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4384U - 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4384U
CN217014384U CN202220028930.8U CN202220028930U CN217014384U CN 217014384 U CN217014384 U CN 217014384U CN 202220028930 U CN202220028930 U CN 202220028930U CN 217014384 U CN217014384 U CN 217014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bow joint
backup pad
fixing device
rotor arm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89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庄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o 6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o 6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o 6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No 6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0289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4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4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4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包括两根转动臂和两块弧形状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分别用于支撑上臂和下臂,其中一根转动臂的一端与另一根转动臂的一端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连接,每块支撑板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嵌槽,每个嵌槽均沿所在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支撑板,位于每块支撑板下表面上的嵌槽分别与其中一根转动臂的另一端嵌合,每块支撑板均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块支撑板的设置,两块支撑板分别能够实现对上臂和下臂的可靠支撑及固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现对肘关节的可靠固定,以避免肘关节出现随意弯曲的情况,且能够确保肘关节处的透气性,从而能够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Description

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的肘关节在受伤后,需要对肘关节进行固定,以避免肘关节出现随意弯曲的情况,目前对肘关节进行固定的方式是:在肘关节处包裹石膏,然后再在石膏的外部包裹上纱布,然而采用石膏来固定肘关节的方式存在透气性差的缺点,时间一长,位于肘关节处的皮肤容易出现瘙痒的情况,从而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不仅能够实现对肘关节的可靠固定,且能够确保肘关节处的透气性,从而能够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包括两根转动臂和两块弧形状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分别用于支撑上臂和下臂,其中一根转动臂的一端与另一根转动臂的一端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连接,每块支撑板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嵌槽,每个嵌槽均沿所在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支撑板,位于每块支撑板下表面上的嵌槽分别与其中一根转动臂的另一端嵌合,每块支撑板均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中,每根转动臂上均设置有沿转动臂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沉头孔,每个嵌槽的底部均设置有与所在侧的转动臂上的若干个沉头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每块支撑板均通过活动穿设在沉头孔中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钉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每块支撑板均能够可靠地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固定在一起,且转动臂与位于支撑板上的嵌槽嵌合后,具有支撑板与转动臂连接稳定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中,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转轴、螺栓组件和两个转盘,两个转盘的中部均设置有轴孔,转轴活动穿设在两个转盘上的轴孔中,转轴的两端通过挤压后形成外径大于轴孔的凸台;每个转盘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孔,螺栓组件穿设在每个转盘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中;两根转动臂的一端分别与其中一个转盘的外壁连接于一体;通过采用这种角度调节结构后,当螺栓组件从连接孔中拆下后,两个转盘能够依靠转轴相对转动,这样一来,能够调节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角度,以使得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角度能够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在两块支撑板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再次将螺栓组件穿设在每个转盘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中即可;此外,转轴的两端挤压形成凸台后,能够避免转轴出现脱离轴孔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中,每块支撑板的内表面上均贴合有海绵垫;通过海绵垫的设置,在上臂和下臂支撑到支撑板上时,海绵垫能够起到对上臂和下臂的支撑和缓冲作用,从而能够提高上臂和下臂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中,每块海绵垫的边缘均延伸至所在支撑板的内表面的边缘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上臂和下臂支撑到支撑板上后,海绵垫能够可靠地实现对上臂和下臂的支撑,从而能够提高上臂和下臂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中,每块支撑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一通气孔,每块海绵垫上均设置有与所在支撑板上的若干个第一通气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气孔;通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设置,在上臂和下臂支撑到支撑板上后,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能够实现通气的作用,这样一来,能够提高上臂和下臂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块支撑板的设置,两块支撑板分别能够实现对上臂和下臂的可靠支撑及固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现对肘关节的可靠固定,以避免肘关节出现随意弯曲的情况,且能够确保肘关节处的透气性,从而能够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掉螺栓组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螺栓组件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去掉螺栓组件和转轴后的部分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包括两根转动臂1和两块弧形状的支撑板2,两块支撑板2分别用于支撑上臂和下臂,其中一根转动臂1的一端与另一根转动臂1的一端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连接,每块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嵌槽21,每个嵌槽21均沿所在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支撑板2,位于每块支撑板2下表面上的嵌槽21分别与其中一根转动臂1的另一端嵌合,每块支撑板2均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1固定。
