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3889U - 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3889U
CN216993889U CN202220785820.6U CN202220785820U CN216993889U CN 216993889 U CN216993889 U CN 216993889U CN 202220785820 U CN202220785820 U CN 202220785820U CN 216993889 U CN216993889 U CN 216993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fixed
gas cylinder
fix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858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元鸿
赵富威
吴猛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sh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858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3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3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3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储气瓶固定结构包括:承托支架和固定组件;承托支架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中部固定块、第一上弧带和第一下弧带与第二上弧带和第二上弧带,第一上弧带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的上端固定,第一上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弧线远离承托支架延伸,第二上弧带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的上端固定,第一上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圆弧线远离第一上弧带延伸,第二下弧带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的下端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可以先在线下将储气瓶固定好,再将固定好储气瓶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固定到整车上,减少对车辆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在乘用车等载具的储气系统设计方式中,国内外最常见且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储气系统为框架式储气系统和单气瓶与储气瓶下支架与车身直接安装式的结构,其布置方式与整车的空间分配、储气系统机械结构安全有着直接关系。
例如现有的车载储氢系统,主要由加氢口、储氢瓶、集成瓶阀(OTV)、减压阀、泄放阀及管路、接头和储氢系统框架组成。其中储氢系统框架是各个零部件布置的基础,其作用是将气瓶、管路等零件牢靠稳定的固定在车身上并保护其不被外界因素损伤。
现在的乘用车布置寸土寸金,而储氢系统中储氢瓶的布置与固定则需要较大的空间支持,那么如何尽量用更小的空间布置固定好数量更多、容积更大的储氢瓶则成为了储氢系统布置的一个业界共同的目标。现有技术领域中的解决方案基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整体框架式储氢系统。此方案通过在气瓶外围布置一圈框架,并在框架之上安装气瓶固定的零部件,再将框架与整车对接安装。第二种为储氢瓶下支架与车身直接安装式的结构,该结构的储氢瓶下部承托的支架与绑带连接的部分再延长,可以直接与整车安装固定。
然而,框架式固定结构虽然可以一次性安装多个气瓶,但需要占据的整车空间较大。而储氢瓶下支架与车身直接安装式的结构虽占用空间较小,但是无法使两个气瓶距离较近的固定在一起,且需要车身配合程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储气瓶固定结构,所述储气瓶固定结构可以先在线下将储气瓶直接固定好,再将固定好储气瓶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固定到整车上,相对于框架式储气系统,节省了设置在储气瓶周围的框架,减少了对车辆空间的占用;相对于储气瓶下支架与车身直接安装式的结构,可以将两个储气瓶较近的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减少了对车辆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储气瓶固定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储气瓶固定机构,包括:承托支架;固定组件,所述承托支架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中部固定块,所述中部固定块沿上下延伸,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下端与所述承托支架固定,第一上弧带和第一下弧带,所述第一上弧带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一上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弧线远离所述承托支架延伸,所述第一下弧带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一下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下凸起的弧线远离所述承托支架延伸,所述第一上弧带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弧带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弧带、所述第一下弧带和所述中部固定块配合限定出轴线平行于所述承托支架的第一气瓶固定口,多个所述固定组件的多个所述第一气瓶固定口在所述承托支架沿长度方向相对;第二上弧带和第二下弧带,所述第二上弧带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二上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圆弧线远离所述第二上弧带延伸,所述第二下弧带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二下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下凸起的圆弧线远离所述第二下弧带延伸,所述第二上弧带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上弧带、所述第二下弧带和所述中部固定块配合限定出轴线平行于所述承托支架的第二气瓶固定口,多个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在所述承托支架沿长度方向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可以先在线下将储气瓶直接安装固定好,再将固定好储气瓶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固定到整车上,相对于框架式储气系统,节省了设置在储气瓶周围的框架,减少了对车辆空间的占用;相对于储气瓶下支架与车身直接安装式的结构,可以将两个储气瓶较近的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减少了对车辆空间的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部固定块包括: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形成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上弧带的内弧面相接且下端与所述第一下弧带的内弧面相接,所述第二弧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弧带的内弧面相接且下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的内弧面相接;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固定于所述配合块的顶部,所述第一上弧带和所述第二上弧带均与所述上连接块固定;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固定于所述配合块的底部,所述第一下弧带和所述第二下弧带均与所述下连接块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下方向上,所述配合块在所述第一气瓶固定口与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的中心连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块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上弧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上弧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固定于所述上连接块,所述第二翻边