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6448U -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6448U
CN217056448U CN202220452422.2U CN202220452422U CN217056448U CN 217056448 U CN217056448 U CN 217056448U CN 202220452422 U CN202220452422 U CN 202220452422U CN 217056448 U CN217056448 U CN 217056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valve seat
cavity
in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524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信贵
陈奕辉
林谋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Forbetter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Forbetter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Forbetter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Forbetter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524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6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6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6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该调温结构包括双把手龙头本体以及感应调温组件;所述感应调温组件包括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螺纹连接并用于调节双把手龙头本体出水温度的调温杆、以及与调温杆连接并能带动调温杆转动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在沿调温杆轴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螺接行程。本实用新型使得人们通过操作杆来带动调温杆转动时,可以有效避免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解除螺纹连接而导致漏水,起到一个防误操作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手部的非接触式清洁,非接触式的感应龙头便成为了公共卫生间的首选。
但是,现有的双把手感应龙头多数为无法进行调温,使用上存在局限性;为此,有人在双把手感应龙头的双把手龙头本体上加装调温杆,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螺纹连接并通过转动来调节调温杆伸入双把手龙头本体的长度,进而调节双把手龙头本体的热水水道或冷水水道的通流面积,从而实现对双把手龙头本体的出水温度的调节。这种可调温的双把手感应龙头在使用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使用者在转动调温杆时可能转动过度,进而导致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解除螺纹连接而使得调温杆脱落,从而导致双把手感应龙头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调温结构,其包括双把手龙头本体以及感应调温组件;所述感应调温组件包括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螺纹连接并用于调节双把手龙头本体出水温度的调温杆、以及与调温杆连接并能带动调温杆转动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在沿调温杆轴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螺接行程。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包括双把手龙头本体、出水本体、感应控制组件、感应调温组件、机械控制组件、水流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设有第一进水水道、第二进水水道、第三进水水道、第四进水水道、感应混水水腔、机械混水水腔以及总出水腔,第一进水水道和第二进水水道的出水端与感应混水水腔的进水端连通,感应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活动连通,第三进水水道和第四进水水道的出水端与机械混水水腔的进水端连通,机械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连通;所述出水本体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上,出水本体设有与总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嘴;所述感应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电磁阀芯和感应器,电磁阀芯控制感应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连通与否,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操作而控制电磁阀芯动作;所述感应调温组件包括调温杆和操作杆,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螺纹连接,且调温杆伸入第一进水水道并控制第一进水水道与感应混水水腔的连通面积,操作杆与调温杆连接并能带动调温杆转动,且操作杆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在沿调温杆轴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螺接行程;所述机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第一机械阀芯和第二机械阀芯,第一机械阀芯和第二机械阀芯分别控制第三进水水道和第四进水水道的进水流量;所述水流传感器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水流传感器用于监测机械混水水腔是否过水;所述控制器与电磁阀芯、感应器和水流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在水流传感器监测到机械混水水腔未过水时,所述控制器使电磁阀芯根据感应器的信号来控制感应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连通与否;在水流传感器监测到机械混水水腔过水时,所述控制器则使感应器失效并通过电磁阀芯控制感应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不与总出水腔连通。
