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1141U -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1141U
CN217011141U CN202220238756.XU CN202220238756U CN217011141U CN 217011141 U CN217011141 U CN 217011141U CN 202220238756 U CN202220238756 U CN 202220238756U CN 217011141 U CN217011141 U CN 217011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bone conduction
shell
connecting wire
buck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87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ma Lv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ma Lv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ma Lv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ma Lv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87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1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1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1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包括壳体、连接线和骨传导组件,骨传导组件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壳体的侧面一体成型有一延伸部,延伸部的外端部一体成型有一扣耳部和一顶耳部,扣耳部和顶耳部的内端部分别连接于延伸部的外端部,扣耳部设置成外端部为自由端的薄型的弹性扣耳片,顶耳部设置成外端部为自由端的薄型的弹性顶耳片;连接线从壳体的上部伸出,连接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骨传导组件,连接线的第二端设置有耳机插接头。壳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简化生产工序,提高产能;连接线绕设在上耳根处,取消了耳挂,降低成本和重量,适配不同人的耳朵形状,适用人群更为广泛,舒适度更高,重量更轻,长时间佩戴不易疲劳。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骨传导耳机是通过安装在壳体中的钢片的震动将声波传导至人体的听骨,通过骨传导的方式将声波传递到人们的听觉中枢,让佩戴者听到声音,因此骨传导耳机必须与人体的头骨紧密贴合。
目前的骨传导耳机大多数采用U形的硬质后挂式架体将骨传导耳机夹持在人的头部,硬质后挂式架体的左右两侧具有弹性的臂体,通过成型在臂体的外端部的挂架挂装在人体的耳朵上,骨传导装置固定在臂体的外端部,通过臂体的弹性压力使骨传导装置贴紧在耳朵前侧或后侧的皮肤,夹紧力度无法调节,由于人体头部围度不同,夹紧力度均有差异,因此,头围较大的人佩戴时,夹紧力度偏大,导致长时间佩戴容易产生疲劳及疼痛感;头围较小的人佩戴时,夹紧力度偏小,骨传导装置与头部之间易产生间隙,无法压紧贴合头部,导致声音传递不连续,易发生漏音现象,声音忽大忽小。仅仅有小部分采用耳挂式的方式固定在耳朵上,利用外耳道将骨传导装置固定在耳朵上,再通过一个“C”字形状的耳挂将骨传导装置压贴在人体的头骨上,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解决后挂式骨传导耳机的缺点,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耳朵轮廓不同,骨传导装置的固定角度会产生差异,导致耳挂不能够很好的贴合耳朵,无法提供最大化的压紧力,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将耳挂与骨传导装置做可拆卸设计,根据不同人骨传导装置佩戴的角度,更换不同规格的耳挂,导致耳机的制造成本高,使用不便,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包括壳体、连接线和骨传导组件,骨传导组件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壳体的侧面一体成型有一延伸部,延伸部的外端部一体成型有一扣耳部和一顶耳部,扣耳部和顶耳部的内端部分别连接于延伸部的外端部,扣耳部设置成外端部为自由端的薄型的弹性扣耳片,顶耳部设置成外端部为自由端的薄型的弹性顶耳片;连接线从壳体的上部伸出,连接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骨传导组件,连接线的第二端设置有耳机插接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连接线露出在壳体的上部的线段设置成一用于绕挂在上耳根处的并且挂住骨传导耳机的挂耳线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壳体的上部开设有穿线孔,连接线的第一端穿过穿线孔与骨传导组件电性连接;壳体的内端面设置有骨传导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壳体的上部一体成型有一拉耳部,穿线孔贯穿拉耳部和壳体,拉耳部与延伸部之间的夹角为60°~12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扣耳部的外端部延伸至骨传导面的旁侧,扣耳部与延伸部之间的夹脚A为锐角,扣耳部与顶耳部之间的夹角B为钝角,在初始状态下,扣耳部的外端部与骨传导面抵顶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顶耳部的中部开设有贯穿顶耳部的弹力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弹性扣耳片朝向壳体的内端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防滑凹凸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壳体、延伸部、扣耳部和顶耳部均采用柔软的弹性材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骨传导耳机还设置有功能主机,功能主机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供电电池、无线通讯组件、至少一个耳机插接座、多个控制按键和拾音装置,供电电池、无线通讯组件、耳机插接座、各个控制按键和拾音装置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各个控制按键设置在功能主机的一侧并凸出于