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9243U -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9243U
CN217119243U CN202220190445.0U CN202220190445U CN217119243U CN 217119243 U CN217119243 U CN 217119243U CN 202220190445 U CN202220190445 U CN 202220190445U CN 217119243 U CN217119243 U CN 217119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ke cylind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nnecting rod
seat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04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昊
李琨
左晓霜
王选康
朱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01904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9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9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9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座椅、仰卧机构和连接件,使用时,患者坐到座椅上,针对重度患者可启动小行程气缸,小行程气缸运行带动凸轮和连接杆进行小幅度的往复转动,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带动靠背进行小幅度的仰卧运动,辅助患者进行仰卧动作,针对轻度患者可以启动大行程气缸,大行程气缸运行带动凸轮和连接杆进行大幅度的往复转动,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带动靠背进行大幅度仰卧运动,可以辅助患者有效的完成康复训练,本装置采用双气缸的方式,通过小幅度仰卧机构和大幅度仰卧机构两种运行方式,可以满足患者仰卧动作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适合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损伤是指脊柱的骨骼结构或者附属的软组织结构受到损伤,也有可能两者同时受到损伤,具体损伤情况需要到医院近检查确定。一般轻微的损伤会引起受伤局部疼痛,变形,严重的神经损伤会导致瘫痪,轻微损伤只需要休息和药物治疗,严重的是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之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现有的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过程中,术后腰背部肌肉的仰卧康复训练是一项困难而艰苦的过程,很多患者往往无法有效的完成,而现有装置无法满足患者仰卧动作的不同需求,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座椅,所述座椅的背部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
仰卧机构,所述仰卧机构安装于座椅的一侧,用于带动靠背作仰卧运动,所述仰卧机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大行程气缸和小行程气缸,所述小行程气缸和大行程气缸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凸轮的一端贯穿安装箱的内部右侧并延伸至安装箱的右侧;
所述小行程气缸、凸轮和连接杆构成装置的小幅度仰卧机构,所述大行程气缸、凸轮和连接杆构成装置的大幅度仰卧机构机构。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座椅的后方,用于连接靠背与连接杆。
为了便于仰卧机构带动靠背进行仰卧运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前端通过转销与第一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U型架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端面与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为了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时的舒适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优选的,所述靠背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面设置有头枕。
为了保障患者康复训练的安全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优选的,所述座椅的右侧设置有安全带。
为了防止座椅晃动或倾倒,影响康复训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优选的,所述座椅的下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孔。
为了便于使用者控制装置的运行,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上端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小行程气缸和大行程气缸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使用时,患者坐到座椅上,针对重度患者可启动小行程气缸,小行程气缸运行带动凸轮和连接杆进行小幅度的往复转动,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带动靠背进行小幅度的仰卧运动,辅助患者进行仰卧动作,针对轻度患者可以启动大行程气缸,大行程气缸运行带动凸轮和连接杆进行大幅度的往复转动,连接杆通过连接件带动靠背进行大幅度仰卧运动,可以辅助患者有效的完成康复训练,本装置采用双气缸的方式,通过小幅度仰卧机构和大幅度仰卧机构两种运行方式,可以满足患者仰卧动作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适合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箱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座椅;2、转轴;3、靠背;4、第一固定块;5、仰卧机构;6、安装箱;7、小行程气缸;8、大行程气缸;9、凸轮;10、连接杆;11、连接件;12、U型架;13、转销;14、第二固定块;15、伸缩杆;16、头枕;17、安全带;18、支柱;19、底座;20、安装孔;2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座椅1,座椅1的背部底端通过转轴2活动连接有靠背3,靠背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
仰卧机构5,仰卧机构5安装于座椅1的一侧,用于带动靠背3作仰卧运动,仰卧机构5包括安装箱6,安装箱6的内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大行程气缸8和小行程气缸7,小行程气缸7和大行程气缸8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凸轮9,凸轮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凸轮9的一端贯穿安装箱6的内部右侧并延伸至安装箱6的右侧;
小行程气缸7、凸轮9和连接杆10构成装置的小幅度仰卧机构,大行程气缸8、凸轮9和连接杆10构成装置的大幅度仰卧机构机构。
连接件11,连接件11位于座椅1的后方,用于连接靠背3与连接杆10。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患者坐到座椅1上,针对重度患者可启动小行程气缸7,小行程气缸7运行带动凸轮9和连接杆10进行小幅度的往复转动,连接杆10通过连接件11带动靠背3进行小幅度的仰卧运动,辅助患者进行仰卧动作,针对轻度患者可以启动大行程气缸8,大行程气缸8运行带动凸轮9和连接杆10进行大幅度的往复转动,连接杆10通过连接件11带动靠背3进行大幅度仰卧运动,可以辅助患者有效的完成康复训练;
