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6558U -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6558U
CN217026558U CN202220605199.0U CN202220605199U CN217026558U CN 217026558 U CN217026558 U CN 217026558U CN 202220605199 U CN202220605199 U CN 202220605199U CN 217026558 U CN217026558 U CN 217026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ving
strip
water storage
embeddab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51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福生
吴炎辉
吴炎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lei Fuj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Benle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Benle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Benle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51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6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6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6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包括铺砖体,所述铺砖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嵌入固定杆,所述铺砖体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前连接板条,所述前连接板条的顶部设置有条状卡块,所述铺砖体背面的顶部设置有后连接板条,所述后连接板条的顶部开设有与条状卡块配合使用的矩形卡槽,所述铺砖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蓄水凹槽,本实用新型中,在铺砖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增加了可以叠放的连接板条,且叠放后条状卡块和矩形卡槽进行卡接固定,使多组铺砖体相互连接成整体,解决单个地铺石容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松脱的问题,且在安装时四个嵌入固定杆插入土地内,增加了地铺石的稳定性和抓地力。

Description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居住场所周边兴建有部分园林景观,以供人员游玩散步需要,而园林景观道路多采用生态地铺石铺设,以保障园林景观内部道路的平整性和美观性。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生态地铺石底部抓地效果较差,由于园林景观内部道路经常要承受较大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个地铺石容易松脱,造成路面变得低洼不平,影响行走和美观,同时现有的生态地铺石没有办法很好的对雨水进行导流,在大雨天气下容易形成积水,给行人带来不便。
因此设计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包括铺砖体,所述铺砖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嵌入固定杆,所述铺砖体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前连接板条,所述前连接板条的顶部设置有条状卡块,所述铺砖体背面的顶部设置有后连接板条,所述后连接板条的顶部开设有与条状卡块配合使用的矩形卡槽,所述铺砖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蓄水凹槽,所述蓄水凹槽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渗水孔,所述蓄水凹槽的顶部开设有导流槽,所述蓄水凹槽的顶部且沿着渗水孔的边沿处对称开设有固定卡孔,所述渗水孔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部且相对应固定卡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塞柱,所述密封盖的底部设置有防堵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铺砖体为矩形结构设计,所述嵌入固定杆为锥尖向下的锥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条状卡块的外部结构大小与矩形卡槽的内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所述条状卡块与矩形卡槽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流槽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开设在蓄水凹槽顶部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导流槽的一端与渗水孔贯通连接,所述导流槽的内部为斜坡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卡孔与固定塞柱均设置有四组,所述固定卡孔与固定塞柱之间为插拔式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防堵隔板的顶部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防堵隔板与渗水孔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盖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拉动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在铺砖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增加了可以叠放的连接板条,且叠放后条状卡块和矩形卡槽进行卡接固定,使多组铺砖体相互连接成整体,解决单个地铺石容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松脱的问题,且在安装时四个嵌入固定杆插入土地内,增加了地铺石的稳定性和抓地力。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在铺砖体的顶部开设了蓄水凹槽,在雨天落下的雨水会汇聚在蓄水凹槽内部,并通过导流槽被导入至渗水孔内,随后被铺砖体底部的土壤吸收,有效的对雨水进行导流,避免在大雨天气下容易形成积水,给行人带来不便。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在渗水孔的位置处设置了可以取出的密封盖和防堵隔板,有效避免杂物误漏至渗水孔内造成堵塞,且通过固定卡孔和固定塞柱的连接方式,便于园林工人的检查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组铺砖体拼接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个铺砖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渗水孔局部结构图。
图中:1、铺砖体;2、嵌入固定杆;3、前连接板条;301、条状卡块;4、后连接板条;401、矩形卡槽;5、蓄水凹槽;501、渗水孔;502、导流槽;503、固定卡孔;6、密封盖;601、固定塞柱;602、防堵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和图3,包括铺砖体1,铺砖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嵌入固定杆2,铺砖体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前连接板条3,前连接板条3的顶部设置有条状卡块301,铺砖体1背面的顶部设置有后连接板条4,后连接板条4的顶部开设有与条状卡块301配合使用的矩形卡槽401,铺砖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蓄水凹槽5,蓄水凹槽5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渗水孔501,蓄水凹槽5的顶部开设有导流槽502,蓄水凹槽5的顶部且沿着渗水孔501的边沿处对称开设有固定卡孔503,渗水孔50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6,密封盖6的底部且相对应固定卡孔503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塞柱601,密封盖6的底部设置有防堵隔板602。
