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8938U -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8938U
CN217128938U CN202122907354.2U CN202122907354U CN217128938U CN 217128938 U CN217128938 U CN 217128938U CN 202122907354 U CN202122907354 U CN 202122907354U CN 217128938 U CN217128938 U CN 217128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fixing rod
curb plate
matched mo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73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勾元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73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8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8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8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配合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配合连接有自动伸缩杆,且自动伸缩杆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侧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配合连接有第二侧板,且第二侧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该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设置有第一卡块、固定块和第二卡块,通过第一卡块的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卡合连接在一起,便于使用者进行拆装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二卡块的设置,使得第一固定杆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卡合连接在一起,减少了人力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在装配式建筑的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需要对其进行拆装的工作,因此,如何便于对其进行拆装的方法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有的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拆装工作,使用范围较低,且功能性较为单一,比较依赖人力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拆装工作,使用范围较低,且功能性较为单一,比较依赖人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配合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配合连接有自动伸缩杆,且自动伸缩杆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侧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配合连接有第二侧板,且第二侧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配合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侧均配合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的内部配合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二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滑块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侧板与底座呈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通过自动伸缩杆与底座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侧板在底座上呈中心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为卡合连接,且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的组成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第二固定杆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构成伸缩结构去,且第一固定杆为圆柱形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为卡合连接,且第一固定杆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呈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配合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为螺纹连接,且限位块为圆锥形结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1)设置有第一卡块、固定块和第二卡块,通过第一卡块的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卡合连接在一起,便于使用者进行拆装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固定块的设置,对第一卡块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第二卡块的设置,使得第一固定杆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卡合连接在一起,减少了人力的消耗;
(2)设置有自动伸缩杆,当遇到雨水天气有积水时,在自动伸缩杆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向上进行上升,这样就可以将积水排出,避免长时间浸泡造成建筑模板的损坏;
(3)设置有滑块、第二固定杆和限位块,在滑块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滑动,使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宽度的调节,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范围,通过第二固定杆的设置,第二固定杆从第一固定杆的内部伸缩出来进行调节,对不同体积的建筑模板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限位块的设置,对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进行固定,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槽,3、滑块,4、自动伸缩杆,5、第一侧板,6、第一凹槽,7、卡槽,8、第二侧板,9、第二凹槽,10、第一卡块,11、固定槽, 12、固定块,13、第一固定杆,14、第二固定杆,15、第二卡块,16、限位槽, 1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的内部配合连接有滑块3,第一侧板5通过滑块3与底座1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侧板5与底座1呈垂直分布,在滑块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进行滑动,使得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宽度的调节,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范围,滑块3的一侧配合连接有自动伸缩杆4,且自动伸缩杆4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一侧板5,第一侧板5 通过自动伸缩杆4与底座1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侧板5在底座1上呈中心轴对称设置,当遇到雨水天气有积水时,在自动伸缩杆4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向上进行上升,这样就可以将积水排出,避免长时间浸泡造成建筑模板的损坏。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侧板5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6,且第一侧板 5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卡槽7,第一侧板5的顶部配合连接有第二侧板8,且第二侧板8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9,第二侧板8的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一卡块 10,第二侧板8和第一侧板5为卡合连接,且第二侧板8和第一侧板5的组成矩形结构,通过第一卡块10的设置,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卡合连接在一起,便于使用者进行拆装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第一卡块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1,且固定槽11的内部配合连接有固定块1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的一侧均配合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3,且第一固定杆13的内部配合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4,第一固定杆13通过第二固定杆14分别与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构成伸缩结构去,且第一固定杆13为圆柱形结构设置,通过第二固定杆14的设置,第二固定杆14从第一固定杆13的内部伸缩出来进行调节,对不同体积的建筑模板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第一固定杆13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二卡块15,第一固定杆 13与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均为卡合连接,且第一固定杆13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上呈垂直分布,通过第二卡块15的设置,使得第一固定杆13与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卡合连接在一起,减少了人力的消耗,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6,且限位槽16的内部配合连接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与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均为螺纹连接,且限位块17为圆锥形结构设置,通过限位块16的设置,对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进行固定,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固。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时,首先将第二侧板8上的第一卡块10卡合在第一侧板5上的卡槽7内进行固定,然后将固定块12插入第一卡块10上的固定槽10内进行固定,再将两组第一固定杆13上的第二卡块15分别拧入第一侧板5上的第一凹槽6和第二侧板8上的第二凹槽9内进行固定,这样就完成了建筑模板的安装,当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宽度的调节时,拧出限位块17,使得第二固定杆14从第一固定杆13的内部伸缩出来进行调节,同时在滑块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侧板5进行滑动调节,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后,将限位块17拧入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上对应的限位槽16内进行固定,这样就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宽度的调节,当遇到雨水天气有积水时,在自动伸缩杆4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向上进行上升,这样就可以将积水排出,避免长时间浸泡造成建筑模板的损坏,这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的内部配合连接有滑块(3),所述滑块(3)的一侧配合连接有自动伸缩杆(4),且自动伸缩杆(4)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一侧板(5),所述第一侧板(5)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6),且第一侧板(5)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一侧板(5)的顶部配合连接有第二侧板(8),且第二侧板(8)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9),所述第二侧板(8)的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一卡块(10),所述第一卡块(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1),且固定槽(11)的内部配合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的一侧均配合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3),且第一固定杆(13)的内部配合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4),所述第一固定杆(13)的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二卡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通过滑块(3)与底座(1)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侧板(5)与底座(1)呈垂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通过自动伸缩杆(4)与底座(1)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侧板(5)在底座(1)上呈中心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8)和第一侧板(5)为卡合连接,且第二侧板(8)和第一侧板(5)的组成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3)通过第二固定杆(14)分别与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构成伸缩结构去,且第一固定杆(13)为圆柱形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3)与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均为卡合连接,且第一固定杆(13)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8)上呈垂直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6),且限位槽(16)的内部配合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与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均为螺纹连接,且限位块(17)为圆锥形结构设置。
CN202122907354.2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Active CN217128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7354.2U CN217128938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7354.2U CN217128938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8938U true CN217128938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8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7354.2U Active CN217128938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8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26063U (zh) 一种自带保温板的外墙墙板
CN2171289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模板
CN215858684U (zh) 基于bipv光伏屋面瓦结构
CN210183270U (zh) 一种光伏农棚三脚架
CN211735805U (zh)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框架
CN114310266A (zh) 一种洗衣机固定座自动组装装置
CN113356568A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模板安装结构
CN216108991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光伏阳光房
CN208518220U (zh) 一种彩钢板屋面防水装置
CN22044060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瓦
CN210798167U (zh) 一种新型卡扣式科技木板
CN219654200U (zh) 一种砂浆平整辅助设备
CN220827697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渗桥梁模板
CN210748283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拆卸的沙发脚及其安装结构
CN215055248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临时可拆卸节能型装配式模板
CN219732147U (zh) 一种建筑雨水回收装置
CN220059056U (zh) 一种泳池边沿结构
CN217233881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水泵叶轮
CN215331373U (zh) 一种收卷铺设式建筑爬架网
CN213925726U (zh) 一种园林景观木栈道
CN220486964U (zh) 一种绿色建筑保温墙体
CN213804922U (zh) 一种桥梁用钢模板
CN218843338U (zh) 一种古建筑木椽的安装结构
CN21588925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水泥砂浆抹平装置
CN216641435U (zh) 一种用于内墙模板控制新型定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