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4382U - 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4382U
CN217014382U CN202123412767.XU CN202123412767U CN217014382U CN 217014382 U CN217014382 U CN 217014382U CN 202123412767 U CN202123412767 U CN 202123412767U CN 217014382 U CN217014382 U CN 217014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essing
rod
screw
packag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127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静
遆云帆
鲁经纬
武振方
杨晓江
钱红波
许斌
刘晓伟
何鹏
何志伟
沈理达
晁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filed Critical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34127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4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4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4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调节结构,所述底调节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侧支撑杆,两个所述侧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上调节结构,所述上调节结构上设置有下敷料结构,所述侧支撑杆上设置有定位夹紧结构,所述定位夹紧结构上设置有上敷料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无法进行高度以及宽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无法满足不同体型患者使用,同时通过穿刺针和敷料底座配合固定,患者的患处会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可能会导致受到二次损伤,降低了使用时的安全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应力骨折是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常见的损伤,是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的过度使用性损伤所致,属于过度使用性损伤的一种,亦称疲劳骨折。根据X线平片和临床表现将骨折分为3型,其中I型,X线无骨折线;II型,X线可见无移位的骨折线;III型,完全骨折伴移位。患者应立即停止训练,I型治疗方法为予患肢垫高,II型给予夹板或石膏固定,III型需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手段的宗旨为改变骨的应力集中区,使应力引起的破骨过程减缓,而小的应力又激发了成骨过程,从而预防应力骨折的发生或加重。
然而,现有的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无法进行高度以及宽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无法满足不同体型患者使用,同时通过穿刺针和敷料底座配合固定,患者的患处会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可能会导致受到二次损伤,降低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的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无法进行高度以及宽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无法满足不同体型患者使用,同时通过穿刺针和敷料底座配合固定,患者的患处会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可能会导致受到二次损伤,降低了使用时的安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包括底调节结构,所述底调节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侧支撑杆,两个所述侧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上调节结构,所述上调节结构上设置有下敷料结构,所述侧支撑杆上设置有定位夹紧结构,所述定位夹紧结构上设置有上敷料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底调节结构、侧支撑杆与上调节结构的配合能对装置的高度以及宽度进行调节,确保装置可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通过上调节结构与上敷料结构的相互配合可对患者的患处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避免向下的重力导致患处的二次受伤,大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调节结构包括底板、滑槽一、丝杆一、滑块一与旋钮一,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一,所述滑槽一中转动连接有丝杆一,两个所述滑槽一中丝杆一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滑槽一中的丝杆一表面各安装有一个滑块一,所述滑块一中的丝母与丝杆一螺纹连接,所述丝杆一的一端延伸至底板的外侧安装有旋钮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旋钮一带动丝杆一转动,丝杆一带动两个滑块一移动,进而使得两个侧支撑杆内外活动,实现装置宽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侧支撑杆包括外杆、内杆、调节孔与销栓,所述外杆固定在滑块一位于滑槽一外侧的一端,所述外杆中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外杆上的空腔中卡合有内杆,所述内杆上等间距开设有左右两头贯通的调节孔,所述外杆的上端开设有与空腔接通的通孔,所述调节孔中安装有销栓,所述销栓