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7880U - 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 - Google Patents

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7880U
CN217137880U CN202220521146.0U CN202220521146U CN217137880U CN 217137880 U CN217137880 U CN 217137880U CN 202220521146 U CN202220521146 U CN 202220521146U CN 217137880 U CN217137880 U CN 217137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dust
shell
dust cup
conjo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211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eisk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eisk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eisk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eisk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211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7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7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7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连体尘杯包括用于过滤的第一杯体和用于集尘的第二杯体,两个杯体内腔相互连通;主机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延伸轴线基本垂直,且两者具有一共同的平整底面;连体尘杯可拆卸地设于主机壳体的上部,且两个杯体沿后壳体的延伸轴线前后设置;连体尘杯包括周侧壁,周侧壁垂直于主机壳体的平整底面;优点是两个杯体分别实现过滤和集尘作用,从而避免累积的灰尘对过滤部件的影响;而两个杯体沿后壳体的延伸轴线前后设置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道拐弯,减少了风效损耗,提高了吸尘能力。

Description

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床铺、沙发的除螨仪,可以杀死螨虫、及清理灰尘。
背景技术
除螨仪是一种常见的家用清洁电器,主要是靠风机吸尘和紫外线灯管杀菌除螨对床铺、被子或沙发等进行除尘除螨的清洁工作。
公告号为CN208941989U的清洁设备及除螨仪,其包括机体,机体上方设置有安装部,尘杯可拆卸地设于安装部内,抽吸电机设在机壳内,安装部上具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用于将脏空气入口连通至尘杯的入风口,第二连通口用于将抽吸电机的入口连通至尘杯的排风口。
公告号为CN205695192U的一种新型除螨仪,过滤装置、吸尘电机位于壳体内,过滤装置设置于吸尘电机前端,吸尘窗口设置于吸尘电机正下方。
现有一种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带连体尘杯倾斜设置于主机部件,且两个杯体分别位于主机轴线的两侧。这种设计使得风道必须从一侧杯体到另一侧杯体,在前后输送的同时增加了左右的拐弯,风效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且布局合理,减少了风效损耗,提高了吸尘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包括主机壳体和连体尘杯;
所述连体尘杯包括用于过滤的第一杯体和用于集尘的第二杯体,两个杯体并排呈筒状,且内腔相互连通;
所述主机壳体包括至少布设进风口和滚刷的前壳体、容纳吸尘风机的后壳体;
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延伸轴线基本垂直,且两者具有一共同的平整底面;
所述连体尘杯可拆卸地设于主机壳体的上部,且两个杯体沿后壳体的延伸轴线前后设置;
所述连体尘杯包括周侧壁,所述周侧壁垂直于所述主机壳体的平整底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后壳体上设有一折弯构造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自后壳体的后端弯折至后壳体的上方,所述连体尘杯的后侧紧靠手持部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体尘杯的上表面与手持部的上表面基本齐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连体尘杯包括连体杯身和连体杯盖,所述连体杯盖的后侧设有凸出于连体杯身的衔接部,所述手持部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的衔接部的内凹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凹部的璧上设有可伸缩的锁舌,所述衔接部的壁上与所述锁舌匹配的锁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锁舌受控制按钮控制而伸缩,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手持部临近内凹部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壳体的上部设有连体凹腔,所述连体尘杯的底部嵌入所述连体凹腔内,所述连体凹腔从前壳体延伸至后壳体,并所述第一杯体位于前壳体上,所述第二杯体的前侧位于前壳体上,第二杯体的后侧位于后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体凹腔和第一杯体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体凹腔内侧壁上的弹性锁件和位于所述第一杯体的外壁上的锁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体凹腔的前部设有连通前壳体内腔的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向上凸起与连体凹腔的底面;所述连体尘杯的第一杯体底部设有与进气部的凹槽,所述进气部插入所述凹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后壳体的上表面高于前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前端面为从下到上从前往后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尘杯的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匹配的第二斜面,所述吸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两个杯体分别实现过滤和集尘作用,从而避免累积的灰尘对过滤部件的影响;而两个杯体沿后壳体的延伸轴线前后设置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道拐弯,减少了风效损耗,提高了吸尘能力,同时将设备的重心更加集中于轴线上,该轴线与设备推进轨迹同向,以便于更加轻松地推动设备。