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包括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和控水座;所述控水座设有所述第一进水水道、第二进水水道、第三进水水道、感应混水水腔、机械混水水腔和总出水腔;第一阀座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进水接口,第二阀座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二进水接口;所述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分别与控水座的左右两侧连接,第一阀座的内腔和第二阀座的内腔分别与第三进水水道的进水端和第四进水水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机械阀芯和第二机械阀芯分别安装于第一阀座内腔和第二阀座内腔。
所述感应混水水腔具有与总出水腔连通的感应出水口;所述电磁阀芯安装于控水座,电磁阀芯的阀头伸入感应混水水腔且该阀头活动封堵感应出水口。
所述第一进水水道和第三进水水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进水水道和第四进水水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阀座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阀座连接口和第一阀座衔接口,第一阀座连接口和第一阀座衔接口并排设置,且第一阀座连接口和第一阀座衔接口分别与第一进水水道和第三进水水道的进水端插接配合;所述第二阀座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二阀座连接口和第二阀座衔接口,第二阀座连接口和第二阀座衔接口并排设置,且第二阀座连接口和第二阀座衔接口分别与第二进水水道和第四进水水道的进水端插接配合。
所述控水座设有与第一进水水道相通的调节螺孔,所述调温杆与调节螺孔螺纹连接。
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套置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且固定座固定住控水座。
所述固定座设有与调温杆相对的连接孔;所述操作杆可转动的穿过固定座的连接孔,且操作杆与固定座止挡配合。
所述固定座设有与连接孔相交连通的限位孔,操作杆配合有止挡片,止挡片穿置于限位孔,限位孔的两侧与止挡片形成止挡配合。
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进水接口和第二阀座的第二进水接口均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内设置单向阀。
所述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均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与进水管二次注塑成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螺纹连接并用于调节双把手龙头本体出水温度的调温杆,操作杆与调温杆连接并能带动调温杆转动,而该操作杆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在沿调温杆轴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螺接行程,如此设置,使得人们通过操作杆来带动调温杆转动时,可以有效避免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解除螺纹连接而导致漏水,起到一个防误操作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剖视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剖视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剖视图3;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剖视图4;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剖视图5;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座的结构示意图1;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座的结构示意图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座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双把手龙头本体1,
第一进水水道101,第二进水水道102,第三进水水道103,第四进水水道104,感应混水水腔105、感应出水口1051,机械混水水腔106,总出水腔107,调节螺孔108,过水水道109,
第一阀座11,第一进水接口111,第一阀座连接口113,第一阀座衔接口112,
第二阀座12,第二进水接口121,第二阀座连接口123,第二阀座衔接口122,
控水座13,
前座131,第一连接接头1311,第二连接接头1312,
后座132,第一连接接口1321,第二连接接口1322,机械出水口1323,第一抽芯孔1324,第二抽芯孔1325,嵌槽1326,
第一堵头133,
第二堵头134,
第一阀盖14,
第二阀盖15,
固定座16,连接孔161,限位孔162,
盖板17,
螺纹管18,
进水管19,
出水本体2,出水嘴21,出水外管22,固定管221,活动管222,出水内管23,
感应控制组件3,电磁阀芯31,感应器32,感应探头321,
感应调温组件4,调温杆41,操作杆42,环槽421,止挡片43,
机械控制组件5,第一机械阀芯51,第二机械阀芯52,第一把手53,第二把手54,
水流传感器6,磁性叶轮61,霍尔元件62,
控制器7,单向阀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包括双把手龙头本体1、出水本体2、感应控制组件3、感应调温组件4、机械控制组件5、水流传感器6以及控制器7;其中,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1设有第一进水水道101、第二进水水道102、第三进水水道103、第四进水水道104、感应混水水腔105、机械混水水腔106以及总出水腔107,第一进水水道101和第二进水水道102的出水端与感应混水水腔105的进水端连通,感应混水水腔105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107活动连通,第三进水水道103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的出水端与机械混水水腔106的进水端连通,机械混水水腔106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107连通;所述出水本体2