本装置采用双气缸的方式,通过小幅度仰卧机构和大幅度仰卧机构两种运行方式,可以满足患者仰卧动作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适合推广和使用,安装箱6对患者具有防护作用,防止小行程气缸7和大行程气缸8运行时接触患者身体,对患者造成机械伤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件11包括U型架12,U型架12前端通过转销13与第一固定块4活动连接,U型架1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4的左端面与连接杆10的右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U型架12、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14与连接杆10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杆10转动时,带动第一固定块4作仰卧动作,进而带动靠背3同步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靠背3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伸缩杆15,两个伸缩杆15的上端面设置有头枕16。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伸缩杆15可调节头枕16的高度,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时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座椅1的右侧设置有安全带17。
本实施例中:通过安全带17的设置,可以防止患者摔倒,保障患者康复训练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座椅1的下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柱18,两个支柱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9,底座19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0。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支柱18和底座19的设置,对座椅1具有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座椅1的稳定性能,通过安装孔20的设置,可通过螺栓将座椅1固定,防止座椅1晃动或倾倒,影响康复训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箱6的上端面设置有控制器21,控制器21分别与小行程气缸7和大行程气缸8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21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控制装置的运行,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患者坐到座椅1上,通过安全带17对身体进行限位,防止装置运行时患者摔倒,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针对重度患者可通过控制器21启动小行程气缸7,小行程气缸7运行带动凸轮9和连接杆10进行小幅度的往复转动,连接杆10通过连接件11带动靠背3进行小幅度的仰卧运动,辅助患者进行仰卧动作,针对轻度患者可以启动大行程气缸8,大行程气缸8运行带动凸轮9和连接杆10进行大幅度的往复转动,连接杆10通过连接件11带动靠背3进行大幅度仰卧运动,可以辅助患者有效的完成康复训练,本装置采用双气缸的方式,通过小幅度仰卧机构和大幅度仰卧机构两种运行方式,可以满足患者仰卧动作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适合推广和使用,安装箱6对患者具有防护作用,防止小行程气缸7和大行程气缸8运行时接触患者身体,对患者造成机械伤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1),所述座椅(1)的背部底端通过转轴(2)活动连接有靠背(3),所述靠背(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
仰卧机构(5),所述仰卧机构(5)安装于座椅(1)的一侧,用于带动靠背(3)作仰卧运动,所述仰卧机构(5)包括安装箱(6),所述安装箱(6)的内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大行程气缸(8)和小行程气缸(7),所述小行程气缸(7)和大行程气缸(8)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凸轮(9),所述凸轮(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远离凸轮(9)的一端贯穿安装箱(6)的内部右侧并延伸至安装箱(6)的右侧;
所述小行程气缸(7)、凸轮(9)和连接杆(10)构成装置的小幅度仰卧机构,所述大行程气缸(8)、凸轮(9)和连接杆(10)构成装置的大幅度仰卧机构;
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位于座椅(1)的后方,用于连接靠背(3)与连接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1)包括U型架(12),所述U型架(12)前端通过转销(13)与第一固定块(4)活动连接,所述U型架(1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的左端面与连接杆(10)的右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伸缩杆(15),两个所述伸缩杆(15)的上端面设置有头枕(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右侧设置有安全带(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下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柱(18),两个所述支柱(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9),所述底座(19)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6)的上端面设置有控制器(21),所述控制器(21)分别与小行程气缸(7)和大行程气缸(8)电性连接。
CN202220190445.0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217119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0445.0U CN21711924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0445.0U CN21711924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9243U true CN217119243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0445.0U Active CN21711924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9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80006337A (ko) 신체교정용 침대
KR100664725B1 (ko) 전신지압 및 척추교정기의 베드구조
KR101415105B1 (ko) 전신 좌우 굴절 운동 치료기
CN102090944A (zh) 悬立式智能腰痛治疗仪
CN217119243U (zh)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KR200428734Y1 (ko) 신체교정용 침대
CN210582784U (zh) 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牵引床
CN102349848B (zh) 脊椎保健理筋床
CN110314070B (zh) 一种瘫痪病人用被动康复装置
CN100376222C (zh) 悬立式智能腰痛治疗仪
CN109620501A (zh) 一种智能脊椎康复机器人的颈胸椎运动机械系统
CN115645242A (zh) 一种腰椎护理康复机
CN214074104U (zh) 一种外科护理的腰部辅助装置
CN201438981U (zh) 可倾斜骨科牵引床
KR19980044594A (ko) 인체의 갈비뼈와 척추의 교정장치
CN212090152U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的肌肉恢复装置
CN211244388U (zh) 电动抬臀助力器
CN112807143A (zh) 一种矫正寰枢椎半脱位装置
CN113855485A (zh) 基于物联网的产后骨盆快速修复智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1704871U (zh) 一种脸部整容模型对比刺印装置
CN2699856Y (zh) 悬立式智能腰痛治疗仪
CN219071115U (zh) 一种运动医学用关节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CN112716729A (zh) 骨科脊柱护理用康复床
CN213100657U (zh) 小儿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7960563U (zh) 一种便于屈膝训练康复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