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杆伸出外杆的长度,并通过调节孔与销栓对外杆与内杆锁紧,实现了装置高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上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杆、滑槽二、丝杆二、旋钮二、滑块二、下安装座、调节杆一、调节杆二、限位销与上安装座,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固定杆呈T字型结构,所述固定杆的两头穿过外杆下端的通槽,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二以及两组导向槽,两个所述滑槽二位于两组导向槽之间,所述滑槽二中转动连接有丝杆二,两个滑槽二中丝杆二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丝杆二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钮二,两个所述滑槽二中的丝杆二表面各安装有一个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上的丝母与丝杆二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二的两端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二上端面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下安装座,所述固定杆右侧的下安装座上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一,所述固定杆左侧的下安装座上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二,所述调节杆二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相邻调节杆一上的长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一与调节杆二远离下安装座的一端各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一个上安装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旋钮二带动丝杆二转动,丝杆二带动两个滑块二内外移动,进而将下敷料结构进行升降,利用下敷料结构将患者的患处撑起,避免向下的重力导致患处的二次受伤,大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下敷料结构包括下敷料底座与下敷料包,所述下敷料底座固定在上安装座上,所述下敷料底座上设置有下敷料包,所述下敷料底座与下敷料包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下敷料包中填充有敷料,所述下敷料包的口部通过拉链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敷料结构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同时便于下敷料包中的敷料进行更换,便于下敷料包的重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导向杆、固定块、弹簧与穿刺针,所述导向杆安装在内杆的头端,所述导向杆的左右两头穿过内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内杆的相邻面通过弹簧相连,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穿刺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作用下确保上敷料结构与患者患处贴合的更佳紧密,保证了装置对患者患处的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上敷料结构包括上敷料底座与上敷料包,所述上敷料底座固定在导向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所述上敷料底座上设置有上敷料包,所述上敷料底座与上敷料包通过魔术贴相连,所述上敷料包中填充有敷料,所述上敷料包的口部通过拉链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敷料结构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同时便于上敷料包中的敷料进行更换,便于上敷料包的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底调节结构、侧支撑杆与上调节结构的配合能对装置的高度以及宽度进行调节,确保装置可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调节结构与上敷料结构的相互配合可对患者的患处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避免向下的重力导致患处的二次受伤,大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调节结构;2、侧支撑杆;3、上调节结构;4、下敷料结构;5、定位夹紧结构;6、上敷料结构;11、底板;12、滑槽一;13、丝杆一;14、滑块一;15、旋钮一;21、外杆;22、内杆;23、调节孔;24、销栓;31、固定杆;32、滑槽二;33、丝杆二;34、旋钮二;35、滑块二;36、下安装座;37、调节杆一;38、调节杆二;39、限位销;310、上安装座;41、下敷料底座;42、下敷料包;51、导向杆;52、固定块;53、弹簧;54、穿刺针;61、上敷料底座;62、上敷料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包括底调节结构1,底调节结构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侧支撑杆2,底调节结构1包括底板11、滑槽一12、丝杆一13、滑块一14与旋钮一15,底板11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一12,滑槽一12中转动连接有丝杆一13,两个滑槽一12中丝杆一13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滑槽一12中的丝杆一13表面各安装有一个滑块一14,滑块一14中的丝母与丝杆一13螺纹连接,丝杆一13的一端延伸至底板11的外侧安装有旋钮一15,通过旋转旋钮一15带动丝杆一13转动,丝杆一13带动两个滑块一14移动,进而使得两个侧支撑杆2内外活动,实现装置宽度的调节,侧支撑杆2包括外杆21、内杆22、调节孔23与销栓24,外杆21固定在滑块一14位于滑槽一12外侧的一端,外杆21中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外杆21上的空腔中卡合有内杆22,内杆22上等间距开设有左右两头贯通的调节孔23,外杆21的上端开设有与空腔接通的通孔,调节孔23中安装有销栓24,销栓24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通过内杆22伸出外杆21的长度,并通过调节孔23与销栓24对外杆21与内杆22锁紧,实现了装置高度的调节。
