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5489U -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5489U
CN217125489U CN202123450327.3U CN202123450327U CN217125489U CN 217125489 U CN217125489 U CN 217125489U CN 202123450327 U CN202123450327 U CN 202123450327U CN 217125489 U CN217125489 U CN 217125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storage
liquid
cold
uni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03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03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5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5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5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放冷模块及具有其的保鲜箱、冷链运输车。所述放冷模块包括储冷单元、风道、风机、喷淋单元和供液单元,储冷单元包括用于容置储冷介质的储冷箱,储冷箱具有回液口;风道具有第一开口、至少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风道的下半部分,且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与回液口相对应;风机驱使空气经第一开口、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在风道内外循环;喷淋单元设置在风道内,喷淋单元具有喷淋口;供液单元用于将储冷箱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提供至喷淋单元。空气与储冷介质直接接触,减小了传热热阻以及减少了实现传热所需要的温差,提高了传热效率,使空气可以达到更低的温度,且风道内的储冷介质及时排出,排液结构简单,排液速度快。

Description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背景技术
农产品在采摘后,为保证新鲜品质,需要通过可以使农产品降温的保鲜箱存放。保鲜箱可以安装在运输工具上,也可以放在产地、分拣地、销售地等各种地点使用,使用完毕后通过运输工具运输至其他地点。
现有的一种保鲜箱通过可以储藏冷量的储冷介质放冷,具体而言,保鲜箱包括金属材质的换热器,换热器内流通有储冷介质,通过换热器使储冷介质与空气热交换。但是,上述保鲜箱中,储冷介质的冷量传递至换热器,再由换热器传递至空气,传热热阻大,实现传热所需要的温差大,因此传热效率低,使空气无法达到较低的温度。而如果在保鲜箱内设置使储冷介质直接与空气接触的放冷区域,储冷介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无法有效热交换,并且液态的储冷介质在放冷后堆积在放冷区域内,在保鲜箱晃动时极易进入存放农产品的储物区域,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传热效率的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放冷模块,包括:
储冷单元,包括用于容置固态和/或液态储冷介质的储冷箱,所述储冷箱具有用以回收液态的储冷介质的回液口;
风道,具有第一开口、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风道的下半部分,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回液口相对应;
风机,驱使空气经所述第一开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在风道内外循环;
喷淋单元,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喷淋单元具有用于喷淋液态储冷介质的喷淋口;
供液单元,用于将储冷箱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提供至所述喷淋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底部;所述回液口设置于所述储冷箱的顶部,所述风道的底部穿过所述回液口伸入所述储冷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与所述储冷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以使气体通过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冷单元还包括围绕所述回液口设置的防溢结构,所述防溢结构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储冷箱上的固定部、用于防止液态储冷介质流出储冷箱的防溢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冷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或,所述放冷模块包括复数个风机,复数个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处;
或,所述放冷模块还包括复数个第一开口和复数个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每一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冷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储冷箱内部的固液分离结构,所述固液分离结构包括分隔壁和/或过滤部件,所述分隔壁设置于所述储冷箱内部并将其分为用于容置固态和/或液态储冷介质的第一容置区域和用于容置液态储冷介质的第二容置区域;
