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1329U - 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1329U
CN217031329U CN202220046610.5U CN202220046610U CN217031329U CN 217031329 U CN217031329 U CN 217031329U CN 202220046610 U CN202220046610 U CN 202220046610U CN 217031329 U CN217031329 U CN 217031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ying
heating
space
electric heat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66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曙光
谢瑞良
刘陈
郭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00466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1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1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1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暖器。该电暖器包括主壳体、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主壳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和加湿空间,加热组件安装在加热空间内,加湿组件安装在加湿空间内。加热空间和加湿空间相连通,主壳体上开设有与加热空间相连通的加热回风口和加热出风口,主壳体上还开设有与加湿空间相连的加湿回风口。加湿组件包括风力部件和加湿部件,加湿部件与风力部件相邻设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热空气和湿润空气的混风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提升,单一功能的电暖器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需求。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单使用电暖器时,容易造成房间内湿度太低,长时间在干燥环境中,容易产生不适感,故需要在加热使房间内温度升高的同时,湿度也同时升高,当温度和湿度同时达到理想状态时,居住更加舒适。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在加热房价温度时,也不让屋内显得干燥,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加湿功能的电暖器。一般是在电暖器中设置加湿模块和加热模块,加湿模块拥有独立的风力部件,加热模块基本依靠自然对流对房间进行加热。如果加湿模块和加热模块同时工作,也是加湿的气流和加热的气流分别供给到室内,因为混风效果较差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暖器存在的因为混风效果差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形成有相连通的加热空间和加湿空间,主壳体上开设有与加热空间相连通的加热回风口和加热出风口,主壳体上还开设有与加湿空间相连的加湿回风口;加热组件,安装在加热空间内;加湿组件,安装在加湿空间内,加湿组件包括:风力部件,用于产生从加湿回风口到加热空间流通的气流;加湿部件,与风力部件相邻设置,用于对气流进行加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热空间和加湿空间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热回风口位于加热空间的底部,加热出风口位于加热空间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湿回风口位于加湿空间的侧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湿部件还包括:湿帘,与风力部件相邻;水箱,用于储水,并对湿帘供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水箱安装在湿帘的下方,加湿部件还包括水泵和水管,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在水箱和湿帘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水箱上设置有上水孔和溢水孔,上水孔与水管相连,上水孔用于对湿帘供水,溢水孔与湿帘相连,用于接收湿帘上留下的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湿帘安装在风力部件和加湿回风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风力部件包括电机和风轮,风轮沿高度方向设置在加湿空间内,电机与风轮驱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支架,设置在加热空间内的相对的两个面之间;发热体,安装在发热体支架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通电之后,加热组件发热,风力部件和加湿部件同时运转工作,风力部件运行后,从加湿回风口进风,干燥的风经过加湿部件变为湿润的空气;加热组件发热后,热空气上升,和湿润空气在加热空间汇合,形成湿润的热风,整机运转后,实现了在加热的同时加湿,使房间内整体温度和湿度达到理想的状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热空气和湿润空气的混风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暖器的气流流动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电暖器的加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电暖器的水箱的两种状态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电暖器的实施方式,该电暖器包括主壳体10、加热组件20和加湿组件30。主壳体10内形成有加热空间a和加湿空间b,加热组件20安装在加热空间a内,加湿组件30安装在加湿空间b内。加热空间a和加湿空间b相连通,主壳体10上开设有与加热空间a相连通的加热回风口12和加热出风口11,主壳体10上还开设有与加湿空间b相连的加湿回风口13。加湿组件30包括风力部件31和加湿部件,加湿部件与风力部件31相邻设置。在使用时,风力部件31产生从加湿回风口13到加热空间a流通的气流,加湿部件用于对气流进行加湿。
在通电之后,加热组件20发热,风力部件31和加湿部件同时运转工作,风力部件31运行后,从加湿回风口13进风,干燥的风经过加湿部件变为湿润的空气;加热组件20发热后,热空气上升,和湿润空气在加热空间a汇合,形成湿润的热风,整机运转后,实现了在加热的同时加湿,使房间内整体温度和湿度达到理想的状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热空气和湿润空气的混风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当需要单一实现加热或加湿功能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器,关闭加热功能或者加湿功能,使整机只有加湿或者加热的功能。
如图3所示,优选的,在本实施力的技术方案中,加热空间a和加湿空间b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
更为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加热回风口12位于加热空间a的底部,加热出风口11位于加热空间a的顶部。这样,可以让加热空间a起到烟筒效应,有助于实现空气的自助循坏流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加湿回风口13位于加湿空间b的侧部。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加湿回风口13也可以位于加湿空间b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加热组件20为电加热。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加热组件20也可以为采用制冷设备进行加热。更为优选的,如图2所示,加热组件20包括发热体支架21和发热体22,发热体支架21设置在加热空间a内的相对的两个面之间,发热体22安装在发热体支架21上。在使用时,发热体22通过发热体支架21安装在主壳体10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以对通过加热空间a的空气进行加热。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发热体22为电加热。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发热体22也可以为采用制冷设备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如图4和图5所示,加湿部件包括湿帘32、水箱33、水泵34和水管35。其中,湿帘32安装在和加湿回风口13之间,水箱33用于储水并对湿帘32加水,水箱33安装在湿帘32的下方,水泵34通过水管35连接在水箱33和湿帘32之间。
