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8495U -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8495U
CN217138495U CN202120129931.7U CN202120129931U CN217138495U CN 217138495 U CN217138495 U CN 217138495U CN 202120129931 U CN202120129931 U CN 202120129931U CN 217138495 U CN217138495 U CN 217138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driven
manual
rotary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99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健
姚江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u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u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u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u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99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8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8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8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它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它包括手动升降机构、旋转管、主动旋转机构、缓震块、从动旋转机构、床架本体,手动升降机构上侧设置在床架本体上,床架本体上设有缓震块,主动旋转机构一侧通过缓震块与床架本体相连接,主动旋转机构与旋转管相连接,手动升降机构与从动旋转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设备其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的床架本体,且安装简单方便,同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占用空间少,方便运输,相应的增加单向节即可,灵活多变,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强制造简单,易于加工与装配,成本低,实用性强,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装配精确、通用性和互换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术后的病人和长期卧床的患者都需要定时翻转身体,术后的病人通过翻转身体促进伤口的愈合,而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通过翻转身体来避免因身体受到长期的挤压而出现血液流通不顺畅、局部发麻以及出现褥疮等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辅助翻身的装置。
目前的辅助翻身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成本投入较高;2)应用范围小,需要定制的相适配的床体结构来匹配;3)操作步骤复杂,一次翻身需要很多的步骤和时间,没有实现简单翻身的目的;4)只单独具有翻身功能或半躺功能,不能同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本实用新型模块化设计,占用空间少,方便运输,可现场组装拼接,安装简单方便,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床体,可同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它包括手动升降机构1、旋转管2、主动旋转机构3、缓震块4、从动旋转机构5、床架本体6,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上侧设置在床架本体6上,床架本体6上设有缓震块4,主动旋转机构3一侧通过缓震块4与床架本体6相连接,主动旋转机构3与旋转管2相连接,手动升降机构1与从动旋转机构5相连接,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由手动连接块11、第二传感器12、第三传感器13、旋转卡扣14、卡扣触头15、伸缩杆16、安装夹板17、升降固定块18组成,所述伸缩杆16通过升降固定块18与安装夹板17相连接,安装夹板17上设有第三传感器13与旋转卡扣14,伸缩杆16连接手动连接块11与卡扣触头15,第二传感器12设置在升降固定块18上。
更为优化的,所述主动旋转机构3由旋转减速电机31、第一传感器32、主动支撑座33、旋转连接件34、旋转杆35、固定板36组成,所述旋转减速电机31通过旋转连接件34与旋转管2连接固定,固定板36一侧与旋转减速电机31相连接,第一传感器32设置在旋转减速电机31上,旋转连接件34上设有旋转杆35。
更为优化的,所述从动旋转机构5由从动旋转连接件51、从动支撑座52、封闭板53、轴承54组成,所述从动旋转连接件51一侧与从动支撑座52相连接,从动支撑座52上设有封闭板53,轴承54设置在从动支撑座52上。
更为优化的,所述伸缩杆16一侧固定连接卡扣触头15,另一侧活动连接手动连接块11。
更为优化的,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设有四个,且通过安装夹板17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6上。
更为优化的,所述旋转管2设有两根,且水平平行设置在床架本体6的两边,更好的保证了设备的整体稳定性。
更为优化的,所述床架本体6上设有床单构件6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设备包括半躺与翻身动作及其摇篮动作:
需要半躺时,1)辅助翻身人员在用户端输入进行放松床单构件61的操作指令;2)辅助翻身人员手动伸上两边的旋转管2,并且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卡住,旋转卡扣14卡住状态会由第二传感器12检测到,此时为上升状态;3)辅助翻身人员手动操作或者自动控制椅背、腿部等床体的角度转动动作,床单构件61也会因为放松跟着做角度变化,人体也会跟着床板的角度旋转变化,从而做到躺姿、腿部抬起等动作;4)人体结束躺姿、腿部抬起等动作时,辅助翻身人员手动操作或者自动控制椅背、腿部等床体的角度转动动作恢复至原位,此时为原始位置;5)辅助翻身人员手动降下两边的旋转管2,并且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松掉,旋转卡扣14松掉状态会由传感器12检测到;