每根转动臂1上均设置有沿转动臂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沉头孔11,每个嵌槽21的底部均设置有与所在侧的转动臂1上的若干个沉头孔11一一对应的螺纹孔22,每块支撑板2均通过活动穿设在沉头孔11中且与螺纹孔22螺纹连接的螺钉3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1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每块支撑板均能够可靠地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固定在一起,且转动臂与位于支撑板上的嵌槽嵌合后,具有支撑板与转动臂连接稳定性高的优点。
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转轴41、螺栓组件42和两个转盘43,两个转盘43的中部均设置有轴孔431,转轴41活动穿设在两个转盘43上的轴孔431中,转轴41的两端通过挤压后形成外径大于轴孔431的凸台411;每个转盘4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孔432,螺栓组件42穿设在每个转盘43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432中;两根转动臂1的一端分别与其中一个转盘43的外壁连接于一体;通过采用这种角度调节结构后,当螺栓组件从连接孔中拆下后,两个转盘能够依靠转轴相对转动,这样一来,能够调节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角度,以使得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角度能够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在两块支撑板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再次将螺栓组件穿设在每个转盘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中即可;此外,转轴的两端挤压形成凸台后,能够避免转轴出现脱离轴孔的情况。
每块支撑板2的内表面上均贴合有海绵垫5;通过海绵垫的设置,在上臂和下臂支撑到支撑板上时,海绵垫能够起到对上臂和下臂的支撑和缓冲作用,从而能够提高上臂和下臂的舒适性。
每块海绵垫5的边缘均延伸至所在支撑板2的内表面的边缘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上臂和下臂支撑到支撑板上后,海绵垫能够可靠地实现对上臂和下臂的支撑,从而能够提高上臂和下臂的舒适性。
每块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一通气孔23,每块海绵垫5上均设置有与所在支撑板2上的若干个第一通气孔23一一对应的第二通气孔51;通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设置,在上臂和下臂支撑到支撑板上后,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能够实现通气的作用,这样一来,能够提高上臂和下臂的舒适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角度调节结构将两块支撑板的角度调整到合适的状态,接着将上臂和下臂分别支撑到其中一块支撑板上,接着通过纱布将上臂与其中一块支撑板包裹在一起,并通过纱布将下臂与另一块支撑板包裹在一起即可,由于上臂和下臂仅通过纱布与支撑板包裹在一起,这样一来,能够确保对上臂和下臂的透气效果,从而能够提高上臂和下臂的舒适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两块支撑板所形成的间隙能够避开肘关节,这样一来,能够确保肘关节处的透气效果,从而能够提高肘关节处的舒适度,另外,两块支撑板能够实现对上臂和下臂的可靠固定,这样一来,能够避免肘关节出现随意弯曲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转动臂(1)和两块弧形状的支撑板(2),两块所述支撑板(2)分别用于支撑上臂和下臂,其中一根所述转动臂(1)的一端与另一根所述转动臂(1)的一端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连接,每块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嵌槽(21),每个所述嵌槽(21)均沿所在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支撑板(2),位于每块所述支撑板(2)下表面上的嵌槽(21)分别与其中一根转动臂(1)的另一端嵌合,每块所述支撑板(2)均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转动臂(1)上均设置有沿转动臂(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沉头孔(11),每个所述嵌槽(21)的底部均设置有与所在侧的转动臂(1)上的若干个沉头孔(11)一一对应的螺纹孔(22),每块所述支撑板(2)均通过活动穿设在沉头孔(11)中且与螺纹孔(22)螺纹连接的螺钉(3)与对应位置上的转动臂(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转轴(41)、螺栓组件(42)和两个转盘(43),两个所述转盘(43)的中部均设置有轴孔(431),所述转轴(41)活动穿设在两个所述转盘(43)上的轴孔(431)中,所述转轴(41)的两端通过挤压后形成外径大于轴孔(431)的凸台(411);每个所述转盘(4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孔(432),所述螺栓组件(42)穿设在每个所述转盘(43)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432)中;两根所述转动臂(1)的一端分别与其中一个转盘(43)的外壁连接于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支撑板(2)的内表面上均贴合有海绵垫(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海绵垫(5)的边缘均延伸至所在支撑板(2)的内表面的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一通气孔(23),每块所述海绵垫(5)上均设置有与所在支撑板(2)上的若干个所述第一通气孔(23)一一对应的第二通气孔(51)。
CN202220028930.8U 2022-01-04 2022-01-04 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Active CN217014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8930.8U CN217014384U (zh) 2022-01-04 2022-01-04 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8930.8U CN217014384U (zh) 2022-01-04 2022-01-04 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4384U true CN217014384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8930.8U Active CN217014384U (zh) 2022-01-04 2022-01-04 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4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14384U (zh) 骨科用肘关节固定装置
JP4499415B2 (ja) 弾性基台を含む骨折の固定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CN109381284B (zh) 骶骨假体及其安装系统和安装方法
CN111329645A (zh) 一种创伤骨科用固定夹具
Yamashima Modern cranioplasty with hydroxylapatite ceramic granules, buttons, and plates
CN212038149U (zh) 一种整形美容科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0784927U (zh) 一种骨创伤夹板
CN216985187U (zh) 骨科用手臂支撑装置
Lapayowker et al. Temporal bone abnormalities in congenital neurosensory deafness as revealed by plesiosectional tomography
CN211560666U (zh) 一种耳廓加压固定装置
CN215504067U (zh) 一种用于冠脉介入手术实用体位垫
CN208958629U (zh) 一种可调节医用手术床
CN213465507U (zh) 一种骨科外用夹板
CN215273237U (zh) 外踝固定装置
CN215227781U (zh) 一种放射科用造影防护装置
CN219645895U (zh) 一种新型乳腺病灶体表定位膜
CN218739283U (zh) 一种新型颈部保护装置
CN219835722U (zh) 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固定器
CN212788728U (zh) 一种头部固定装置
CN220757530U (zh) 一种西医治疗用骨科辅助矫正设备
CN217566351U (zh) 一种用于rosa立体定向手术的三角头架固定装置
CN216090701U (zh) 一种内瘘穿刺固定器
CN205268489U (zh) 一种脑外科用头枕
CN218045809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介入术后护理舒缓装置
CN208989308U (zh) 一种骨科固定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