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5137U - 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5137U
CN217055137U CN202220702250.XU CN202220702250U CN217055137U CN 217055137 U CN217055137 U CN 217055137U CN 202220702250 U CN202220702250 U CN 202220702250U CN 217055137 U CN217055137 U CN 217055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ion
consolidation
evaluation device
buffer tank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22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力
张克正
穆剑雷
杨贺卫
郭明红
史野
王家梁
刘艳
李秀妹
田惠
朱媛媛
王佳慧
蔺艺莹
朱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Bohai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Bohai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Bohai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7022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5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5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5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包括泥浆杯;模拟泥浆泵,其与泥浆杯相连;液压油缸,其连接有运动杆;模拟井筒,其顶部表面安装有支座以支撑液压油缸并且外壁上具有第一加热元件;模拟钻杆,其设置有与模拟泥浆泵连接的注入孔并且上端与运动杆连接且下端插入到模拟井筒中;漏层模拟腔,其一端与模拟井筒的侧面连接,腔壁上具有第二加热元件;恒温槽,其与第一和第二加热元件连接;第一缓冲罐,其与漏层模拟腔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缓冲罐,其与第一缓冲罐相连并且两者连接到模拟井筒的顶部表面;高压气源,其与第二缓冲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模拟温度、压力及流体作用下固结堵漏施工,并能评价堵漏浆液滞留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井漏指钻探施工时井眼内钻井液、固井水泥浆液等工作液在压差、重力作用下通过孔隙、裂缝以及溶洞等通道向地层中漏失的现象,是钻井过程中常遇的复杂情况之一。它导致造浆材料的损失,延长钻井工期,增加了钻探成本,还可能诱发地层流体涌入井筒甚至井喷等安全事故。现场常采用随钻堵漏、桥接堵漏和固结堵漏等方法治理井漏问题。相比前两种方法,固结堵漏优点是对漏失通道尺寸信息要求不高,也常在前两种方法不能处理时被采用,其施工的关键在于固结堵漏浆液能在裂缝中驻留并在井筒内成塞。室内常测试固结堵漏浆液的流动性,用于评价它在裂缝中的驻留能力,但并未考虑地层温度、压力、漏失通道流体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室内缺少适用于评价固结堵漏效果的装置。因此,提供考虑多因素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为了综合评价固结堵漏浆液的驻留性能,提供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包括:
泥浆杯,该泥浆杯用于盛装浆液;
模拟泥浆泵,该模拟泥浆泵与泥浆杯相连并泵送浆液;
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连接到油罐并且连接有运动杆;
模拟井筒,该模拟井筒的顶部表面安装有支座,支座用于支撑液压油缸,模拟井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元件;
模拟钻杆,该模拟钻杆上设置有注入孔,注入孔通过管线与模拟泥浆泵连接,模拟钻杆的上端与运动杆连接,模拟钻杆的下端插入到模拟井筒中;
漏层模拟腔,该漏层模拟腔的一端与模拟井筒的侧面连接,漏层模拟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元件;
恒温槽,该恒温槽与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连接;
第一缓冲罐,该第一缓冲罐与漏层模拟腔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缓冲罐,该第二缓冲罐与第一缓冲罐相连,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均通过管线连接到模拟井筒的顶部表面;以及
气体储罐,该气体储罐内存储高压气源,高压气源通过管线与第二缓冲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模拟泥浆泵与模拟钻杆的注入孔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液压油缸通过换向阀和油泵连接到油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模拟井筒的顶部表面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出气孔通过管线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溢流阀,进气孔通过管线和第一三通管件分别与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罐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溢流阀,第一缓冲罐与第一三通管件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减压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缓冲罐还通过管线和第二三通管件连接第二截止阀并连接到高压气源;第二缓冲罐上设置有压力表,第二缓冲罐与第一三通管件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高压气源连接有第二减压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元件是铜质盘管,铜质盘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恒温槽的出口和进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元件是夹套,夹套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恒温槽的出口和进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漏层模拟