所述储冷箱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供液单元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过滤部件遮盖所述出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冷模块还包括用于将储冷箱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排放至外界的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安装于所述储冷箱外侧且与所述储冷箱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液单元包括连通所述储冷箱内部和喷淋单元的供液管、安装在供液管上用于驱动液态储冷介质流动的驱动泵;所述排污单元与所述储冷箱连接的位置低于所述供液管与所述储冷箱连接的位置,所述排污单元与储冷箱连接的位置与储冷箱内部的存储区域最低点相对应。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保鲜箱包括储物室和如上所述的放冷模块;
所述风道和所述储冷单元位于所述储物室内部;或,所述风道和所述储冷单元位于所述储物室外,所述储物室的壁上设置有用以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储物室内部的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冷链运输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保鲜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淋单元喷淋出的储冷介质与风道内流动的空气接触,从而将储冷介质的冷量放出,实现供冷,由于空气与储冷介质直接接触,减小了传热热阻以及减少了实现传热所需要的温差,提高了传热效率,使空气可以达到更低的温度。从喷淋单元喷淋口处扩散的液态的储冷介质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提升热交换的效果,且喷淋单元可以补充空气的湿度,避免农产品风干。
放冷后的液态储冷介质经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回流至储冷箱内,使风道内的储冷介质及时排出,避免在放冷模块晃动时风道内的储冷介质流出风道进入农产品内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并且排液结构简单,排液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放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放冷模块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风道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固液分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喷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储冷单元和排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保鲜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保鲜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冷链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保鲜箱;2、驾驶舱;11、放冷模块;12、储物室;13、收容室;14、隔板;141、第一窗口;142、第二窗口;111、风道;1111、第一开口;1112、第二开口;1113、变径部;112、风机;113、储冷单元;1131、储冷箱;11311、回液口;1132、防溢结构;11321、固定部;11322、防溢部; 1133、固液分离结构;11331、分隔壁;113311、第一穿孔;113312、主体部; 113313、第一连接部;113314、第二连接部;11332、过滤部件;114、供液单元;1141、供液管;1142、驱动泵;115、喷淋单元;1151、喷淋管;11511、喷淋口;1152、连接管;116、排污单元;1161、排污管;1162、排污阀;117、排放单元;1171、排放管道;117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本实用新型定义在水平方向上驾驶舱相对保鲜箱的方向为前,左右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与前后方向相垂直。
现有技术中,通过金属材质的换热器实现放冷的放冷模块,冷量需要通过换热器与空气接触实现放冷,导致传热系数减小,换热效果降低,消耗功率变大,使部分冷量散失。并且,如果换热器在储物室内,空气中的水分易凝结在换热器的表面,滴落到农产品后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如果换热器在储物室外,通过风机使空气吹过换热器的表面再流向储物室内,储物室内的农产品易风干,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放冷模块11,用于具有储物室 12的保鲜箱1,放冷模块11用以向保鲜箱1的储物室12内的农产品提供冷量,从而保鲜农产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放冷模块11包括风道111、风机112、储冷单元113、供液单元114、喷淋单元115。其中,储冷单元113包括用于容置储冷介质的储冷箱1131。供液单元114用于将储冷箱1131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提供至所述喷淋单元115。喷淋单元115位于风道111内,用于喷淋储冷介质从而使风道111内的气体降温。风机112用于驱使空气在风道111内外循环,从而使空气在吸收液态储冷介质的冷量、向农产品提供冷量之间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喷淋单元115的放冷模块11,由于储冷介质与空气直接接触,减小了传热热阻以及减少了实现传热所需要的温差,提高了传热效率,使空气可以达到更低的温度,同时不存在滴水的问题,且喷淋单元115 可以补充空气的湿度,避免农产品风干。
