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3482U - 烟雾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烟雾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13482U CN217113482U CN202123312460.2U CN202123312460U CN217113482U CN 217113482 U CN217113482 U CN 217113482U CN 202123312460 U CN202123312460 U CN 202123312460U CN 217113482 U CN217113482 U CN 2171134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alarm device
- module
- smoke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 Alarm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源模块、警示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拆装检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其中拆装检测模块检测烟雾报警装置安装完好或被拆卸,并发送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无线传输模块,将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烟雾浓度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烟雾报警装置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拆装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拆装检测模块能够实时检测是否有人拆毁烟雾报警装置,同时无线传输模块基于NB‑IoT网络传输数据,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且NB‑IoT网络异常时功耗可控,使电源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雾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防止火灾的发生不单单是消防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各个单位和家庭都要时刻警惕的。目前,防范火灾最主要的措施是安装各种烟雾报警装置,在火灾初始给出警报,及时提醒人们灭火、避免造成重大伤亡。
市面上的烟雾报警装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点型烟雾报警器,采用有线连接方式,需要大面积施工布线,无法应对复杂的安装环境,不便于安装且后期的维护成本高;另一类是独立式烟雾报警器,采用电池供电,无需铺设供电线路,但是电池寿命较短且电池耗尽时无法提醒,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同时,市面上的烟雾报警装置大多只能在烟雾浓度超标时通过发出响声提醒用户,不能向用户展示其他工作状态,比如有人私自拆毁烟雾报警器,同时它也缺少远距离向用户传输信息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烟雾报警器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烟雾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模块、警示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拆装检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
电源模块,为所述控制器、所述警示模块、所述烟雾检测模块、所述拆装检测模块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供电;
警示模块,所述烟雾检测报警装置故障或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发出警示;
拆装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烟雾报警装置安装完好或被拆卸,并发送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
烟雾检测模块,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产生光信号,信号接收单元随着烟雾浓度的不同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并产生相应的烟雾浓度信号。
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所述烟雾浓度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模块包括指示灯单元和蜂鸣器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指示所述烟雾报警装置的正常状态、故障状态和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所述蜂鸣器单元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时发出蜂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拆装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7、开关S1,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3引脚,所述开关S1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第13引脚和地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单元包括:红外发射管D4、电阻R4、电容C2;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D4的正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容C2之间,所述红外发射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9引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红外接收管D2、电容C1、电容C3和电阻R2;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5引脚、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6引脚,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蜂鸣器单元包括:蜂鸣器P1、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电容C8、自耦变压器L1,所述自耦变压器L1的两端分别为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所述自耦变压器L1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接点,所述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的线圈匝数小于所述第一接点和第三接点的线圈匝数;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蜂鸣器P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一接点、所述蜂鸣器P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点,所述第二接点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1引脚,所述电阻R9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8和所述三极管Q1之间、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单元包括:黄色发光二极管D5、红色发光二极管D1、绿色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黄色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黄色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5引脚;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6引脚;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7引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NB-IoT芯片,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场效应管Q5连接所述NB-IoT芯片,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25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2引脚,所述NB-IoT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有SIM卡。
