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8055U -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 Google Patents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8055U
CN217048055U CN202220334715.0U CN202220334715U CN217048055U CN 217048055 U CN217048055 U CN 217048055U CN 202220334715 U CN202220334715 U CN 202220334715U CN 217048055 U CN217048055 U CN 217048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pen
core
water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347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feng Statio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feng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feng Statio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feng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347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8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8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8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包括:笔芯组件、设置在所述笔芯组件一端的笔头、第一引水芯以及可进行弹性变形的第二引水芯,所述笔头的内部形成有流墨通道,所述笔头位于该流墨通道的末端处设置有相互抵靠的第一球珠和第二球珠,所述第一引水芯活动设置在所述流墨通道内且其一端抵置在所述第二球珠上;所述第二引水芯固定插设在所述笔芯组件内,且其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第一引水芯的另一端上用以对所述第一引水芯施加朝向所述第二球珠的弹力。该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通过第二引水芯对第一球珠施加弹力实现密封,达到良好的防漏墨效果,同时采用双球珠结构设计,减小第一球珠的摩擦力,使得书写更加顺滑。

Description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背景技术
直液式走珠书写笔相较于传统书写笔具有下墨均匀、书写流畅、书写长度长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其原理是通过自身设置的储墨腔直接提供墨液,通过在笔内安装一个引水芯,墨液吸附在该引水芯上并通过该引水芯与笔头接触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笔头上。
由于直液式书写笔所使用的墨水易于挥发干涸,因此现有的直液式书写笔都是采用在笔上安装笔帽结构设计,在不使用笔时将笔头插入笔帽进行密封。虽然此方式能够解决墨水易挥发干涸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很容易忘记将笔帽盖上,造成书写笔出现漏墨和笔头干涸状况,并且该书写笔无法兼容于揿动式笔;同时现有直液式笔还存在着球珠与引水芯摩擦力较大导致书写不顺滑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通过引水芯对球珠施加弹力实现密封,达到良好的防漏墨效果,同时采用双球珠结构设计,减小球珠的摩擦力,使得书写更加顺滑。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包括:笔芯组件、设置在所述笔芯组件一端的笔头、第一引水芯以及可进行弹性变形的第二引水芯,所述笔头的内部形成有流墨通道,所述笔头位于该流墨通道的末端处设置有相互抵靠的第一球珠和第二球珠,所述第一引水芯活动设置在所述流墨通道内且其一端抵置在所述第二球珠上;所述第二引水芯固定插设在所述笔芯组件内,且其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第一引水芯的另一端上用以对所述第一引水芯施加朝向所述第二球珠的弹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笔头的端部设置有笔头碗口,所述第一球珠可上下浮动的容纳在该笔头碗口内且至少部分凸露在外侧,所述第二引水芯作用在所述第一引水芯上的弹力通过所述第二球珠驱动所述第一球珠密封抵靠在所述笔头碗口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墨通道内设置有球座部,所述第二球珠承载在所述球座部上,所述球座部与所述笔头碗口之间沿内壁设置有若干下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引水芯为采用软性材质制成的具有回弹力的多孔纤维结构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笔芯组件包括笔芯管、储水器和接头,所述笔芯管的内部具有用于存储墨水的储墨腔,所述储水器容置于所述储墨腔内,所述接头安装在所述笔芯管的一端处并压紧所述储水器,所述接头与所述储水器以及所述笔芯管之间形成有回气通道,该回气通道连通于所述储墨腔和外部大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器沿中心轴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