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上,出水本体2设有与总出水腔107连通的出水嘴21;所述感应控制组件3包括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电磁阀芯31和感应器32,电磁阀芯31控制感应混水水腔105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107连通与否,感应器32用于感应人体操作而控制电磁阀芯31动作;所述感应调温组件4包括调温杆41和操作杆42,调温杆41与双把手龙头本体1螺纹连接,且调温杆41伸入第一进水水道101并控制第一进水水道101与感应混水水腔105的连通面积,操作杆42与调温杆41连接并能带动调温杆41转动;所述机械控制组件5包括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第一机械阀芯51和第二机械阀芯52,第一机械阀芯51和第二机械阀芯52分别控制第三进水水道103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的进水流量;所述水流传感器6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水流传感器6用于监测机械混水水腔106是否过水;所述控制器7与电磁阀芯31、感应器32和水流传感器6分别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水流传感器6监测到机械混水水腔106未过水时,控制器7使电磁阀芯31根据感应器32的信号来控制感应混水水腔105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107连通与否;本实用新型而在水流传感器6监测到机械混水水腔106过水时,控制器7则使感应器32失效并通过电磁阀芯31控制感应混水水腔105的出水端不与总出水腔107连通。其中感应器32失效是指电磁阀芯31不会根据感应器32的信号来控制感应混水水腔105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107连通与否。
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具有感应出水控制功能模式和机械出水控制功能模式,从而能方便人们使用;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在使用时,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第一进水水道101和第二进水水道102用于分别通入热、冷水而使得感应混水水腔105中形成混水,所述电磁阀芯31和感应器32则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感应的方式来控制感应混水水腔105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107连通与否,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具有感应出水控制功能;而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第三进水水道103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用于分别通入热、冷水,人们通过对第一机械阀芯51和第二机械阀芯52进行手动操作而控制第三进水水道103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的进水流量,进而控制机械混水水腔106和总出水腔107是否过水,从而控制出水本体2的出水嘴21是否出水,这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机械出水控制功能。其中,本实用新型在机械混水水腔106过水时,水流传感器6会监测到机械混水水腔106过水而发出信号给控制器7,控制器7则使感应器32失效并通过电磁阀芯31控制感应混水水腔105的出水端不与总出水腔107连通,以避免感应器32对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出水控制功能造成干扰。本实用新型当第一机械阀芯51和第二机械阀芯52关闭而使得第三进水水道103和第四进水水道104不进水时,此时机械混水水腔106不过水,水流传感器6会监测到机械混水水腔106没有过水,则控制器7会接收感应器32的信号并使电磁阀芯31根据感应器32的信号来控制感应混水水腔105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107连通与否,进而控制出水本体2的出水嘴21是否出水,使得本实用新型便正常实现感应出水控制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应调温组件的调温杆41则是通过转动的方式来改变该调温杆41伸入第一进水水道101的长度而控制第一进水水道101与感应混水水腔105的连通面积,进而控制感应混水水腔105的混水温度而控制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出水温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在使用感应出水控制功能时的出水水温可以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1可包括第一阀座11、第二阀座12和控水座13;其中所述控水座13设有所述第一进水水道101、第二进水水道102、第三进水水道103、第四进水水道104、感应混水水腔105,机械混水水腔106和总出水腔107;所述第一阀座11和第二阀座12分别与控水座13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第一机械阀芯51和第二机械阀芯52分别安装于第一阀座11和第二阀座1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阀座11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进水接口111,第二阀座12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二进水接口121,第一进水接口111和第二进水接口121用于接入外部水源(冷、热水)。所述第一阀座11可设有与第三进水水道103进水端连接的第一阀座衔接口112,第一阀座衔接口112与第一阀座11内腔相通以使得第三进水水道103的进水端与第一阀座11内腔连通,第一机械阀芯51通过控制第一阀座衔接口112的通流面积而控制第三进水水道103的进水流量;所述第一阀座11还可设有与第一进水水道101进水端连接的第一阀座连接口113,第一阀座连接口113与第一阀座11的内腔相通以使得第一阀座11的内腔与第一进水水道101的进水端连通,这样第一进水水道101和第三进水水道103的水流均来源第一阀座11的第一进水接口111接入的水源,从而有助于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述第二阀座12可设有与第四进水水道104进水端连接的第二阀座衔接口122,第二阀座衔接口122与第二阀座12内腔相通以使得第四进水水道104的进水端与第二阀座12内腔连通,第二机械阀芯52通过控制第二阀座衔接口122的通流面积而控制第四进水水道104的进水流量;同样的,所述第二阀座12还可设有与第二进水水道102进水端连接的第二阀座连接口123,第二阀座连接口123与第二阀座12的内腔相通以使得第二阀座12的内腔与第二进水水道102的进水端连通,这样第二进水水道102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的水流均来源第二阀座12的第二进水接口121接入的水源,从而有助于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阀座11的第一进水接口111和第二阀座12的第二进水接口121可均连接有进水管19,进水管19内设置单向阀8,本实用新型通过单向阀8可以防止外部冷水水源通过双把手龙头本体1流入外部热水水源中而发生串流。