进一步的,所述烟雾报警装置的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设有多个通孔,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和指示灯单元中三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灯光均可从通孔向外界传播,所述下壳体内底部设有所述电源模块的安装槽和安装所述SIM卡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烟雾报警装置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拆装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拆装检测模块能够实时检测是否有人拆毁烟雾报警装置,同时无线传输模块基于NB-IoT网络传输数据,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且NB-IoT网络异常时功耗可控,使电源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烟雾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烟雾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拆装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指示灯单元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蜂鸣器单元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体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结构图;
1、安装槽;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烟雾报警装置在预防火灾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在火灾发生之前有效的遏制火灾的发生。目前,现有的烟雾报警装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点型烟雾报警器,采用有线连接方式,需要大面积施工布线,无法应对复杂的安装环境,不便于安装且后期的维护成本高;另一类是独立式烟雾报警器,采用电池供电,无需铺设供电线路,但是电池寿命较短且电池耗尽时无法提醒,容易形成安全隐患。此外,市面上的烟雾报警装置大多只能在烟雾浓度超标时通过发出响声提醒用户,不能向用户展示其他工作状态,比如有人私自拆毁烟雾报警器,同时也缺少远距离向用户传输信息的功能。
所以针对上文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烟雾报警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烟雾报警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模块、警示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拆装检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
电源模块,为控制器、警示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拆装检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供电;
警示模块,烟雾报警装置故障或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时发出警示;
拆装检测模块,检测烟雾报警装置安装完好或被拆卸,并发送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至无线传输模块;
烟雾检测模块,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产生光信号,信号接收单元随着烟雾浓度的不同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并产生相应的烟雾浓度信号;
无线传输模块,将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烟雾浓度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烟雾报警装置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拆装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拆装检测模块能够实时检测是否有人拆毁烟雾报警装置,同时烟雾报警装置检测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远距离传输至用户所使用的外部智能设备中。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为型号为HT45F5250的超低功耗芯片U1,包括20个引脚,且芯片内部集成两级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同时芯片内部还集成了灌电流发生器,灌电流发生器可提供电流驱动与芯片引脚连接的器件,且灌电流的大小可通过软件进行调节。此外,芯片U1内部还集成了高精度的参考电压,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省去了外部电路的同时也提高了电压检测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芯片U1的第12引脚PA3连接电源模块,芯片U1控制电源模块为无线传输模块供电,电源模块采用可独立便携供电的电池,不用布线、便于安装。芯片U1的第11引脚PA6、第15引脚PA0、第16引脚PA2、第17引脚PB5连接警示模块,警示模块包括指示灯单元和蜂鸣器单元,指示灯单元通过不同颜色的灯指示烟雾报警装置的不同状态,蜂鸣器单元在烟雾报警装置检测到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时发出蜂鸣声。芯片U1的第4引脚PB0、第18引脚PB3、第19引脚PB2、第20引脚PB1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且第18引脚PB3为串口的接收引脚,外接上拉电阻R10用于串口空闲时拉高引脚,防止引脚悬空出现漏电流的情况。同时,电源模块是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的、为无线传输模块供电;芯片U1的第1引脚A1PI、第2引脚A0O、第5引脚A0PI、第6引脚A0NI、第9引脚ISINK0连接烟雾检测模块。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烟雾检测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产生光信号,信号接收单元随着烟雾浓度的不同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并产生相应的烟雾浓度信号。具体的,信号发射单元包括:红外发射管D4、电阻R4、电容C2;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电池,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红外发射管D4的正极连接在电阻R4和电容C2之间,红外发射管D4的负极连接第9引脚ISINK0。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红外接收管D2、电容C1、电容C3和电阻R2;红外接收管D2的正极连接第5引脚A0PI、红外接收管D2的负极连接第6引脚A0NI,电容C1的一端连接红外接收管D2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1引脚A1PI,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第2引脚A0O,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1引脚A1PI、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当第9引脚ISINK0输出低电平时,红外发射管D4导通;当第9引脚ISINK0悬空时,红外发射管D4关断。红外发射管D4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可以根据信号接收单元检测到的烟雾浓度动态调整,可以通过调整灌电流的大小调整红外发射管D4的发光强度,进一步增加电源电池的使用寿命。芯片U1的第5引脚和第6引脚连接芯片U1内部的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第2引脚连接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2引脚连接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第3引脚A1O连接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且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同时与芯片U1内部的ADC连接,ADC可以采集第3引脚A1O的输出信号。电容C3连接第1引脚和第2引脚,即意味着将芯片U1内部的一级运算放大器和二级运算放大器连接起来。
