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9857U - 手持风扇 - Google Patents
手持风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29857U CN217129857U CN202220354722.7U CN202220354722U CN217129857U CN 217129857 U CN217129857 U CN 217129857U CN 202220354722 U CN202220354722 U CN 202220354722U CN 217129857 U CN217129857 U CN 2171298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supporting part
- shell
- positioning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持风扇,包括有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马达,外壳包括有前壳和后壳,前壳具有前罩部和第一握持部,后壳具有后罩部和第二握持部,马达设置于马达安装腔内,马达安装腔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形成马达安装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形成插入口;马达经插入口挤入并装设于马达安装腔内,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止挡于马达的前侧,使马达分别受限于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通过外壳的结构设计,使马达受限于马达安装腔内,确保马达的耐摔能力及稳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手持风扇。
背景技术
夏天,用户在室内电脑前办公、学习或者娱乐时,空调是最常用的降温工具之一,但对于一人或室内温度不是特别高的时候,为了节省费用,很多人选择便携式风扇进行局部降温使用。在现有技术中,风扇一般包括有电机、风叶、壳体、电源等,接通电源,电机旋转,带动电机轴上的风叶旋转,旋转的风叶产生气流。
在现有技术中手持风扇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但是这种手持风扇,由于其内部的马达等电子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其定位牢固性欠佳,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是发生碰撞或者没有拿稳摔落时易导致其内部的马达及配件掉落,就会导致手持风扇发生损坏造成无法使用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手持风扇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手持风扇,其整体制作成本不适于过高,因此,如何考虑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巧妙提高其耐摔能力,是一直困扰业内技术人员的问题。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风扇,其是通过外壳的结构设计,使马达受限于马达安装腔内,确保马达的耐摔能力及稳固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手持风扇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摔落时导致其内部的马达及配件掉落,导致手持风扇发生损坏造成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风扇,包括有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扇叶、马达、PCB板、控制按钮、可充电电源、充电接口,所述PCB板分别连接于马达、控制按钮、可充电电源、充电接口,所述控制按钮和充电接口分别露于外壳的外表面,所述外壳包括有前后组装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具有前罩部和一体连接于前罩部下侧的第一握持部,所述后壳具有后罩部和一体连接于后罩部下侧的第二握持部,所述前罩部和后罩部相互拼接形成风扇罩,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相互拼接形成握持部,
所述后罩部设置有马达安装腔和围绕马达安装腔设置的进风口,所述后罩部内还设置有连通马达安装腔的固线槽,所述前罩部设置有正对进风口设置的出风口;
所述马达设置于马达安装腔内,所述马达安装腔具有上、下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围绕形成马达安装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前端分别往内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形成插入口;所述马达经插入口挤入并装设于马达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止挡于马达的前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功能,所述马达经插入口挤入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会稍往外张开,当马达装设于马达安装腔内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会往内复位,以使马达分别受限于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的前端均设置有往内逐渐向后延伸的导入面,便于马达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有卡孔,所述卡孔贯穿第二限位部的上、下侧,所述卡孔位于固线槽的上方且与固线槽连通,所述固线槽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安装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线槽的前侧卡扣连接有压线片,所述压线片包括有本体和一体连接于本体左、右侧延伸设置的嵌装部,所述嵌装部装设于安装位内,以防止压线片脱落,从而导致线路混乱,造成短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罩部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定位凹部,所述前罩部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定位凸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适配于第一定位凹部;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凹部,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二定位凸部适配于第二定位凹部;使得:所述前壳与后壳相匹配定位,安装方便,结构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还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向下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面具有向上凸设的两个定位柱,所述底座的底部具有摆放面,所述握持部的底部向上凹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握持部的底部可插拔式紧配于安装槽内,且,所述定位柱可插拔式紧配于定位孔内,提高手持风扇的摆放稳固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