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和图3,铺砖体1为矩形结构设计,嵌入固定杆2为锥尖向下的锥形结构设计,条状卡块301的外部结构大小与矩形卡槽401的内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条状卡块301与矩形卡槽4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导流槽502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开设在蓄水凹槽5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导流槽502的一端与渗水孔501贯通连接,导流槽502的内部为斜坡形结构设计,固定卡孔503与固定塞柱601均设置有四组,固定卡孔503与固定塞柱601之间为插拔式结构设计,防堵隔板602的顶部均匀开设有通孔,防堵隔板602与渗水孔50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设计,密封盖6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拉动凸起。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首先将多组铺砖体1整齐排列进行安装,每两个相邻的铺砖体1侧面相互贴合,在铺砖体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了可以叠放的前连接板条3和后连接板条4,且叠放后条状卡块301和矩形卡槽401进行卡接固定,使多组铺砖体1相互连接成整体,解决单个地铺石容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松脱的问题,且在安装时四个嵌入固定杆2插入土地内,增加了地铺石的稳定性和抓地力,在使用时,雨天落下的雨水会汇聚在蓄水凹槽5的内部,并通过四组导流槽502被导入至渗水孔501内,随后被铺砖体1底部的土壤吸收,有效的对雨水进行导流,避免在大雨天气下容易形成积水,给行人带来不便,在渗水孔501的位置处设置了可以取出的密封盖6和防堵隔板602,有效避免杂物误漏至渗水孔501内造成堵塞,且通过固定卡孔503和固定塞柱601进行卡接连接,当某个蓄水凹槽5的内部开始积水并不再往下渗漏时,园林工人即可前往进行检查和清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包括铺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砖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嵌入固定杆(2),所述铺砖体(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前连接板条(3),所述前连接板条(3)的顶部设置有条状卡块(301),所述铺砖体(1)背面的顶部设置有后连接板条(4),所述后连接板条(4)的顶部开设有与条状卡块(301)配合使用的矩形卡槽(401),所述铺砖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蓄水凹槽(5),所述蓄水凹槽(5)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渗水孔(501),所述蓄水凹槽(5)的顶部开设有导流槽(502),所述蓄水凹槽(5)的顶部且沿着渗水孔(501)的边沿处对称开设有固定卡孔(503),所述渗水孔(50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的底部且相对应固定卡孔(503)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塞柱(601),所述密封盖(6)的底部设置有防堵隔板(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砖体(1)为矩形结构设计,所述嵌入固定杆(2)为锥尖向下的锥形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卡块(301)的外部结构大小与矩形卡槽(401)的内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所述条状卡块(301)与矩形卡槽(4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502)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开设在蓄水凹槽(5)顶部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导流槽(502)的一端与渗水孔(501)贯通连接,所述导流槽(502)的内部为斜坡形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孔(503)与固定塞柱(601)均设置有四组,所述固定卡孔(503)与固定塞柱(601)之间为插拔式结构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隔板(602)的顶部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防堵隔板(602)与渗水孔(50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6)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拉动凸起。
CN202220605199.0U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Active CN217026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5199.0U CN217026558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5199.0U CN217026558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6558U true CN217026558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5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5199.0U Active CN217026558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6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71643U (zh) 地库顶板排水系统
US20150230416A1 (en) Multi-filtration auto-drainage/irrigation pipe and planting device
CN211973380U (zh) 一种生态护坡砌块
CN109403181A (zh) 一种透水路面
CN217026558U (zh)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生态地铺石
CN212641081U (zh) 一种高透水性仿石砖
CN212772200U (zh) 抗洪挡水组件及抗洪挡水墙
CN215714368U (zh) 一种路面广场防积水结构
CN209941422U (zh) 一种拼接耐压型生态透水砖
CN109281296B (zh) 一种灌溉输水渠道的施工方法
CN212771795U (zh) 一种环保型人行道铺砖结构
CN211006197U (zh) 一种海绵城市渗水砖
CN109006028B (zh) 一种模块式结构的海绵城市绿化景观道路
CN210216315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生态护岸
CN103688807A (zh) 斜屋面生态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19315398U (zh) 一种道路施工快速拼接砖
CN220538289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复合型轻质砖
CN211607519U (zh) 一种可种植花草的景观砖
CN217734051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CN215482720U (zh) 一种稳固型河道护岸结构
CN215887808U (zh) 一种具有蓄水排水功能的混凝土生态园林道路
CN220789627U (zh) 一种能牢固铺设的护坡砖
CN215346045U (zh) 一种培养绿植的生态砖
CN217629220U (zh) 一种新型透水性地面砖
CN219670987U (zh)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2200 No. 226, Xida Road, Dapu village, Cizao Town,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nlei (Fujian)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200 No. 226, Xida Road, Dapu village, Cizao Town,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benlei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