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2187U - 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2187U
CN217022187U CN202220855620.3U CN202220855620U CN217022187U CN 217022187 U CN217022187 U CN 217022187U CN 202220855620 U CN202220855620 U CN 202220855620U CN 217022187 U CN217022187 U CN 217022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interior trim
vehicl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56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玉
田秀梅
孙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56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2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2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2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所述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透光内饰件,所述透光内饰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以选择性地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透光内饰件具有覆盖位置和打开位置,所述透光内饰件选择性地位于所述覆盖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通过将透光内饰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显示屏上,当透光内饰件位于覆盖位置时,透光内饰件覆盖在显示屏上,使得透光内饰件与内饰设计保持统一,提高了车内装饰美观度,当透光内饰件位于打开位置时,显示屏可以直接呈现高清画面,提高观看体验感。

Description

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内饰件集成光学照明设计,车内大面积的装饰表面,包括门饰板、副仪表板和仪表板、门板装饰条、天窗、车门、门把手等都将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透光表皮,显示和控制功能未启用时可隐藏起来,给汽车带来了极大的创新体验。此外,基于这种强大的技术,在木纹,真皮,皮革,织物,玻璃,金属等各种材质上都可应用,汽车内部的每一个表面都可进行功能操作,形成了汽车的智能表面。
相关技术中,智能表面显示透光率最高只有30%,不能实现高清显示效果,而显示屏可以高清显示画面,却不能与内饰融为一体,同时还影响车内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将透光内饰件可选择性地覆盖在显示屏上,当透光内饰件覆盖在显示屏时为智能表面,反之为高清显示,既可满足高清显示,也可保持内饰的统一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所述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透光内饰件,所述透光内饰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以选择性地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透光内饰件具有覆盖位置和打开位置,所述透光内饰件选择性地位于所述覆盖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通过将透光内饰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显示屏,可以使透光内饰件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当透光内饰件选择覆盖在显示屏上时,显示屏处于智能表面模式,即显示屏上的图像内容经过透光内饰件显示图像信息,以使乘客直接触摸透光内饰件的表面进行功能操作,保证了内饰设计的统一性;当透光内饰件选择不覆盖在显示屏上时,显示屏处于高清显示模式,即显示屏上的图像内容直接显示图像信息,以使乘客获得高清的图像信息,这样通过透光内饰件是否覆盖在显示屏上,可以实现显示屏的智能表面模式和高清显示模式的自由切换,既保证了高清显示效果,又能使内饰保持设计统一感,同时还提高了车内装饰美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透光内饰件和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透光内饰件选择性地覆盖所述显示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旋转轴和底座,所述旋转轴穿设所述底座且和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旋转轴连接于所述透光内饰件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以使所述透光内饰件随所述旋转轴的旋转选择性地覆盖所述显示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在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透光内饰件的部分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透光内饰件在所述开口的范围内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透光内饰件的边缘,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围设在所述透光内饰件四周的边缘且和所述透光内饰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多个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传感器为视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语音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所述透光内饰件位于所述覆盖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屏切换第一显示模式,所述透光内饰件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屏切换第二显示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处于第一显示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处于第二显示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系统控制图。
附图标记:
100、车载显示装置;
10、显示屏;
20、透光内饰件;
30、传动组件;31、旋转轴;32、底座;3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以及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载显示装置100的车辆。
如图1-图4所示,车载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屏10和透光内饰件20。
其中,显示屏10具有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的显示内容不同,透光内饰件20可以运动地设置于显示屏10,以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透光内饰件20具有覆盖位置和打开位置,透光内饰件20选择性地位于覆盖位置或打开位置,透光内饰件20处于覆盖位置时,显示屏10处于第一显示模式,透光内饰件20处于打开位置时,显示屏10处于第二显示模式。
如此设置,透光内饰件20可通过运动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当透光内饰件20处于覆盖位置时,透光内饰件20和车身内饰融为一体,此时,显示屏10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显示屏10中的图像信息会经过透光内饰件20进行显示,即构成智能表面,可以使乘客通过触摸智能表面的图像信息进行功能操作以及查看简单的图像信息,同时保证了透光内饰件20与内饰设计的统一性,以及提高了车内美观度;当透光内饰件20处于打开位置时,即,此时透光内饰件20不会覆盖在显示屏10上,并且显示屏10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显示屏10中的图像信息不再经过透光内饰件20进行显示,而是直接显示图像信息,可以使乘客直接观看高清的图像信息,尤其高清的视频,从而实现了显示屏10的智能表面和高清显示的自由切换,既保证了车身内饰设计的统一性,又可以显示高清图像,同时提高了内饰的美观度。
当然,显示屏10也可以仅具有上述的第二显示模式,这样通过透光内饰件20选择性地覆盖在显示屏10上,即可实现智能表面模式,同时与车身内饰形成一体化设计,从而提高车身内饰的科技体验。