其中,所述进水管19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阀座11的第一进水接口111或第二阀座12的第二进水接口121连接,单向阀8则夹置于进水管19与第一进水接口111之间或者夹置于进水管19与第二进水接口12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进水水道101和第三进水水道103可并排设置,第一阀座连接口113和第一阀座衔接口112则并排设置,且第一阀座连接口113和第一阀座衔接口112分别与第一进水水道101和第三进水水道103的进水端插接配合,这样使得第一阀座连接口113和第一阀座衔接口112可同时来分别连接第一进水水道101和第三进水水道103的进水端,以便于第一阀座11与控水座13进行连接;同样的,所述第二进水水道102和第四进水水道103并排设置,第二阀座连接口123和第二阀座衔接口122并排设置,且第二阀座连接口123和第二阀座衔接口122分别与第二进水水道102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的进水端插接配合,这样使得第二阀座连接口123和第二阀座衔接口122可同时来分别连接第二进水水道102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的进水端,以便于第二阀座12与控水座13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机械阀芯51和第二机械阀芯52分别安装于第一阀座11和第二阀座12的内腔;其中,第一机械阀芯51可通过第一阀盖14安装到第一阀座11,第一机械阀芯51插入第一阀座11内腔,第一阀盖14与第一阀座11连接并压住第一机械阀芯51的阀壳;第二机械阀芯52可通过第二阀盖15安装到第二阀座12,第二机械阀芯52插入第二阀座12内腔,第二阀盖15与第二阀座12连接并压住第二机械阀芯52的阀壳。所述第一机械阀芯51和第二机械阀芯52的阀杆可分别连接有第一把手33和第二把手34以便操作第一机械阀芯51和第二机械阀芯5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水座13可设有与第一进水水道101相通的调节螺孔108,所述调温杆41与调节螺孔108螺纹连接而使得调温杆41可通过转动的方式来控制其进入第一进水水道101的长短,调温杆41的内端可活动遮挡第一进水水道101与感应混水水腔105的连接处而控制第一进水水道101与感应混水水腔105的连通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水座13的感应混水水腔105具有与总出水腔107连通的感应出水口1051;而所述电磁阀芯31安装于控水座13,电磁阀芯31的阀头311伸入感应混水水腔105且该阀头311活动封堵感应出水口。所述电磁阀芯31可通过螺丝与控水座13锁固,该电磁阀芯31可处于控水座13上侧而减小电磁阀芯31在前后方向上的占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水座13可包括前后连接的前座131和后座132以便成型控水座13内部的水道和腔室;其中所述前座131和后座132之间形成所述总出水腔107;所述前座131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一进水水道101、第二进水水道102、第三进水水道103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第一进水水道101和第三进水水道103处于前座131的左侧,第二进水水道102和第四进水水道104则处于前座131的右侧,前座131还设有所述感应混水水腔105,感应混水水腔105处于前座131中部,调节螺孔108设置于前座131的前侧,前座131的后侧设有与第三进水水道103和第四进水水道104的出水端分别连通的第一连接接头1311和第二连接接头1312;所述后座132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过水水道109和所述机械混水水腔106;过水水道109的出水端与机械混水水腔106的进水端连通,后座132的前侧设有与机械混水水腔106进水端和过水水道109进水端分别连通的第一连接接口1321和第二连接接口1322,第一连接接口1321和第二连接接口1322与第一连接接头1311和第二连接接头1312分别连接,以使得第三进水水道103的出水端与机械混水水腔106的进水端连通以及使得第四进水水道104的出水端通过过水水道109与机械混水水腔106的进水端连通;后座132还设有连通机械混水水腔106出水端和总出水腔107的机械出水口1323;后座13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抽芯孔1324和第二抽芯孔1325,第一抽芯孔1324和第二抽芯孔1325与过水水道109和机械混水水腔106分别连通,第一抽芯孔1324和第二抽芯孔1325分别通过第一堵头133和第二堵头134进行封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抽芯孔1324和第二抽芯孔1325可以便于注塑成型出过水水道109和机械混水水腔106。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1还包括固定座16,固定座16套置第一阀座11和第二阀座12,且固定座16固定住控水座13,所述固定座16能对第一阀座11、第二阀座12和控水座13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阀座11、第二阀座12和控水座13连接稳固。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1还可包括安装于固定座16上的盖板17,盖板17可通过螺丝与固定座16锁固,盖板17和固定座16夹持控水座13而将控水座13稳固的固定于固定座16。而所述第一阀座11和第二阀座12可均连接有螺纹管18以使得双把手龙头本体1可通过与螺纹管18螺接的螺母来固定在龙头台面上;所述螺纹管18与进水管19可二次注塑成型,螺纹管18可连接传统的进水软管以给第一阀座11或第二阀座12通入外部水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水本体2包括出水外管22、出水内管23和所述出水嘴21,出水内管23穿置于出水外管22中,出水内管23一端与所述出水嘴21连接,出水内管22的另一端与控水座13连接,且出水内管22的另一端与总出水腔107连通,这样总出水腔107的水流便可通过出水内管23输送到出水嘴21。