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9644U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9644U
CN217079644U CN202220952493.9U CN202220952493U CN217079644U CN 217079644 U CN217079644 U CN 217079644U CN 202220952493 U CN202220952493 U CN 202220952493U CN 217079644 U CN217079644 U CN 217079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support
groups
ladder stan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24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09524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9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9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96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登高梯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包括爬梯支架,爬梯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扶梯总成,爬梯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与扶梯总成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护部,作业平台的侧边设置有吊挂安全绳的第二防护部,爬梯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用来增加稳定性的第三防护部;第三防护部包括设置在爬梯支架下方的移动支架,爬梯支架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移动支架底部连接有与支撑组件对应的移动单元,支撑组件通过驱动部驱动,驱动部固定连接在爬梯支架与移动支架之间。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既能够增加稳定性,又可以使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内安全作业,还可以灵活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登高梯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背景技术
登高梯是建筑行业中用来进行建筑物内部粉刷用的工具,工人师傅站在登高梯上进行粉刷,使用时,通过梯子爬上作业台,可以将灰桶、工具等放在作业台上,达到方便工人对高处的墙面进行粉刷或抹灰作业,与传统的单个梯子相比稳定性高并极大的降低了作业中的风险。现有专利号为202122175411.2的专利中,公开了吸盘与抽气泵,用来固定登高梯本体,虽然增加了登高梯本体的稳定性,但是防护效果依然有限,不能顾及施工人员在登高梯本体顶部的状态,不能将施工人员全面的保护在施工范围内,并且不方便移动;因此,亟需一种既能够增加稳定性,又可以使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内安全作业,还可以灵活移动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包括爬梯支架,所述爬梯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扶梯总成,所述爬梯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与所述扶梯总成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护部,所述作业平台的侧边设置有吊挂安全绳的第二防护部,所述爬梯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用来增加稳定性的第三防护部;
所述第三防护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爬梯支架下方的移动支架,所述爬梯支架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移动支架底部连接有与所述支撑组件对应的移动单元,所述支撑组件通过驱动部驱动,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爬梯支架与所述移动支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部包括位于所述作业平台进口的两组安全门,两组所述安全门分别铰接在所述作业平台进口的相对侧边上,两组所述安全门的铰接处分别设置有扭簧,两组所述安全门远离所述作业平台的一侧分别与所述扶梯总成顶部抵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部包括滑套,所述滑套滑动连接在所述作业平台顶部侧边的护栏上,所述滑套与所述护栏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包裹在所述护栏的外侧,所述第二摩擦片的两轴向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绳的一端,两组所述拉绳的一端交叉设置,两组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滑套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同一挂环,所述挂环吊挂有所述安全绳。
优选的,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
优选的,所述挂环与两组所述拉绳的一端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固定连接在所述爬梯支架与所述移动支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四组万向轮,四组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支架底部四角。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组空心支撑座,四组所述空心支撑座分别对应位于在四组所述万向轮的上方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爬梯支架底部四角,四组所述空心支撑座靠近所述移动支架的一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支架四角分别对应位于四组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四角分别竖向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爬梯支架的底部四角分别竖向开设有通孔,四组所述滑柱对应滑动连接在四组所述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扶梯总成施工人员可以登上作业平台,通过作业平台进行作业;第一防护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位于作业平台上的施工人员从扶梯总成滑落;第二防护部的主要作用是将施工人员