红外发射管D4发出的红外光会被红外接收管D2接收,红外接收管D2接收到红外光会产生微弱的电流信号。因为,烟雾会改变光线的折射角度,所以烟雾浓度的不同会改变红外接收管D2所接受的红外光的强度,在不同的红外光强度下红外管D2所产生的电流信号的强度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烟雾浓度会对应不同的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过一级运算放大器和二级运算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会被ADC采集到,芯片U1能将ADC采集到的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烟雾浓度,从而检测烟雾浓度。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拆装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7、非自锁开关S1,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源电池、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13引脚PA7,开关S1连接在第13引脚和地之间。当烟雾报警装置安装好以后,开关S1被按下,第13引脚TAMPER与GND断开,第13引脚TAMPER的电平被上拉电阻R7拉高,且此时无任何电流消耗,进一步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当烟雾报警装置被拆卸后,开关S1弹起,第13引脚TAMPER与GND导通,第13引脚TAMPER的电平被拉低,所以芯片U1通过检测TAMPER的电平大小便可检测烟雾报警装置是否被拆卸,这里的电平大小就相当于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指示灯单元包括:黄色发光二极管D5、红色发光二极管D1、绿色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6一端连接电源电池,另一端连接黄色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黄色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15引脚PA0;电阻R5一端连接电源电池,另一端连接绿色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绿色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16引脚PA2;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电池,另一端连接红色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红色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17引脚PB5。如图6所示,蜂鸣器单元包括:蜂鸣器P1、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电容C8、自耦变压器L1,自耦变压器L1的两端为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自耦变压器L1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接点,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的线圈匝数小于第一接点和第三接点的线圈匝数;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源电池、另一端接地,蜂鸣器P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源电池和第一接点、蜂鸣器P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接点,第二接点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的第11引脚PA6,电阻R9一端连接在电阻R8和三极管Q1之间、另一端接地。
红色发光二极管亮灯时表示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黄色发光二极管亮灯时表示烟雾报警装置出现了故障,绿色发光二极管亮灯时表示烟雾报警装置工作正常。通过第17引脚PB5、第15引脚PA0、第16引脚PA2输出的高低电平来控制不同颜色二极管的亮灭,当第17引脚PB5、第15引脚PA0、第16引脚PA2输出低电平时,红色发光二极管D1、黄色发光二极管D5和绿色发光二极管D3均导通发光。蜂鸣器P1需要高压驱动,所以蜂鸣器P1与自耦变压器L1的次级线圈相连接,三极管Q1用于控制自耦变压器L1初级线圈的导通与关断,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8连接第11引脚并通过电阻R9下拉到GND。当烟雾报警装置检测到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时,第11引脚输出PWM信号,使蜂鸣器P1发出高分贝的报警声。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14引脚PB4连接有按键S2,按键S2用于烟雾报警装置的自检或复位,按下按键S2,第14引脚与GND导通,松开按键S2,第14引脚与GND断开。
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无线传输模块是高性能低功耗的NB-IoT芯片U2,具有2.2V-4.3V的宽工作电压,适合电池供电类的设备,电源模块通过场效应管Q5连接芯片U2,场效应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25连接第12引脚PA3,芯片U2的输出引脚连接有SIM卡。当第12引脚PA3输出低电平时,场效应管Q5导通,芯片U2上电进行数据传输,将烟雾报警装置检测的各种信息,如烟雾报警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烟雾报警装置的故障状态、烟雾报警装置安装完好或被拆卸、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等信息传输至外部设备。若芯片U2出现异常时,第12引脚PA3输出高电平,场效应管Q5关断,芯片U2掉电,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芯片U2出现异常导致功耗不可控的现象。
进一步的,P4为芯片U2天线焊接点,采用匹配定制的焊接式天线,保证了信号的稳定性。三极管Q2用于控制U2的复位引脚RESET,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6与芯片U1的第4引脚NB_RESET相连接,并通过电阻R24下拉到GND,当第4引脚NB_RESET输出高电平时,芯片U2复位。三极管Q3用于控制芯片U2的唤醒引脚WAKEUP,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3与芯片U1的第19引脚NB_WAKEUP相连接,并通过电阻R21下拉到GND,当第19引脚NB_WAKEUP输出高电平时,芯片U2唤醒。芯片U1的第20引脚NB_TXD与芯片U2的RXD相连接,P3为SIM卡座,用于安装NB专用卡,SIM卡的SIM_CLK、SIM_DATA、SIM_RST分别通过电阻R17、R18、R19与芯片U2相连接,并外接滤波电容,保证读写SIM卡稳定。
如图9和图10所示,烟雾报警装置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安装在壳体内部,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设有多个通孔,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和指示灯单元中三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灯光均可从通孔向外界传播,提示用户。下壳体内底部设有电源电池的安装槽1和安装SIM卡的卡槽2,安装SIM卡的卡槽在电池的安装槽的侧面,隐藏式卡槽设计,保证设备先断电再装SIM卡,并且电池安装槽底部有SIM卡方向指示,避免了操作不当导致芯片U2无法传输数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拆装检测模块可以设置在烟雾报警装置的壳体外检测是否有人将整个烟雾报警装置从设置处拆离,或者设置在烟雾报警装置的壳体内检测是否有人将壳体打开毁坏内部器件,或者外部内部同时设置。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芯片型号并不是唯一能实现该烟雾报警装置的,其他型号的芯片亦能实现同样的功能。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烟雾报警装置,该烟雾报警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环境的烟雾浓度,当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时及时发出预警,并且监测烟雾传感装置是否存在故障、或被异常拆卸,再通过NB-IoT网络传输数据到云端服务器,实现在手机APP、电脑端实时监控、远程管理的目的。基于NB-IoT网络传输传输数据安全,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且NB-IoT网络异常时功耗可控,使电源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烟雾报警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模块、警示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拆装检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为所述控制器、所述警示模块、所述烟雾检测模块、所述拆装检测模块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供电;警示模块,所述烟雾检测报警装置故障或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发出警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拆装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烟雾报警装置安装完好或被拆卸,并发送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