所述风道111内部为空气与储冷介质换热的区域。所述风道111具有第一开口1111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112。其中,风机112运转时,空气从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112进入风道111内,然后从第一开口1111排出风道111,继而向农产品供冷。
第一开口1111位于风道111侧面的上半部分。第二开口1112位于风道 111的下半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1112用于将风道111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排出至储冷箱1131内。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112用于使外界的空气进入风道111内。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1112设置于风道111的底部,设置在风道111底部的第二开口1112用于排液,有效防止液态的储冷介质堆积在风道111的底部,并且排液速度快。
优选的,回液口11311设置于储冷箱1131的顶部,风道111的底部穿过回液口11311伸入所述储冷箱1131内。由于第二开口1112伸入储冷箱 1131内,避免液态的储冷介质从第二开口1112与回液口11311之间漏出。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1112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且第二开口1112均设置于风道111的底部。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1112的数量为复数个,且部分第二开口1112分布于风道111的底部,部分第二开口1112分布于风道111的侧部。位于风道111侧部的第二开口1112仅用于进风。位于风道111底部的第二开口1112用于排液或同时用于排液和进风。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111沿上下方向延伸,以保证风道111内从下向上移动的空气路径较长,确保与液态的储冷介质充分接触。所述风道111的下半部分具有从上向下宽度逐渐减小的变径部1113,从下向上流经变径部 1113的空气在变径部1113的作用下减少流动速度,延长空气在风道111内的停留时间,确保空气与液态的储冷介质充分接触。
风机112的作用是驱使空气流动,从而使空气经所述第一开口1111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112在风道111内外循环。流动的空气在风道111内吸收储冷介质存储的冷量,与储冷介质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后进入储物室 12,给农产品降温。
具体的,所述放冷模块11包括至少一个风机112,所述风机112安装于所述风道111内。风机112位于喷淋单元115与第一开口1111之间。
或,如图4所示,第一开口1111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复数个风机112安装于第一开口1111处,且复数个风机112沿左右方向分布,相邻风机112相互贴靠。
或,如图2所示,所述放冷模块11还包括复数个第一开口1111和复数个风机112,所述风机112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1111处,且每一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风机1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风机112的吸风侧位于朝向喷淋单元115的一侧,风机112的吹风侧位于背离喷淋单元115的一侧。当风机112的数量为复数个时,根据实际供冷需求,控制运转的风机112的数量,从而控制风量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112为变频风机112,其转速可以依据需求进行调节。例如,放冷模块11需要快速给农产品降温时,增加风机112的转速,空气的流速增加,在喷淋单元115喷洒的储冷介质足够的情况下,更多的空气与储冷介质接触,将储冷介质放出的冷量充分吸收。放冷模块11仅需要维持农产品的低温时,减小风机112的转速,从而使风机112的能耗降低。
所述储冷单元113是保鲜箱1冷量的源头。由于储冷单元113通过储冷介质储存了大量的冷量,本实用新型的放冷模块11相对于传统的制冷机组或充冷机,放冷速度快,且短时间内放冷量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储冷单元113包括储冷箱1131,储冷箱 1131用于容置固态和/或液态储冷介质的储冷箱1131,并且储冷箱1131可以对其内部的储冷介质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冷量的散失。
储冷介质可以存储冷量,并且在喷淋单元115的喷淋作用下与空气接触从而将冷量供出。所述储冷介质既包括单组分储冷介质,例如水、醇等;也包括多组分的储冷介质,例如盐水系混合物、醇水系混合物、盐-醇-水系混合物。可以根据需要的冷量及其温度控制范围选择合适的储冷介质。所述储冷介质具有固态和液态。固态比液态稳定,既包括物理存储的形态稳定性,也包括能量上的低熵稳定,但固态不便于传输,也不便于与空气接触。液态的储冷介质方便传输至喷淋单元115处,并且被喷淋单元115喷洒出后易扩散,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固态储冷介质发生相变成为液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也即向外释放大量的冷量。
一具体实施例中,以水作为储冷介质为例对本发明的储冷单元113进行描述。储冷介质在固态时为冰块,液态时为水。进行冷链运输前,根据需要的冷量多少,向储冷箱1131内加入足够量的形态稳定的冰块,实现急速储冷;冰块吸热后温度升高或融化成水,水与冰块混合称为冰水混合物,此时水的温度较低为0°左右的冷水;冷水被供液单元114将传输至喷淋单元 115,喷洒的冷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再回流到储冷箱1131与冰块和/或冰水进行热交换。
