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5685U -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5685U
CN217025685U CN202220614308.5U CN202220614308U CN217025685U CN 217025685 U CN217025685 U CN 217025685U CN 202220614308 U CN202220614308 U CN 202220614308U CN 217025685 U CN217025685 U CN 217025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treatment district
sedimentation tank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143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焱华
陈斌
钮阅钟
刘喜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ng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ng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ng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ng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143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5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5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5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进水端设有一级处理区,所述池体的出水端设有三级处理区,所述三级处理区的下部设有出水管,所述一级处理区与所述三级处理区之间设有二级处理区,所述二级处理区包括若干垂直分层的过滤层,所述二级处理区的顶部种植有植被。与现有技术相比,水流经过一级处理区去除大部分可沉物和漂浮物,在二级处理区内的快速吸附降解水中的氮磷含量,并通过过滤层进行二次过滤,再经三级处理区进行第三次过滤,实现农业污水的水体净化,净化后的水体排放入河道,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被植被吸收,促进生长,美化环境,增加水中含氧量。

Description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背景技术
农业种植以水稻作物为主,在生产上肥料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造成了农田尾水中氨氮、总磷深度超标,且携带有大量淤泥,农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水渠流入河道,会加据周边河道的富营养化程度,因此迫切需要对农业污水进行水体净化处理。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进水端设有一级处理区,所述池体的出水端设有三级处理区,所述三级处理区的下部设有出水管,所述一级处理区与所述三级处理区之间设有二级处理区,所述二级处理区包括若干垂直分层的过滤层,所述二级处理区的顶部种植有植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经过一级处理区去除大部分可沉物和漂浮物,在二级处理区内由植被吸附水中的氮磷含量,并通过过滤层进行二次过滤,再经过三级处理区进行第三次过滤,实现农业污水的水体净化,净化后的水体排放入河道,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被植被吸收,促进生长,美化环境,增加水中含氧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级处理区内设有第一生态石笼,所述第一生态石笼的长度与所述池体的内侧宽度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生态石笼将污水中大部分杂物隔绝在池体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生态石笼由若干小石笼堆叠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生态石笼长期与大颗粒淤泥杂质接触,容易造成堵塞,小石笼便于更换,能及时恢复沉淀池的过滤沉淀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级处理区为第二生态石笼,所述第二生态石笼呈环形,所述第二生态石笼由若干小石笼构成,所述第二生态石笼中部形成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下部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生态石笼对水体进行再次过滤,储水腔可以短暂汇集并储存净化后的水体,更容易从出水管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级处理区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二级处理区过滤层上表面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过滤层上部的颗粒物质顺着水流进入储水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级处理区的上表面设有拦污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污栅用于拦阻水流中挟带的水草、漂木等杂物,同时防止风力等原因将杂物吹入到储水腔中,污染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层由上至下包括覆盖层、中粒径滤料层、大粒径滤料层,所述植被种植于所述覆盖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不同粒径的过滤层对水体中不同直径的颗粒物进行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覆盖层为粘土陶粒,所述中粒径滤料层和大粒径滤料层为砾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土陶粒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元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植被为间隔种植的美人蕉和苦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对空气和水体进行净化,同时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水流经过一级处理区去除大部分可沉物和漂浮物,在二级处理区内的粘土陶粒和植被快速吸附降解水中的氮磷含量,并通过过滤层进行二次过滤,再经过三级处理区进行第三次过滤,实现农业污水的水体净化,净化后的水体排放入河道,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被植被吸收,促进生长,美化环境,增加水中含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面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池体;2、一级处理区;21、第一生态石笼;3、二级处理区;31、覆盖层;32、中粒径滤料层;33、大粒径滤料层;4、三级处理区;41、第二生态石笼;42、储水腔;5、出水管;6、拦污栅;7、植被;10、渠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进水端设有一级处理区2,所述池体1的出水端设有三级处理区4,所述三级处理区4的下部设有出水管5,所述一级处理区2与所述三级处理区4之间设有二级处理区3,所述二级处理区3包括若干垂直分层的过滤层,所述二级处理区3的顶部种植有植被7。所述池体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内含碎石垫层。为了保障所述出水管5的牢固耐用性,选用有筋混凝土管道。
所述一级处理区2内设有第一生态石笼21,所述第一生态石笼21的长度与所述池体1的内侧宽度相配合。所述第一生态石笼21由若干小石笼堆叠构成。所述三级处理区4为第二生态石笼41,所述第二生态石笼41呈环形,所述第二生态石笼41由若干小石笼构成,所述第二生态石笼41中部形成储水腔42,所述储水腔42下部与所述出水管5连通。所述三级处理区4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二级处理区3过滤层上表面的高度。所述三级处理区4的上表面设有拦污栅6。
