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8725U - 一种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78725U CN217078725U CN202220408832.7U CN202220408832U CN217078725U CN 217078725 U CN217078725 U CN 217078725U CN 202220408832 U CN202220408832 U CN 202220408832U CN 217078725 U CN217078725 U CN 2170787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sleeve
- separation blade
- mounting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其中容插止挡套包括大致呈筒状的安装主体、多个一体形成于安装主体第一端部且呈环形分布的弹性挡片,在由安装主体至弹性挡片的方向上,各弹性挡片逐渐径向聚拢形成收口结构,在收口结构处,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至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L1大于弹性挡片的中间部至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值L2,在插杆贯穿弹性挡片时先以弹性挡片的中间部与插杆接触,避免弹性挡片周向两端部对插杆形成抵挡干涉,保证插杆插接过程的顺畅性,提高抗拉拔受力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接连接组件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和插接成功率,使得预制构件组合连接可靠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弹卡式连接件,是用于对接相邻两个预制桩,其包括大螺母套筒、小螺母套筒、止退件以及插接杆,止退件容置于大螺母套筒内,止退件的一端与大螺母套筒螺接,其另一端部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弹性卡片,弹性卡片的横截面呈弧形,插接杆的一侧与小螺母套筒螺接,另一侧径向扩大形成变径插接头,插接杆向下贯穿止退件,撑开原本聚拢的弹性卡片并继续向下插入以越过弹性卡片后,各弹性卡片向中间聚拢,使得弹性卡片的端部与变径插接头的轴向挡面相抵以逆向卡止插接杆。
虽然上述方案的弹卡式连接件能够使相邻两个预制桩快速连接,且连接牢固,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横截面上各弹性卡片从中间至周向两端部的壁厚一致,即内圆弧半径保持不变,当插杆向下插入大螺母套筒内,变径插接头贯穿止退件,由于弹性卡片的内圆半径小于变径插接头的最大外圆半径,各弹性卡片的周向两端均与变径插接头的外周面形成干涉,使得变径插接头向下插入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导致变径插接头难以顺利继续向下插入以越过弹性卡片,从而无法与弹性卡片形成卡止配合,进而无法实现相邻两个预制桩的对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插止挡套,在控制弹性挡片壁厚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弹性挡片两端部至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以确保插接连接组件插接顺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插止挡套,包括大致呈筒状的安装主体、多个一体形成于所述安装主体第一端部且呈环形分布的弹性挡片,在由所述安装主体至所述弹性挡片的方向上,各所述弹性挡片逐渐径向聚拢形成收口结构;各所述弹性挡片在所述收口结构处设置有止挡面,且在所述收口结构处,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至所述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L1大于所述弹性挡片的中间部至所述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值L2。
进一步的,上述的容插止挡套中,在所述收口结构处,在由所述弹性挡片的中间部至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挡片的内壁面至所述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逐渐增大;或者,所述弹性挡片的内壁面与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面之间通过弧面或斜面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容插止挡套中,在所述收口结构处,在所述弹性挡片的中间部至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挡片的外壁圆弧半径相等,所述弹性挡片的壁厚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上述的容插止挡套中,在所述安装主体至所述弹性挡片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挡片的壁厚先增大后减小或者逐渐递减。
进一步的,上述的容插止挡套中,所述安装主体与所述弹性挡片之间形成有台阶面;和/或,相邻所述弹性挡片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mm;和/或,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端部内壁设有迎插导向面;和/或,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端部设有定位挡圈,所述定位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主体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的,上述的容插止挡套中,所述安装主体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上述的容插止挡套中,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端部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两个以上凹槽;或者,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端部的侧壁设有旋拧部,所述旋拧部包括法兰圈或内正多边形孔或外正多边形棱柱段或齿轮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插止挡套通过在各所述弹性挡片逐渐径向聚拢形成收口结构处,将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至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L1大于所述弹性挡片的中间部至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值L2,在控制弹性挡片壁