具体的,所述储冷箱1131具有用以回收液态的储冷介质的回液口 11311。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112与回液口11311相对应,使储冷箱1131可以接收从第二开口1112排出的储冷介质。
由于储冷箱1131内部容置有液态的储冷介质,为尽量避免冷链运输车行驶过程中液态的储冷介质从回液口11311漏出,回液口11311设置在储冷箱1131的顶部。所述储冷箱1131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供液单元114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用于排液的第二开口1112位于回液口11311的正上方,或第二开口 1112与回液口11311对接,或风道111具有第二开口1112的部分穿过回液口11311。
优选的,当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112设置于风道111的底部,且所述风道111的底部穿过回液口11311伸入储冷箱1131内时,所述风道111与所述储冷箱113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以使气体通过的间隙,此时第二开口1112 同时具有排液和通风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储冷单元113还包括围绕所述回液口11311设置的防溢结构1132。冷链运输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加速、减速等状况,液态的储冷介质会在所述储冷箱1131内发生晃动并从回液口11311泄露,对农产品造成影响。所述防溢结构1132在很大程度减少液态的储冷介质泄漏的量。
如图3所示,所述防溢结构1132包括固定部11321和防溢部11322。固定部11321与储冷箱1131连接,用以将防溢结构1132固定于储冷箱1131,防溢部11322用于防止液态储冷介质流出储冷箱1131。具体的,固定部 11321固定于储冷箱1131的内壁,或者固定于储冷箱1131的顶壁。防溢部 11322为向下开口且朝向储冷箱1131内部的槽,防溢部11322呈圆弧状、椭圆弧状、抛物线状。当储冷箱1131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晃动时,在防溢部 11322的作用下液态储冷介质被引流回到储冷箱1131内。
如图3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储冷单元113还包括位于所述储冷箱1131内部的固液分离结构1133,固液分离结构1133的作用是防止固态的储冷介质进入出液口和供液单元114,从而避免出液口和供液单元114堵塞。
在第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分离结构1133包括分隔壁11331,所述分隔壁11331设置于所述储冷箱1131内部并将其分为用于容置固态和/或液态储冷介质的第一容置区域和用于容置液态储冷介质的第二容置区域,分隔壁11331上设置有用于使液态的储冷介质通过的第一穿孔113311。出液口与第二容置区域连通,也即供液单元114通过吸入第二容置区域内的液态储冷介质,实现供液。而分隔壁11331分离了固态的储冷介质和液态的储冷介质,从而避免出液口和供液单元114堵塞。
在第二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分离结构1133包括过滤部件11332,过滤部件11332遮盖出液口。过滤部件11332为具有第二穿孔的滤网,第二穿孔用于使液态的储冷介质通过。通过过滤部件11332过滤固态的储冷介质,避免出液口和供液单元114堵塞。
在第三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分离结构1133包括分隔壁11331和过滤部件11332,述分隔壁11331设置于所述储冷箱1131内部并将其分为用于容置固态和/或液态储冷介质的第一容置区域和用于容置液态储冷介质的第二容置区域,分隔壁11331上设置有用于使液态的储冷介质通过的第一穿孔113311,出液口与第二容置区域连通。过滤部件11332设置于第二容置区域内且遮盖出液口,过滤部件11332为具有第二穿孔的滤网,第二穿孔用于使液态的储冷介质通过。并且,第一穿孔113311的孔径大于第二穿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先通过分隔壁11331过滤较大的固态储冷介质,然后通过过滤部件11332过滤较小的固态储冷介质,避免固态储冷介质较大时堵塞过滤部件11332的孔,同时也避免固态储冷介质较小时从固液分离结构1133的孔漏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分隔壁11331包括主体部 113312、第一连接部113313和第二连接部113314。第一穿孔113311设置在主体部113312上,主体部113312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板体,且两个板体的两侧的边缘与储冷箱1131的两侧的内壁紧密连接,储冷箱1131的两侧的内壁、两个板体的内侧限定出第二容置区域。第一穿孔113311设置在主体部 113312上。第一连接部113313与主体部113312一体设置,且与储冷箱1131 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13314与主体部113312一体设置,且与储冷箱1131的底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113313和第二连接部113314,将分隔壁11331牢固地固定于储冷箱1131内部。
所述供液单元114的作用是将储冷箱1131内液态的储冷介质提供至喷淋单元115,并且提供喷淋单元115喷淋液态储冷介质的动力。如图1所示,所述供液单元114包括供液管1141和驱动泵1142。
供液管1141连通储冷箱1131内部和喷淋单元115。具体的,所述供液管1141的一端与出液口连通或穿过出液口伸入储冷箱1131内部,另一端与喷淋单元115连通,从而提供储冷介质从储冷箱1131流向喷淋单元115的通道。