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固定于所述上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一下弧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下弧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三固定孔固定于所述下连接块,所述第四翻边通过第四紧固件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固定于所述下连接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紧固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块和与所述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螺母弹性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弧带包括:均沿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子带和第二子带,所述第一子带的一端与所述上连接块固定,所述第二子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带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带的所述另一端形成有第五翻边,所述第二子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六翻边,所述第五翻边和所述第六翻边通过第五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五紧固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翻边或第六翻边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与所述第五紧固件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螺母弹性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车连接板,所述第一上弧带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弧带的所述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车连接板固定;第二车连接板,所述第二上弧带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的所述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车连接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内设有存放腔;两个储气瓶;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储气瓶固定结构,所述储气瓶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存放腔内,两个所述储气瓶分别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气瓶固定口和多个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固定于所述储气瓶固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储气瓶固定机构,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储气瓶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包括气瓶);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储气瓶固定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中部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上弧带和第一下弧带连接位置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000、储气瓶固定结构;
100、承托支架;
210、中部固定块;211、配合块;212、上连接块、2121、第一固定孔;2122、第二固定孔;213、下连接块;2131、第三固定孔;2132、第四固定孔;220、第一气瓶固定口;221、第一上弧带;2211、第一翻边;222、第一下弧带;2221、第三翻边;230、第二气瓶固定口;231、第二上弧带;2311、第二翻边;2312、第一子带;2313、第二子带;2314、第五翻边;2315、第六翻边;232、第二下弧带;2321、第四翻边;
240、第一弹性件;
250、第二弹性件;
300、第一车连接板;
400、第二车连接板;
500、储气瓶;
600、第二固定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储气瓶500可以为氢气瓶、天然气瓶、氮气瓶和氧气瓶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包括:承托支架100和固定组件。承托支架100沿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中部固定块210、第一上弧带221、第一下弧带222、第二上弧带231和第二下弧带232。
具体地,中部固定块210沿上下(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中部固定块210的下端与承托支架100固定,中部固定块210与承托支架100均是金属材质的钣金件,中部固定块210与承托支架10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实现固定,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
第一上弧带221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210的上端固定,第一上弧带221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弧线远离承托支架100延伸,第一下弧带222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210的下端固定,第一下弧带222的另一端沿向下凸起的弧线远离承托支架100延伸,第一上弧带221的另一端与第一下弧带222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上弧带221、第一下弧带222和中部固定块210配合限定出轴线平行于承托支架100的第一气瓶固定口220,多个固定组件的多个第一气瓶固定口220在承托支架100沿长度方向相对;这样,通过多个由第一上弧带221、第一下弧带222和中部固定块210形成的第一气瓶固定口220,实现对储气瓶500的固定。
第二上弧带231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210的上端固定,第二上弧带231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圆弧线远离第二上弧带231延伸,第二下弧带232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210的下端固定,第二下弧带232的另一端沿向下凸起的圆弧线远离第二下弧带232延伸,第二上弧带231的另一端与第二下弧带232的另一端相连,第二上弧带231、第二下弧带232和中部固定块210配合限定出轴线平行于承托支架100的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多个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在承托支架100沿长度方向相对。这样,通过多个由第二上弧带231、第二下弧带232和中部固定块210形成的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实现对储气瓶500的固定,通过中部固定块210将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固定在一起,可以减小两个储气瓶500之间的间距,提高两个储气瓶500之间固定的稳定性。
例如,参照图1,两个沿承托支架100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气瓶固定口220实现对一个储气瓶500的固定,两个沿承托支架100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实现对另一个储气瓶500的固定,储气瓶500表面与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垫,储气瓶500表面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垫,由于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均由金属钣金件形成,相比较塑料材质的储气瓶500外壳硬度较大,容易对储气瓶500表面形成损伤,通过在储气瓶500表面与第一气瓶固定口220和储气瓶500表面设置第一缓冲垫,在储气瓶500表面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之间设置第二缓冲垫,可以避免储气瓶500表面损坏的情况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可以先在线下将储气瓶500直接安装固定好,再将固定好储气瓶500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固定到车辆上,相对于框架式储气系统,节省了设置在储气瓶500周围的框架,减少了对车辆空间的占用;相对于储气瓶下支架与车身直接安装式的结构,可以将两个储气瓶500较近的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减少了对车辆空间的占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中部固定块210可以包括配合块211、上连接块212和下连接块213。配合块211形成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的上端与第一上弧带221的内弧面相接且下端与第一下弧带222的内弧面相接,第二弧面的上端与第二上弧带231的内弧面相接且下端与第二下弧带232的内弧面相接;上连接块212固定于配合块211的顶部,第一上弧带221和第二上弧带231均与上连接块212固定;下连接块213固定于配合块211的底部,第一下弧带222和第二下弧带232均与下连接块213固定。这样,通过配合块211的第一弧面与第一上弧带221和第一下弧带222配合,形成闭合的第一气瓶固定口220;通过配合块211的第二弧面与第二上弧带231和第二下弧带232配合,形成闭合的第二气瓶固定口230;进而实现对储气瓶500的固定。