厚保持弹性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至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在插杆贯穿弹性挡片时先以弹性挡片的中间部与插杆接触,避免弹性挡片周向两端部对插杆形成抵挡干涉,使得插杆能够顺利继续轴向插入以越过弹性挡片,从而与弹性挡片的止挡面形成卡止配合,保证插杆插接过程的顺畅性,并且还能增大弹性挡片和插杆的接触面积,提高抗拉拔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插接连接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容插止挡套,还包括:第一套筒,所述容插止挡套轴向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筒内;大致呈回转体状的插杆,所述插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径向扩大形成有变径插接头,所述变径插接头与所杆体之间形成有轴向挡面;所述变径插接头贯穿所述容插止挡套时径向撑开原本聚拢的各所述弹性挡片,所述变径插接头越过所述弹性挡片末端时,各所述弹性挡片径向复位聚拢,所述止挡面逆向卡止所述轴向挡面。
进一步的,在上述的插接连接组件中,还包括螺接固定于所述插杆另一端部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沿轴向对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接连接组件包含如上所述容插止挡套,所以包含该容插止挡套的插接连接组件也具有上述容插止挡套提到的功能,该插接连接组件的连接可靠性和插接成功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组合,包括两个以上沿一方向依次对接的预制构件,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构件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预制构件的端部由如上所述的插接连接组件对接;各所述预制构件包含内置有刚性骨架的混凝土本体,所述刚性骨架具有多根间隔分布的受力筋;且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构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受力筋的一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另一个所述预制构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受力筋的一端部安装于第二套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构件组合包含上述插接连接组件,所以包含插接连接组件的预制构件组合也具有上述插接连接组件提到的功能;且在该稳定卡接的插接连接组件的连接作用下,预制构件组合具有连接可靠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容插止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实施例中容插止挡套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实施例中容插止挡套的轴向视图;
图4为图3中单个弹性挡片的轴向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另一种的单个弹性挡片的仰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再一种单个弹性挡片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接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预制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容插止挡套1;安装主体11;台阶面111;外螺纹112;迎插导向面113;弹性挡片12;止挡面121;内壁面122;端面123;外壁面124;收口结构13;旋拧部14;定位挡圈15;插杆2;杆体21;变径插接头22;轴向挡面221;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插接连接组件10;预制构件100;受力筋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容插止挡套1,所述容插止挡套1内置于插接连接组件10的第一套筒3中用于卡接插杆2的变径插接头22,所述容插止挡套1包括大致呈筒状的安装主体11、多个一体形成于所述安装主体11第一端部且呈环形分布的弹性挡片12,在由所述安装主体11至所述弹性挡片12的方向上,各所述弹性挡片12逐渐径向聚拢形成收口结构13,各所述弹性挡片12在所述收口结构13处设置有止挡面121,且在所述收口结构13处,所述弹性挡片12的周向两端部12a至安装主体11中轴线的径向长度L1大于所述弹性挡片12的中间部12b至安装主体11中轴线的径向长度值L2。
如图2和图7所示,除上述容插止挡套1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接连接组件10,具体的,所述插接连接组件10包括上述所述容插止挡套1、第一套筒3、插杆2、第二套筒4,所述容插止挡套1轴向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筒3内,第二套筒4螺接固定于所述插杆2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套筒3和所述第二套筒4沿轴向对置,所述插杆2大致呈回转体状,所述插杆2包括杆体21,所述杆体21的一端径向扩大形成有变径插接头22,所述变径插接头22与所杆体21之间形成有轴向挡面221,所述变径插接头22贯穿所述容插止挡套1时径向撑开原本聚拢的各所述弹性挡片12,所述变径插接头22越过所述弹性挡片12末端时,各所述弹性挡片12径向复位聚拢,所述止挡面121逆向卡止所述轴向挡面221。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控制弹性挡片12壁厚保持弹性的情况下,在收口结构13处,合理扩大所述弹性挡片12的周向两端部12a至安装主体11中轴线的径向长度,避免因径向长度过小导致弹性挡片12的周向两端部12a轴向抵挡干涉插杆2的顺利贯穿,具体的,变径插接头22贯穿容插止挡套1时径向撑开原本聚拢的各弹性挡片12,先以弹性挡片12的中间部与变径插接头22接触,此时,弹性挡片12的轴向两端部与变径插接头22的外壁面之间保留避让间隙,避免弹性挡片12周向两端部对变径插接头22形成轴向抵挡干涉,使得变径插接头22能够顺利继续轴向插入以越过弹性挡片12,从而与弹性挡片12的止挡面121形成逆向卡止配合,保证插杆2插接过程的顺畅性。同时弹性挡片12能够匹配变径插接头22不同外径的变径段,从而增大弹性挡片12和插杆2的接触面积,提高抗拉拔受力性能,进而使得插接连接组件10的连接可靠性和插接成功率高。
如图4所示,以安装主体11的中轴线到弹性挡片12中间部12b的内壁面的距离为半径,以安装主体11的中轴线与收口结构13位于同一平面的某一点o为圆心做圆,记为第一参考圆,且以安装主体11的中轴线到弹性挡片12中间部12b的外壁面的距离为半径,以安装主体11的中轴线与收口结构13位于同一平面的某一点o为圆心做圆,记为第二参考圆,在所述收口结构13处,在所述弹性挡片12的中间部12b至所述弹性挡片12的周向两端部12a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挡片12外壁圆弧半径相等,即所述弹性挡片12的外壁面124的圆弧半径相等,所述弹性挡片12的壁厚逐渐减小,即所述弹性挡片12的内壁面122至所述安装主体11中轴线的径向长度逐渐增大。在制造弹性挡片12的收口结构13时,只需自弹性挡片12的内壁面适当切除弹性挡片12的一定壁厚即可,无需改变弹性挡片12的外壁面124,制造简单。