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漏层模拟腔与第一缓冲罐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漏层模拟腔多个串联使用,并且漏层模拟腔的腔壁的最外层还设置有保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漏层模拟腔设置有可视窗口,漏层模拟腔的内部安装有石英片和岩石片,石英片和岩石片之间形成裂缝以用于模拟漏失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漏层模拟腔的内壁与石英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并且与岩石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裂缝靠近岩石片的一侧的边缘在岩石片的上下设置有密封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裂缝的宽度通过改变石英片或岩石片的厚度来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石英片上设置有刻度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模拟井筒的内部采用气体加压以用于模拟井筒内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罐的上部采用气体加压以用于模拟漏层地层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高压气源为高压氮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浆液包括固结堵漏浆液、钻井液和前置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杆与支座之间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如上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验准备
调节换向阀,打开油泵,调节模拟钻杆接近模拟井筒底部;再使用模拟泥浆泵向模拟井筒泵入钻井液,直至钻井液充满整个漏层模拟腔;调节恒温槽的温度,直至模拟井筒和漏层模拟腔温度稳定并达到设定温度;根据漏层以上静液柱压力和漏失地层压力,分别设置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值,分别往模拟井筒和第一缓冲罐冲入高压气源;
气体加压方式如下:关闭第二截止阀,打开第三截止阀和第二减压阀,高压气源充入第二缓冲罐内;当压力表指针稳定后,打开第三减压阀,高压氮气充入模拟井筒上部,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测得压力值接近设定值时,关闭第三减压阀;打开第一减压阀,高压气源充入第一缓冲罐上部,当第二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到达设定值后关闭第一减压阀;
步骤二:向漏层注入浆液
使用模拟泥浆泵缓慢向模拟井筒内注入固结堵漏浆液,透过漏层模拟腔的可视窗口观察固结浆液前沿的位置;通过改变模拟井筒压力和模拟泥浆泵泵量,调节注入浆液在裂缝内的流速;依据注入浆液的体积,使用液压油缸将模拟钻杆提升至安全高度;
步骤三:数据记录和处理
记录多组流速条件下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和给定时间内第一缓冲罐内的体积变化量;结合裂缝尺寸数据确定浆液在裂缝内的流速;测试多组试验数据,以浆液流动速率为横坐标,以浆液在裂缝内单位长度的流动压耗为纵坐标作散点图,采用直线拟合确定直线与纵坐标的截距,采用截距大小评价固结堵漏浆液在给定裂缝宽度的驻留能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与现有堵漏仪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可模拟温度、压力及流体作用下固结堵漏施工,并能评价堵漏浆液滞留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的漏层模拟腔的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的模拟井筒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的支座和液压油缸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的过程中固结堵漏浆液在裂缝内流动单位长度压耗与流速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泥浆杯、2模拟泥浆泵、3第一截止阀、4支座、5第一溢流阀、6第一压力传感器、7液压油缸、8换向阀、9油泵、10油罐、11模拟井筒、12漏层模拟腔、13第一缓冲罐、14第二溢流阀、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第一减压阀、17气体储罐、18第二减压阀、19第二截止阀、20第二缓冲罐、21压力表、22第三截止阀、23第三减压阀、24恒温槽、25第三压力传感器、26第四压力传感器、27第四截止阀、28第一三通管件、29第二三通管件、201可视化窗口、202石英片、203第一密封垫、204岩石片、205螺纹孔、206密封件、207第二密封垫、208夹套、301铜质盘管、302安装孔、303进气孔、304出气孔、401模拟钻杆、402注入孔、403运动杆、404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虽然在本实用新型中仅对少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领会在未实质脱离本实用新型主题的教导情况下,多种修改是可行的。相应地,所有这样的修改都应当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条件和参数等做出其他的替换、修改、变化和删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包括:
泥浆杯1,该泥浆杯1用于盛装浆液;
模拟泥浆泵2,该模拟泥浆泵2与泥浆杯1相连并泵送浆液;
液压油缸7,该液压油缸7连接到油罐10并且连接有运动杆403;
模拟井筒11,该模拟井筒11的顶部表面安装有支座4,支座4用于支撑液压油缸7,模拟井筒1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元件,如图3所示的铜质盘管301;
模拟钻杆401,该模拟钻杆401上设置有注入孔402,注入孔402通过管线与模拟泥浆泵2连接,模拟钻杆401的上端与运动杆403连接,模拟钻杆401的下端插入到模拟井筒11中;
漏层模拟腔12,该漏层模拟腔12的一端与模拟井筒11的侧面连接,漏层模拟腔12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元件,如图2所示的夹套208;
恒温槽24,该恒温槽24与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连接;
第一缓冲罐13,该第一缓冲罐13与漏层模拟腔12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缓冲罐20,该第二缓冲罐20与第一缓冲罐13相连,第一缓冲罐13和第二缓冲罐20均通过管线连接到模拟井筒11的顶部表面;以及