并且,显示屏10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的图像内容不同,当显示屏10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显示屏10可以显示图标信息和像素化图像信息,例如:暖风图标、无线网图标、音乐图标等,以功能控制的图标为主,这样可以使乘客通过触摸透光内饰件20的表面进行功能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当然,还可以显示一些具有美感或者实用性的像素化图像信息,在不进行功能操作时,乘客可以进行观看,以提高乘客的舒适体验感,当显示屏10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显示屏10可以显示视频信息,可使乘客观看高清的视频信息。
此外,显示屏10可以为背光的LCD、OLED、miniLED、microLED,显示屏1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显示器。
由此,通过将透光内饰件20可运动地设置于显示屏10,可以使透光内饰件20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当透光内饰件20选择覆盖在显示屏10上时,显示屏10上的图像内容经过透光内饰件20显示图像信息,以使乘客直接触摸透光内饰件20的表面进行功能操作,保证了内饰设计的统一性;当透光内饰件20选择不覆盖在显示屏10上时,显示屏10上的图像内容直接显示图像信息,以使乘客获得高清的图像信息,这样通过透光内饰件20是否覆盖在显示屏10上,可以实现显示屏10的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的自由切换,既保证了高清显示效果,又能使内饰保持设计统一感,同时还提高了车内装饰美观度。
具体地,透光内饰件20为车身内饰的一部分,即透光内饰件20覆盖在显示屏10,透光内饰件20与车身内饰件融为一体。并且,透光内饰件20可以为具有透光性的硬质材料,例如:透光INS、透光IML、透光TOM等,再在内外侧覆盖织物材料层、真皮层、皮革层和PV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或者,透光内饰件20可以为具有透光性的软质材料,例如:织物材料层、真皮层、皮革层和PV层中的一层或多层。如此设置,上述的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通过表面工艺进行透光设计,使透光内饰件20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当透光内饰件20覆盖在显示屏10上时,不仅可以使透光内饰件20与车身内饰融为一体,还可以使显示屏10通过透光件显示图像信息,从而构成智能表面,提高车身内饰的科技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地实施例,当透光内饰件20为硬质材料时,车载显示装置100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30,传动组件30设置于透光内饰件20和显示屏10之间,驱动件和传动组件30传动连接,以驱动透光内饰件20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如此设置,将传动组件30设置在透光内饰件20和显示屏10之间,利用驱动件驱动传动组件30,传动组件30再与透光内饰件20传动连接,从而可以使透光内饰件20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这样实现显示屏10的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的自由切换。其中,驱动件可以为驱动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传动组件30包括:旋转轴31和底座32,旋转轴31穿设底座32,并且旋转轴31和驱动件传动连接,底座32连接于显示屏10的一侧,旋转轴31连接于透光内饰件20靠近显示屏10的一侧,以使透光内饰件20随旋转轴31的旋转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如此设置,旋转轴31穿设底座32,并与驱动件传动连接,旋转轴31连接于透光内饰件20靠近显示屏10的一侧,而底座32连接于显示屏10靠近透光内饰件20的一侧,这样在驱动件的驱动力下,可以使旋转轴31带动透光内饰件20沿着旋转轴31的轴向方向上进行旋转,使透光内饰件20与显示屏10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当夹角为0°时,则透光内饰件20覆盖在显示屏10上,当夹角为大于0°并达到一定夹角时,则透光内饰件20处于打开位置,以使显示屏10显示高清图像。
而且,底座32在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开口33,透光内饰件20的部分穿过开口33与旋转轴31连接,透光内饰件20在开口33的范围内旋转。如此设置,透光内饰件20的部分穿过开口33与旋转轴31进行连接,从而可以使透光内饰件20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在开口33处进行旋转。其中,开口33在径向方向上的开口33范围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90°,并且显示屏10连接在开口33的一侧,这样可以使透光内饰件20旋转至开口33的一侧时,能够完全覆盖在显示屏10上,并保证结构稳定,而且还可以使透光内饰件20旋转至开口33的另一侧时,透光内饰件20不会遮挡住显示屏10,以保证乘客可完全观看到显示屏10中的高清图像,以提高乘客的视觉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0包括:齿轮和齿条,齿条设置于透光内饰件20的边缘,齿轮设置于驱动件上,齿轮与齿条啮合。如此设置,通过驱动件上的齿轮与透光内饰件20的齿条啮合,也可以实现透光内饰件20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并且齿轮和齿条的配合精度高,可以保证透光内饰件20的运动准确性以及高效性。当然,传动组件3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实现透光内饰件20可选择性地覆盖在显示屏10的要求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透光内饰件20为软质材料时,车载显示装置100包括:驱动件、传动组件30以及支架,支架围设在透光内饰件20四周的边缘,并且和透光内饰件20连接,传动组件30和支架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当透光内饰件20为上述的柔性材料时,可以将支架设置在透光内饰件20的四周边缘,从而可以使支架与传动组件30实现连接,以保证透光内饰件20可选择性地覆盖在显示屏10上。或者,透光内饰件20无需任何驱动件和传动组件,只需乘客选择性地拿取透光内饰件20即可,也就是说,当乘客需要观看高清图像信息时,则手动拿掉透光内饰件20,当乘客不需要观看高清图像信息时,则透光内饰件20覆盖在显示屏10上,简单方便。
此外,车载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显示屏10电连接,以控制显示器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如此设置,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屏10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切换,以使显示屏10显示不同的图像信息,以及控制器还可以控制驱动件的启闭,以使透光内饰件20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
以及,车载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多个传感器,多个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将感应的用户需求或驾驶场景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也就是说,关于车载显示装置的系统控制需要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信号输入,首先,多个传感器通过感应用户需求或者驾驶场景,可以判断出用户是否需要第一显示模式还是需要第二显示模式,然后将判断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使控制器控制显示器切换第一显示模式或第二显示模式。
进一步地,多个传感器可以为视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语音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视觉传感器利用捕获到的图像信息来感应是否有人,雷达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来感应是否有人,语音传感器利用声波原理来感应是否有人,重力传感器利用座椅下承受的重力来感应是否有人,以及红外先传感器利用光学原理来感应是否有人,通过上述传感器的感应,可以感应车内或座椅上是否有人,以此确定用户所需求的场景并传递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控制显示屏10显示相对应的图像信息,其中,当座椅无人或不需要显示时,则为第一显示模式,即智能表面模式,内饰完整且可显示简单图像信息,当座椅有人或需要显示时,则为第二显示模式,透光内饰件20运动,使显示屏10显示高清的图像信息。