二引水芯以过盈配合方式穿插在所述插孔内,且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墨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孔沿内壁朝向中心轴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二引水芯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限位台阶向上止挡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器的一端朝向储墨腔内延伸形成有与所述插孔正对的顶板,所述第二引水芯的一端面抵靠在所述顶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墨腔围绕内壁设置有限位挡台,所述接头设置有插接部以及沿所述插接部外周设置的环形凸台,所述插接部固定插接在所述笔芯管的开口端内并使所述笔芯管端部边缘抵靠在所述环形凸台上,且将所述储水器压紧止挡在所述限位挡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笔头采用子弹笔头、针管笔头、葫芦笔头和st笔头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设置有第一引水芯、第二引水芯以及相互抵靠的第一球珠和第二球珠,第一引水芯的两端分别抵置在第二引水芯和第二球珠上,第二引水芯为采用软性材质形成的多孔纤维结构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笔芯装配时第二引水芯在储水器的限位下发生弹性形变进行压缩储能,进而第二引水芯作用在第一引水芯上的弹力能够通过第二球珠驱动第一球珠抵靠在笔头碗口内壁,形成接触密封,有效防止漏墨和墨水干涸;
2、通过采用双球珠结构设计,使得第一球珠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出墨均匀,书写更加顺滑;
3、采用该技术方案同时具有结构设计简单、装配方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稳定性、保证书写效果等优点;
4、通过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使得笔芯不再局限于使用在插帽写字笔上,也可以适用于揿动式等多种形式的写字笔上,而且笔头不受限制,可以适用于子弹笔头、针管笔头、葫芦笔头、st笔头等各种形状的笔头,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一中笔头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实施例六的剖视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笔头; 101——流墨通道;
102——笔头碗口; 103——球座部;
104——下墨槽; 105——限位凸点;
2——第一引水芯; 3——第二引水芯;
301——第二限位台阶; 4——第一球珠;
5——第二球珠; 6——笔芯管;
601——储墨腔; 602——限位挡台;
7——储水器; 701——插孔;
702——第一限位台阶; 703——顶板;
8——接头; 801——插接部;
802——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包括:笔芯组件、设置在笔芯组件一端的笔头1、第一引水芯2以及可进行弹性变形的第二引水芯3。
笔头1的内部形成有流墨通道101,笔头1位于该流墨通道101的末端处设置有相互抵靠的第一球珠4和第二球珠5,其中第一球珠4位于第二球珠5的下方。第一引水芯2活动设置在流墨通道101内,且第一引水芯2的下端抵置在第二球珠5上。第二引水芯3固定插设在笔芯组件内,并与第一引水芯2同轴布置,第二引水芯3的下端弹性抵置在第一引水芯2的上端上,用以对第一引水芯2施加朝向第二球珠5的弹力。
参阅图4和图5,笔头1的端部设置有笔头碗口102,第一球珠4可上下浮动的容纳在该笔头碗口102内且至少部分凸露在外侧,第二引水芯3作用在第一引水芯2上的弹力通过第二球珠5驱动第一球珠4密封抵靠在笔头碗口102的内壁,进而实现密封接触,防止漏墨和墨水干涸,使得使用该笔芯的书写笔不再局限于插帽方式,可以适用于揿动等多种形式的书写笔。
其中,第二引水芯3为采用软性材质制成的具有回弹力的多孔纤维结构体,优选的所采用的材质为尼龙纤维,通过软胶粘接制成,使得第二引水芯3具有较强的弹性形变能力。第一引水芯2采用相对第二引水芯3较刚性的材质,如采用涤纶纤维、亚克力纤维或POM拉丝微孔形成的多孔纤维结构体,不易变形,进而避免第一引水芯2出现严重变形造成无法抵住第二球珠5及存在堵住流墨通道101的风险,并保证第一引水芯2的耐久使用,能够可靠的将墨水引导至第二球珠5上。
此外,在流墨通道101内靠近笔头碗口102处设置有球座部103,第二球珠5承载在球座部103上。球座部103与笔头碗口102之间沿内壁设置有若干下墨槽104,以使得流墨通道101内的墨水能够由下墨槽104流到第一球珠4上。本申请通过采用双球珠结构设计,使得第一球珠4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出墨均匀,书写更加顺滑。
参阅图2和图3,笔芯组件包括笔芯管6、储水器7和接头8,笔芯管6的下端为开口端,其内部具有用于存储墨水的储墨腔601。储水器7容置于储墨腔601内且位于靠近笔芯管6的开口端处。接头8呈中空状,安装在笔芯管6的开口端处并压紧储水器7。具体的,接头8的上端设置有插接部801以及沿插接部801外周设置的环形凸台802,此外插接部801沿外周还设置有多道间隔的凸筋,插接部801插接在笔芯管6的开口端内,通过凸筋与开口端内壁过盈配合实现固定插接。储墨腔601围绕内壁设置有限位挡台602,插接到位后使得笔芯管6的开口端边缘抵靠在环形凸台802上,同时该插接部801的上端顶置在储水器7上,将储水器7压紧止挡在限位挡台602上。储水器7沿中心轴设置有插孔701,第二引水芯3以过盈配合方式穿插在插孔701内,优选的过盈0.05mm,以防止储墨腔601内的墨水从插孔701中泄漏。其中,第二引水芯3的上端延伸至储墨腔601中,用于与墨水接触进行向下端引导墨水。第二引水芯3靠近上端处与储水器7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由插孔701的上端沿内壁朝向中心轴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台阶702、以及由第二引水芯3的下端朝向上端直径逐级缩小所形成的一个第二限位台阶301,第二限位台阶301向上止挡限位在第一限位台阶702的底部。在装配时,第二引水芯3能够在储水器7的限位下使其下端弹性抵置在第一引水芯2的上端,使得第二引水芯3处于压缩状态发生弹性形变。通过采用该设计方案,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降低成本,而且增加了产品稳定性,保证书写效果。