其中,配合块211与上连接块212和下连接块213之间的固定可以通过焊接实现,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在上下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配合块211在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的中心连线的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这样,可以尽量减小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之间的空间,进而节省车辆的空间占用。
具体地,储气瓶500大体呈圆柱形状,当两个储气瓶500分别放置在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时,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之间的距离在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中心连线的位置最小,由此,在上下方向上,将配合块211在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的中心连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在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的连线位置的宽度最小,这样可以充分减少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之间的空间,节省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对车辆空间的占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20mm。这样,可以减小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设置为10-20mm,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设置为10mm、12mm、14mm、16mm、18mm和20mm。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过程中,配合块211需要一定的强度,所以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能太小,太小的话,配合块211的强度不够,由于要充分的节省空间,所以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能太大。
优选地,将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设置为14mm,这样,在保证配合块211强度的情况下,充分节省空间,减少对车辆空间的占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上连接块21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孔2121和第二固定孔2122,第一上弧带22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翻边2211,第二上弧带231的一端形成有第二翻边2311,第一翻边2211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2121固定于上连接块212,第二翻边2311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固定孔2122固定于上连接块212;下连接块213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三固定孔2131和第四固定孔2132,第一下弧带222的一端形成有第三翻边2221,第二下弧带232的一端形成有第四翻边2321,第三翻边2221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三固定孔2131固定于下连接块213,第四翻边2321通过第四紧固件穿过第四固定孔2132固定于下连接块213。这样,通过上连接块212与下连接块213将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固定连接,将两个储气瓶500固定在一起,便于组装后将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连接到车辆上。
其中,上连接块212由多块金属钣金件焊接形成,第一固定孔2121形成与上连接块212朝向第一气瓶固定口220的一面,第二固定孔2122贯通与上连接块212的前面与后面,下连接块213形成为空心的金属管,第三固定孔2131与第四固定孔2132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并均贯穿于下连接件的前后表面,下连接块213的朝向承托支架100的一面与承托支架100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0,第一弹性件240套设在第一紧固件上,第一弹性件240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块212和与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螺母弹性抵接。由于储气瓶500在组装与工作的过程中,储气瓶500内的压强会发生变化,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轻微的变化,设置第一弹性件240可以在储气瓶500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适当的缩小或者扩大第一气瓶固定口220的大小,保证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储气瓶500的适配。
例如,在组装的过程中,先将空的储气瓶500固定到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上,然后将第一紧固件旋紧到合适的位置,第一弹性件240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向储气瓶500中充气,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变大,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将第一弹性件240进一步地压缩,第一紧固件处于可活动状态,在储气瓶500使用的过程中,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逐渐减小,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小,第一弹性件240解压一定的程度,使得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仍然与此时储气瓶500的体积适配,保证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对储气瓶500固定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上弧带231包括:均沿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子带2312和第二子带2313,第一子带2312的一端与上连接块212固定,第二子带23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子带2312的另一端,第二子带2313的另一端与第二下弧带232相连。这样,通过第一子带2312、第二子带2313、第二下弧带232与配合块211的第二弧面形成完整的第二气瓶固定口2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一子带2312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五翻边2314,第二子带2313的一端形成有第六翻边2315,第五翻边2314和第六翻边2315通过第五紧固件固定连接,固定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250,第二弹性件250套设在第五紧固件上,第二弹性件250的一端与第五翻边2314或第六翻边2315弹性抵接,第二弹性件250的另一端与与第五紧固件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螺母弹性抵接。设置第二弹性件250可以在储气瓶500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适当的缩小或者扩大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的大小,保证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与储气瓶500的适配。
