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4845U - 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4845U
CN217014845U CN202122708843.5U CN202122708843U CN217014845U CN 217014845 U CN217014845 U CN 217014845U CN 202122708843 U CN202122708843 U CN 202122708843U CN 217014845 U CN217014845 U CN 217014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sputum
cavity
mounting plate
limiting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88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培航
覃铁和
廖小龙
郭伟新
王中华
魏学标
廖游玩
王首红
郭晓婵
邓思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Geriatrics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Geriatrics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Geriatrics,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Geriatrics
Priority to CN2021227088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4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4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4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其中,吸痰内胆包括:具有腔体的气囊本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弹性件、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负压连接管,以及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吸痰连接管;所述吸痰连接管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大于所述负压连接管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所述负压连接管和所述吸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内胆便于运输和储存,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将盖子拿开从而使弹性件将气囊本体撑开即可使用。并且,还能够保证痰液无法从负压连接管进入负压系统内。

Description

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吸痰技术是患者住院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医务人员在给患者吸痰时需要经过负压系统连接吸痰内胆然后再连接吸痰管进而吸取换着的痰液,通过吸痰内胆储存从患者身上吸出的痰液,从而避免患者身上吸出来的痰液在负压的作用下流入医院的负压系统,从而造成负压系统的污染。
现时大多的吸痰内胆均是直接张开输送,由于其类似气囊的形状,内部的体积较大,从而导致不便于运输和储存。
并且,临床上使用一次性吸痰双内胆来防止痰液进入负压系统,但是这种吸痰内胆的安装复杂,并且由于这种吸痰内胆在使用时必须通过负压使吸痰内胆先处于真空状态后,再使吸痰内胆完全张开并用支架固定,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吸痰内胆支架和吸痰内胆之间连接性不好,导致吸痰内胆无法处于真空状态,吸痰内胆会因为有负压的吸引,导致内胆无法完全张开,此时如果内胆内有痰液,痰液就会被负压吸引到负压系统里,导致负压系统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和能够在使用时始终保持撑开状态的吸痰内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痰内胆,其包括:具有腔体的气囊本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弹性件、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负压连接管,以及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吸痰连接管;所述吸痰连接管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大于所述负压连接管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所述负压连接管和所述吸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
可选的,所述气囊本体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中空套筒;所述第一安装板盖设在所述中空套筒的一端开口上,所述第二安装板盖设在所述中空套筒的另一端开口上。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外侧壁与所述中空套筒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呈圆板状。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平行。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负压连接管的第一盖体和用于盖合所述吸痰连接管的第二盖体。
可选的,所述吸痰连接管和所述负压连接管均为直管;所述吸痰连接管和所述负压连接管相平行。
一种吸痰装置,其包括:支架和如上所述的吸痰内胆;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边缘上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槽;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边缘上开设有第二环形限位槽;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卡置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槽的第一限位座和可卡置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槽的第二限位座。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座包括:第一半圆限位条和第二半圆限位条;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限位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的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二半圆限位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可卡置在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凸起。
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座包括:第三半圆限位条和第四半圆限位条;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半圆限位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的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二卡槽;在所述第四半圆限位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可卡置在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凸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痰内胆便于运输和储存,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将盖子拿开从而使弹性件将气囊本体撑开即可使用。并且,还能够保证痰液无法从负压连接管进入负压系统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本体;11、第一安装板;111、第一环形限位槽;12、第二安装板;121、第二环形限位槽;13、中空套筒;2、弹性件;3、负压连接管;4、吸痰连接管;7、支架;8、第一限位座;81、第一半圆限位条;811、第一卡槽;82、第二半圆限位条;821、第一凸起;9、第二限位座;91、第三半圆限位条;911、第二卡槽;92、第四半圆限位条;921、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其中,为了方便显示本申请吸痰内胆的内部结构,图1示出位于气囊本体1中弹性件2。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吸痰内胆,其包括:具有腔体的气囊本体1、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弹性件2、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负压连接管3,以及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吸痰连接管4;所述吸痰连接管4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大于所述负压连接管3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