两个侧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上调节结构3,上调节结构3包括固定杆31、滑槽二32、丝杆二33、旋钮二34、滑块二35、下安装座36、调节杆一37、调节杆二38、限位销39与上安装座310,固定杆31固定在底板11上,固定杆31呈T字型结构,固定杆31的两头穿过外杆21下端的通槽,固定杆3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二32以及两组导向槽,两个滑槽二32位于两组导向槽之间,滑槽二32中转动连接有丝杆二33,两个滑槽二32中丝杆二33的螺纹旋向相反,丝杆二3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钮二34,两个滑槽二32中的丝杆二33表面各安装有一个滑块二35,滑块二35上的丝母与丝杆二33螺纹连接,滑块二35的两端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滑块二35上端面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下安装座36,固定杆31右侧的下安装座36上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一37,固定杆31左侧的下安装座36上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二38,调节杆二38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39,限位销39与相邻调节杆一37上的长槽滑动连接,调节杆一37与调节杆二38远离下安装座36的一端各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一个上安装座310,通过旋转旋钮二34带动丝杆二33转动,丝杆二33带动两个滑块二35内外移动,进而将下敷料结构4进行升降,利用下敷料结构4将患者的患处撑起,避免向下的重力导致患处的二次受伤,大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上调节结构3上设置有下敷料结构4,下敷料结构4包括下敷料底座41与下敷料包42,下敷料底座41固定在上安装座310上,下敷料底座41上设置有下敷料包42,下敷料底座41与下敷料包42通过魔术贴连接,下敷料包42中填充有敷料,下敷料包42的口部通过拉链密封,通过下敷料结构4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同时便于下敷料包42中的敷料进行更换,便于下敷料包42的重复使用,侧支撑杆2上设置有定位夹紧结构5,定位夹紧结构5包括导向杆51、固定块52、弹簧53与穿刺针54,导向杆51安装在内杆22的头端,导向杆51的左右两头穿过内杆22,导向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固定块52与内杆22的相邻面通过弹簧53相连,固定块52上设置有穿刺针54,在弹簧53的作用下确保上敷料结构6与患者患处贴合的更佳紧密,保证了装置对患者患处的夹紧,定位夹紧结构5上设置有上敷料结构6,上敷料结构6包括上敷料底座61与上敷料包62,上敷料底座61固定在导向杆51远离固定块52的一端,上敷料底座61上设置有上敷料包62,上敷料底座61与上敷料包62通过魔术贴相连,上敷料包62中填充有敷料,上敷料包62的口部通过拉链密封,通过上敷料结构6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同时便于上敷料包62中的敷料进行更换,便于上敷料包62的重复使用。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先将敷料分别填充到下敷料包42与上敷料包62中,并用下敷料包42与上敷料包62上分拉链将下敷料包42与上敷料包62的口部封住,通过相应的魔术贴将下敷料包42与上敷料包62分别粘贴在下敷料底座41与上敷料底座61上,将患者的患处放置在下敷料包42上,旋转旋钮二34带动丝杆二33转动,丝杆二33带动两个滑块二35内外移动,进而将下敷料结构4进行升降,利用下敷料结构4将患者的患处撑起,避免向下的重力导致患处的二次受伤,将销栓24抽出,拉动内杆22,使得侧支撑杆2的高度满足需要,再通过销栓24穿过调节孔23将外杆21与内杆22进行限位,旋转旋钮一15带动丝杆一13转动,丝杆一13带动两个滑块一14移动,进而使得两个侧支撑杆2朝着患者患处移动,并在弹簧53的作用下,使得上敷料包62与患者的患处紧贴,最后用穿刺针54从一侧的固定块52穿过另一侧的固定块52,进而将患者的患处稳定垫高,随后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后续治疗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包括底调节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调节结构(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侧支撑杆(2),两个所述侧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上调节结构(3),所述上调节结构(3)上设置有下敷料结构(4),所述侧支撑杆(2)上设置有定位夹紧结构(5),所述定位夹紧结构(5)上设置有上敷料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调节结构(1)包括底板(11)、滑槽一(12)、丝杆一(13)、滑块一(14)与旋钮一(15),所述底板(11)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一(12),所述滑槽一(12)中转动连接有丝杆一(13),两个所述滑槽一(12)中丝杆一(13)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滑槽一(12)中的丝杆一(13)表面各安装有一个滑块一(14),所述滑块一(14)中的丝母与丝杆一(13)螺纹连接,所述丝杆一(13)的一端延伸至底板(11)的外侧安装有旋钮一(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杆(2)包括外杆(21)、内杆(22)、调节孔(23)与销栓(24),所述外杆(21)固定在滑块一(14)位于滑槽一(12)外侧的一端,所述外杆(21)中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外杆(21)上的空腔中卡合有内杆(22),所述内杆(22)上等间距开设有左右两头贯通的调节孔(23),所述外杆(21)的上端开设有与空腔接通的通孔,所述调节孔(23)中安装有销栓(24),所述销栓(24