例如,在组装的过程中,先将空的储气瓶500固定到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上,然后将第五紧固件旋紧到合适的位置,第二弹性件250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向储气瓶500中充气,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变大,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将第二弹性件250进一步地压缩,第五紧固件处于可活动状态,在储气瓶500使用的过程中,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逐渐减小,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小,第二弹性件250解压一定的程度,使得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仍然与此时储气瓶500的体积适配,保证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对储气瓶500固定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固定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车连接板300和第二车连接板400;第一上弧带221的另一端与第一下弧带222的另一端均与第一车连接板300固定;第二上弧带231的另一端与第二下弧带232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车连接板400固定。这样,将第一上弧带221的另一端与第一下弧带222的另一端与第一车连接板300固定,可以增强第一上弧带221与第一下弧带22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将第二上弧带231的另一端与第二下弧带232的另一端与第二车连接板400固定,可以增强第二上弧带231与第二下弧带23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车连接板300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承托支架100的后方;第二车连接板400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承托支架100的前方,第一车连接板300、第二车连接板400和承托支架100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形成于车身连接的连接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两个储气瓶50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氢能源车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具体地,车身内设有存放腔;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固定于存放腔内,两个储气瓶500分别通过多个第一气瓶固定口220和多个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固定于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
其中,车辆中的储气瓶500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用来储存氢气、天然气和氮气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具体地,车身上设有位于存放腔内的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600,第一车连接板300与第一固定梁紧固连接,第二车连接板400与第二固定梁600紧固连接。从而将在线下组装好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固定到车身上。
下面将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
实施例一,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可以包括:承托支架100和固定组件。
承托支架100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中部固定块210、第一上弧带221、第一下弧带222、第二上弧带231、第二下弧带232、第一弹性件240、第二弹性件250、第一车连接板300和第二车连接板400。
中部固定块210沿上下延伸,中部固定块210的下端与承托支架100固定,第一上弧带221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210的上端固定,第一上弧带221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弧线远离承托支架100延伸,第一下弧带222的一端与中部固定块210的下端固定,第一下弧带222的另一端沿向下凸起的弧线远离承托支架100延伸,第一上弧带2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弧带222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弧带221、所述第一下弧带222和所述中部固定块210配合限定出轴线平行于所述承托支架100的第一气瓶固定口220,多个所述固定组件的多个所述第一气瓶固定口220在所述承托支架100沿长度方向相对。
第二上弧带231和第二下弧带232,所述第二上弧带231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210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一上弧带221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圆弧线远离所述第一上弧带221延伸,所述第二下弧带232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210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二下弧带232的另一端沿向下凸起的圆弧线远离所述第一下弧带222延伸,所述第二上弧带231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232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上弧带231、所述第二下弧带232和所述中部固定块210配合限定出轴线平行于所述承托支架100的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多个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230在所述承托支架100沿长度方向相对。
中部固定块210可以包括:配合块211、上连接块212和下连接块213。配合块211形成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的上端与第一上弧带221的内弧面相接且下端与第一下弧带222的内弧面相接,第二弧面的上端与第二上弧带231的内弧面相接且下端与第二下弧带232的内弧面相接;上连接块212固定于配合块211的顶部,第一上弧带221和第二上弧带231均与上连接块212固定;下连接块213固定于配合块211的底部,第一下弧带222和第二下弧带232均与下连接块213固定。
在上下方向上,配合块211在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的中心连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上连接块21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孔2121和第二固定孔2122,第一上弧带22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翻边2211,第二上弧带231的一端形成有第二翻边2311,第一翻边2211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2121固定于上连接块212,第二翻边2311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固定孔2122固定于上连接块212;下连接块213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三固定孔2131和第四固定孔2132,第一下弧带222的一端形成有第三翻边2221,第二下弧带232的一端形成有第四翻边2321,第三翻边2221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三固定孔2131固定于下连接块213,第四翻边2321通过第四紧固件穿过第四固定孔2132固定于下连接块213。第二上弧带231包括均沿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子带2312和第二子带2313,第一子带2312的一端与上连接块212固定,第二子带23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子带2312的另一端,第二子带2313的另一端与第二下弧带232相连。第一子带2312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五翻边2314,第二子带2313的一端形成有第六翻边2315,第五翻边2314和所述第六翻边2315通过第五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上弧带221的另一端与第一下弧带222的另一端均与第一车连接板300固定;第二上弧带231的另一端与第二下弧带232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车连接板400固定。
