局部用药,感染不易控制,严重时需要隧道重建,甚至重新置管。腹膜炎时不仅会丢失大量的蛋白质,使患者的营养状态恶化,而且反复腹膜炎可以引起腹膜纤维化,缩短腹膜的寿命,严重时会导致拔管,使腹膜透析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分析涤纶套环112脱出的原因,如何预防涤纶套环112脱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涤纶套环112脱出外露对肾透析患者造成局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脓毒血症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转移性感染及导管完全脱出影响甚大,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生存率。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12包括第二管体121,所述第二管体121与所述第一管体111固定连接,且内部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121远离所述第一管体11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22,用来连接输液袋,连接头122可为6:100标准鲁尔接头。鲁尔接头在现今医疗救治中被广泛使用。为了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能及时的抢救病人,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管体121位于所述连接头122与所述第一管体111之间设置有导管夹123,导管夹123可以用来调节导管本体1内部液体的流动开关以及流速。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管体121位于所述连接头122与所述第一管体111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124,用来固定导管本体1,通过固定装置124把导管本体1固定在指定的位置,放置导管本体1滑脱移位,减少与固定相关的潜在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升临床效率,固定装置124为固定块,其中部设置有可容纳导管的容纳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孔,通过缝线或思乐扣将导管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导管材质及直径改变,既往国外品牌使用硅胶材质,硅胶对脂类的吸附性很大,容易被脂类物质覆盖,同时为保证支撑力和流速既往用14F直径的,腹腔占用空间大,病人异物感强烈,引发腹膜炎的几率很高。本新导管采用聚氨酯材质,直径9F~11F,能有效降低脂类物质的覆盖,同时薄壁大腔的设计又能很好的保障流速,病人异物感底,能有效降低腹膜的刺激,腹膜炎发生率大大下降。
既往导管尾端是直开口或尾端带有小圆点状侧孔113,在堵管率方面几率很高,小圆点状侧孔113在压力状态下输注液体时,呈针刺状喷射输出、对周围脏器会造成击穿伤,引发腹膜炎。本发明在导管尾端8公分范围内增加多个特殊形状侧孔113,呈螺旋状排列,360度覆盖。不容易堵管,同时在药物输注过程中,液体会均匀地沿导管圆周方向及导管轴方向呈螺旋流动,不会有喷射状输出,可明显改善液体对脏器的刺激,降低腹膜炎的发生。同时有具备多个螺旋状侧孔113,堵管几率大大下降。从而长期满足临床和患者使用。节省经济成本支出,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此导管在植入病人腹腔后,涤纶套环112置于距皮肤出口2厘米处的皮下隧道中,起到固定和保护隧道不被细菌侵入的作用。椭圆形或倒三角形异形侧孔113的存在可减少导管与腹壁或腹内脏器表面的接触面积,不易贴在其表面,降低侧孔113堵塞的风险。
当输入药液等前,鲁尔接头的特点是医疗行业使用的一种方便的连接设备,大大简化了药液医疗流体的管理。鲁尔接头的存在可以在输药液袋之间切换,而无需插入或取出患者的输液针。
打开导管夹123,导管通路畅通。医用导管夹123是一种用于各种导管的固定、夹闭或放开医用导管的夹具,导管夹123的存在,夹住导管,控制导管中药液的流动。
当输入药液等时侧孔113的存在可以降低药液从导管头端输出时的压力,且特殊的孔型可使得药液可顺着侧孔113的斜边流入腹腔内,能减少对腹壁或是腹内脏器表面的刺激,减少对腹腔壁及脏器表面的压迫,从而降低肠瘘的风险;
而当回抽腹水时,侧孔113“外大内小”的设计使得腹水内容物(肿瘤细胞、凝血块、病人腹腔内坏死细胞、组织脱落物等)不易从开孔处反流进导管内,降低侧孔113堵塞的风险;
因而,当头端堵塞时,侧孔113便作为液体的流动通道,且孔的大小保证了导管能满足腹腔化疗流量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涤纶套环112,起到固定和保护隧道不被细菌侵入的作用,改变导管的侧孔113结构,使得导管不易贴壁、堵管风险降低,长期留置病人体内可明显改善:
1.导管的顺畅性提高;2.减少对腹腔壁及脏器表面的压迫;3.化疗药物不会局部作用于某部位;4.维护费用降低;5.腹膜炎并发症下降;6.病人舒适性提高,在医疗器械生产中可实现,为引入复杂工艺,仅靠结构实现设计实现预期目的。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一体设置的工作部(11)与连接部(12),所述工作部(11)包括第一管体(111)与套环(112),所述第一管体(111)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侧孔(113),且若干所述侧孔(113)呈螺旋状均布于所述第一管体(111)的侧壁上,所述套环(112)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111)靠近所述连接部(12)一侧,用来封闭工作部(11)与腹腔开孔之间的缝隙,所述套环(112)与所述第一管体(1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2)包括第二管体(121),所述第二管体(121)与所述第一管体(111)固定连接,且内部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121)远离所述第一管体(11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22),用来连接输液袋或引流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121)位于所述连接头(122)与所述第一管体(111)之间设置有导管夹(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121)位于所述连接头(122)与所述第一管体(111)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124),用来固定导管本体(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113)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倒三角形异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113)的数量为6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12)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22)为鲁尔接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13836.1U CN217138971U (zh) | 2022-03-09 | 2022-03-09 | 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13836.1U CN217138971U (zh) | 2022-03-09 | 2022-03-09 | 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38971U true CN217138971U (zh) | 2022-08-09 |
Family
ID=82692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13836.1U Active CN217138971U (zh) | 2022-03-09 | 2022-03-09 | 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38971U (zh) |
-
2022
- 2022-03-09 CN CN202220513836.1U patent/CN2171389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403983A (en) | Dual lumen subclavian cannula | |
US4626240A (en) | Dual lumen subclavian cannula | |
EP1432462B1 (en) | Catheter | |
US6962577B2 (en) | Implantable hemodialysis access device | |
CA2529414C (en) | Continuous flow peritoneal dialysis catheter | |
US5141499A (en) | Peritoneal dialysis catheter | |
US3461869A (en) | Permanent skin exit device | |
US20060206048A1 (en) | Multi-lumen catheter system used in a blood treatment process | |
CN112933373B (zh) | 多腔留置导管 | |
US20090306606A1 (en) | Catheter hub assembly with vascular access port | |
EP1313527A2 (en) | Multi-lumen catheter and tip configurations for use therewith | |
AU2001288475A1 (en) | Multi-lumen catheter and tip configurations for use therewith | |
CN217138971U (zh) | 一种腹腔植入式给药装置用导管 | |
CN2879991Y (zh) | 气囊式多侧孔胆管引流导管 | |
KR20200111026A (ko) | 수술 후 통증 완화를 위한 카테터 장치 | |
CN214911360U (zh) |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皮下隧道感染的冲洗装置 | |
CN211157715U (zh) | 一种外科冲洗引流管 | |
CN210673880U (zh) | 一种肠瘘冲洗引流管 | |
CN220443020U (zh) | 新型胸腔引流管 | |
CN215460590U (zh) | 一种医疗专用的渗液收集袋 | |
CN216294859U (zh) | 一种防血栓静脉输液导管 | |
CN211935135U (zh) | 一种防治血栓静脉留置管 | |
CN214970961U (zh) | 一种尿管用多通接头 | |
CN221431719U (zh) | 一种防漂腹腔透析管 | |
CN218793514U (zh) | 一种防贴壁中心静脉双腔导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