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5051U -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 Google Patents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5051U
CN217115051U CN202220074614.4U CN202220074614U CN217115051U CN 217115051 U CN217115051 U CN 217115051U CN 202220074614 U CN202220074614 U CN 202220074614U CN 217115051 U CN217115051 U CN 217115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le
female
connector
male connector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746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海燕
李维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ghtwa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ghtwa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htwa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ghtwa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746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5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5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5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其中所述公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公接头、与第一公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公端磁吸元件;所述第一公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公接头、负极公接头、信号公接头、负极公接头、正极公接头;所述正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负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公端磁吸元件与第一公接头形成有用于收容母端连接件的第一收容空间。如此设置,公端连接件与母端连接件配合时可以实现防误插,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结构也更加紧凑,符合产品发展趋势。

Description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电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大电流磁吸连接件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为了给电池进行充电,磁吸充电座设置成包括用于连接电源插座的公端连接件和用于连接电池的母端连接件,公端连接件和母端连接件上均设有用于相互吸引的磁吸原件,公端连接件和母端连接件实现电性和磁性连接。然而,现有的磁吸充电座不能很好地满足大电流传输需求,存在充电效率低、容易误插等缺点,导致消费者使用不方便。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磁吸充电座进行改进。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其能够方便消费者更好地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公接头、与第一公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公端磁吸元件、用于固定第一公接头、线缆、公端磁吸元件的主体部;所述第一公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公接头、负极公接头、信号公接头、负极公接头、正极公接头;所述正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公端磁吸元件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公接头和母端连接件的第一收容空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公端磁吸元件整体呈矩形,中间部位具有椭圆形穿孔而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公接头中任意两个相邻第一公接头之间的间距都相同,所述第一公接头为弹性可伸缩的接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公端连接件设有前端面、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以及垂直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在与第一收容空间纵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出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母端连接件,用于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母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母接头、母端磁吸元件、用于安装第一母接头的本体部;所述第一母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母接头、负极母接头、信号母接头、负极母接头、正极母接头;所述正极母接头相对信号母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母接头相对信号母接头呈对称设置;本体部凹设有用于收容母端磁吸元件、第一母接头前端和公端连接件上的公端磁吸元件的凹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母接头包括用于与第一公接头接触的接触部、用于连接电池的后端部、连接接触部和后端部的呈筒状的中间部,所述接触部呈内凹设置而用于包裹并接触第一公接头前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母接头前端的岛部,所述母端磁吸元件设置成中间部位挖空的矩形,围绕岛部并与岛部相卡持。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母接头中任意两个相邻第一母接头之间的间距都相同。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组合,包括:
公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公接头、与第一公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公端磁吸元件、用于固定第一公接头、线缆、公端磁吸元件的主体部;
母端连接件,用于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母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母接头、母端磁吸元件、用于安装第一母接头的本体部;
所述第一公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公接头、负极公接头、信号公接头、负极公接头、正极公接头;所述正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公端磁吸元件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公接头和母端连接件的第一收容空间;