罩部的中心具有向后凸伸的圆环部,所述圆环部的后端具有端板封住圆环部的后端,所述圆环部的前端可拆卸式设置有透气盖,所述圆环部的内部可更换式设置有香薰包或二氧化氯颗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外壳的结构设计,利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围构形成马达安装腔,使马达受限于马达安装腔内,确保马达的耐摔能力及稳固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手持风扇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摔落时导致其内部的马达及配件掉落,导致手持风扇发生损坏造成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视角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视角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三视角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四视角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后壳的结构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前壳的结构示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压线片的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 101、扇叶
102、马达 103、PCB板
104、控制按钮 105、可充电电源
106、充电接口 11、前壳
111、前罩部 112、第一握持部
113、出风口 114、第一定位凸部
115、第二定位凸部 116、圆环部
117、透气盖 118、环形铁筒
12、后壳
13、风扇罩 121、后罩部
122、第二握持部 123、进风口
125、第一定位凹部 126、第二定位凹部
14、握持部 15、马达安装腔
151、第一限位部 152、第二限位部
153、第一支撑部 154、第二支撑部
155、第一止挡部 156、第二止挡部
16、卡孔 17、固线槽
171、安装位 18、压线片
181、本体 182、嵌装部
20、底座 201、底托部
21、安装槽 22、定位柱
2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或者正常佩戴使用时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一种手持风扇,包括有外壳10和底座20。
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扇叶101、马达102、PCB板103、控制按钮104、可充电电源105、充电接口106,所述PCB板103分别连接于马达102、控制按钮104、可充电电源105、充电接口106,所述控制按钮104和充电接口106分别露于外壳10的外表面。
所述外壳10包括有前后组装的前壳11和后壳12。
所述前壳11具有前罩部111和一体连接于前罩部111下侧的第一握持部112,所述前罩部111设置有正对进风口123设置的出风口113,所述前罩部111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定位凸部114,所述第一定位凸部114适配于第一定位凹部125;所述第一握持部112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凸部115;所述前罩部111的中心具有向后凸伸的圆环部116,所述圆环部116的后端具有端板,封住圆环部116的后端,所述圆环部116的前端可拆卸式设置有透气盖117,所述圆环部116的内部可更换式设置有香薰包或二氧化氯颗粒,提高使用体验感,也可起到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优选地,可以在成型前壳时,在模具的型腔里内置一环形铁筒118,使得圆环部116内设环形铁筒118,一方面可以增加圆环部116及整体前壳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在透气盖117内埋设磁铁,这样,实现透气盖117与圆环部116的前端磁吸固定。
所述后壳12具有后罩部121和一体连接于后罩部121下侧的第二握持部122,所述后罩部121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定位凹部125,所述前罩部111和后罩部121相互拼接形成风扇罩13,所述第一握持部112和第二握持部122相互拼接形成握持部14,所述第二握持部122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凹部126,所述第二定位凸部115适配于第二定位凹部126;使得:所述前壳11与后壳12相匹配定位。
所述后罩部121设置有马达安装腔15和围绕马达安装腔15设置的进风口113,所述马达102设置于马达安装腔15内,所述马达安装腔15具有上、下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151和第二限位部152,所述第一限位部151和第二限位部152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53和第二支撑部154,所述第一限位部151、第二限位部152、第一支撑部153和第二支撑部154围绕形成马达安装腔15;
所述第一支撑部153和第二支撑部154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功能,所述马达102经插入口挤入时,所述第一支撑部153和第二支撑部154会稍往外张开,当马达102装设于马达安装腔15内后,所述第一支撑部153和第二支撑部154会往内复位,
所述第一支撑部153和第二支撑部154的前端分别往内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部155和第二止挡部156,所述第一止挡部155和第二止挡部156之间形成插入口;所述第一止挡部155和第二止挡部156的前端均设置有往内逐渐向后延伸的导入面,所述马达102经插入口挤入并装设于马达安装腔15内,所述第一止挡部155和第二止挡部156止挡于马达102的前侧,以使马达102分别受限于第一限位部151、第二限位部152、第一支撑部154和第二支撑部154,确保马达102的耐摔能力及稳固性。
所述第二限位部152包括有卡孔16,所述卡孔16贯穿第二限位部152的上、下侧,所述卡孔16位于固线槽17的上方且与固线槽17连通,所述后罩部121内还设置有连通马达安装腔15的固线槽17,所述固线槽17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安装位171,
所述固线槽17的前侧卡扣连接有压线片18,所述压线片18包括有本体181和一体连接于本体181左、右侧延伸设置的嵌装部182,所述嵌装部182装设于安装位171内。所述本体181的一端设置有压持部,所述压线片18卡接于固线槽17内时,所述压持部伸入卡孔16内,以防止压线片18脱落,从而导致线路混乱,造成短路。
所述底座20具有较大的底托部201,将底托部201的底面作为摆放面,在底托部201的顶部向上凸设有安装凸部,所述底座20的顶部向下凹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自安装凸部的顶部向下凹设,通常安装槽21是居中设置于安装凸部,所述底托部201明显大于安装凸部,所述底托部201在安装凸部的四周往外延伸加宽设计形成加宽边,提高手持风扇的摆放稳固性。