驱动泵1142安装在供液管1141上,用于驱动液态储冷介质流动。并且,驱动泵1142提供使储冷介质从喷淋单元115喷洒而出的动力。进一步的,驱动泵1142低于供液口,确保储冷箱1131内的液体可以进入驱动泵1142 内。
进一步的,驱动泵1142为变频泵,具有控制储冷介质流量的功能。驱动泵1142通过控制储冷介质的流量,以控制放冷模块11的放冷速度。例如,需要急速放冷时,通过驱动泵1142增加储冷介质的流量,喷淋单元115 喷洒储冷介质的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与空气热交换的储冷介质更多,因此放冷模块11的放冷速度较快。而在仅需要维持农产品的低温时,通过驱动泵1142减少储冷介质的流量,喷淋单元115喷洒储冷介质的速度减慢,降低储冷介质储存的冷量的消耗速度,避免在冷链运输车到达目的地前冷量已全部释放,并且降低驱动泵1142的能耗。
或者,驱动泵1142为工频泵,所述供液单元114还包括安装在供液管 1141上的流量调节阀,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储冷介质的流量,以控制放冷模块11的放冷速度。例如,需要急速放冷时,通过流量调节阀增加储冷介质的流量,喷淋单元115喷洒储冷介质的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与空气热交换的储冷介质更多,因此放冷模块11的放冷速度较快。而在仅需要维持农产品的低温时,通过流量调节阀减小储冷介质的流量,喷淋单元115喷洒储冷介质的速度减慢,降低储冷介质储存的冷量的消耗速度,避免在冷链运输车到达目的地前冷量已全部释放。
如图6所示,所述喷淋单元115具有用于喷淋液态储冷介质的喷淋口 11511,喷淋出的储冷介质直接与空气接触实现热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口11511倾斜向上开放,即喷淋口11511的开口方向朝上,且开口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90°。从喷淋口 11511喷淋出的液态储冷介质斜向上运动,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运动轨迹呈现抛物线的形状,相对于从上向下喷淋储冷介质,本实施方式的液态储冷介质在风道111内的运动时间更长,与风道111内的气体接触更加充分,提升热交换效果。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单元115包括复数个平行分布的喷淋管 1151,复数个所述喷淋口11511沿所述喷淋管1151的延伸方向分布于所述喷淋管1151上。喷淋管1151的延伸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上下方向。通过复数个喷淋管1151和复数个喷淋口11511,使喷淋单元115喷淋出的液态储冷介质覆盖面积增加,提升喷淋出的液态储冷介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热交换效果。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喷淋管1151上的喷淋口11511沿喷淋管1151的延伸方向交错设置,从而使相邻喷淋管1151的喷淋口11511喷淋出的液态储冷介质的交错面积减小,使喷淋液态储冷介质覆盖面积增加,进一步增加液态储冷介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热交换效果进一步提升。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单元115包括喷淋组件。喷淋组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喷淋管1151,每一所述喷淋管1151上设置有复数个喷淋口11511,所述喷淋口11511设置于该喷淋管1151朝向另一喷淋管1151的一侧。这样,一喷淋组件的两个喷淋管1151的喷淋方向是相对的,两个喷淋管1151之间的空间流动有更多的液态储冷介质,风道111内的空气流经两个喷淋管1151之间时会与更多的液态介质接触,提升热交换效果。
在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管1151之间相互连通,任一所述喷淋管1151与供液管1141连通。或,所述喷淋单元115还包括连接管1152,所述喷淋管1151均与连接管1152连通,连接管1152与供液管1141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放冷模块11还包括用于将储冷箱1131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排放至外界的排污单元116。所述排污单元116安装于所述储冷箱1131 外侧且与所述储冷箱1131内部连通。所述排污单元116用于在冷链运输车到达目的地后将储冷箱1131内液态的储冷介质排放出。
具体的,所述排污单元116包括与储冷箱1131连接的排污管1161和用于打开或关闭排污管1161的排污阀1162。排污管1161远离储冷箱1131的一端从储物室12或者收容室13中伸出,以便于将液态的储冷介质排放出冷链运输车。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单元116与所述储冷箱1131连接的位置低于所述供液管1141与所述储冷箱1131连接的位置,以确保排污单元116可以完全将储冷箱1131和供液管1141内残留的液态储冷介质完全排出。所述排污单元116与储冷箱1131连接的位置与储冷箱1131内部的存储区域最低点相对应,确保将储冷箱1131内的液体全部排出。
如图7所示,所述放冷模块11还包括排放单元117,可以在运输过程中排出多余的液态的储冷介质,减轻重量,降低运输成本。
所述排放单元117包括排放管道1171、用于关闭和打开排放管道1171 的排放阀。排放管道1171的第一端与储冷箱1131连通,且排放管道1171 与储冷箱1131连接的位置高于供液管1141与储冷箱1131连接的位置,以确保储冷箱1131在出液口的上方具有足够的液态储冷介质,避免因压力不足液态储冷介质无法进入出液口,或出液口暴露于空气导致驱动泵1142空吸。排放管道1171的第二端穿过储物室12的壁延伸至外界,以便于将液态的储冷介质排放出冷链运输车。
进一步的,排放单元117还包括连接在排放管道1171第二端的喷头 1172,喷头1172向保鲜箱1的外壁喷洒液态的储冷介质,以清洗保鲜箱1,并且可以利用储冷介质剩余的冷量冷却车身,减少储物室12内部冷量的散失。