所述出水外管22可包括固定管221和活动管222,其中固定管221的一端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固定管221的另一端与活动管222的一端转动连接,出水嘴21安装于活动管222的另一端,这样人们便可以转动活动管222而调节出水嘴21的出水方向;所述固定管221可以与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盖板17锁固。而所述感应器32和控制器7可一起安装在出水嘴21,所述感应器32具有两个感应探头321,感应探头321可采用红外感应探头,其中一个感应探头321的感应方向沿出水嘴21的出水方向,另一个感应探头321的感应方向沿出水嘴21的侧方,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感应出水控制模式,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流传感器6包括可转动的配合于机械混水水腔106中的磁性叶轮61以及安装于机械混水水腔106外的霍尔元件6,霍尔元件62与控制器7电连接。当机械混水水腔106过水时,磁性叶轮61转动而产生变化磁场,进而使得霍尔元件62上相应产生信号输出给控制器7,以使得控制器7获知机械混水水腔106过水。所述霍尔元件62可安装在控水座13的外侧,该控水座13的后座132的后侧可设有供霍尔元件62安装用的嵌槽1326。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应调温组件4的操作杆42配合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上,且操作杆42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在沿调温杆41轴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调温杆41与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螺接行程,这样人们通过操作杆42来带动调温杆41转动时,可以有效避免调温杆41与双把手龙头本体1解除螺纹连接而导致漏水,起到一个防误操作的作用。具体的,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固定座16设有与调温杆41相对的连接孔161,操作杆42可转动的穿过固定座16的连接孔161;操作杆42与固定座16止挡配合而限制操作杆42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在沿调温杆41轴向上的移动行程;该固定座16可设有与连接孔161相交连通的限位孔162,操作杆42配合有止挡片43,止挡片43穿置于限位孔162,限位孔162的两侧与止挡片421形成止挡配合,从而限制操作杆42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在沿调温杆41轴向上的移动行程,该止挡片43可与操作杆42插接配合而使得止挡片43与操作杆42连接方便;该操作杆42可设有环槽421,止挡片43呈C型结构,止挡片43内侧插置于环槽421中。所述操作杆42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调温杆41连接而使得操作杆42可以带动调温杆4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杆42可与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固定座16不可移动的配合,使得操作杆42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在沿调温杆41轴向上的移动行程达到最小,即使得操作杆42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在沿调温杆41轴向上的移动行程为零。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具有一种调温结构,该调温结构包括上述的双把手龙头本体1以及感应调温组件4;其中,感应调温组件4的调温杆41与双把手龙头本体1螺纹连接并用于调节双把手龙头本体1出水温度,感应调温组件4的操作杆42与调温杆41连接并能带动调温杆41转动,该操作杆42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1在沿调温杆41轴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调温杆41与双把手龙头本体1的螺接行程;如此设置,使得人们通过操作杆42来带动调温杆41转动时,可以有效避免调温杆41与双把手龙头本体1解除螺纹连接而导致漏水,起到一个防误操作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1)

1.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把手龙头本体以及感应调温组件;所述感应调温组件包括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螺纹连接并用于调节双把手龙头本体出水温度的调温杆、以及与调温杆连接并能带动调温杆转动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在沿调温杆轴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螺接行程。
2.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把手龙头本体、出水本体、感应控制组件、感应调温组件、机械控制组件、水流传感器以及控制器;
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设有第一进水水道、第二进水水道、第三进水水道、第四进水水道、感应混水水腔、机械混水水腔以及总出水腔,第一进水水道和第二进水水道的出水端与感应混水水腔的进水端连通,感应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活动连通,第三进水水道和第四进水水道的出水端与机械混水水腔的进水端连通,机械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连通;
所述出水本体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上,出水本体设有与总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嘴;
所述感应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电磁阀芯和感应器,电磁阀芯控制感应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连通与否,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操作而控制电磁阀芯动作;
所述感应调温组件包括调温杆和操作杆,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螺纹连接,且调温杆伸入第一进水水道并控制第一进水水道与感应混水水腔的连通面积,操作杆与调温杆连接并能带动调温杆转动,且操作杆相对于双把手龙头本体在沿调温杆轴向上的移动行程小于调温杆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螺接行程;