烟雾检测模块,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产生光信号,信号接收单元随着烟雾浓度的不同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并产生相应的烟雾浓度信号;
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烟雾报警装置状态信号、所述烟雾浓度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包括指示灯单元和蜂鸣器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指示所述烟雾报警装置的正常状态、故障状态和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所述蜂鸣器单元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浓度时发出蜂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7、开关S1,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3引脚,所述开关S1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第13引脚和地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发射单元包括:红外发射管D4、电阻R4、电容C2;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D4的正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容C2之间,所述红外发射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9引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红外接收管D2、电容C1、电容C3和电阻R2;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5引脚、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6引脚,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D2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单元包括:蜂鸣器P1、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电容C8、自耦变压器L1,所述自耦变压器L1的两端分别为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所述自耦变压器L1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接点,所述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的线圈匝数小于所述第一接点和第三接点的线圈匝数;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蜂鸣器P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一接点、所述蜂鸣器P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点,所述第二接点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1引脚,所述电阻R9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8和所述三极管Q1之间、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单元包括:黄色发光二极管D5、红色发光二极管D1、绿色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黄色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黄色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5引脚;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6引脚;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7引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NB-IoT芯片,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场效应管Q5连接所述NB-IoT芯片,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25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12引脚,所述NB-IoT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有SIM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报警装置的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和所述指示灯单元发出的灯光均可从所述通孔向外界传播,所述下壳体内底部设有所述电源模块的安装槽和安装SIM卡的卡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12460.2U CN217113482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烟雾报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12460.2U CN217113482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烟雾报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13482U true CN217113482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59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12460.2U Active CN217113482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烟雾报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13482U (zh)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23312460.2U patent/CN2171134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056059U (zh) | 一种基于nb-iot通讯的无线烟感探测器 | |
CN109714856B (zh) | 基于环境检测的三基色多色温led路灯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4929341U (zh) | 一种可兼容监控系统的可调led隧道灯 | |
CN201226019Y (zh) | 电流温度在线故障指示器 | |
CN109526110B (zh) | ZigBee组网通信的三基色多色温LED路灯智能控制系统 | |
CN217113482U (zh) | 烟雾报警装置 | |
CN210466646U (zh) | 一种集烟雾、温湿度检测于一体的无线消防感烟探测器 | |
CN210328095U (zh) | 照明节能系统 | |
CN204858194U (zh) | 电源插头 | |
CN212317987U (zh) | 一种矿用带粉尘浓度监控的粉尘抑制气水控制装置 | |
CN212275915U (zh) | 一种供电电压检测装置 | |
CN211149239U (zh) | 一种基于电压采样电路的NB-IoT烟感控制系统 | |
CN212378175U (zh) | 具有灯光效果的加湿器 | |
CN209313415U (zh) | 过流报警电路、装置及电源设备 | |
CN209979756U (zh) | 一种esd电源联动控制器 | |
CN216357419U (zh) | 一种智能楼道消防灯及楼道应急消防灯系统 | |
CN216432054U (zh) | 一种异味监测与智能控制系统 | |
CN214796150U (zh) |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停电报警系统 | |
WO2019052280A1 (zh) | 地震报警装置及地震报警灯 | |
CN213426133U (zh) | 一种用于感应距离的可调式红外装置 | |
CN214663818U (zh) | 一种便于装配和拆卸的组合式照明设备 | |
CN209906149U (zh) | 电梯安全报警装置 | |
CN208367873U (zh) | 一种结合物联网的智能化烟雾探测报警系统 | |
CN218726649U (zh) | 一种气溶胶传感器检测系统及检测装置 | |
CN218729305U (zh) | 一种紫外火焰探测报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