进一步,排污单元116和排放单元117可以共用一个与储冷箱1131连接的口。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保鲜箱1,用于存放农产品,并向农产品提供冷量。
所述保鲜箱1包括储物室12、门体和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放冷模块 11。其中,储物室12用于放置农产品,放冷模块11向储物室12内提供冷量。门体位于保鲜箱1的后部,用于打开或关闭储物室12。在门体打开储物室12时,工作人员可向储物室12内装货或卸货。在门体关闭储物室12后,封闭的储物室12可以减少冷量的散失。
进一步的,储物室12的内壁由保温材料构成,或者储物室12的内壁上贴附有保温材料。门体内部安装有保温材料,或者门体的表面贴附有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的作用下,门体关闭后保鲜箱1散失的冷量得到减少。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111和储冷单元113均设置在储物室12内。风机112驱使空气经所述第一开口1111和第二开口1112在储物室12和风道111之间循环。储物室12壁上的保温材料防止储冷单元113 的冷量散失过多。
风道111位于储物室12的前半区域,从储物室12后部向储物室12内装货时风道111不会影响装货作业。风道111的前壁至少部分贴靠储物室12 的前壁,以提升风道111的稳定性,减少在冷链运输车行驶过程中因车辆晃动、颠簸等因素产生的晃动。并且第一开口1111设置在风道111后侧的上半区域,这样,从第一开口1111排出的冷气可以直接向后移动,然后向下沉降,经过位于风道111后下方的农产品,从而有效实现农产品的保鲜。
如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111和所述储冷单元113位于所述储物室12外,所述储物室12的壁上设置有第一窗口141和第二窗口 142,第一窗口141用于将风道111排出的气体通入储物室12内,第二窗口 142用于将储物室12内较热空气通入风道111。
具体的,所述保鲜箱1还包括收容室13和将收容室13与储物室12隔开的隔板14,收容室13与储物室12之间通过隔板14隔开,第一窗口141 和第二窗口142设置在隔板14上。所述储冷箱1131与风道111位于收容室 13内。收容室13的内壁为保温材料,或收容室13的内壁贴附有保温材料,以减少储冷箱1131内储冷介质的冷量的流失。
第一窗口141与第一开口1111相通,第二窗口142与第二开口1112相通。当风机112运转时,风道111内经液态的储冷介质冷却后的气体从第一开口1111吹出,穿过第一窗口141进入储物室12内,进入储物室12内的空气冷却储物室12内的农产品。然后储物室12内的空气穿过第二窗口142,并从第二开口1112回到风道111内,完成空气循环。
进一步的,保鲜箱1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收容室13的小门。这样,在向储冷单元113内装入储冷介质时,不需要打开储物室12的门体。例如,在冷链运输车行驶途中,如果储冷介质用完,冷链运输车需要补充储冷介质时,打开收容室13即可,不需要打开储物室12,避免外界的热空气进入储物室12内。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还对现有的不具备冷藏功能的货车进行改造,加装可向储物室12内提供冷量的放冷模块11。本文所涉及的货车包括但不限于:面包车、4米2的卡车、9米6的卡车等,加装了放冷模块11后统称为冷链运输车。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冷链运输车,用以向货物提供冷量。如图10所示,所述冷链运输车包括驾驶舱2、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以存放农产品的保鲜箱1。其中,驾驶舱2位于保鲜箱1的前方。
并且冷链运输车通常设有电瓶,可以给风机112和驱动泵1142提供电源。其中,保鲜箱1与驾驶舱2可以像面包车一样呈一体式设置或像卡车一样呈分体式设置。另外,保鲜箱1也可以放在产地、分拣地、销售地等各种地点使用,使用完毕后通过运输工具运输至其他地点。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放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冷单元,包括用于容置固态和/或液态储冷介质的储冷箱,所述储冷箱具有用以回收液态的储冷介质的回液口;
风道,具有第一开口、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风道的下半部分,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回液口相对应;
风机,驱使空气经所述第一开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在风道内外循环;
喷淋单元,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喷淋单元具有用于喷淋液态储冷介质的喷淋口;
供液单元,用于将储冷箱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提供至所述喷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冷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底部;所述回液口设置于所述储冷箱的顶部,所述风道的底部穿过所述回液口伸入所述储冷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与所述储冷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以使气体通过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冷单元还包括围绕所述回液口设置的防溢结构,所述防溢结构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储冷箱上的固定部、用于防止液态储冷介质流出储冷箱的防溢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冷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或,所述放冷模块包括复数个风机,复数个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处;