功能主机,耳机插接座的插口露出功能主机的外表面,耳机插接头与耳机插接座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拾音装置包括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分别安装于功能主机的上下两端或左右两端,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壳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简化生产工序,提高产能,结构简单;通过扣耳部夹持固定在耳屏上、顶耳部抵顶在耳甲腔的内壁上,以耳屏为支点,顶耳部和耳甲腔相接处为施力点,壳体为受力点,利用杠杆原理使壳体压紧头部;利用连接线绕挂在上耳根处,产生向上的拉力,克服自身重量,使壳体进一步压紧头部;取消了耳挂,降低了成本,连接线自身柔软,适配不同人的耳朵形状,不受耳挂形状影响佩戴舒适度,适用人群更为广泛,舒适度更高,重量更轻,长时间佩戴不易疲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佩戴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线连接同一耳机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线与功能主机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中:
1功能主机、11控制按键、12耳机插接座;
21壳体、211骨传导面、22延伸部、23扣耳部、24顶耳部、25拉耳部、26弹力口、27防滑凹凸纹;
3连接线、31挂耳线段;
4耳机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壳体21、连接线3和骨传导组件,骨传导组件安装在壳体21的内腔,壳体21的侧面一体成型有一延伸部22,延伸部22的外端部一体成型有一扣耳部23和一顶耳部24,扣耳部23和顶耳部24的内端部分别连接于延伸部22的外端部,扣耳部23设置成外端部为自由端的薄型的弹性扣耳片,顶耳部24设置成外端部为自由端的薄型的弹性顶耳片;连接线3从壳体21的上部伸出,连接线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骨传导组件,连接线3的第二端设置有耳机插接头4。
传统的骨传导耳机通过U形的硬质后挂式架体连接两个骨传导组件,架体夹持在人的头骨上,使骨传导组件贴紧头骨,这种方式长时间佩戴会产生疲劳甚至疼痛感,舒适度低,而小部分采用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主要通过耳挂将骨传导组件挂设在耳朵上,因此骨传导组件无法与头骨紧密贴合,收音效果差,而本实用新型的壳体21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简化生产工序,提高产能,结构简单;通过扣耳部23夹持固定在耳屏上、顶耳部24抵顶在耳甲腔的内壁上,以耳屏为支点,顶耳部24和耳甲腔相接处为施力点,壳体21为受力点,利用杠杆原理使壳体21压紧头部。
具体地,连接线3露出在壳体21的上部的线段设置成一用于绕挂在上耳根处的并且挂住骨传导耳机的挂耳线段31。利用连接线3绕挂在上耳根处,产生向上的拉力,克服自身重量,使壳体21进一步压紧头部;取消了耳挂,降低了成本,连接线3自身柔软,适配不同人的耳朵形状,不受耳挂形状影响佩戴舒适度,适用人群更为广泛,舒适度更高,重量更轻,长时间佩戴不易疲劳。
具体地,壳体21的上部开设有穿线孔212,连接线3的第一端穿过穿线孔212与骨传导组件电性连接;壳体21的内端面设置有骨传导面211。在佩戴时,顶耳部24抵顶耳朵的耳甲腔的内壁,扣耳部23和壳体21或延伸部22夹持住耳朵的耳屏,使骨传导面211抵压在耳朵前侧的头骨上,连接线3绕挂在上耳根处;通过扣耳部23夹持固定在耳屏上、顶耳部24抵顶在耳甲腔的内壁上,以耳屏为支点,顶耳部24和耳甲腔相接处为施力点,壳体21为受力点,利用杠杆原理使骨传导面211压紧头部;利用连接线3绕设在耳朵上,代替耳挂,产生向上的拉力,克服的自身重量,使壳体21进一步压紧头部。
具体地,壳体21的上部一体成型有一拉耳部25,穿线孔212贯穿拉耳部25和壳体21,拉耳部25与延伸部22之间的夹角为60°~120°。优选地,拉耳部25与延伸部22之间的夹角为70°~90°,当扣耳部23夹持固定在耳屏上、顶耳部24抵顶在耳甲腔的内壁上时,拉耳部25朝向耳朵的上耳根处,便于将连接线3绕挂在上耳根处。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扣耳部23的外端部延伸至骨传导面211的旁侧,扣耳部23与延伸部22之间的夹脚A为锐角,扣耳部23与顶耳部24之间的夹角B为钝角,在初始状态下,扣耳部23的外端部与骨传导面211抵顶配合。在初始状态即未佩戴时,扣耳部23的外端部与骨传导面211抵顶配合,夹脚A角度缩小,提高夹持耳屏的夹紧力;当佩戴时,顶耳部24的自由端抵顶在耳甲腔的内壁上,产生一个向前和向外的力,以耳屏与扣耳部23的相接处为支点,将装有骨传导组件的壳体21像内侧压紧,使骨传导面211贴紧头骨的同时将扣耳部23抵压在耳屏上,固定更加牢固。
具体地,顶耳部24的中部开设有贯穿顶耳部24的弹力口26。弹力口26使顶耳部24能够产生更大的弹性形变,增加了顶耳部24的弹性,能够适配不同大小的耳甲腔,进一步增加适配性和舒适度。
具体地,弹性扣耳片朝向壳体21的内端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防滑凹凸纹27。防滑凹凸纹27增加了顶耳部24与耳朵之间的摩擦力,固定更加牢固。
具体地,壳体21、延伸部22、扣耳部23和顶耳部24均采用柔软的弹性材质。壳体21为一体成型结构,简化加工工序,提高产能,一体成型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使用更加方便,柔软的弹性材质使佩戴舒适度更高,适应人群更广泛。
具体地,如图5所示,骨传导耳机还设置有功能主机1,功能主机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供电电池、无线通讯组件、至少一个耳机插接座12、多个控制按键11和拾音装置,供电电池、无线通讯组件、耳机插接座12、各个控制按键11和拾音装置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各个控制按键11设置在功能主机1的一侧并凸出于功能主机1,耳机插接座12的插口露出功能主机1的外表面,耳机插接头4与耳机插接座12插接配合。功能主机1的上部连接有挂脖绳,在佩戴时,将挂脖绳挂设在脖子上或固定在衣服上,由于骨传导组件的耗电量相对普通喇叭的耗电量较大,因此需要更大容量的供电电池,将除骨传导组件以外的所有元器件全部安装在功能主机1内,减轻骨传导组件的重量,提高佩戴舒适性,达到无感佩戴的效果。
功能主机1上设置有两个耳机插接座12,每一个耳机插接座12分别插接有一个骨传导耳机;或者如图6所示,功能主机1上设置有一个耳机插接座12,两个骨传导耳机的两个连接线的第二端连接同一耳机插接头4,以实现双耳佩戴,收音效果更佳。