为实现弹性挡片12轴向两端部12a至安装主体11中轴线的径向长度大于弹性挡片12中间部12b至安装主体11中轴线的径向长度,弹性挡片12的内壁面还可以是以下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挡片12的内壁面122与所述弹性挡片12的周向两端面123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弹性挡片12的内壁面122与所述弹性挡片12的周向两端面123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
如图2所示,在所述安装主体11至所述弹性挡片12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挡片12的壁厚先增大后减小或者逐渐递减。在保证弹性挡片12与插杆2的卡接强度的基础上,提高弹性挡片12的弹性。
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主体11的外壁面与所述弹性挡片12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台阶面111,所述台阶面111为水平面或斜面,安装主体11的外径大于两个弹性挡片12之间形成的最大距离,为弹性挡片12受力变形撑开提供让位空间。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由所述安装主体11至所述弹性挡片12的方向上,各所述弹性挡片12的周向宽度逐渐减小,且相邻所述弹性挡片12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mm,使切割刀具能够切割出该间隙,而且间隙越大越有利于弹性挡片12聚拢靠近。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安装主体11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112,所述安装主体11通过外螺纹112与所述第一套筒3螺纹连接,从而将容插止挡套1安装固定于第一套筒3内。为了方便旋转容插止挡套1,所述安装主体11的第二端部的侧壁设有旋拧部14,设置旋拧部14用于扳手或机械手定位,从而转动容插止挡套1,将容插止挡套1螺接至第一套筒3内。所述旋拧部14包括设于安装主体11内侧壁的内正多边形孔,如内四边形孔、内六变形孔、内八边形孔等,本实施例的所述旋拧部14为内八边形孔。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旋拧部14包括设于安装主体11外侧壁的法兰圈或外正多边形棱柱段或齿轮段。当旋拧部14设于安装主体11的外侧壁时,为避免旋拧部14与外螺纹产生干涉,旋拧部14位于外螺纹的上方。为了达到类似效果,所述安装主体11的第二端部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两个以上凹槽,便于安装工具通过凹槽将容插止挡套1安装在第一套筒3内。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安装主体11的第二端部设有定位挡圈15,所述定位挡圈15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主体11的最大外径,当容插止挡套1与第一套筒3螺接时,定位挡圈15压设在第一套筒3的端面上,限定容插止挡套1在第一套筒3上的安装位置,起到定位容插止挡套1的作用,从而提高插接连接组件10的可靠性,另外设置定位挡圈15还起到强固容插止挡套1的作用。为了能够达到与旋拧部14相同的效果,定位挡圈15的外轮廓可以为正多边形。所述安装主体11的第二端部内壁设有迎插导向面113,便于插杆2插入。
如图2、图7及图8所示,除上述容插止挡套1和包含所述容插止挡套1的所述插接连接组件10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组合,包括两个以上沿一方向依次对接的预制构件100,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构件100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预制构件100的端部由如上所述的插接连接组件10对接;各所述预制构件100包含内置有刚性骨架的混凝土本体,所述刚性骨架具有多根间隔分布的受力筋101;且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构件100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受力筋101的一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3,另一个所述预制构件100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受力筋101的一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4,插杆2的另一端部螺接至第二套筒4,容插止挡套1螺接至第一套筒3后,将插杆2的一端插入容插止挡套1内,通过弹性挡片12的止挡面121逆向卡止变径插接头22的轴向挡面221,将两个预制构件100稳固的连接在一起,预制构件组合具有连接可靠度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容插止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致呈筒状的安装主体、多个一体形成于所述安装主体第一端部且呈环形分布的弹性挡片,在由所述安装主体至所述弹性挡片的方向上,各所述弹性挡片逐渐径向聚拢形成收口结构;
各所述弹性挡片在所述收口结构处设置有止挡面,且在所述收口结构处,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至所述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L1大于所述弹性挡片的中间部至所述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值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插止挡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口结构处,在由所述弹性挡片的中间部至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挡片的内壁面至所述安装主体中轴线的径向长度逐渐增大;
或者,所述弹性挡片的内壁面与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面之间通过弧面或斜面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插止挡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口结构处,在所述弹性挡片的中间部至所述弹性挡片的周向两端部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挡片的外壁圆弧半径相等,所述弹性挡片的壁厚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插止挡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主体至所述弹性挡片的方向上,所述弹性挡片的壁厚先增大后减小或者逐渐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插止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与所述弹性挡片之间形成有台阶面;
