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7010U - 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7010U
CN217117010U CN202220232793.XU CN202220232793U CN217117010U CN 217117010 U CN217117010 U CN 217117010U CN 202220232793 U CN202220232793 U CN 202220232793U CN 217117010 U CN217117010 U CN 217117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indoor
decontaminating
cavity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27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2327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7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7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7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室内植物培养装置,用于室内植物培养,其中,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盆以及渗流结构,培养盆设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培养腔,培养腔用于培养室内植物,渗流结构包括储液箱、输液管路以及渗流部,输液管道形成有管进口与管出口,管进口连通储液箱,管出口设于培养腔内,储液箱用于储存培养液,渗流部设于输液管路,用以减缓输液管路内的培养液流速,通过渗流部,一方面能够防止短时间内注入营养液过多,导致室内植物溺死,另一方面能够延长输液管路的输送时间,使得储液箱内的培养液能够满足室内植物较长时间的营养需求,避免频繁向储液箱注入培养液。

Description

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植物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人们在闲暇之余通常会在室内种上一些绿色景观植物,不仅能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需要经常对植物进行浇水,确保其生长所需。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甚至经常出差,以至于没有较多时间及精力照顾所种植的室内景观植物,导致植物常常因为缺少营养而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室内植物培养装置,旨在解决室内景观植物常常因为长时间缺少营养而死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内植物培养装置,用于室内植物培养,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包括:
培养盆,设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培养腔,所述培养腔用于培养室内植物;以及,
渗流结构,包括储液箱、输液管路以及渗流部,所述输液管路形成有管进口与管出口,所述管进口连通所述储液箱,所述管出口设于所述培养腔内,所述储液箱用于储存培养液,所述渗流部设于所述输液管路,用以减缓所述输液管路内的培养液流速。
可选地,所述管出口包括多个分出口,多个所述分出口间隔设于所述培养腔内。
可选地,所述渗流部包括设于所述管出口的渗流袋。
可选地,所述培养腔的侧壁和/或底壁设有漏液孔;
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培养盆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所述基座设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集污腔,所述集污腔用以收集所述漏液孔流出的杂质。
可选地,所述漏液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漏液孔沿所述培养盆的周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培养腔的侧壁;和/或,
所述漏液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漏液孔沿水平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培养腔的底壁。
可选地,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还包括清污结构,所述清污结构包括:
转轴,下端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集污腔的底壁;以及,
第一清污件,沿水平向延伸,所述第一清污件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清污件的下端与所述集污腔的底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清污结构还包括:
连接杆,沿水平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于所述转轴;以及,
第二清污件,沿上下延伸,所述第二清污件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集污腔的侧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清污件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清污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设;和/或,
所述第二清污件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清污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设。
可选地,所述清污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上端的转轮。
可选地,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固定环,设于所述培养盆的上方;
固定杆,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第一杆体段、以及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二杆体段,所述第一杆体段的一端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杆体段的下端设于所述第一杆体段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第二杆体段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培养盆设有培养腔,用以将室内植物安置于所述培养腔内,所述输液管路的管进口连通所述储液箱,所述输液管路的管出口设于所述培养腔内,以便将所述储液箱内的培养液输送至所述培养腔内培养植物,所述渗流部设于所述输液管路,用以减缓所述输液管路内的培养液流速,一方面能够防止短时间内注入营养液过多,导致室内植物溺死,另一方面能够延长所述输液管路的输送时间,使得所述储液箱内的培养液能够满足室内植物较长时间的营养需求,避免频繁向所述储液箱注入培养液,以使向所述储液箱加注培养液的间隔足够长,从而能够解决室内景观植物因长时间缺少营养而死亡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培养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输液管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清污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储液箱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67588400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67588400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人们在闲暇之余通常会在室内种上一些绿色景观植物,不仅能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需要经常对植物进行浇水,确保其生长所需。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甚至经常出差,以至于没有较多时间及精力照顾所种植的室内景观植物,导致植物常常因为缺少营养而死亡。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植物培养装置,用于室内植物培养,旨在解决室内景观植物常常因为长时间缺少营养而死亡的问题。