在通电之后,加热组件20发热,电机和水泵34同时运转工作。水泵34把水箱33中的水通过水管35传输到湿帘32上后,再流到湿帘32上,由上到下湿润整张湿帘32,在湿帘32吸水达到饱和之后,通过湿帘32的溢水孔,流回水箱33中。风轮转动后,从湿帘32外侧进风,干燥的风经过湿润的湿帘32,变为湿润的空气。加热组件20发热后,热空气上升,和湿润空气在加热空间a汇合,形成湿润的热风。整机运转后,实现了在加热的同时加湿,使房间内整体温度和湿度达到理想的状态。
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时超声波加湿部件来进行加湿。
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取消水泵34和水管35,在该实施方式中,水箱33安装在湿帘32的上方,通过重力作用和流量控制使得水湿润整张湿帘32。
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时超声波加湿部件来进行加湿。
可选的,主壳体10全部采用钣金件制作组装,耐高温,导热速度快。加热组件20的支架的材料为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出风挡板14安装在钣金件之间。
如图5所示,水箱33没水的情况下,通过按压水箱33上盖的加水盖333,加水口即可打开,从加水口加水即可,加水完成后,在把加水盖333压回原位,盖到位后,会有明显的顿挫感,即可知道加水盖已经盖到位。在水箱33上开设有与水管35相连的上水孔331以及可以接受多余上水的溢水孔332。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风力部件31安装在加热空间a和加湿出风口13之间,加湿组件30安装在和加湿出风口13之间。在使用的过程中,风力部件31用于在和加湿出风口13之间产生气流,加湿组件30用于对气流进行加湿。可选的,风力部件31由电机和风轮组成,电机与风轮驱动连接。更为优选的,风风轮沿高度方向设置在加湿空间b内。
从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的电暖器在实现加热的同时实现加湿功能,实现房间内温湿度都达到理想的状态下,同时此种加湿方式无污染,水中的杂质等东西在流经湿帘32后,会留在湿帘32上,不会散发到空气当中。在使用过程中,提升房间内温度的同时,提升房间内湿度,温度和湿度都达到理想的状态,居住更加舒适,并且只需要一个电器即可实现上述两种功能。本发明解决了提升温度的同时湿度无法改变的情况,解决了电暖器功能单一的问题,以及解决了加湿型电暖器在同时加湿的时候热风温度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内形成有相连通的加热空间(a)和加湿空间(b),所述主壳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加热空间(a)相连通的加热回风口(12)和加热出风口(11),所述主壳体(1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加湿空间(b)相连的加湿回风口(13);
加热组件(20),安装在所述加热空间(a)内;
加湿组件(30),安装在所述加湿空间(b)内,所述加湿组件(30)包括:
风力部件(31),用于产生从所述加湿回风口(13)到所述加热空间(a)流通的气流;
加湿部件,与所述风力部件(31)相邻设置,用于对气流进行加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间(a)和所述加湿空间(b)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回风口(12)位于所述加热空间(a)的底部,所述加热出风口(11)位于所述加热空间(a)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回风口(13)位于所述加湿空间(b)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件还包括:
湿帘(32),与所述风力部件(31)相邻;
水箱(33),用于储水,并对所述湿帘(32)供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3)安装在所述湿帘(32)的下方,所述加湿部件还包括水泵(34)和水管(35),所述水泵(34)通过所述水管(35)连接在所述水箱(33)和所述湿帘(3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3)上设置有上水孔(331)和溢水孔(332),所述上水孔(331)与所述水管(35)相连,所述上水孔(331)用于对所述湿帘(32)供水,所述溢水孔(332)与所述湿帘(32)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湿帘(32)上留下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32)安装在所述风力部件(31)和所述加湿回风口(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部件(31)包括电机和风轮,所述风轮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加湿空间(b)内,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包括:
发热体支架(21),设置在所述加热空间(a)内的相对的两个面之间;
发热体(22),安装在所述发热体支架(21)上。
CN202220046610.5U 2022-01-07 2022-01-07 电暖器 Active CN217031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6610.5U CN217031329U (zh) 2022-01-07 2022-01-07 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6610.5U CN217031329U (zh) 2022-01-07 2022-01-07 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1329U true CN217031329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6610.5U Active CN217031329U (zh) 2022-01-07 2022-01-07 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1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4178B (zh) 加湿器、加湿器的控制方法及具有加湿器的空调系统
CN101726100B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取暖器
CN217031331U (zh) 电暖器
CN217031329U (zh) 电暖器
CN217031330U (zh) 电暖器
CN201373494Y (zh) 带超声波加湿功能的电热油汀
CN217031327U (zh) 电暖器
CN217031325U (zh) 加湿组件及电暖器
CN110953636A (zh) 一种电暖器
US7472896B1 (en) Heating and humidifying device
CN114263963A (zh) 电暖器及电暖器的控制方法
CN114263962A (zh) 电暖器
CN217031328U (zh) 电暖器
CN210463573U (zh) 加湿暖风机
CN201954652U (zh) 储能式送风加湿电暖器
CN114263964A (zh) 加湿组件及电暖器
CN114893817A (zh) 加湿电暖器
CN209371430U (zh) 一种抽离式加湿取暖器
CN208312532U (zh) 一种电热油汀
CN207702729U (zh) 一种带显示面板的隐藏式进风取暖器
CN215765342U (zh) 一种利用取暖余热进行加湿的取暖器
CN213206061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电风扇
CN111271797A (zh) 一种抽离式加湿取暖器
CN210371328U (zh) 制热风叶及暖风机
CN212746665U (zh) 一种电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