而在需要翻身动作时:1)辅助翻身人员手动伸上两边的旋转管2,并且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卡住,旋转卡扣14卡住状态会由第三传感器13检测到,此时为上升位置;2)用户在用户端输入进行翻身动作的操作指令;3如果需要往左边翻身,所述控制器控制左边旋转减速电机往左边旋转,右边的旋转减速电机跟随左边减速电机做从动旋转,左边的旋转管2和右边的旋转管外围粘接有方便拆卸的床单构件61,两边的旋转管同时往左旋转时,带动床单构件61把人体往左边转动,待转动到一定角度时,人体便由平躺的姿势转到侧躺的姿势,此时只要给轻微的力气便可翻转,此时辅助翻身人员松开旋转按钮,由辅助翻身人员辅助床上人体翻身,往右边旋转翻身的动作流程同左边翻身一样;4)翻身动作结束后,辅助翻身人员先手动提上两边的旋转管2,再降下到底,此时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松掉,旋转卡扣14松掉的状态会由第二传感器12检测到,此时为原始位置;
在需要进行摇篮动作时:1)辅助翻身人员手动伸上两边的旋转管2,并且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卡住,旋转卡扣14卡住状态会由第三传感器13检测到;2)用户在用户端输入进行摇篮动作的操作指令;3)两侧旋转减速电机31同时向各自的外侧旋转,粘接的床单构件61带动人体离开床体后停止旋转,状态有点像荡秋千的姿势,此时两侧的旋转减速电机都往同一侧旋转,同时带动人体往左旋转或同时带动人体往右旋转,给人体一种愉悦的享受。
上述所述的操作指令与第二传感器12、第三传感器13、第一传感器32的控制皆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其控制器可外接或安装至合适的位置,方便使用人员使用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设备其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的床架本体,且安装简单方便,同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占用空间少,方便运输,相应的增加单向节即可,灵活多变,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强制造简单,易于加工与装配,成本低,实用性强,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装配精确、通用性和互换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手动升降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主动旋转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从动旋转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对应的放松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对应的收紧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手动升降机构1、旋转管2、主动旋转机构3、缓震块4、从动旋转机构5、床架本体6、手动连接块11、第二传感器12、第三传感器13、旋转卡扣14、卡扣触头15、伸缩杆16、安装夹板17、升降固定块18、旋转减速电机31、第一传感器32、主动支撑座33、旋转连接件34、旋转杆35、固定板36、从动旋转连接件51、从动支撑座52、封闭板53、轴承54、床单构件6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手动升降机构1、旋转管2、主动旋转机构3、缓震块4、从动旋转机构5、床架本体6,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上侧设置在床架本体6上,床架本体6上设有缓震块4,主动旋转机构3一侧通过缓震块4与床架本体6相连接,主动旋转机构3与旋转管2相连接,手动升降机构1与从动旋转机构5相连接,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由手动连接块11、第二传感器12、第三传感器13、旋转卡扣14、卡扣触头15、伸缩杆16、安装夹板17、升降固定块18组成,所述伸缩杆16通过升降固定块18与安装夹板17相连接,安装夹板17上设有第三传感器13与旋转卡扣14,伸缩杆16连接手动连接块11与卡扣触头15,第二传感器12设置在升降固定块18上。
所述主动旋转机构3由旋转减速电机31、第一传感器32、主动支撑座33、旋转连接件34、旋转杆35、固定板36组成,所述旋转减速电机31通过旋转连接件34与旋转管2连接固定,固定板36一侧与旋转减速电机31相连接,第一传感器32设置在旋转减速电机31上,旋转连接件34上设有旋转杆35,所述从动旋转机构5由从动旋转连接件51、从动支撑座52、封闭板53、轴承54组成,所述从动旋转连接件51一侧与从动支撑座52相连接,从动支撑座52上设有封闭板53,轴承54设置在从动支撑座52上。
所述伸缩杆16一侧固定连接卡扣触头15,另一侧活动连接手动连接块11,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设有四个,且通过安装夹板17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6上,所述旋转管2设有两根,且水平平行设置在床架本体6的两边,更好的保证了设备的整体稳定性,所述床架本体6上设有床单构件6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设备包括半躺与翻身动作及其摇篮动作:
需要半躺时,1辅助翻身人员在用户端输入进行放松床单构件61的操作指令,2辅助翻身人员手动伸上两边的旋转管2,并且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卡住,旋转卡扣14卡住状态会由第二传感器12检测到,此时为上升状态;3辅助翻身人员手动操作或者自动控制椅背、腿部等床体的角度转动动作,床单构件61也会因为放松跟着做角度变化,人体也会跟着床板的角度旋转变化,从而做到躺姿、腿部抬起等动作4人体结束躺姿、腿部抬起等动作时,辅助翻身人员手动操作或者自动控制椅背、腿部等床体的角度转动动作恢复至原位,此时为原始位置;5辅助翻身人员手动降下两边的旋转管2,并且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松掉,旋转卡扣14松掉状态会由传感器12检测到;
而在需要翻身动作时:1辅助翻身人员手动伸上两边的旋转管2,并且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卡住,旋转卡扣14卡住状态会由第三传感器13检测到,此时为上升位置;2用户在用户端输入进行翻身动作的操作指令;3如果需要往左边翻身,所述控制器控制左边旋转减速电机往左边旋转,右边的旋转减速电机跟随左边减速电机做从动旋转,左边的旋转管2和右边的旋转管外围粘接有方便拆卸的床单构件61,两边的旋转管同时往左旋转时,带动床单构件61把人体往左边转动,待转动到一定角度时,人体便由平躺的姿势转到侧躺的姿势,此时只要给轻微的力气便可翻转,此时辅助翻身人员松开旋转按钮,由辅助翻身人员辅助床上人体翻身,往右边旋转翻身的动作流程同左边翻身一样;4翻身动作结束后,辅助翻身人员先手动提上两边的旋转管2,再降下到底,此时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松掉,旋转卡扣14松掉的状态会由第二传感器12检测到,此时为原始位置;
