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1817U -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1817U
CN217081817U CN202220772698.9U CN202220772698U CN217081817U CN 217081817 U CN217081817 U CN 217081817U CN 202220772698 U CN202220772698 U CN 202220772698U CN 217081817 U CN217081817 U CN 217081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self
pipe fitting
circulation
t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726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威
刘伟
邹川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rch Ag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rch Ag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rch Ag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rch Ag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726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1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1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1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包括自循环一体管件、顶端导流管件、排水三通、气道三通,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包括有管件主体和旁通气道,所述顶端导流管件的顶端密封,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的上端与顶端导流管件接通,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的下端与排水三通的上端接通,所述排水三通的侧端与排水进管接通,所述排水三通的下端通过排水直管和排水转接弯头转换后与气道三通的进水端接通,所述气道三通的出水端与排水出管接通,所述气道三通的排气端通过通气转接弯头和通气直管的转换后与自循环一体管件的旁通气道接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安装方便、通气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首二层商业网点排水管通气方式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1、伸顶通气,即排水立管升至商业裙房屋面通气。这种方式有一定局限性,部分商业网点上面就是住宅,没有裙房屋面,也就无伸顶通气的条件;即使上方不是住宅,大部分情况也是毗邻住宅,裙房伸顶通气管将影响外立面效果与住户视觉感官,但更多的是因为通气管排出的臭气对住宅环境管影响太大,成为客户投诉的热点。
2、采用自循环通气,即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在顶端、层间和排水立管相连,在底端与排出管连接,排水时在管道内产生的正负压通过连接的通气管道迂回补气而达到平衡的通气方式。常规自循环通气,通常需要另外设置一根专用通气立管,其占据空间较大,且不美观,对于面积本就不大的商业网点来说,会大大降低其面积利用率,并且,为了装饰美观所需代价也大,因此,常常遭业主诟病。另外设计与安装也容易出错,不仅达不到通气效果,反而增加故障率,影响室内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安装方便、通气效果好的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包括自循环一体管件、顶端导流管件、排水三通、气道三通,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包括有管件主体和旁通气道,所述顶端导流管件的顶端密封,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的上端与顶端导流管件接通,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的下端与排水三通的上端接通,所述排水三通的侧端与排水进管接通,所述排水三通的下端通过排水直管和排水转接弯头转换后与气道三通的进水端接通,所述气道三通的出水端与排水出管接通,所述气道三通的排气端通过通气转接弯头和通气直管的转换后与自循环一体管件的旁通气道接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排水从排水三通的侧端进入,经过气道三通后从排水出管排出,排水产生的正压气流通过气道三通的排气端进入自循环一体管件的旁通气道,然后进入自循环一体管件的主体,然后受下部排水产生的负压作用,顺着水流方向排出。如此,能很好的实现排水自循环通气。
进一步地,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内还设置有管道隔断,所述管道隔断将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隔断出上升气道通路和下降气道通路。通过管道隔断在自循环主体内隔断出上升气道通路和下降气道通路,气流从自循环一体管件旁通气道进入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后,顺着上升气道通路上升至顶端导流管件,翻过顶端导流管件向下进入下降气道通路,然后顺着水流方向排出。如此,可以使气流循环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隔断的下端还设置有导流弯。与常规自循环通气相比,同样排水情况下,导流弯可产生更大的负压,可使气流更加通畅,从而达到更好的水气平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三通和气道三通之间的排水转接弯头采用排水45度弯头,由排水45度弯头实现排水转弯转换。采用45度弯头进行排水转弯转换,相对于90度弯头而言,阻力更小,可以使水流更加通畅。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的所有结构单元均由UPVC塑料材质制成。采用UPVC材质,一方面,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可直接承插粘接,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安装方便、通气效果好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传统自循环通气双管顶端对接,很大的节约了空间,系统更加简洁,美观。