所述第一母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母接头、负极母接头、信号母接头、负极母接头、正极母接头;所述正极母接头相对信号母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母接头相对信号母接头呈对称设置;本体部凹设有用于收容母端磁吸元件、第一母接头前端和公端连接件上的公端磁吸元件的凹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公端磁吸元件整体呈矩形,中间部位具有椭圆形穿孔而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端连接件和母端连接件,通过将第一公接头和第一母接头进行对称设置排列,公端磁吸元件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公接头和母端连接件的第一收容空间,母端连接件本体部凹设有用于收容母端磁吸元件、第一母接头前端和公端连接件上的公端磁吸元件的凹部,公端连接件和母端连接件之间可以实现正反180°对插,方便消费者使用,改善了使用体验,实现公端连接件和母端连接件之间快速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公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公端连接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母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组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组合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公端连接件,10-第一公接头,101-正极公接头,102-负极公接头,103-信号公接头,11-线缆,12-公端磁吸元件,13-主体部,131-第一主体部,132-第二主体部,133-第三主体部,14-第一收容空间,15-头部,17筒状部,18-尾部,19-凸出部,2-母端连接件,20-第一母接头,201-正极母接头,202-负极母接头,203-信号母接头,21-本体部,22-母端磁吸元件,23-凹部,24-岛部,25-耳部,26-固定孔,27-接触部,28-后端部,29-中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件组合用于电动车上,包括用于电性连接电源插座的公端连接件1和用于电性连接电池的母端连接件2,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对接后实现电性连接和磁性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池充电。
所述公端连接件1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公接头10、与第一公接头10电性连接的线缆11、环绕在第一公接头10外围的公端磁吸元件12、用于固定第一公接头10、线缆11、公端磁吸元件12的主体部13。所述主体部13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塑料颗粒成型而成,可以将第一公接头10之间彼此隔离开。
所述第一公接头10在横向上排成一排,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公接头101、负极公接头102、信号公接头103、负极公接头102、正极公接头101。所述正极公接头101相对信号公接头103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公接头102相对信号公接头103呈对称设置,如此设置,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之间可以实现正反180°对插,方便消费者使用,改善了使用体验,实现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之间快速对接。
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接头10为弹性可伸缩的接头,包括头部15、弹簧、筒状部17、用于和线缆11连接的尾部18。所述弹簧安装于筒状部17,弹簧夹持于头部15与筒状部17底端之间,从而保障头部15在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对接方向上可以进行伸缩而能够抵持母端连接件2,实现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确保电性连接效果。
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排成一排的正极公接头101、负极公接头102、信号公接头103、负极公接头102、正极公接头101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公接头之间的间距相同,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替代的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公接头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所述公端磁吸元件12整体呈矩形,中间部位被挖空而形成用于收容第一公接头10的头部15、母端连接件2上的岛部24的第一收容空间14,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4整体呈椭圆形,利于节省产品占用空间,符合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所述公端连接件1设有前端面、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以及垂直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在与第一收容空间纵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有呈楔形的凸出部19,所述凸出部19具有与后端面齐平的后表面191。凸出部19用于消费者更好地抓持公端连接件1,特别是可以更好地抓持公端连接件1与母端连接件2分离。
所述主体部13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公接头10和公端磁吸元件12的第一主体部131、用于包覆固定线缆11的第二主体部132、用于固定第一主体部131和第二主体部132的第三主体部133。
如图2所示,一种母端连接件2,用于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母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电性连接电池和第一公接头10的第一母接头20、用于与公端磁吸元件12进行磁吸固定的母端磁吸元件22、用于安装第一母接头20的本体部21。
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排成一排的第一母接头20依次间隔设有正极母接头201、负极母接头202、信号母接头203、负极母接头202、正极母接头201;所述正极母接头201相对信号母接头203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母接头202相对信号母接头203呈对称设置。如此设置,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之间可以实现正反180°对插,方便消费者使用,改善了使用体验,实现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之间快速对接。
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排成一排的正极母接头201、负极母接头202、信号母接头203、负极母接头202、正极母接头201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母接头20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替代的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母接头20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所述本体部21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塑料颗粒成型而成,可以将第一母接头20之间彼此隔离开。所述本体部21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母接头20前端的岛部24,本体部21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对耳部25,耳部25上设有固定孔26,用于与电动车上的零件进行固定配合。
所述第一母接头20本体部21前端凹设有用于收容母端磁吸元件22、岛部24和公端连接件1上的公端磁吸元件12的凹部23。
所述母端磁吸元件22设置成中间部位挖空的矩形,围绕岛部24并与岛部24相卡持,所述岛部24呈椭圆形,利于节省产品占用空间,符合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所述母端磁吸元件22和公端磁吸元件12直接通过磁性可以吸附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将母端磁吸元件22和公端磁吸元件12分离而解除吸附。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母端磁吸元件22和公端磁吸元件12均为磁铁,所述母端磁吸元件22和公端磁吸元件12可以设置成相同的形状,例如中间部位挖空而具有穿孔的矩形。