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除螨仪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除螨仪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除螨仪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除螨仪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除螨仪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除螨仪的分解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除螨仪的分解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除螨仪包括主机壳体100和和连体尘杯200。其中主机壳体100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前壳体101至少用以设置进风口K1和滚刷M,后壳体102用以容纳吸尘风机。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并且两者的延伸轴线基本垂直,后壳体102的前端连接在前壳体101后端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得主机壳体100整体形成T字构造。
连体尘杯200可拆卸地设于主机壳体100的上部,并且主机壳体100与连体尘杯200具有联通的风道。具体地,前壳体101底部设有连通进风口K1的滚刷仓,滚刷仓内轴接有滚刷M,并且滚刷仓连通风道。工作时,滚刷M将物品外表面藏匿的杂质扫出,杂质在吸尘风机产生的真空吸附力作用下从风道进入连体尘杯200内,完成清洁。
如图1-4所示,连体尘杯200包括并排呈筒状的第一杯体201和第二杯体202。第一杯体201用于过滤,第二杯体202用于集尘。两个杯体外部连合并且内腔相互连通,且两个杯体沿后壳体102的延伸轴线前后设置。两个杯体分别实现过滤和集尘作用,从而避免累积的灰尘对过滤部件3的影响。而将两者沿后壳体102的延伸轴线前后设置则是为了将设备的重心更加集中于轴线上,该轴线与设备推进轨迹同向,以便于更加轻松地推动设备。
此外,将两个杯体沿后壳体102的延伸轴线前后设置也使得风道从前到后轴向延伸,避免不必要的风道拐弯,减少了风效损耗,提高了吸尘能力。
进一步地,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具有一共同的平整底面S,连体尘杯200包括周侧壁a,周侧壁a垂直于主机壳体100的平整底面S。这样的设置一来是外观更加美观;二来是有利于向上直接拔出连体尘杯200,避免其他部件的干扰。
如图2所示,连体尘杯200包括连体杯身1和连体杯盖2,连体杯身1为两个筒状结构的组合,连体杯盖2为两个圆盘结构的组合。
如图5所示,第一杯体201至少具有第一内腔q1,第二杯体202具有第二内腔q2,第一内腔q1和第二内腔q2之间具有纵向的隔离壁b,隔离壁b的上方远离连体杯盖2的下表面从而形成连通第一内腔q1和第二内腔q2的贯通口。第一内腔q1中设有过滤部件3,过滤部件3的上端固定在连体杯盖2的下表面,过滤部件3的下端连接在第一内腔q1底部。
如图6-7所示,主机壳体100的上部设有连体凹腔F,连体尘杯200的底部嵌入连体凹腔F内,连体凹腔F从前壳体101延伸至后壳体102,并第一杯体201位于前壳体101上,第二杯体202的前侧位于前壳体101上,第二杯体202的后侧位于后壳体102上。
进一步地,后壳体102的上表面高于前壳体101,后壳体102的前端面为从下到上从前往后倾斜的第一斜面4,第二尘杯的后侧设有与第一斜面4匹配的第二斜面5,吸风口K2设置在第一斜面4上。这里的吸风口K2是指经过连体尘杯200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后壳体102内部的入口。因此连体尘杯200上设有与匹配的出气口,该出气口设置于第二杯体202的后侧但与第一杯体201的第一内腔q1连通而与第二杯体202的第二内腔q2隔断。
斜面的配合设置是为了减少主机壳体100和连体尘杯200的配合间隙,提高两者的气密性,进一步减小两者之间的风能损耗。
如图6-7所示,连体凹腔F的前部设有连通前壳体101内腔的进气部6,进气部6向上凸起与连体凹腔F的底面;连体尘杯200的第一杯体201底部设有与进气部6的凹槽7,连体尘杯200的入气口设置在凹槽7的顶部。当连体尘杯200装配到主机壳体100上时,进气部6向上插入凹槽7内实现两者的对接。这种方式不仅仅保障主机壳体100和连体尘杯200在进气位置处的气密性连接,而且还起到装配的导向作用及装配后的定位作用,避免连体尘杯200的移位。
如图1-7所示,后壳体102上设有一折弯构造的手持部300,手持部300自后壳体102的后端弯折至后壳体102的上方。从而形成中间的用于握持的镂空状。同时手持部300与后壳体102前端通过一竖向段L连接。连体尘杯200的后侧紧靠手持部300的前侧。通过两者的依靠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连体尘杯200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得整个设备的外形更加流畅。
如图1-2所示,连体尘杯200的上表面与手持部300的上表面基本齐平。进一步使得外观整齐美观。
如图2、4、6、7所示,其中,连体杯盖2的后侧设有凸出于连体杯身1的衔接部8,手持部300的前端设有与衔接部8的匹配的内凹部9,内凹部9前侧开口以供衔接部8插入,底部形成搁置衔接部8的台阶面j。当连体尘杯200装配到主机壳体100上时,衔接部8伸入到内凹部9处,使得连体杯盖2与跟主机壳体100一体的手持部300具有一位置上的搭载连接,进一步加强两者的连接。
如图6、7所示,内凹部9的璧上设有可伸缩的锁舌10,衔接部8的壁上与锁舌10匹配的锁槽11。锁舌10受控制按钮12控制而伸缩,控制按钮12设置在手持部300临近内凹部9的上表面上。当锁舌10插入到锁槽11中时,连体尘杯200和主机壳体100锁定,两者不能脱离;当作用控制按钮12,舌离开锁槽11中时,连体尘杯200可以从主机壳体100上拆除。
如图6、7所示,连体凹腔F和第一杯体201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位于连体凹腔F内侧壁上的弹性锁件13和位于第一杯体201的外壁上的锁孔14。定位组件用于在周向方向上进一步加强连体尘杯200和主机壳体100的连接牢固性。当从上往下将连体尘杯200插入到连体凹腔F中时,弹性锁件13受第一杯体201的外壁的挤压作用而向内变形,直到遇到锁孔14而向外恢复形变卡在锁孔14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体和连体尘杯;
所述连体尘杯包括用于过滤的第一杯体和用于集尘的第二杯体,两个杯体并排呈筒状,且内腔相互连通;
所述主机壳体包括至少布设进风口和滚刷的前壳体、容纳吸尘风机的后壳体;