所述机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的第一机械阀芯和第二机械阀芯,第一机械阀芯和第二机械阀芯分别控制第三进水水道和第四进水水道的进水流量;
所述水流传感器安装于双把手龙头本体,水流传感器用于监测机械混水水腔是否过水;
所述控制器与电磁阀芯、感应器和水流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在水流传感器监测到机械混水水腔未过水时,所述控制器使电磁阀芯根据感应器的信号来控制感应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与总出水腔连通与否;在水流传感器监测到机械混水水腔过水时,所述控制器则使感应器失效并通过电磁阀芯控制感应混水水腔的出水端不与总出水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包括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和控水座;
所述控水座设有所述第一进水水道、第二进水水道、第三进水水道、感应混水水腔、机械混水水腔和总出水腔;第一阀座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进水接口,第二阀座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二进水接口;所述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分别与控水座的左右两侧连接,第一阀座的内腔和第二阀座的内腔分别与第三进水水道的进水端和第四进水水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机械阀芯和第二机械阀芯分别安装于第一阀座内腔和第二阀座内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混水水腔具有与总出水腔连通的感应出水口;
所述电磁阀芯安装于控水座,电磁阀芯的阀头伸入感应混水水腔且该阀头活动封堵感应出水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水道和第三进水水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进水水道和第四进水水道并排设置;
所述第一阀座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阀座连接口和第一阀座衔接口,第一阀座连接口和第一阀座衔接口并排设置,且第一阀座连接口和第一阀座衔接口分别与第一进水水道和第三进水水道的进水端插接配合;所述第二阀座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二阀座连接口和第二阀座衔接口,第二阀座连接口和第二阀座衔接口并排设置,且第二阀座连接口和第二阀座衔接口分别与第二进水水道和第四进水水道的进水端插接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座设有与第一进水水道相通的调节螺孔,所述调温杆与调节螺孔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把手龙头本体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套置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且固定座固定住控水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有与调温杆相对的连接孔;所述操作杆可转动的穿过固定座的连接孔,且操作杆与固定座止挡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有与连接孔相交连通的限位孔,操作杆配合有止挡片,止挡片穿置于限位孔,限位孔的两侧与止挡片形成止挡配合。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进水接口和第二阀座的第二进水接口均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内设置单向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均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与进水管二次注塑成型。
CN202220452422.2U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Active CN217056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2422.2U CN217056448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2422.2U CN217056448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6448U true CN217056448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6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52422.2U Active CN217056448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6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4112Y (zh) 智能恒温出水装置
CN101280852B (zh) 智能恒温阀
CN201198907Y (zh) 智能恒温阀
CN217056448U (zh) 一种双把手调温感应龙头及其调温结构
CN207378199U (zh) 一种安防混水阀
CN217440837U (zh) 一种感应龙头及调温结构
US11761185B2 (en) Two-handle automatic faucet
CN102900868A (zh) 具有开关节流上水功能的陶瓷阀芯及装有该阀芯的恒温阀
CN210461898U (zh) 一种感应水龙头
CN212377369U (zh) 一种多控制龙头
CN201696674U (zh) 垂直型流量恒温龙头
US11834816B2 (en) Two-handle inductive faucet
CN208169597U (zh) 一种水龙头组件
CN2906248Y (zh) 数显调温水龙头
CN209762331U (zh) 一种冷热水同开同关的混水阀
CN201696672U (zh) 垂直型换向恒温龙头
CN203023545U (zh) 一种具有开关节流上水功能的陶瓷阀芯及装有该阀芯的恒温阀
CN216242484U (zh) 一种双把双控龙头
CN218625524U (zh) 一种浴缸水龙头组件
CN219139979U (zh) 一种金属和塑料结合的龙头主体及淋浴龙头
CN211202969U (zh) 恒温增压混水阀体
US20230183956A1 (en) Dual-handle and dual-control faucet
CN213451840U (zh) 浴缸龙头
CN210118489U (zh) 一种恒温阀阀体及恒温阀
CN213451839U (zh) 防烫淋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