其中,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100包括培养盆1以及渗流结构 2,所述培养盆1设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培养腔11,所述培养腔11用于培养室内植物,所述渗流结构2包括储液箱21、输液管路以及渗流部23,所述输液管路22形成有管进口与管出口,所述管进口连通所述储液箱21,所述管出口设于所述培养腔11内,所述储液箱21用于储存培养液,所述渗流部23设于所述输液管路,用以减缓所述输液管路内的培养液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培养盆1设有培养腔11,用以将室内植物安置于所述培养腔11内,所述输液管路的管进口连通所述储液箱21,所述输液管路的管出口设于所述培养腔11内,以便将所述储液箱21内的培养液输送至所述培养腔11内培养植物,所述渗流部23设于所述输液管路,用以减缓所述输液管路内的培养液流速,一方面能够防止短时间内注入营养液过多,导致室内植物溺死,另一方面能够延长所述输液管路的输送时间,使得所述储液箱21内的培养液能够满足室内植物较长时间的营养需求,避免频繁向所述储液箱21注入培养液,以使向所述储液箱21加注培养液的间隔足够长,从而能够解决室内景观植物因长时间缺少营养而死亡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培养液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液体肥料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管出口包括多个分出口221,多个所述分出口221间隔设于所述培养腔11内,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所述分出口 221,以便同时向所述培养腔11内的不同位置注入营养液,一方面可以加快输液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培养液分布不均。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盆1的形成有多种,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盆1呈圆形设置,对应地,多个所述分出口221沿所述培养盆1的周向间隔布设,如此设置,通过沿所述培养盆1周向设置的多个所述分出口221,以使所述分出口221与所述培养盆1的形状相适应,以避免所述培养盆1内的培养液分布不均。
所述渗流部23的设置位置有多种,所述渗流部23可以是设置在所述输液管路22内,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输液管路22的管进口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渗流部23包括设于所述管出口的渗流袋,如此设置,通过所述渗流袋,一方面可以使得所述输液管路22能够储存更多的培养液,有助于延长加注培养液的间隔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所述管出口的影响范围,以使培养液能够均匀分布在所述培养盆1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渗流部23可以是渗流袋,也可以是渗流薄膜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地,所述渗流部23包括半透膜。
为了防止所述培养盆1内的培养液过多,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培养腔11 的侧壁和/或底壁设有漏液孔12,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100还包括基座3,所述培养盆1放置于所述基座3的上端,所述基座3设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集污腔 31,所述集污腔31用以收集所述漏液孔12流出的杂质,如此设置,通过所述漏液孔12,以使所述培养盆1内培养液流出,以避免过多的培养液会聚在所述培养盆1的底部,同时通过所述基座3收集培养液或者是泥土等杂质,避免污染室内环境,有助于使得室内环境保持干净。
进一步地,为了尽快排出所述培养液,一实施例中,所述漏液孔12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漏液孔12沿所述培养盆1的周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培养腔11的侧壁,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在所述培养腔11侧壁的多个所述漏液孔12,以使培养液能够快速排出所述培养盆1,避免在所述培养盆1底部聚集。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漏液孔12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漏液孔12沿水平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培养腔11的底壁,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在所述培养腔11底壁的多个所述漏液孔12,以使培养液能够快速排出所述培养盆1,避免在所述培养盆1底部聚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相关联的技术特征,“所述漏液孔12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漏液孔12沿所述培养盆1的周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培养腔11的侧壁”、“所述漏液孔12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漏液孔12沿水平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培养腔11的底壁”,可择一设置或者同时设置,显而易见的,同时设置效果更好。
为了便于清理所述集污腔31,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100还包括清污结构4,所述清污结构4包括转轴41以及第一清污件42,所述转轴41下端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集污腔31的底壁,所述第一清污件42 沿水平向延伸,所述第一清污件42设于所述转轴41,所述第一清污件42的下端与所述集污腔31的底壁抵接,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转轴41带动所述第一清污件42沿所述转轴41的周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清污件42能够清理所述集污腔31的底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清污件42可以是清污板、也可以是清污杆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清污结构4还包括连接杆43以及第二清污件44,所述连接杆43沿水平向延伸,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设于所述转轴41,所述第二清污件 44沿上下延伸,所述第二清污件44设于所述连接杆43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集污腔31的侧壁抵接,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转轴41带动所述第二清污件44沿所述转轴41的周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清污件44能够清理所述集污腔31的侧壁。
为了提高所述集污腔31底壁的清理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清污件42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清污件42沿所述转轴41的周向间隔布设,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转动同时带动多个所述第一清污件42转动,从而有助于快速清理所述集污腔31的底壁。
为了提高所述集污腔31侧壁的清理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清污件44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清污件44沿所述转轴41的周向间隔布设,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转动同时带动多个所述第二清污件44转动,从而有助于快速清理所述集污腔31的侧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相关联的技术特征,“所述第一清污件42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清污件44设置多个”,可择一设置或者同时设置,显而易见的,同时设置效果更好。