石笼是生态格网结构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为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而设置的装填石块的笼子,较好地实现了工程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本方案中,所述第一生态石笼21与所述第二生态石笼41均由若干小石笼堆叠而成,便于组装和更换。所述第一生态石笼21由12个小石笼堆叠成3*4的矩形,所述第二生态石笼41中的小石笼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生态石笼21内小石笼的尺寸,主要用于阻挡二级处理区3内的杂质颗粒。所述第一生态石笼21的高度低于渠道10的高度。所述第二生态石笼呈环形,使得整个沉淀池更加美观和谐,同时可以形成储水腔42,便于净化后的水体汇集并从所述出水管5中流出。所述拦污栅6用于拦阻水流挟带的水草、漂木等杂物,同时防止风力等原因将杂物吹入所述储水腔42中,污染水体。
所述过滤层由上至下包括覆盖层31、中粒径滤料层32、大粒径滤料层33,所述植被7种植于所述覆盖层31内。所述覆盖层31为粘土陶粒,所述中粒径滤料层32和大粒径滤料层33为砾石。粘土陶粒是一种陶瓷质地的人造颗粒。以黏土、亚黏土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粒,烧胀而成的,强度高,表面多微孔,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使用寿命长,同时部网纵横交错,不易结板,适合种植植被。本方案中,覆盖层31、中粒径滤料层32、大粒径滤料层33的厚度比为3:11:14,具体地,所述覆盖层31的厚度为150毫米,粘土陶粒直径为3.5毫米;所述中粒径滤料层32厚度为550毫米,砾石直径为25-30毫米;所述大粒径滤料层33厚度为700毫米,砾石直径为50-70毫米。
所述植被7为间隔种植的美人蕉和苦草。苦草为多年生无茎沉水植被,再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磷元素,在富含此类微量元素的水体中能够快速生长,同时生长于水面以下,其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水生态修复速度。美人蕉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壤中生长最佳,适合在本方案的粘土陶粒中种植,且花色艳丽,株型好看,观赏价值很高,又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作用。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理想花卉。两种植物的根系发达,有利于微生物生长附着,泌氧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渠道10内的水流经过一级处理区2的第一生态石笼21,第一生态石笼21将大体积漂浮物以及大直径淤泥颗粒阻挡在池体1的外侧,去除大部分可沉物和漂浮物后流入二级处理区4,在二级处理区4内的粘土陶粒和植被快速吸附降解水中的氮磷含量,并通过过滤层进行二次过滤,水流再经过三级处理区3进行第三次过滤,防止二级处理区4内的碎石杂质流入储水腔42中,实现农业污水的水体净化,净化后的水体排放入河道,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被植被吸收,促进生长,美化环境,增加水中含氧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9)

1.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进水端设有一级处理区(2),所述池体(1)的出水端设有三级处理区(4),所述三级处理区(4)的下部设有出水管(5),所述一级处理区(2)与所述三级处理区(4)之间设有二级处理区(3),所述二级处理区(3)包括若干垂直分层的过滤层,所述二级处理区(3)的顶部种植有植被(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处理区(2)内设有第一生态石笼(21),所述第一生态石笼(21)的长度与所述池体(1)的内侧宽度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态石笼(21)由若干小石笼堆叠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处理区(4)为第二生态石笼(41),所述第二生态石笼(41)呈环形,所述第二生态石笼(41)由若干小石笼构成,所述第二生态石笼(41)中部形成储水腔(42),所述储水腔(42)下部与所述出水管(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处理区(4)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二级处理区(3)过滤层上表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处理区(4)的上表面设有拦污栅(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由上至下包括覆盖层(31)、中粒径滤料层(32)、大粒径滤料层(33),所述植被(7)种植于所述覆盖层(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31)为粘土陶粒,所述中粒径滤料层(32)和大粒径滤料层(33)为砾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7)为间隔种植的美人蕉和苦草。
CN202220614308.5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Active CN217025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4308.5U CN217025685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4308.5U CN217025685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5685U true CN217025685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14308.5U Active CN217025685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5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5968B2 (ja) 田園景観型生態学的溝渠における窒素・リン遮断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101736B (zh) 一种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
CN203451288U (zh) 一种处理村落面源污水的复合生态沟渠
CN104986860A (zh) 一种无动力净化河水的生态处理工艺
CN105464050B (zh) 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CN109399800B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111592175A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
CN107724330A (zh) 一种提升河道自净能力的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204162567U (zh) 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CN103896462B (zh) 一种湿地植物清污系统
CN212315838U (zh) 一种生态驳岸净化系统
CN210140517U (zh) 一种低能耗地表水净化景观水系统
CN210150807U (zh) 一种处理低污染水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构造
CN217025685U (zh) 一种排渠末端生态沉淀池
CN217438821U (zh) 一种用于治理滨水农田径流污染的生态护岸
CN116161796A (zh) 利用河道构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的方法
CN205348113U (zh) 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CN210133936U (zh) 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CN207845434U (zh) 一种具有削峰和净化功能的雨水排出口预处理系统
CN2920984Y (zh) 一种应用于河道、湖泊治理的生态多孔介质
CN1318321C (zh) 净水石笼以及使用石笼净水的方法
CN112062280A (zh) 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
CN219526407U (zh) 一种生态洼塘带多级滞留净化系统
CN110885163B (zh) 一种库区污染源头管控方法及系统
CN219526406U (zh) 一种用于湖泊硬质驳岸生态修复的立体湿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