具体地,拾音装置包括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分别安装于功能主机1的上下两端或左右两端,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收音麦克风进行通话拾音,而降噪麦克风识别环境音对通话进行降噪,使得通话效果更佳;无线通讯组件采用蓝牙模块,通过蓝牙模块利用蓝牙连接音源设备,无线束束缚,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1)、连接线(3)和骨传导组件,骨传导组件安装在壳体(21)的内腔,壳体(21)的侧面一体成型有一延伸部(22),延伸部(22)的外端部一体成型有一扣耳部(23)和一顶耳部(24),扣耳部(23)和顶耳部(24)的内端部分别连接于延伸部(22)的外端部,扣耳部(23)设置成外端部为自由端的薄型的弹性扣耳片,顶耳部(24)设置成外端部为自由端的薄型的弹性顶耳片;连接线(3)从壳体(21)的上部伸出,连接线(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骨传导组件,连接线(3)的第二端设置有耳机插接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3)露出在所述壳体(21)的上部的线段设置成一用于绕挂在上耳根处的并且挂住所述骨传导耳机的挂耳线段(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上部开设有穿线孔(212),所述连接线(3)的第一端穿过穿线孔(212)与所述骨传导组件电性连接;壳体(21)的内端面设置有骨传导面(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上部一体成型有一拉耳部(25),所述穿线孔(212)贯穿拉耳部(25)和壳体(21),拉耳部(25)与所述延伸部(22)之间的夹角为60°~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扣耳部(23)的外端部延伸至所述骨传导面(211)的旁侧,扣耳部(23)与所述延伸部(22)之间的夹脚A为锐角,扣耳部(23)与所述顶耳部(24)之间的夹角B为钝角,在初始状态下,扣耳部(23)的外端部与骨传导面(211)抵顶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耳部(24)的中部开设有贯穿顶耳部(24)的弹力口(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耳片朝向所述壳体(21)的内端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防滑凹凸纹(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所述延伸部(22)、所述扣耳部(23)和所述顶耳部(24)均采用柔软的弹性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耳机还设置有功能主机(1),功能主机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供电电池、无线通讯组件、至少一个耳机插接座(12)、多个控制按键(11)和拾音装置,供电电池、无线通讯组件、耳机插接座(12)、各个控制按键(11)和拾音装置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各个控制按键(11)设置在功能主机(1)的一侧并凸出于功能主机(1),耳机插接座(12)的插口露出功能主机(1)的外表面,所述耳机插接头(4)与耳机插接座(12)插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装置包括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分别安装于所述功能主机(1)的上下两端或左右两端,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CN202220238756.XU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Active CN217011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8756.XU CN217011141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8756.XU CN217011141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1141U true CN217011141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93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8756.XU Active CN217011141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1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36486U (zh) 一种骨传导无线耳机
WO2018126963A1 (zh) 耳挂结构及包含该耳挂结构的耳机
CN112188351B (zh) 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CN210868165U (zh) 骨传导扬声器及骨传导耳机
CN210957117U (zh) Usb接口母座、usb接口公座及耳机
CN217011141U (zh) 一种一体耳挂式的骨传导耳机
CN112423182A (zh) 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JP4135042B2 (ja) ヘッドホン
CN213186505U (zh) 一种骨传导与空气传导结合的耳机
CN214070124U (zh) 一种改进传声结构的骨传导耳机
CN21587178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4014497U (zh) 一种具有多支撑部的耳机
CN214960051U (zh) 一种改进的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CN109905830B (zh) 一种助听器佩戴辅助装置
CN20869150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蓝牙耳机
CN213342630U (zh) 一种改进穿戴舒适度的骨传导耳机
CN212344015U (zh) 一种不易掉落的挂耳式蓝牙耳机
KR20210088201A (ko) 블루투스 안테나를 포함한 귀걸이형 무선이어폰 실리콘커버
CN206698394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运动耳机
CN204721576U (zh) 一种双卷线盘式可收线耳机
CN212785776U (zh) 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骨传导蓝牙耳机
CN212909964U (zh) 后挂式耳机
CN213462229U (zh) 一种超薄型挂耳式耳机
CN213368148U (zh) 便携式无线蓝牙扩音器
CN212064314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