气体储罐17,该气体储罐17内存储高压气源,高压气源通过管线与第二缓冲罐20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模拟泥浆泵2与模拟钻杆401的注入孔402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液压油缸7通过换向阀8和油泵9连接到油罐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3所示,模拟井筒1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进气孔303和出气孔304,出气孔304通过管线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6和第一溢流阀5,进气孔303通过管线和第一三通管件28分别与第一缓冲罐13和第二缓冲罐20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一缓冲罐13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和第二溢流阀14,第一缓冲罐13与第一三通管件28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减压阀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二缓冲罐20还通过管线和第二三通管件29连接第二截止阀19并连接到气体储罐17内的高压气源;第二缓冲罐20上设置有压力表21,第二缓冲罐20与第一三通管件28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高压气源连接有第二减压阀1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3所示,第一加热元件是铜质盘管301,铜质盘管301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恒温槽24的出口和进口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2所示,第二加热元件是夹套208,夹套208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恒温槽24的出口和进口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漏层模拟腔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25和第四压力传感器26,漏层模拟腔12与第一缓冲罐13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2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漏层模拟腔12多个串联使用,并且漏层模拟腔12的腔壁的最外层还设置有保温层(未示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漏层模拟腔12设置有可视窗口201,漏层模拟腔12的内部安装有石英片202和岩石片204,石英片202和岩石片204之间形成裂缝以用于模拟漏失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漏层模拟腔12的内壁与石英片20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03并且与岩石片20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207,裂缝靠近岩石片204的一侧的边缘在岩石片的上下设置有密封件20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裂缝的宽度通过改变石英片202或岩石片204的厚度来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石英片202上设置有刻度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模拟井筒11的内部采用气体加压以用于模拟井筒内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一缓冲罐13的上部采用气体加压以用于模拟漏层地层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压气源为高压氮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浆液包括固结堵漏浆液、钻井液和前置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运动杆403与支座4之间安装有位移传感器404。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如上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验准备
调节换向阀8,打开油泵9,调节模拟钻杆401接近模拟井筒11底部;再使用模拟泥浆泵2向模拟井筒11泵入钻井液,直至钻井液充满整个漏层模拟腔12;调节恒温槽24的温度,直至模拟井筒11和漏层模拟腔12温度稳定并达到设定温度;根据漏层以上静液柱压力和漏失地层压力,分别设置第一溢流阀5和第二溢流阀14的溢流压力值,分别往模拟井筒11和第一缓冲罐13冲入高压气源;
气体加压方式如下:关闭第二截止阀19,打开第三截止阀22和第二减压阀18,高压气源充入第二缓冲罐20内;当压力表21指针稳定后,打开第三减压阀23,气体储罐17内的高压气源充入模拟井筒11上部,当第一压力传感器6测得压力值接近设定值时,关闭第三减压阀23;打开第一减压阀16,高压气源充入第一缓冲罐13上部,当第二压力传感器15测得的压力值到达设定值后关闭第一减压阀16;
步骤二:向漏层注入浆液
使用模拟泥浆泵2缓慢向模拟井筒11内注入固结堵漏浆液,透过漏层模拟腔12的可视窗口201观察固结浆液前沿的位置;通过改变模拟井筒11压力和模拟泥浆泵2泵量,调节注入浆液在裂缝内的流速;依据注入浆液的体积,使用液压油缸7将模拟钻杆401提升至安全高度;
步骤三:数据记录和处理
记录多组流速条件下第三压力传感器25、第四压力传感器26的压力值和给定时间内第一缓冲罐13内的体积变化量;结合裂缝尺寸数据确定浆液在裂缝内的流速;如图5所示,测试多组试验数据,以浆液流动速率为横坐标,以浆液在裂缝内单位长度的流动压耗为纵坐标作散点图,采用直线拟合确定直线与纵坐标的截距,采用截距大小评价固结堵漏浆液在给定裂缝宽度的驻留能力。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包括:泥浆杯1、模拟泥浆泵2、第一截止阀3、支座4、第一溢流阀5、第一压力传感器6、液压油缸7、换向阀8、油泵9、油罐10、模拟井筒11、漏层模拟腔12、第一缓冲罐13、第二溢流阀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第一减压阀16、气体储罐17、第二减压阀18、第二截止阀19、第二缓冲罐20、压力表21、第三截止阀22、第三减压阀23、恒温槽24、第三压力传感器25、第四压力传感器26、第四截止阀27、第一三通管件28和第二三通管件29等。
如图1和4所示,模拟钻杆401的上端侧面依次与第一截止阀3、模拟泥浆泵2和泥浆杯1相连,顶端与液压油缸7的运动杆403相连,下端插入模拟井筒11中。液压油缸7依次连接换向阀8、油泵9和油罐10。液压油缸7通过支座4安装在模拟井筒11的上面,液压油缸7的运动杆403和支座4间安装位移传感器404。