其中,接头8与储水器7以及笔芯管6之间形成有回气通道,该回气通道连通于储墨腔601和外部大气。具体的,在环形凸台802上设置有进气孔以及在插接部801的凸筋上均设置有缺口;储水器7间隔设置有若干鳍片,且相邻两个鳍片之间形成环形储墨槽,储水器7设置有连通若干环形储墨槽的气隙通道,进气孔依次通过缺口、气隙通道连通储墨腔601,保证储墨腔601内压力平衡。
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笔头1采用子弹笔头,为了匹配于该子弹笔头使用,相应的将第一引水芯2设置为上段直径大、下段直径小的圆柱状,该第一引水芯2上段直径较大,保证与第二引水芯3的接触面积,能够较好的从第二引水芯3上吸引墨水,下段直径相对小一些以便于抵住第二球珠5,保证该第一引水芯2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在使用时,通过施加笔芯在纸面上的按压力,使得第一球珠4在笔头碗口102内向上浮动打开笔头碗口102,墨水得以流出,第一球珠4向上依次推动第二球珠5及第一引水芯2使得第二引水芯3进一步压缩,第二引水芯3将储墨腔601内的墨水引导至第一引水芯2上,再由第一引水芯2引导到达第二球珠5处并填充流墨通道101,墨水沿下墨槽104流到第一球珠4上,第一球珠4滚动对墨水剪切实现流畅的书写效果。在不书写时,在第二引水芯3的回弹力作用下,推动第一引水芯2抵住第二球珠5,第二球珠5再推动第一球珠4密封抵靠在笔头碗口102内壁,实现接触密封。
实施例二
本实施列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储水器7与第二引水芯3之间的限位结构不同。具体的,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储水器7的上端朝向储墨腔601内延伸形成有与插孔701正对的顶板703,其中该顶板703与储水器7上端之间的连接部上设置用于墨水流通的孔,第二引水芯3的上端面抵靠在顶板703上,进而实现储水器7对第二引水芯3的限位,此结构设计减少了需要在第二引水芯3进行二次加工出第二限位台阶301的工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列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储水器7与第二引水芯3之间的限位结构不同。具体的,参阅图7,本实施列中第二引水芯3与储水器7通过过盈配合实现限位,通过增加插孔701上部与第二引水芯3之间的过盈量及过盈长度,以增加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实现第二引水芯3与储水器7的上部固定,此结构设计无需在储水器7上设置第一限位台阶702,也减少了需要在第二引水芯3进行二次加工出第二限位台阶301的工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笔头1的形状不同。图8所示为实施例四采用针管笔头的剖视图,该笔头1通过在流墨通道101内靠近笔头碗口102处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限位凸点105,多个限位凸点105的上部共同构造形成球座部103,下墨槽104由相邻两个限位凸点105之间的间隙所形成。为了匹配于该针管笔头使用,相应的将第一引水芯2的直径设置为小于针管笔头的内径,使得第一引水芯2的两端能够分别抵置在第二引水芯3和第二球珠5上,实现正常的引导墨水功能。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笔头1的形状不同。参阅图9,本实施例采用的笔头1为st笔头(超精细尖锥笔头),同时相应的对第二引水芯3的长度以及第一引水芯2的结构、尺寸作出调整,以满足该st笔头使用所需。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笔头1的形状不同。参阅图10,本实施例采用的笔头1为葫芦笔头,同时相应的对第二引水芯3的长度以及第一引水芯2的结构、尺寸作出调整,以满足该葫芦笔头使用所需。
当然,本申请也适用于除所列举出之外的其他形状笔头,此处不再一一例举。
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漏墨和墨水干涸,而且可以适用于子弹笔头、针管笔头、葫芦笔头、st笔头等各种形状的笔头,适用范围广。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笔芯组件、设置在所述笔芯组件一端的笔头(1)、第一引水芯(2)以及可进行弹性变形的第二引水芯(3),所述笔头(1)的内部形成有流墨通道(101),所述笔头(1)位于该流墨通道(101)的末端处设置有相互抵靠的第一球珠(4)和第二球珠(5),所述第一引水芯(2)活动设置在所述流墨通道(101)内且其一端抵置在所述第二球珠(5)上;所述第二引水芯(3)固定插设在所述笔芯组件内,且其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第一引水芯(2)的另一端上用以对所述第一引水芯(2)施加朝向所述第二球珠(5)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1)的端部设置有笔头碗口(102),所述第一球珠(4)可上下浮动的容纳在该笔头碗口(102)内且至少部分凸露在外侧,所述第二引水芯(3)作用在所述第一引水芯(2)上的弹力通过所述第二球珠(5)驱动所述第一球珠(4)密封抵靠在所述笔头碗口(