和/或,相邻所述弹性挡片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mm;
和/或,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端部内壁设有迎插导向面;
和/或,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端部设有定位挡圈,所述定位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主体的最大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插止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容插止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端部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两个以上凹槽;
或者,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端部的侧壁设有旋拧部,所述旋拧部包括法兰圈或内正多边形孔或外正多边形棱柱段或齿轮段。
8.一种插接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容插止挡套,还包括:
第一套筒,所述容插止挡套轴向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筒内;
大致呈回转体状的插杆,所述插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径向扩大形成有变径插接头,所述变径插接头与所杆体之间形成有轴向挡面;
所述变径插接头贯穿所述容插止挡套时径向撑开原本聚拢的各所述弹性挡片,所述变径插接头越过所述弹性挡片末端时,各所述弹性挡片径向复位聚拢,所述止挡面逆向卡止所述轴向挡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插接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接固定于所述插杆另一端部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沿轴向对置。
10.一种预制构件组合,包括两个以上沿一方向依次对接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构件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预制构件的端部由权利要求8或9任一所述的插接连接组件对接;
各所述预制构件包含内置有刚性骨架的混凝土本体,所述刚性骨架具有多根间隔分布的受力筋;
且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构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受力筋的一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另一个所述预制构件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受力筋的一端部安装于第二套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08832.7U CN217078725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08832.7U CN217078725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78725U true CN217078725U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4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08832.7U Active CN217078725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78725U (zh)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20408832.7U patent/CN2170787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381711C (en) | Threaded pipe connection | |
US4378124A (en) | Hydraulic coupling device | |
CN105179397A (zh) | 卡台式连接件 | |
CN104879071B (zh) | 旋转杆连接件 | |
CN210194607U (zh) | 一种预应力桩 | |
CN217078725U (zh) | 一种容插止挡套、插接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
CN205064474U (zh) | 卡台式连接件 | |
US20230121030A1 (en) | Dual rod assembly and collar installation method | |
CN211547702U (zh) | 一种插接止退结构及预制构件组合 | |
EP3341620A1 (en) | Security device | |
CN101694227A (zh) | 全胀锚栓 | |
CN110805450A (zh) | 具有组合式榫卯与母头锁止接头连接组件的管片结构 | |
CN211973851U (zh) | 一种拼装建筑件 | |
CN211547703U (zh) | 插接止退结构及预制构件组合 | |
CN215409607U (zh) | 一种椭圆管连接头结构和支撑机构 | |
CN215716033U (zh) | 一种方管连接头结构和支撑机构 | |
CN214460353U (zh) | 一种建筑用插接止退结构及一种预制桩组合 | |
CN213143040U (zh) | 预制混凝土构件机械接头 | |
CN214005661U (zh) | 连接组件及其连接套筒 | |
CN210827433U (zh) | 连接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
CN219508553U (zh) | 一种机械接头及预制混凝土桩 | |
CN216552709U (zh) | 机械连接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
CN219951918U (zh) | 一种能够导向的定位插杆 | |
CN220977975U (zh) | 卡接连接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
CN112012194A (zh) | 一种插接止退结构和预制构件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