所述第一母接头20包括用于与第一公接头10头部15接触的接触部27、用于连接电池的后端部28、连接接触部27和后端部28的呈筒状的中间部29。所述接触部27呈内凹设置而用于包裹收容并接触第一公接头10前端的头部15,从而实现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通过将第一公接头10和第一母接头20进行独特排列,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之间可以实现正反180°对插,方便消费者使用,改善了使用体验,实现公端连接件1和母端连接件2之间快速对接。
第一公接头10和第一母接头20均具有筒状结构,降低了接触电阻,有利于传输大电流,实现对电池进行大电流充电,所述大电流可以达到7安培甚至更大,如此可以大大提升充电效率,改善消费者使用体验。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公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公接头、与第一公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公端磁吸元件、用于固定第一公接头、线缆、公端磁吸元件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公接头、负极公接头、信号公接头、负极公接头、正极公接头;所述正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公端磁吸元件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公接头和母端连接件的第一收容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磁吸元件整体呈矩形,中间部位具有椭圆形穿孔而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接头中任意两个相邻第一公接头之间的间距都相同,所述第一公接头为弹性可伸缩的接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件设有前端面、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以及垂直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在与第一收容空间纵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出部。
5.一种母端连接件,用于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母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母接头、母端磁吸元件、用于安装第一母接头的本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母接头、负极母接头、信号母接头、负极母接头、正极母接头;所述正极母接头相对信号母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母接头相对信号母接头呈对称设置;本体部凹设有用于收容母端磁吸元件、第一母接头前端和公端连接件上的公端磁吸元件的凹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接头包括用于与第一公接头接触的接触部、用于连接电池的后端部、连接接触部和后端部的呈筒状的中间部,所述接触部呈内凹设置而用于包裹并接触第一公接头前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母接头前端的岛部,所述母端磁吸元件设置成中间部位挖空的矩形,围绕岛部并与岛部相卡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接头中任意两个相邻第一母接头之间的间距都相同。
9.一种连接件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公接头、与第一公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公端磁吸元件、用于固定第一公接头、线缆、公端磁吸元件的主体部;
母端连接件,用于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母端连接件包括若干用于导电的第一母接头、母端磁吸元件、用于安装第一母接头的本体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公接头、负极公接头、信号公接头、负极公接头、正极公接头;所述正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公接头相对信号公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公端磁吸元件形成有用于收容第一公接头和母端连接件的第一收容空间;
所述第一母接头依次间隔排列设有正极母接头、负极母接头、信号母接头、负极母接头、正极母接头;所述正极母接头相对信号母接头呈对称设置,所述负极母接头相对信号母接头呈对称设置;本体部凹设有用于收容母端磁吸元件、第一母接头前端和公端连接件上的公端磁吸元件的凹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磁吸元件整体呈矩形,中间部位具有椭圆形穿孔而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CN202220074614.4U 2022-01-12 2022-01-12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Active CN217115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4614.4U CN217115051U (zh) 2022-01-12 2022-01-12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4614.4U CN217115051U (zh) 2022-01-12 2022-01-12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5051U true CN217115051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74614.4U Active CN217115051U (zh) 2022-01-12 2022-01-12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5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08875B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multi-polar jack and multi-polar plug
US10333249B1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with magnetic element and data transmission line using same
US8480416B2 (en) Transformable electrical plug devices
CN20700979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脱落电连接器
CN209592526U (zh) 一种磁吸连接器
CN205509172U (zh) 一种强力磁吸连接器
CN217115051U (zh)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TWI525485B (zh) 主動式觸控筆充電結構
CN211743475U (zh) 电连接器的舌板补强结构及Type-C连接器
CN217115050U (zh) 公端连接件、母端连接件及连接件组合
CN2180417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骨传导耳机
CN109565127B (zh) 一种电插接装置及电动汽车
JP2002373729A (ja) 丸形コネクター
US8070503B2 (en) Charging interface for rechargeable devices
US11502467B2 (en) Data cable
CN214044079U (zh) 一种电连接组件及充电器
CN211209892U (zh) 一种tws耳机
CN214901268U (zh) 可适应正反插连接的耳机
CN211376990U (zh) 蓝牙耳机及电连接器
CN214797956U (zh) Type-c磁吸连接器及转接器
CN112887862B (zh) 一种耳机组件
CN211351195U (zh) 一种多插位的电插排
CN217720029U (zh) 一种连接器公头
CN214013244U (zh) 采用pogo端子的多用途电连接插接件
CN213845589U (zh) 接触稳定可靠的电连接插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