或,所述放冷模块还包括复数个第一开口和复数个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每一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冷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储冷箱内部的固液分离结构,所述固液分离结构包括分隔壁和/或过滤部件,所述分隔壁设置于所述储冷箱内部并将其分为用于容置固态和/或液态储冷介质的第一容置区域和用于容置液态储冷介质的第二容置区域;
所述储冷箱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供液单元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过滤部件遮盖所述出液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放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冷模块还包括用于将储冷箱内的液态储冷介质排放至外界的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安装于所述储冷箱外侧且与所述储冷箱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单元包括连通所述储冷箱内部和喷淋单元的供液管、安装在供液管上用于驱动液态储冷介质流动的驱动泵;所述排污单元与所述储冷箱连接的位置低于所述供液管与所述储冷箱连接的位置,所述排污单元与储冷箱连接的位置与储冷箱内部的存储区域最低点相对应。
9.一种保鲜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物室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放冷模块;
所述风道和所述储冷单元位于所述储物室内部;或,所述风道和所述储冷单元位于所述储物室外,所述储物室的壁上设置有用以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储物室内部的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
10.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鲜箱。
CN202123450327.3U 2021-12-30 2021-12-30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Active CN217125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327.3U CN217125489U (zh) 2021-12-30 2021-12-30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327.3U CN217125489U (zh) 2021-12-30 2021-12-30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5489U true CN217125489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0327.3U Active CN217125489U (zh) 2021-12-30 2021-12-30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5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11746B1 (ko) 자동차용 하부 차체 유닛
CN102149991B (zh) 冷藏库
US5946934A (en) Cool air supplying system for refrigerators
CN103629880A (zh) 冰箱
CN107031491B (zh) 冷却装置
CN217125488U (zh)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CN103339454A (zh) 冷藏库
CN211617544U (zh) 一种冷藏车的冷藏厢及充冷系统
CN102818417B (zh) 冰箱
CN217125489U (zh) 放冷模块、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CN217649350U (zh) 移动式保鲜箱
CN217706766U (zh) 移动式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CN217945942U (zh) 移动式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CN217706765U (zh) 储冷单元及具有其的移动式保鲜箱、冷链运载工具
CN217673954U (zh) 移动式保鲜箱及冷链运载工具
EP0399449B1 (en) A refrigerated transportation unit for foodstuff and the like perishable commodities
CN217125490U (zh) 放冷模块及保鲜箱
CN217125487U (zh) 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CN217945941U (zh) 移动式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CN104797443A (zh) 用于冷却和/或加热封闭空间的空调系统
CN110525524A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变温车厢
CN217945940U (zh) 移动式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CN218432343U (zh) 移动式保鲜箱、冷链运载工具
JP2004026174A (ja) 保冷コンテナ
CN217945950U (zh) 供冷组件、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