其中,具有腔体的气囊本体1能够在外力的情况下收缩和撑开,并且弹性件2设置在腔体内,使当弹性件2在没有外力的状态下能够将气囊本体1撑开,并且贯穿所述腔体并插设至腔体内的负压连接管3与医院的负压系统相连通,并且吸痰连接管4与吸痰管相连通,从而使从患者吸取的痰液能够进入气囊本体1内,并且,由于本申请在气囊本体1内设置有弹性件2,因此当负压系统的压力未大于弹性件2对气囊本体1的支撑力时,气囊本体1始终保持撑开,从而使气囊本体1内的腔体始终具有储存痰液的空间,使避免气囊本体1会因为有负压的吸引,导致内胆无法完全张开,此时如果内胆内有痰液,痰液就会被负压吸引到负压系统里,从而导致负压系统的污染。其中,本申请需要保证负压系统的负压小于弹性件2对气囊本体1的支撑力,从而避免气囊本体1在负压的作用下压扁。另外,本申请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压缩弹性件2从而使气囊本体1被压扁收缩,并且此时通过盖子将吸痰连接管4和负压连接管3盖合,从而使本申请的吸痰内胆的体积保持最小状态,从而使便于运输和储存,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将盖子拿开从而使弹性件2将气囊本体1撑开。
在实际应用中,参见图1,本申请中的负压连接管3与吸痰连接管4呈相平行设置,并且均竖直朝下。本申请中的所述吸痰连接管4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大于所述负压连接管3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负压连接管3和吸痰连接管4相邻设置,使当气囊本体1内的痰液满至吸痰连接管4位于腔体内的一端开口处时,吸痰连接管4与负压系统相隔绝,从而使痰液无法继续从吸痰连接管4进入气囊本体1内,并且由于所述吸痰连接管4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大于所述负压连接管3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从而使吸痰连接管4先触碰到痰液,痰液还没碰到负压连接管3时负压系统与吸痰连接管4已相隔绝,从而保证痰液无法从负压连接管3进入负压系统内。
在一可选的气囊本体1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所示,所述气囊本体1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以及中空套筒13,所述第一安装板11盖设在所述中空套筒13的一端开口上,所述第二安装板12盖设在所述中空套筒13的另一端开口上,而中空套筒13为可压缩变形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例如TPE材料,从而使能够从中空套筒13的外部观看内部的情况。
具体地,第一安装板11与第二安装板12呈相平行设置,并且安装后的第一安装板11、中空套筒13,以及第二安装板12组合形成圆柱状的气囊本体1。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2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1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外侧壁与所述中空套筒13相贴合,从而使弹性件2处于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压簧支撑起中空套筒13,从而避免中空套筒13被压缩。并且,本申请的压簧对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的支撑力需要大于负压系统的负压,从而避免压簧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2分别呈圆板状,并且第一安装板11与第二安装板12呈相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负压连接管3的第一盖体和用于盖合所述吸痰连接管4的第二盖体,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压缩弹性件2从而使气囊本体1被压扁收缩,并且此时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将吸痰连接管4和负压连接管3盖合,从而使本申请的吸痰装置的体积保持最小状态,从而使便于运输和储存,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拿开从而使弹性件2将气囊本体1撑开。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吸痰装置,参见图1、图5和图6所示,其包括:支架7和上述的吸痰内胆,支架7的作用为在使用时固定本申请的气囊本体1。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边缘上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槽111,也即是在第一安装板11的侧面上开设了第一环形限位槽111。在所述第二安装板12的边缘上开设有第二环形限位槽121,也即是在第二安装板12的侧面上开设了第二环形限位槽121。在所述支架7上设置有可卡置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槽111的第一限位座8和可卡置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槽121的第二限位座9。并且通过第一限位座8对第一环形限位槽111和第二限位座9对第二环形限位槽121的卡置,从而将本申请的气囊本体1安装在支架7上。并且,支架7为可循环使用,在吸痰内胆使用完毕后将吸痰内胆拆除支架7即可。
在所述弹性件2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2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座8和所述第二限位座9之间的距离,也即是当气囊本体1安装至支架上时,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使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在第一限位座8、第二限位座9和弹性件2的作用下固定,从而避免中空套筒13轴向收缩,并且由于弹性件2的外侧壁与中空套筒13的内壁相贴合,从而避免了中空套筒13径向收缩。
在一可选的第一限位座8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一限位座8包括:第一半圆限位条81和第二半圆限位条82。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81设置在所述支架7上,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8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限位条8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81的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一卡槽811,在所述第二半圆限位条8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可卡置在第一卡槽811内的第一凸起821。当第二半圆限位条82的第一凸起821卡入第二半圆限位条82的第一卡槽811内后,第一半圆限位条81和第二半圆限位条82能够构成一个圆形限位条,从而卡置到第一环形限位槽111内,使第一安装板11与支架7相固定。
在一可选的第二限位座9的实施例中,参见图6,第二限位座9包括:第三半圆限位条91和第四半圆限位条92。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91设置在所述支架7上,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9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半圆限位条9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91的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二卡槽911,在所述第四半圆限位条9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可卡置在第二卡槽911内的第二凸起921。当第四半圆限位条92的第二凸起921卡入第四半圆限位条92的第二卡槽911内后,第三半圆限位条91和第四半圆限位条92能够构成一个圆形限位条,从而卡置到第二环形限位槽121内,使第二安装板12与支架7相固定。