如图1和3所示,模拟井筒11下端侧面通过第四截止阀27与漏层模拟腔12相连,顶面设有进气孔303、出气孔304并安装支座4,外壁设置第一加热部件,例如,铜质盘管301,最外层设保温层(未示出)。进气孔303通过管线和第一三通管件28依次连接第三减压阀23、第三截止阀22和第二缓冲罐20;出气孔304通过管线连接第一溢流阀5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模拟井筒11的第一加热部件优选铜质盘管301,该铜质盘管301的进、出口分别与恒温槽24的出、进口相连。上述评价装置在使用时模拟井筒11上部冲高压氮气。
如图1和2所示,漏层模拟腔12,为了直观观察堵漏浆液在裂缝中的流动状态,装置的漏层模拟腔12设置有可视窗口201,内部安装石英片202和岩石片204并在两者间构成裂缝用于模拟漏失通道;漏层模拟腔1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25和第四压力传感器26;漏层模拟腔12的腔壁设置第二加热部件,例如,夹套208,最外层设保温层(未示出)。石英片204上设置刻度线。通过改变岩石片204或石英片202厚度从而调节裂缝宽度。如果堵漏浆液在裂缝中流动压耗较小,可以将漏层模拟腔12串联使用。另外为了更好的判别固结浆液前沿在裂缝中的位置,可以在浆液中分散少量其它颜色的微球后对浆液进行染色加以区分。漏层模拟腔12的第二加热部件优选为夹套208,夹套208的进、出口分别与恒温槽24的出、进口相连。第一缓冲罐13为气液缓冲罐,其下端与漏层模拟腔12相连,上端分别接第二溢流阀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和第一减压阀16,其中第一减压阀16依次连接第三截止阀22和第二缓冲罐20。使用时第一缓冲罐上部填充高压氮气。
如图1所示,第二缓冲罐20的上端设压力表21,下端通过第二三通管件29连接第二截止阀19和第二减压阀18,其中第二减压阀18与气体储罐17相连。气体储罐17可以是高压氮气瓶。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如上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在使用时步骤如下:
步骤一:实验准备
准备好足量的固结堵漏浆、钻井液和前置液,测量固结堵漏浆液的密度。调节换向阀8,打开油泵9,控制液压油缸7的运动杆403向上下运动,调节模拟钻杆401下端接近模拟井筒11底面;向泥浆杯1内添加钻井液,打开第一截止阀3和模拟泥浆泵2,设置第二溢流阀14的溢流压力值为零,再缓慢往模拟井筒11内泵入钻井液,直至钻井液充满整个漏层模拟腔12。关闭第一截止阀3和模拟泥浆泵2,再打开恒温槽24并调节循环水的温度,静待模拟井筒11和漏层模拟腔12温度稳定并达到设定温度;
根据漏层以上静液柱压力和漏失地层压力,分别设置第一溢流阀5和第二溢流阀14的溢流压力值,分别往模拟井筒11和第一缓冲罐13冲入高压气体,例如,高压氮气。堵漏前认为压力达到平衡,即漏层以上静液柱压力和漏失地层压力相等。气体加压方式如下:关闭第二截止阀19,打开第三截止阀22和第二减压阀18,气体储罐17内的高压氮气充入第二缓冲缸20内。当压力表21指针稳定后,打开第三减压阀23,高压氮气充入模拟井筒上部11,当第一压力传感器6测得压力值接近设定值时,关闭第三减压阀23;打开第一减压阀16,高压氮气充入气液缓冲罐13上部,当压力传感器测15得的压力值到达设定值后关闭第一减压阀16。
步骤二:向漏层注入浆液
将泥浆泵1内浆液依次更换成前置液和固结堵漏浆液,打开第一截止阀3,再使用模拟泥浆泵2缓慢地向模拟井筒11内依次注入前置液和固结堵漏浆液。待到固结堵漏浆液充满模拟漏失腔12内的裂缝后,测定给定时间内第一缓冲罐13内体积变化。通过改变模拟泥浆泵12的泵量,调节固结浆液在裂缝流动速率,测试多组流速下流动压耗;依据注入浆液的体积,使用液压油缸7将模拟钻杆401提升至安全高度。
步骤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第三压力传感器(25)和第四压力传感器(26)的压力数据。固结堵漏浆液在裂缝的单位长度流动压耗由两传感器压力差与裂缝长度计算。通过给定时间内气液缓冲罐体积变化量,结合裂缝尺寸数据可以确定浆液在裂缝内的流速。如图5所示,测试多组试验数据,以浆液流动速率为横坐标,以浆液在裂缝内单位长度的流动压耗为纵坐标作散点图,采用直线拟合确定直线与纵坐标的截距,截距大小表示单位长度的浆液能承受的压力或者驱动单位长度的浆液流动的最小压力,可以采用截距大小评价固结堵漏浆液在给定裂缝宽度的驻留能力。
由此可见,与现有堵漏仪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可模拟温度、压力及流体作用下固结堵漏施工,并能评价堵漏浆液滞留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20)

1.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泥浆杯,所述泥浆杯用于盛装浆液;
模拟泥浆泵,所述模拟泥浆泵与所述泥浆杯相连并泵送所述浆液;
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连接到油罐并且连接有运动杆;
模拟井筒,所述模拟井筒的顶部表面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用于支撑所述液压油缸,所述模拟井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元件;
模拟钻杆,所述模拟钻杆上设置有注入孔,所述注入孔通过管线与所述模拟泥浆泵连接,所述模拟钻杆的上端与所述运动杆连接,所述模拟钻杆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模拟井筒中;
漏层模拟腔,所述漏层模拟腔的一端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侧面连接,所述漏层模拟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元件;
恒温槽,所述恒温槽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连接;
第一缓冲罐,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所述漏层模拟腔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缓冲罐,所述第二缓冲罐与所述第一缓冲罐相连,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均通过管线连接到所述模拟井筒的顶部表面;以及
气体储罐,所述气体储罐内存储高压气源,所述高压气源通过管线与所述第二缓冲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泥浆泵与所述模拟钻杆的所述注入孔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通过换向阀和油泵连接到所述油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井筒的顶部表面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通过管线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溢流阀,所述进气孔通过管线和第一三通管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罐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所述第一三通管件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减