通过安全绳固定在作业平台上,避免施工人员因动作过大导致重心不稳;第三防护部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爬梯支架与作业平台整体的稳定性,使施工人员在有限的作业平台内进行最大范围的作业;通过移动单元可以变换爬梯支架与作业平台的作业位置,通过驱动部可以使支撑组件稳定的支撑起爬梯支架、作业平台以及施工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登高梯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登高梯左视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护部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爬梯支架;2、支撑座;3、万向轮;4、移动支架;5、千斤顶;6、爬梯;7、扶手;8、作业平台;9、防护网;10、安全门;11、橡胶垫;12、通孔;13、滑柱;14、滑槽;15、第一摩擦垫片;16、滑套;17、挂环;18、拉绳;19、弹簧;20、第二摩擦片;21、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包括爬梯支架1,爬梯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扶梯总成,爬梯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8,作业平台8与扶梯总成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护部,作业平台8的侧边设置有吊挂安全绳的第二防护部,爬梯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用来增加稳定性的第三防护部;
第三防护部包括设置在爬梯支架1下方的移动支架4,爬梯支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移动支架4底部连接有与支撑组件对应的移动单元,支撑组件通过驱动部驱动,驱动部固定连接在爬梯支架1与移动支架4之间。
通过扶梯总成施工人员可以登上作业平台8,通过作业平台8进行作业;第一防护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位于作业平台8上的施工人员从扶梯总成滑落;第二防护部的主要作用是将施工人员通过安全绳固定在作业平台8上,避免施工人员因动作过大导致重心不稳;第三防护部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爬梯支架1与作业平台8整体的稳定性,使施工人员在有限的作业平台8内进行最大范围的作业;通过移动单元可以变换爬梯支架1与作业平台8的作业位置,通过驱动部可以使支撑组件稳定的支撑起爬梯支架1、作业平台8以及施工工具。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防护部包括位于作业平台8进口的两组安全门10,两组安全门10分别铰接在作业平台8进口的相对侧边上,两组安全门10的铰接处分别设置有扭簧,两组安全门10远离作业平台8的一侧分别与扶梯总成顶部抵接设置。
通过与扶梯总成顶部抵接设置,以及安全门10的铰接处设置的扭簧可以使安全门10形成单方向打开的方式,即只允许施工人员将安全门10向作业平台8的方向打开,能够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倾斜,依靠在安全门10上时,使安全门10打开,从扶梯总成跌落;在发生意外时,将施工人员保护在作业平台8与安全门10之间。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防护部包括滑套16,滑套16滑动连接在作业平台8顶部侧边的护栏21上,滑套16与护栏21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片20,第二摩擦片20包裹在护栏21的外侧,第二摩擦片20的两轴向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绳18的一端,两组拉绳18的一端交叉设置,两组拉绳18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滑套16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同一挂环17,挂环17吊挂有安全绳。
当施工人员的动作过大时,会拉紧安全绳,此时安全绳依次拉紧挂环17、两组拉绳18,会使第二摩擦片20对护栏21包裹更为紧实,当使安全绳松弛时,两组拉绳18不再拉紧第二摩擦片20,从而第二摩擦片20脱离护栏21,滑套16可以带动第二摩擦片20在护栏21上自由、轻松滑动;两组拉绳18的一端交叉设置可以使第二摩擦片20更全面的包裹在护栏21的表面。
进一步优化方案,滑套16与第二摩擦片20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19。
当两组拉绳18没有被拉紧时,第二摩擦片20为脱离护栏21状态,在弹簧19的作用下,使第二摩擦片20与脱离护栏2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滑套16滑动时,不会使第二摩擦片20与脱离护栏21接触,避免了第二摩擦片20因长期受摩擦而降低与护栏21之间的摩擦效果。
进一步优化方案,挂环17与两组拉绳18的一端相对设置。
这样设置,可以达到使两组拉绳18的中端分别绕接在第二摩擦片20的外侧的目的,可以使两组拉绳18被拉紧时,能够紧贴第二摩擦片20的外表面。
进一步优化方案,驱动部包括千斤顶5,千斤顶5固定连接在爬梯支架1与移动支架4之间。
进一步优化方案,移动单元包括四组万向轮3,四组万向轮3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架4底部四角。
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撑组件包括四组空心支撑座2,四组空心支撑座2分别对应位于在四组万向轮3的上方且分别固定连接在爬梯支架1底部四角,四组空心支撑座2靠近移动支架4的一侧分别开设有滑槽14,移动支架4四角分别对应位于四组滑槽14内。
进一步优化方案,移动支架4的顶部四角分别竖向固定连接有滑柱13,爬梯支架1的底部四角分别竖向开设有通孔12,四组滑柱13对应滑动连接在四组通孔12内。
进一步优化方案,空心支撑座2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垫片15,第一摩擦垫片15与万向轮3对应设置。
当需要移动爬梯支架1与作业平台8时,启动并伸长千斤顶5,驱动爬梯支架1与作业平台8同步升高,然后推动爬梯支架1,通过四组万向轮3变换施工位置;当确定施工位置时,缩短千斤顶5,使爬梯支架1与作业平台8同步下降,直至空心支撑座2完全套在万向轮3的外侧,并与地面抵接,使四组空心支撑座2与四组万向轮3共同支撑爬梯支架1与作业平台8;当空心支撑座2抵接在地面上时,第一摩擦垫片15与万向轮3完全接触,限制万向轮3的移动,进一步保证撑爬梯支架1与作业平台8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扶梯总成包括爬梯6与固定连接在爬梯6两侧的扶手7,两组安全门10远离作业平台8的一侧分别粘结有橡胶垫11的一侧,两组扶手7的顶端分别抵接在两组橡胶垫11的另一侧。橡胶垫11可以有效保护安全门10不被扶手7的顶端磨损,也可以避免在安全门10关闭时产生撞击声,增加施工环境的噪声。
进一步优化方案,作业平台8的尺寸大于爬梯支架1顶部的尺寸。
这样设置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作业范围,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