具体地,当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分别安装至第一限位座8和第二限位座9上时,中空套筒13始终保持撑开状态,并且压簧处于自然状态,从而使中空套筒13的内部体积处于最大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本申请的气囊本体1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压缩弹性件2从而使气囊本体1被压扁收缩,并且此时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将吸痰连接管4和负压连接管3盖合,从而使本申请的吸痰装置的体积保持最小状态,从而使便于运输和储存。在使用时,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拿开从而使弹性件2将气囊本体1撑开,将第一安装板11安装至第一安装座上,将第二安装板12安装至第二安装座上,从而使中空套筒13始终保持撑开状态,并且贯穿所述腔体并插设至腔体内的负压连接管3与医院的负压系统相连通,并且吸痰连接管4与吸痰管相连通,从而使从患者吸取的痰液能够进入气囊本体1内。在使用完毕后将第一安装板11拆离第一安装座,将第二安装板12拆离第二安装座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其中吸痰内胆便于运输和储存,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将盖子拿开从而使弹性件2将气囊本体1撑开即可使用。并且,还能够保证痰液无法从负压连接管3进入负压系统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腔体的气囊本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弹性件、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负压连接管,以及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吸痰连接管;所述吸痰连接管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大于所述负压连接管插设至所述腔体内的长度;所述负压连接管和所述吸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中空套筒;所述第一安装板盖设在所述中空套筒的一端开口上,所述第二安装板盖设在所述中空套筒的另一端开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外侧壁与所述中空套筒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呈圆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负压连接管的第一盖体和用于盖合所述吸痰连接管的第二盖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连接管和所述负压连接管均为直管;所述吸痰连接管和所述负压连接管相平行。
8.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吸痰内胆;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边缘上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槽;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边缘上开设有第二环形限位槽;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卡置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槽的第一限位座和可卡置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槽的第二限位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座包括:第一半圆限位条和第二半圆限位条;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限位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半圆限位条的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二半圆限位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可卡置在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座包括:第三半圆限位条和第四半圆限位条;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半圆限位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半圆限位条的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二卡槽;在所述第四半圆限位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可卡置在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凸起。
CN202122708843.5U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Active CN217014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8843.5U CN217014845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8843.5U CN217014845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4845U true CN217014845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8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8843.5U Active CN217014845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4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75941A (en) System for evacuating fluids from the body
KR20230034343A (ko) 남성 유체 수집 어셈블리 및 시스템, 이의 사용 방법 및 제조 방법
US7976521B2 (en) Body fluid suction reservoir
EP2465552A1 (en) Disposable sterilized cupping therapy apparatus
CN217014845U (zh) 一种吸痰内胆和吸痰装置
JPH0582219B2 (zh)
WO2019079477A1 (en) EVACUATION DRAINAGE CONTAINER
CN212699863U (zh) 奶碗及其吸奶器
US20210071770A1 (en) Leash Valve Apparatus
CN218356394U (zh) 一种袖状胃切除术用的支撑管组件
CN206454707U (zh) 一种临床采血管支架
CN212140598U (zh) 一种临时无菌储存袋
CN219835738U (zh) 一种防逆流造口袋
CN216971687U (zh) 一种新型复合吸具
CN217339521U (zh) 一种可伸缩便携式吸痰罐
CN213488655U (zh) 一种医院用简易地吸装置
CN215778692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便携式利器盒
CN221061344U (zh) 一种负压吸引装置
CN214357673U (zh) 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
CN202637372U (zh) 一种具有负压吸引功能的手术椅
CN211766671U (zh) 一种取袋开袋吸盘
CN213158180U (zh) 一种肝胆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15960849U (zh) 一种贴膜过敏输液港患者换药专用包
CN219077782U (zh)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高强度包装瓶
CN213216395U (zh) 一种适合随身携带的吸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