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延伸轴线基本垂直,且两者具有一共同的平整底面;
所述连体尘杯可拆卸地设于主机壳体的上部,且两个杯体沿后壳体的延伸轴线前后设置;
所述连体尘杯包括周侧壁,所述周侧壁垂直于所述主机壳体的平整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上设有一折弯构造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自后壳体的后端弯折至后壳体的上方,所述连体尘杯的后侧紧靠手持部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尘杯的上表面与手持部的上表面基本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体尘杯包括连体杯身和连体杯盖,所述连体杯盖的后侧设有凸出于连体杯身的衔接部,所述手持部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的衔接部的内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的璧上设有可伸缩的锁舌,所述衔接部的壁上与所述锁舌匹配的锁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受控制按钮控制而伸缩,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手持部临近内凹部的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上部设有连体凹腔,所述连体尘杯的底部嵌入所述连体凹腔内,所述连体凹腔从前壳体延伸至后壳体,并所述第一杯体位于前壳体上,所述第二杯体的前侧位于前壳体上,第二杯体的后侧位于后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凹腔和第一杯体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体凹腔内侧壁上的弹性锁件和位于所述第一杯体的外壁上的锁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凹腔的前部设有连通前壳体内腔的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向上凸起与连体凹腔的底面;所述连体尘杯的第一杯体底部设有与进气部的凹槽,所述进气部插入所述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的上表面高于前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前端面为从下到上从前往后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杯体的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匹配的第二斜面,吸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
CN202220521146.0U 2022-03-11 2022-03-11 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 Active CN217137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1146.0U CN217137880U (zh) 2022-03-11 2022-03-11 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1146.0U CN217137880U (zh) 2022-03-11 2022-03-11 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7880U true CN217137880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21146.0U Active CN217137880U (zh) 2022-03-11 2022-03-11 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78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0668A (zh) * 2022-12-16 2023-06-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除螨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0668A (zh) * 2022-12-16 2023-06-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除螨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5154B1 (en) Rod handheld two-in-one split-type vacuum cleaner having independent dust-air separation and dust storage device
EP1222891B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with a detachable head
CN104799760B (zh) 一种基于杆体挂靠式手持吸尘器的三合一吸尘器
CN217137880U (zh) 带连体尘杯的除螨仪
US6058558A (en) Auxiliary brush holder for a vacuum cleaner
CA2450058A1 (en) Bagless vacuum cleaner
US5826299A (en) Brush assembly for a vacuum cleaner
KR100429478B1 (ko) 전기청소기
JP3595313B2 (ja) 真空掃除機の補助吸込み具の取付装置
CN212489735U (zh) 吸尘器
CN204698448U (zh) 一种基于杆体挂靠式手持吸尘器的三合一吸尘器
JP6174882B2 (ja) 床ノズル体
CN209847063U (zh) 一种轻量化的吸尘器
CN213282724U (zh) 集尘单元装配结构及手持式清洁设备
CN213282723U (zh) 风道结构及手持式清洁设备
CN219048238U (zh) 一种尘杯组件及清洁装置
CN212368871U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
CN213282722U (zh) 过滤单元及集尘单元
CN212368869U (zh) 集尘单元和手持式清洁设备
CA2526664C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with a detachable head
CN216876170U (zh) 一种手持表面清洁设备及基座
CN211862682U (zh) 一种吸尘器用地刷
CN2548539Y (zh) 手携式吸尘器
CN212066604U (zh) 手持式吸尘设备及电源布局结构
JP2977795B1 (ja) 真空掃除機用補助ブラシ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