进一步优化方案,作业平台8的底部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网9。可以有效防止作业平台8上的施工工具从高处掉落,减少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梯支架(1),所述爬梯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扶梯总成,所述爬梯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8),所述作业平台(8)与所述扶梯总成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护部,所述作业平台(8)的侧边设置有吊挂安全绳的第二防护部,所述爬梯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用来增加稳定性的第三防护部;
所述第三防护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爬梯支架(1)下方的移动支架(4),所述爬梯支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移动支架(4)底部连接有与所述支撑组件对应的移动单元,所述支撑组件通过驱动部驱动,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爬梯支架(1)与所述移动支架(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部包括位于所述作业平台(8)进口的两组安全门(10),两组所述安全门(10)分别铰接在所述作业平台(8)进口的相对侧边上,两组所述安全门(10)的铰接处分别设置有扭簧,两组所述安全门(10)远离所述作业平台(8)的一侧分别与所述扶梯总成顶部抵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部包括滑套(16),所述滑套(16)滑动连接在所述作业平台(8)顶部侧边的护栏(21)上,所述滑套(16)与所述护栏(21)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片(20),所述第二摩擦片(20)包裹在所述护栏(21)的外侧,所述第二摩擦片(20)的两轴向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绳(18)的一端,两组所述拉绳(18)的一端交叉设置,两组所述拉绳(18)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滑套(16)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同一挂环(17),所述挂环(17)吊挂有所述安全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6)与所述第二摩擦片(20)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17)与两组所述拉绳(18)的一端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千斤顶(5),所述千斤顶(5)固定连接在所述爬梯支架(1)与所述移动支架(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四组万向轮(3),四组所述万向轮(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支架(4)底部四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组空心支撑座(2),四组所述空心支撑座(2)分别对应位于在四组所述万向轮(3)的上方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爬梯支架(1)底部四角,四组所述空心支撑座(2)靠近所述移动支架(4)的一侧分别开设有滑槽(14),所述移动支架(4)四角分别对应位于四组所述滑槽(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4)的顶部四角分别竖向固定连接有滑柱(13),所述爬梯支架(1)的底部四角分别竖向开设有通孔(12),四组所述滑柱(13)对应滑动连接在四组所述通孔(12)内。
CN202220952493.9U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079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2493.9U CN217079644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2493.9U CN217079644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9644U true CN217079644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2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249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079644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9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79644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建筑施工登高梯
US5655628A (en) Elevator safety structure
CN211110501U (zh) 一种电梯轿厢顶部安全救生门结构
CN21181786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调节支撑结构
US4650034A (en) Safety escape chute
JP340617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ピット用梯子
US20070267249A1 (en) Roof safety system
CN213268834U (zh) 电梯井安全施工平台
CN214531820U (zh) 一种具有防掉落功能的绿色建筑施工用工作台
CN204454160U (zh) 步行楼梯加装悬挂式电梯
CN208176737U (zh) 一种用于逃生装置的安装机构
CN213837645U (zh) 一种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升降平台
CN111732024A (zh) 一种室内装修重物辅助吊升安装设备
CN215594856U (zh) 用于房建安全施工的挂篮
CN2167879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CN206110628U (zh) 一种移动式升降机
CN209997048U (zh) 低层建筑火灾应急逃生组合装置
CN217439485U (zh) 一种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CN111375149A (zh) 折叠式高空逃生通道
CN212802439U (zh) 一种脚手架
CN213837671U (zh) 一种建筑施工吊篮
CN215368619U (zh) 一种电梯井道型钢施工操作平台
CN210888950U (zh)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
CN214462436U (zh) 一种电梯安装施工作业吊篮
CN218714942U (zh) 一种高强度的爬架防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