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罐还通过管线和第二三通管件连接第二截止阀并连接到所述高压气源;所述第二缓冲罐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第二缓冲罐与所述第一三通管件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连接有第二减压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是铜质盘管,所述铜质盘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恒温槽的出口和进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是夹套,所述夹套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恒温槽的出口和进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层模拟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漏层模拟腔与所述第一缓冲罐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层模拟腔多个串联使用,并且所述漏层模拟腔的腔壁的最外层还设置有保温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层模拟腔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漏层模拟腔的内部安装有石英片和岩石片,所述石英片和所述岩石片之间形成裂缝以用于模拟漏失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层模拟腔的内壁与所述石英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并且与所述岩石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裂缝靠近所述岩石片的一侧的边缘在所述岩石片的上下设置有密封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的宽度通过改变所述石英片或所述岩石片的厚度来调节。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片上设置有刻度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井筒的内部采用气体加压以用于模拟井筒内压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罐的上部采用气体加压以用于模拟漏层地层压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为高压氮气。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包括固结堵漏浆液、钻井液和前置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与所述支座之间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CN202220702250.X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Active CN217055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2250.XU CN217055137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2250.XU CN217055137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5137U true CN217055137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6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2250.XU Active CN217055137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5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5155B (zh) 可偏心测试固井第一界面胶结质量的评价装置的实验方法
WO2020037913A1 (zh) 一种考虑岩屑床的水平井钻井润滑性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US425332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ock permeability at elevated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
CN111272576A (zh) 一种新的真三轴压裂渗流试验装置与方法
CN2884196Y (zh) 高温高压钻井液密度测量装置
CN112627783B (zh) 低频变压提高注气采收率的实验装置
CN107339097B (zh) 堵漏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6593416B (zh) 一种环空圈闭流体压力升高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2267873B (zh) 一种模拟地层条件的单裂缝调驱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6703777A (zh) 一种压裂水平井筒完整性实验装置
CN106769825A (zh) 模拟实际钻井环境的钻杆材料腐蚀疲劳试验装置
CN105443093A (zh) 用于注聚井的井口组合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CN217055137U (zh) 一种固结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US8919438B2 (en)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isolation defects in cement
CN112360430B (zh) 一种裂缝堵漏模拟评价的实验装置
CN110306976B (zh) 注惰性气体管控环空带压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12443288B (zh) 一种评价固井水泥环二界面密封能力的实验装置
CN111581819A (zh) 模拟地层中的可变裂缝的方法以及堵漏液的优化方法
CN206339544U (zh) 一种测定堵漏剂封堵能力的装置
CN114151041B (zh) 一种弱胶结水合物储层模拟井筒构建装置及方法
CN206399794U (zh) 模拟实际钻井环境的钻杆材料腐蚀疲劳试验装置
CN215985935U (zh) 一种高温高压循环钻井液模拟堵漏实验装置
CN103114823A (zh) 一种利用冰封栓塞分段封堵钻孔的装置及方法
CN209878559U (zh) 一种评价储层酸化改造效果的系统
Bérest et al. Long-term behavior of salt caver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