在需要进行摇篮动作时:1辅助翻身人员手动伸上两边的旋转管2,并且手动升降机构1里的旋转卡扣14卡住,旋转卡扣14卡住状态会由第三传感器13检测到;用户在用户端输入进行摇篮动作的操作指令;两侧旋转减速电机31同时向各自的外侧旋转,粘接的床单构件61带动人体离开床体后停止旋转,状态有点像荡秋千的姿势,此时两侧的旋转减速电机都往同一侧旋转,同时带动人体往左旋转或同时带动人体往右旋转,给人体一种愉悦的享受。
上述所述的操作指令与第二传感器12、第三传感器13、第一传感器32的控制皆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其控制器可外接或安装至合适的位置,方便使用人员使用即可。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动升降机构(1)、旋转管(2)、主动旋转机构(3)、缓震块(4)、从动旋转机构(5)、床架本体(6),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上侧设置在床架本体(6)上,床架本体(6)上设有缓震块(4),主动旋转机构(3)一侧通过缓震块(4)与床架本体(6)相连接,主动旋转机构(3)与旋转管(2)相连接,手动升降机构(1)与从动旋转机构(5)相连接;
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由手动连接块(11)、第二传感器(12)、第三传感器(13)、旋转卡扣(14)、卡扣触头(15)、伸缩杆(16)、安装夹板(17)、升降固定块(18)组成,所述伸缩杆(16)通过升降固定块(18)与安装夹板(17)相连接,安装夹板(17)上设有第三传感器(13)与旋转卡扣(14),伸缩杆(16)连接手动连接块(11)与卡扣触头(15),第二传感器(12)设置在升降固定块(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旋转机构(3)由旋转减速电机(31)、第一传感器(32)、主动支撑座(33)、旋转连接件(34)、旋转杆(35)、固定板(36)组成,所述旋转减速电机(31)通过旋转连接件(34)与旋转管(2)连接固定,固定板(36)一侧与旋转减速电机(31)相连接,第一传感器(32)设置在旋转减速电机(31)上,旋转连接件(34)上设有旋转杆(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旋转机构(5)由从动旋转连接件(51)、从动支撑座(52)、封闭板(53)、轴承(54)组成,所述从动旋转连接件(51)一侧与从动支撑座(52)相连接,从动支撑座(52)上设有封闭板(53),轴承(54)设置在从动支撑座(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6)一侧固定连接卡扣触头(15),另一侧活动连接手动连接块(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升降机构(1)设有四个,且通过安装夹板(17)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2)设有两根,且水平平行设置在床架本体(6)的两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本体(6)上设有床单构件(61)。
CN202120129931.7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Active CN217138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9931.7U CN21713849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9931.7U CN21713849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8495U true CN217138495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0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9931.7U Active CN21713849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8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4962A (zh) * 2021-01-18 2021-04-20 上海尊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4962A (zh) * 2021-01-18 2021-04-20 上海尊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7421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205548859U (zh) 电动360度翻身床
CN203315229U (zh) 自动侧翻身病床
CN217138495U (zh)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CN112674962A (zh) 一种新型半自动辅助翻身装置
CN209645298U (zh) 一种车椅转移装置
CN210250345U (zh) 多功能康复病床
CN112535588A (zh) 一种康复护理床
CN210355188U (zh) 一种防褥疮护理床
CN216021765U (zh) 一种推背病床
CN215425640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起身辅助装置
CN215607036U (zh) 一种多功能床
CN212281942U (zh) 床板五块式翻身病床
CN211187861U (zh) 一种中医康复保健护理床椅
CN103735377A (zh) 一种医护用翻身床垫
CN208641089U (zh) 用于护理床的床板倾斜旋转机构
CN208756426U (zh) 一种新型妇产科理疗床
CN215081086U (zh) 一种骨盆骨折患者用的翻身装置
CN216222085U (zh) 一种新型具有按摩功能的压疮护理床
CN215081051U (zh) 一种外科急诊用骨折患者转移设备
CN215229985U (zh) 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护理按摩装置
CN209864555U (zh) 一种临床防褥疮自动按摩仪
CN220938343U (zh) 一种带有上下肢康复训练器械的护理床
CN213910946U (zh) 一种轮椅辅助支架
CN217660526U (zh) 一种医疗护理卧床病人用翻身辅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