)的两端分别穿过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结构(3)包括固定杆(31)、滑槽二(32)、丝杆二(33)、旋钮二(34)、滑块二(35)、下安装座(36)、调节杆一(37)、调节杆二(38)、限位销(39)与上安装座(310),所述固定杆(31)固定在底板(11)上,所述固定杆(31)呈T字型结构,所述固定杆(31)的两头穿过外杆(21)下端的通槽,所述固定杆(3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二(32)以及两组导向槽,两个所述滑槽二(32)位于两组导向槽之间,所述滑槽二(32)中转动连接有丝杆二(33),两个滑槽二(32)中丝杆二(33)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丝杆二(3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钮二(34),两个所述滑槽二(32)中的丝杆二(33)表面各安装有一个滑块二(35),所述滑块二(35)上的丝母与丝杆二(33)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二(35)的两端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二(35)上端面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下安装座(36),所述固定杆(31)右侧的下安装座(36)上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一(37),所述固定杆(31)左侧的下安装座(36)上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二(38),所述调节杆二(38)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39),所述限位销(39)与相邻调节杆一(37)上的长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一(37)与调节杆二(38)远离下安装座(36)的一端各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一个上安装座(3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敷料结构(4)包括下敷料底座(41)与下敷料包(42),所述下敷料底座(41)固定在上安装座(310)上,所述下敷料底座(41)上设置有下敷料包(42),所述下敷料底座(41)与下敷料包(42)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下敷料包(42)中填充有敷料,所述下敷料包(42)的口部通过拉链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紧结构(5)包括导向杆(51)、固定块(52)、弹簧(53)与穿刺针(54),所述导向杆(51)安装在内杆(22)的头端,所述导向杆(51)的左右两头穿过内杆(22),所述导向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所述固定块(52)与内杆(22)的相邻面通过弹簧(53)相连,所述固定块(52)上设置有穿刺针(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敷料结构(6)包括上敷料底座(61)与上敷料包(62),所述上敷料底座(61)固定在导向杆(51)远离固定块(52)的一端,所述上敷料底座(61)上设置有上敷料包(62),所述上敷料底座(61)与上敷料包(62)通过魔术贴相连,所述上敷料包(62)中填充有敷料,所述上敷料包(62)的口部通过拉链密封。
CN202123412767.X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Active CN217014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2767.XU CN217014382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2767.XU CN217014382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4382U true CN217014382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12767.XU Active CN217014382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4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4294U (zh) 护理夹板
CN207024098U (zh) 可调节腹腔穿刺针固定装置
CN211884372U (zh) 骨科腿部支撑架
CN106691493A (zh) 一种下肢骨折透视垫
CN217014382U (zh) 一种胫骨内侧应力性骨折损伤控制装置
CN213075885U (zh)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CN114631922A (zh) 一种骨科用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
CN211050824U (zh) 一种康复科用仰卧起坐康复装置
CN208435889U (zh) 一种急诊医学用肢体固定装置
CN213156812U (zh) 一种骨科治疗用骨裂咬合装置
CN112545632A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自动取钉装置
CN219109693U (zh) 一种颈椎骨折治疗用颈椎后路钉棒
CN220917563U (zh) 一种夹板固定装置
CN214908314U (zh) 一种腿部骨科手术用固定装置
CN209916166U (zh) 一种多功能骨科用牵张器
CN215080476U (zh) 一种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CN217286017U (zh) 一种具有止血结构的跟骨牵引装置
CN213821930U (zh) 一种创伤性骨折急救牵引装置
CN213993874U (zh) 一种骨科床床尾牵引架
CN215503632U (zh) 一种骨科外固定支架
CN217525533U (zh) 一种骨科皮牵引辅助装置
CN218392072U (zh)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CN112022480B (zh) 一种牵引式个性化骨伤医疗夹板及使用方法
CN220778497U (zh) 一种辅助矫正器
CN217908131U (zh) 一种术后肢体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