所述安装槽21的内底面具有向上凸设的两个定位柱22,所述底座20的底部具有摆放面,所述握持部14的底部向上凹设有两个定位孔23;所述握持部14的底部可插拔式紧配于安装槽21内,且,所述定位柱22可插拔式紧配于定位孔23内,所述定位孔23、定位柱22优选设计为非圆形的异形孔,例如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外壳的结构设计,利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围构形成马达安装腔,使马达受限于马达安装腔内,确保马达的耐摔能力及稳固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手持风扇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摔落时导致其内部的马达及配件掉落,导致手持风扇发生损坏造成无法使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手持风扇,包括有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扇叶、马达、PCB板、控制按钮、可充电电源、充电接口,所述PCB板分别连接于马达、控制按钮、可充电电源、充电接口,所述控制按钮和充电接口分别露于外壳的外表面,所述外壳包括有前后组装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具有前罩部和一体连接于前罩部下侧的第一握持部,所述后壳具有后罩部和一体连接于后罩部下侧的第二握持部,所述前罩部和后罩部相互拼接形成风扇罩,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相互拼接形成握持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罩部设置有马达安装腔和围绕马达安装腔设置的进风口,所述后罩部内还设置有连通马达安装腔的固线槽,所述前罩部设置有正对进风口设置的出风口;
所述马达设置于马达安装腔内,所述马达安装腔具有上、下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围绕形成马达安装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前端分别往内延伸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形成插入口;所述马达经插入口挤入并装设于马达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止挡于马达的前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功能,所述马达经插入口挤入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会稍往外张开,当马达装设于马达安装腔内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会往内复位,以使马达分别受限于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的前端均设置有往内逐渐向后延伸的导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有卡孔,所述卡孔贯穿第二限位部的上、下侧,所述卡孔位于固线槽的上方且与固线槽连通,所述固线槽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安装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槽的前侧卡扣连接有压线片,所述压线片包括有本体和一体连接于本体左、右侧延伸设置的嵌装部,所述嵌装部装设于安装位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部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定位凹部,所述前罩部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定位凸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适配于第一定位凹部;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凹部,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二定位凸部适配于第二定位凹部;使得:所述前壳与后壳相匹配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向下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面具有向上凸设的两个定位柱,所述底座的底部具有摆放面,所述握持部的底部向上凹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握持部的底部可插拔式紧配于安装槽内,且,所述定位柱可插拔式紧配于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部的中心具有向后凸伸的圆环部,所述圆环部的后端具有端板封住圆环部的后端,所述圆环部的前端可拆卸式设置有透气盖,所述圆环部的内部可更换式设置有香薰包或二氧化氯颗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54722.7U CN217129857U (zh) | 2022-02-22 | 2022-02-22 | 手持风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54722.7U CN217129857U (zh) | 2022-02-22 | 2022-02-22 | 手持风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29857U true CN217129857U (zh) | 2022-08-05 |
Family
ID=82621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54722.7U Active CN217129857U (zh) | 2022-02-22 | 2022-02-22 | 手持风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29857U (zh) |
-
2022
- 2022-02-22 CN CN202220354722.7U patent/CN2171298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76868B2 (ja) | 首掛けファン | |
CN210343802U (zh) | 一种可挂于人体颈部的风扇 | |
CN217129857U (zh) | 手持风扇 | |
CN211648516U (zh) | 挂脖式风扇 | |
CN211009208U (zh) | 一种穿戴式风扇 | |
CN220869677U (zh) | 一种手持式风扇 | |
CN111569293B (zh) | 整合滤气面罩的空气清净机 | |
CN211975474U (zh) | 可手持摇头的风扇 | |
CN211259971U (zh) | 一种便携吸奶器及其主机底座 | |
CN216455435U (zh) | 电动牙刷 | |
CN214945120U (zh) | 一种手持香薰风扇 | |
CN213684702U (zh) | 便携式风扇模块及其夹持装置 | |
CN213392851U (zh) | 挂脖风扇 | |
CN221400986U (zh) | 一种手持风扇 | |
CN211901029U (zh) | 一种新型手持式小风扇 | |
CN213983933U (zh) | 一种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机 | |
CN220646263U (zh) | 一种可折叠的手持风扇 | |
CN216381921U (zh) | 一种挂脖风扇 | |
CN210599815U (zh) | 一种led显示屏前维护工具及其吸盘组件 | |
CN210484138U (zh) | 便携式降温风扇 | |
CN214533621U (zh) | 一种防尘风扇 | |
CN209743198U (zh) | 一种摇头转轴无噪声的手持风扇 | |
CN211852225U (zh) | 吊挂式手持电风扇 | |
CN218771380U (zh) | 一种具有风扇功能的充电宝 | |
CN221862507U (zh) | 无线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