第一弹性件240套设在第一紧固件上,第一弹性件240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块212和与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螺母弹性抵接。第二弹性件250套设在所述第五紧固件上,第二弹性件250的一端与第五翻边2314或第六翻边2315弹性抵接,第二弹性件250的另一端与与第五紧固件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螺母弹性抵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组装的过程中,先将空的储气瓶500固定到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上,然后将第一紧固件旋紧到合适的位置,第一弹性件240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向储气瓶500中充气,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变大,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将第一弹性件240进一步地压缩,第一紧固件处于可活动状态,在储气瓶500使用的过程中,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逐渐减小,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小,第一弹性件240解压一定的程度,使得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仍然与此时储气瓶500的体积适配;同时,将第五紧固件旋紧到合适的位置,第二弹性件250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向储气瓶500中充气,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变大,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将第二弹性件250进一步地压缩,第五紧固件处于可活动状态,在储气瓶500使用的过程中,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逐渐减小,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小,第二弹性件250解压一定的程度,使得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仍然与此时储气瓶500的体积适配,保证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对储气瓶500固定的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可以先在线下将储气瓶500直接安装固定好,再将固定好储气瓶500的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固定到车辆上,相对于框架式储气系统,节省了·设置在储气瓶500周围的框架,减少了对车辆空间的占用;相对于储气瓶下支架与车身直接安装式的结构,可以将两个储气瓶500较近的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减少了对车辆空间的占用。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车辆上设置有多个储气瓶500,储气瓶500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和六个等。
下面仅以车辆上设置三个储气瓶500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述方案后,显然能够理解当储气瓶500数量为四个及以上数量时的方案,在此不一一赘述。
储气瓶固定结构100包括固定组件和两个承托支架100,两个承托支架100分别为:第一承托支架和第二承托支架;固定组件包括两个中部固定块210,两个中部固定块210分别为第一中部固定块和第二中部固定块,第一中部固定块的下端与第一承托支架固定,第二中部固定块的下端与第二承托支架固定。
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上弧带221、第一下弧带222、第二上弧带231、第二下弧带232、第三上弧带和第三下弧带;第一上弧带221、第一下弧带222与第一中部固定块形成放置一个储气瓶500的第一气瓶固定口220;第二上弧带231、第二下弧带232、第一中部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形成放置一个储气瓶500的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第三上弧带、第三下弧带与第二中部固定块形成放置一个储气瓶500的第三气瓶固定口。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由第一中部固定块连接;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与第三气瓶固定口之间由第二中部固定块连接。
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0、第二弹性件250和第三弹性件。第一弹性件240与第一气瓶固定口220连接;第二弹性件250与第二气瓶固定口230连接;第三弹性件与第三气瓶固定口连接。
具体地,在组装的过程中,先将空的储气瓶500固定到储气瓶固定结构1000上,然后将第一紧固件旋紧到合适的位置,第一弹性件240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向储气瓶500中充气,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变大,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将第一弹性件240进一步地压缩,第一紧固件处于可活动状态,在储气瓶500使用的过程中,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逐渐减小,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小,第一弹性件240解压一定的程度,使得第一气瓶固定口220仍然与此时储气瓶500的体积适配;同时,将第五紧固件旋紧到合适的位置,第二弹性件250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向储气瓶500中充气,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变大,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将第二弹性件250进一步地压缩,第五紧固件处于可活动状态,在储气瓶500使用的过程中,储气瓶500中的压强会逐渐减小,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小,第二弹性件250解压一定的程度,使得第二气瓶固定口230仍然与此时储气瓶500的体积适配;同时,将地三弹性件对应的紧固件旋紧到合适的位置,地三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向储气瓶500充气,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发生膨胀,将第三弹性件进一步地压缩,在储气瓶500使用的过程中,储气瓶500的体积会减小,地三弹性件解压,使得第三气瓶固定口仍然与此时储气瓶500的体积适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托支架;
固定组件,所述承托支架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中部固定块,所述中部固定块沿上下延伸,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下端与所述承托支架固定,
第一上弧带和第一下弧带,所述第一上弧带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一上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弧线远离所述承托支架延伸,所述第一下弧带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一下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下凸起的弧线远离所述承托支架延伸,所述第一上弧带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弧带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弧带、所述第一下弧带和所述中部固定块配合限定出轴线平行于所述承托支架的第一气瓶固定口,多个所述固定组件的多个所述第一气瓶固定口在所述承托支架沿长度方向相对;