本实用新型所有结构单元均由UPVC塑料材质制成,安装时可直接承插粘接,安装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断和导流弯的作用,使得系统气道正、负压压差明显,排水更加平衡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循环一体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自循环一体管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端导流管件;2、分隔管件;3、自循环一体管件;4、排水三通;5、排水直管;6、排水45度弯头;7、排水出管;8、气道三通;9、通气转接弯头;10、通气直管;31、管道隔断;32、旁通气道;33、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34、导流弯;35、上升气道通道;36、下降气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包括自循环一体管件3、顶端导流管件1、排水三通4、气道三通8,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3包括有循环一体管件主体33和旁通气道32,所述顶端导流管件1的顶端密封,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33的上端与顶端导流管件1接通,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33的下端与排水三通4的上端接通,所述排水三通4的侧端与排水进管接通,所述排水三通4的下端通过排水直管5和排水转接弯头转换后与气道三通8的进水端接通,所述气道三通8的出水端与排水出管7接通,所述气道三通8的排气端通过通气转接弯头9和通气直管10的转换后与自循环一体管件的旁通气道32接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33内还设置有管道隔断31,所述管道隔断31将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33隔断出上升气道通路35和下降气道通路36。通过管道隔断31在自循环主体内隔断出上升气道通路35和下降气道通路36,气流从自循环一体管件旁通气道32进入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33后,顺着上升气道通路35上升至顶端导流管件,翻过顶端导流管件向下进入下降气道通路36,然后顺着水流方向排出。如此,可以使气流循环更加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适用项目的需要进行通气高度调节,在顶端导流管件1和自循环一体管件3之间还设置有分隔管件2,其中,分隔管件2也设置有对应的将分隔管件2隔断成上升气道通路和下降气道通路的管道隔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隔断31的下端还设置有导流弯34。与常规自循环通气相比,同样排水情况下,导流弯34可产生更大的负压,可使气流更加通畅,从而达到更好的水气平衡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三通4和气道三通8之间的排水转接弯头包括2个排水45度弯头6,由两个排水45度弯头6实现排水转弯转换。采用45度弯头进行排水转弯转换,相对于90度弯头而言,阻力更小,可以使水流更加通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的所有结构单元均由UPVC塑料材质制成。采用UPVC材质,一方面,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可直接承插粘接,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循环一体管件、顶端导流管件、排水三通、气道三通,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包括有管件主体和旁通气道,所述顶端导流管件的顶端密封,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的上端与顶端导流管件接通,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的下端与排水三通的上端接通,所述排水三通的侧端与排水进管接通,所述排水三通的下端通过排水直管和排水转接弯头转换后与气道三通的进水端接通,所述气道三通的出水端与排水出管接通,所述气道三通的排气端通过通气转接弯头和通气直管的转换后与自循环一体管件的旁通气道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内还设置有管道隔断,所述管道隔断将自循环一体管件主体隔断出上升气道通路和下降气道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隔断的下端还设置有导流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三通和气道三通之间的排水转接弯头采用排水45度弯头,由排水45度弯头实现排水转弯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的所有结构单元均由UPVC塑料材质制成。
CN202220772698.9U 2022-03-31 2022-03-31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Active CN217081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2698.9U CN217081817U (zh) 2022-03-31 2022-03-31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2698.9U CN217081817U (zh) 2022-03-31 2022-03-31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1817U true CN217081817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56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72698.9U Active CN217081817U (zh) 2022-03-31 2022-03-31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1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2245A (zh) 钳式弧形通风器
CN217081817U (zh) 建筑排水自循环通气系统
CN208735839U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功能的复合通风管道装置
CN202990036U (zh) 高层建筑通气专用连接件
CN201794319U (zh) 双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干燥房
CN205261827U (zh) 一种卫生间换新风装置
CN103015496B (zh) 高层建筑通气专用连接件
CN216620224U (zh) 一种风管的内排水结构
CN209431593U (zh) 一种吊顶式风道加湿筒
CN210239061U (zh) 一种具有送风功能的无动力风帽
CN203375079U (zh) 改进型漩流降噪整流器管
CN215908625U (zh) 一种排水特殊单立管组合式管件
CN201158926Y (zh) 楼房烟气排放管道
CN201539940U (zh) 一种开启式薄形通风器
CN2565895Y (zh) 一种新型住宅共排烟气道管
CN112178854A (zh) 一种安装于建筑外立面的无动力自动排气装置
CN214331873U (zh) 一种用于排水立管水平偏置旋式衡压弯头
CN2929032Y (zh) 一种新型钳式弧形通风器
CN217399821U (zh) 一种高层建筑的排水管结构
CN2200015Y (zh) 住宅油烟无阀排放管道
CN218264143U (zh) 一种多功能存水弯
CN220601676U (zh) 一种建筑设计节能通风结构
CN213901369U (zh) 一种节能的通风系统
CN117824050A (zh) 一种用于建筑单元自然通风的拔风构件及其通风方法
CN212507100U (zh) 一种室外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