为了驱动所述转轴4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污结构4还包括设于所述转轴41上端的转轮45,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转轮45,以便用户手动转动所述转轴41,以使所述清污结构4能够清理所述集污腔3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轴41的转动可以是手动转动,也可以是通过电机转动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将所述储液箱21的培养液输送至所述培养盆1内,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100还包括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固定环51以及固定杆52,所述固定环51设于所述培养盆1的上方,所述固定杆52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第一杆体段521、以及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二杆体段522,所述第一杆体段521的一端设于所述基座3,所述第二杆体段522的下端设于所述第一杆体段521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固定环51设于所述第二杆体段522的上端,如此设置,通过所述固定环51,以便所述储液箱21安置,同时通过所述固定杆52,以使述储液箱21处于所述培养盆1的上方,使得所述储液箱21内的培养液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所述培养腔11内流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室内植物培养装置,用于室内植物培养,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包括:
培养盆,设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培养腔,所述培养腔用于培养室内植物;以及,
渗流结构,包括储液箱、输液管路以及渗流部,所述输液管路形成有管进口与管出口,所述管进口连通所述储液箱,所述管出口设于所述培养腔内,所述储液箱用于储存培养液,所述渗流部设于所述输液管路,用以减缓所述输液管路内的培养液流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出口包括多个分出口,多个所述分出口间隔设于所述培养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流部包括设于所述管出口的渗流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的侧壁和/或底壁设有漏液孔;
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培养盆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所述基座设有上端呈开口设置的集污腔,所述集污腔用以收集所述漏液孔流出的杂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漏液孔沿所述培养盆的周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培养腔的侧壁;和/或,
所述漏液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漏液孔沿水平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培养腔的底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还包括清污结构,所述清污结构包括:
转轴,下端沿上下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集污腔的底壁;以及,
第一清污件,沿水平向延伸,所述第一清污件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清污件的下端与所述集污腔的底壁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结构还包括:
连接杆,沿水平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于所述转轴;以及,
第二清污件,沿上下延伸,所述第二清污件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集污腔的侧壁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污件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清污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设;和/或,
所述第二清污件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清污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设。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上端的转轮。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植物培养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固定环,设于所述培养盆的上方;
固定杆,包括沿水平向延伸的第一杆体段、以及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二杆体段,所述第一杆体段的一端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杆体段的下端设于所述第一杆体段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第二杆体段的上端。
CN202220232793.XU 2022-01-27 2022-01-27 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Active CN217117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2793.XU CN217117010U (zh) 2022-01-27 2022-01-27 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2793.XU CN217117010U (zh) 2022-01-27 2022-01-27 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7010U true CN217117010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2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2793.XU Active CN217117010U (zh) 2022-01-27 2022-01-27 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7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5238B2 (en) Vertical aeroponic plant growing system
CN1306863C (zh) 溶液培养管的附件
KR101325537B1 (ko) 회전 다단식재배장치
CN104585096B (zh) 一种鱼菜共生的栽养系统
KR101942402B1 (ko) 아쿠아포닉스 시스템 구축을 위한 가설장치
CN217117010U (zh) 室内植物培养装置
CN211745602U (zh) 一种定量浇灌陶瓷花盆
CN210143394U (zh) 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装置
CN216314215U (zh) 一种可降解园林栽培容器
CN206284008U (zh) 一种用于阳台蔬菜栽培的自动喷水装置
CN217936793U (zh) 一种水培瓶种植装置
KR200203164Y1 (ko) 학습관찰용 식물재배장치
CN220511843U (zh) 一种用于育种的水肥一体化培育装置
CN214413588U (zh) 方便更换养殖盆的生态绿植墙
CN217884700U (zh) 一种智慧农业用的水培植物种植架
CN110663533B (zh) 组合式水培植物装置
CN2146851Y (zh) 一种无土栽培花盆
CN209932226U (zh) 一种旋转盆栽架
CN218831336U (zh) 一种温室育苗的浇水施肥系统
CN212184357U (zh) 一种可自动浇灌的林业育苗装置
CN213073691U (zh) 一种可转动调节的植物种植装置
CN216219350U (zh) 一种网纹瓜栽培装置
CN215269651U (zh) 一种绿色植物模块化小型培养装置
CN216673991U (zh) 一种建筑风景园林及市政绿化管养的培养装置
CN114424744B (zh) 一种水培攀架种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