第二上弧带和第二下弧带,所述第二上弧带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二上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上凸起的圆弧线远离所述第二上弧带延伸,所述第二下弧带的一端与所述中部固定块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二下弧带的另一端沿向下凸起的圆弧线远离所述第二下弧带延伸,所述第二上弧带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上弧带、所述第二下弧带和所述中部固定块配合限定出轴线平行于所述承托支架的第二气瓶固定口,多个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在所述承托支架沿长度方向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固定块包括:
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形成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上弧带的内弧面相接且下端与所述第一下弧带的内弧面相接,所述第二弧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弧带的内弧面相接且下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的内弧面相接;
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固定于所述配合块的顶部,所述第一上弧带和所述第二上弧带均与所述上连接块固定;
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固定于所述配合块的底部,所述第一下弧带和所述第二下弧带均与所述下连接块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所述配合块在所述第一气瓶固定口与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的中心连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块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上弧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上弧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固定于所述上连接块,所述第二翻边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固定于所述上连接块;
所述下连接块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一下弧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下弧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三固定孔固定于所述下连接块,所述第四翻边通过第四紧固件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固定于所述下连接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紧固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块和与所述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螺母弹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弧带包括:均沿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子带和第二子带,所述第一子带的一端与所述上连接块固定,所述第二子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带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带的所述另一端形成有第五翻边,所述第二子带的所述一端形成有第六翻边,所述第五翻边和所述第六翻边通过第五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五紧固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翻边或第六翻边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和所述第五紧固件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螺母弹性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
第一车连接板,所述第一上弧带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弧带的所述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车连接板固定;
第二车连接板,所述第二上弧带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弧带的所述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车连接板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所述车身内设有存放腔;
两个储气瓶;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气瓶固定结构,所述储气瓶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存放腔内,两个所述储气瓶分别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气瓶固定口和多个所述第二气瓶固定口固定于所述储气瓶固定结构。
CN202220785820.6U 2022-03-30 2022-03-30 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6993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5820.6U CN216993889U (zh) 2022-03-30 2022-03-30 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5820.6U CN216993889U (zh) 2022-03-30 2022-03-30 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3889U true CN216993889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85820.6U Active CN216993889U (zh) 2022-03-30 2022-03-30 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3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9331B2 (en) Tank holding mechanism for gas tank and vehicle in which gas tank is mounted using the same
US7543667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compressed gas storage tank of vehicle
US9061583B2 (en) Rear integration of a suspension system and fuel tanks in fuel cell vehicles
EP3142887B1 (en) Tanks forming rack superstructure
US7481411B2 (en) Rear impact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fuel cell vehicle
EP3693201B1 (en) Fuel cell vehicle
US7959174B2 (en) Air spring/coil spring combination suspension system
US9290091B2 (en) Modularized structure of fuel device and rear suspension
CN102059998B (zh) 用于车辆的气囊安装组件
WO2007092584A2 (en) Improved air spring/coil spring combination suspension system
CN102092284B (zh) 成角度安装的高压容器
CN216993889U (zh) 储气瓶固定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139300U (zh) 一种重卡尿素箱和储气筒的安装结构
CN112937242A (zh) 一种汽车及其具有后桥驱动功能的汽车空气悬架
CN213892169U (zh) 一种车载气瓶的捆绑装置
CN212022319U (zh) 气瓶防松固定结构
CN219406159U (zh) 一种气瓶锁紧装置
KR20200065396A (ko) 도넛 봄베 구조물
CN205871733U (zh) 车用cng气瓶固定支架
CN218112362U (zh) 气瓶固定装置
CN219214645U (zh) 商用客车后悬挂系统
KR102587989B1 (ko) 차량용 수소탱크 장착 구조
CN218907367U (zh) 一种具有防止水箱变形功能的车架及车辆
CN215826837U (zh) 后悬置梁结构及车辆
CN220957947U (zh) 瓶体安装装置及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