10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墨通道(101)内设置有球座部(103),所述第二球珠(5)承载在所述球座部(103)上,所述球座部(103)与所述笔头碗口(102)之间沿内壁设置有若干下墨槽(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水芯(3)为采用软性材质制成的具有回弹力的多孔纤维结构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组件包括笔芯管(6)、储水器(7)和接头(8),所述笔芯管(6)的内部具有用于存储墨水的储墨腔(601),所述储水器(7)容置于所述储墨腔(601)内,所述接头(8)安装在所述笔芯管(6)的一端处并压紧所述储水器(7),所述接头(8)与所述储水器(7)以及所述笔芯管(6)之间形成有回气通道,该回气通道连通于所述储墨腔(601)和外部大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器(7)沿中心轴设置有插孔(701),所述第二引水芯(3)以过盈配合方式穿插在所述插孔(701)内,且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墨腔(60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701)沿内壁朝向中心轴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台阶(702),所述第二引水芯(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301),所述第二限位台阶(301)向上止挡限位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702)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器(7)的一端朝向储墨腔(601)内延伸形成有与所述插孔(701)正对的顶板(703),所述第二引水芯(3)的一端面抵靠在所述顶板(703)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601)围绕内壁设置有限位挡台(602),所述接头(8)设置有插接部(801)以及沿所述插接部(801)外周设置的环形凸台(802),所述插接部(801)固定插接在所述笔芯管(6)的开口端内并使所述笔芯管(6)端部边缘抵靠在所述环形凸台(802)上,且将所述储水器(7)压紧止挡在所述限位挡台(60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1)采用子弹笔头、针管笔头、葫芦笔头和st笔头中的一种。
CN202220334715.0U 2022-02-18 2022-02-18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Active CN217048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4715.0U CN217048055U (zh) 2022-02-18 2022-02-18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4715.0U CN217048055U (zh) 2022-02-18 2022-02-18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8055U true CN217048055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7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34715.0U Active CN217048055U (zh) 2022-02-18 2022-02-18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8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34724B1 (en) Ink occluding element in a writing implement
CN217048056U (zh) 可用于揿动书写笔的直液式笔芯
CN217048055U (zh)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TWI778777B (zh) 撳動直液式筆芯組件及書寫筆
CN217048054U (zh) 揿动直液式笔芯
CN114801548A (zh)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JPH06510713A (ja) 筆記道具
CN114312102A (zh) 可用于揿动书写笔的直液式笔芯
CN114801547A (zh) 揿动直液式笔芯
CN216300593U (zh) 一种书写笔
CN214873809U (zh) 一种涂写工具
US6340259B2 (en) Direct-feed type writing implement
CN213619091U (zh) 一种直液式揿动笔芯的笔头及直液式揿动笔芯
US6220774B1 (en) Ballpoint tip for ballpoint liquid container
CN111169197A (zh) 一种涂写工具
CN210062473U (zh) 一种白板笔
CN215096588U (zh) 可更换墨囊直液式书写工具
KR19980070805A (ko) 필기구용 캡
CN109677163B (zh) 一种直液式纤维头笔
CN219191733U (zh) 双头直液式马克笔
JP3926008B2 (ja) 塗布具
WO2007107057A1 (fr) Instrument d'ecriture
CN219686930U (zh) 一种修正笔塑塑笔头
CN110561946A (zh) 一种涂写工具
CN212353369U (zh) 大容量墨水书写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