具体地,可以在每个座椅下设置重力传感器,这样当乘客离开座椅时,重力传感器感应到用户不在,随即将感应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使显示屏10切换至第一显示模式,即智能表面,使内饰完整,同时显示屏10可呈现具有美感的图像信息,以提高内饰的设计感。当然,还可以同时设置视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语音传感器以及红外线传感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感应信号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按键直接切换显示屏10的显示模式。
以及,控制器可以为车载终端控制器,车载终端控制器可以与多个传感器进行电连接。如此设置,车载终端控制器可根据多个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快速切换显示屏10的工作模式,相比每个显示屏10都设置控制器来说,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并方便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100。
因此,通过将透光内饰件20可运动地设置于显示屏10,可以使透光内饰件20选择性地覆盖显示屏10,当透光内饰件20选择覆盖在显示屏10上时,显示屏10处于第一显示模式,即显示屏10上的图像内容经过透光内饰件20显示图像信息,以使乘客直接触摸透光内饰件20的表面进行功能操作,保证了内饰设计的统一性;当透光内饰件20选择不覆盖在显示屏10上时,显示屏10处于第二显示模式,即显示屏10上的图像内容直接显示图像信息,以使乘客获得高清的图像信息,这样通过透光内饰件20是否覆盖在显示屏10上,可以实现显示屏10的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的自由切换,既保证了高清显示效果,又能使内饰保持设计统一感,同时还提高了车内装饰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透光内饰件,所述透光内饰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以选择性地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透光内饰件具有覆盖位置和打开位置,所述透光内饰件选择性地位于所述覆盖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透光内饰件和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透光内饰件选择性地覆盖所述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旋转轴和底座,所述旋转轴穿设所述底座且和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旋转轴连接于所述透光内饰件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以使所述透光内饰件随所述旋转轴的旋转选择性地覆盖所述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在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透光内饰件的部分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透光内饰件在所述开口的范围内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透光内饰件的边缘,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围设在所述透光内饰件四周的边缘且和所述透光内饰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多个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传感器为视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语音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具有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所述透光内饰件位于所述覆盖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屏切换第一显示模式,所述透光内饰件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屏切换第二显示模式。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
CN202220855620.3U 2022-04-14 2022-04-14 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17022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5620.3U CN217022187U (zh) 2022-04-14 2022-04-14 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5620.3U CN217022187U (zh) 2022-04-14 2022-04-14 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2187U true CN217022187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6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5620.3U Active CN217022187U (zh) 2022-04-14 2022-04-14 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2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4229B2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11061475B2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20200369223A1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11701968B2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having a composite structure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US8025327B1 (en) Theft and tamper resistant vehicle interior
US20190121592A1 (en) Display device for vehicle
US7671851B1 (en) Reconfigurable tactile controls and displays
US8113695B2 (en) Trim component with concealed indicium
US20190011993A1 (en) Method for the interactive presentation of content on an outer face of a transportation vehicle
US20070151835A1 (en) Interior fitting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8947603B2 (en) Roof system for a vehicle
US9701201B2 (en) Input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034041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11273758B2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having a composite structure
US10493816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comfort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comfort system having a control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a comfort system
CN1831684A (zh) 汽车驾驶台集中显示及操控系统
EP2773532A1 (en) Vision system with door mounted exterior mirror and display
CN111347730A (zh) 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透光表皮包覆件
CN217022187U (zh) 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JP3668834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200972601Y (zh) 汽车驾驶台集中显示及操控系统
KR101806421B1 (ko) 자동차용 발광형 장식패널
CN109656424A (zh) 接近传感器
JP2012201222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219295323U (zh) 一种智能表面、车辆的中控台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