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6722U -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6722U
CN216986722U CN202220619928.8U CN202220619928U CN216986722U CN 216986722 U CN216986722 U CN 216986722U CN 202220619928 U CN202220619928 U CN 202220619928U CN 216986722 U CN216986722 U CN 216986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supply
water
filter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199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奕乾
谢伟
焦禹萱
唐晓伟
吴冬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Tongji Zhit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Tongji Zhit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Tongji Zhit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Tongji Zhit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199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6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6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6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包括:过滤器,过滤器的入水口连接有给水管,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排污管,排污管的一端由给水管与过滤网之间插入过滤器内部,排污管朝向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污嘴;净水装置,排污管远离过滤器的一端与净水装置的入污口连通;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回水管与给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滤除给水中的杂质,排污管能够及时的将过滤网过滤的杂质排放至净水装置中净化处理,净化处理的水经增压后能够输送回给水管中,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清理过滤网,减少给水成本,净化后的水返回至给水管中,含杂质污水全程环保处理,有效的减少杂质处理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给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给水设备。
目前,现有的给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中的杂质,容易导致管道的堵塞,针对给水中的杂质,常规的处理方式是设置过滤网以滤除杂质,然而随着过滤网过滤的杂质越来越多,会使得过滤网的网孔堵塞严重,会影响给水水量以及水压,杂质不能排出给水设备外进行处理,需要人工定时的对过滤网进行清洗,影响给水,人工清理过滤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给水成本大。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保型节能建筑给水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处理给水中杂质的环保型节能建筑给水设备,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包括: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入水口连接有给水管,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周向边缘与所述过滤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由所述给水管与所述过滤网之间插入所述过滤器内部,所述排污管朝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污嘴;
净水装置,所述排污管远离所述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净水装置的入污口连通;
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净水装置的净水出口连通,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回水管与所述给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能够滤除给水中的杂质,排污管能够及时的将过滤网过滤的杂质排放至净水装置中净化处理,净化处理的水经增压后能够输送回给水管中,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清理过滤网,减少给水成本,净水装置和增压泵能够将净化后的水返回至给水管中,含杂质污水全程环保处理,有效的减少杂质处理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靠近所述净水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排污调节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污调节阀能够调节排污量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横管、转向连接管和竖管,所述竖管的下端与所述净水装置的入污口连通,所述过滤器上设置有插管口,所述竖管通过法兰与所述插管口固定连接,所述横管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中轴线上,所述横管远离所述转向连接管的一端上周向间隔设置有所述排污嘴,所述排污嘴与所述横管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转向连接管能够更好的保证横管的稳定性,使得横管能够及时的将过滤网右侧的含杂质污水排放至净水装置中,净水装置的水压低于给水管,使得含杂质污水能够在水压作用下自动排入净水装置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轴向截面为U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U形的过滤网能够增加过滤面积,并且有利于横管伸入到过滤网形成的过滤腔中,排出含杂质污水。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连接管朝向所述给水管的一端为锥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锥形能够减少给水管的水压对装箱连接管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止逆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止逆阀能够防止给水管中的纯水通过增压泵返回到净水装置内,能够保证净化水通过止逆阀单向进入给水管中。
进一步的,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给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表面设置有支撑圈,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朝向所述支撑圈延伸设置有压紧圈,所述过滤网的周向边缘固定于所述支撑圈和所述压紧圈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支撑圈配合压紧圈能够更好的固定过滤网,过滤网的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圈能够保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L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L形的密封圈能够增加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密封的接触面积,可以提升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净水箱以及多个溢流板,多个所述溢流板间隔固定于所述净水箱内底部,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净水箱的右侧底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溢流板能够有利于含杂质污水的静置沉降,对含杂质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过滤器;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支撑圈;14、压紧圈;15、密封圈;2、过滤网;3、给水管;4、出水管;5、排污管;51、横管;52、转向连接管;53、竖管;54、排污嘴;6、排污调节阀;7、净水装置;71、净水箱;72、溢流板;8、增压泵;9、回水管;10、止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包括:过滤器1,过滤器1的入水口连接有给水管3,过滤器1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4,过滤器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2,过滤网2的周向边缘与过滤器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排污管5,排污管5的一端由给水管3与过滤网2之间插入过滤器1内部,排污管5朝向过滤网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污嘴54;净水装置7,排污管5远离过滤器1的一端与净水装置7的入污口连通;增压泵8,增压泵8的输入端与净水装置7的净水出口连通,增压泵8的输出端通过回水管9与给水管3连通。
优选的,排污管5靠近净水装置7的一端设置有排污调节阀6;需要说明的是,为更好的配合排污调节阀6使用,在给水管3和出水管4之间设置有压差计,压差计与排污调节阀6电连接,压差计能够测量经过过滤网2后给水的压差,通过压差可以确定过滤网2过滤的杂质浓度,以便于排污调节阀6调整开度,排出污水。
进一步的,排污管5包括依次连接的横管51、转向连接管52和竖管53,竖管53的下端与净水装置7的入污口连通,过滤器1上设置有插管口,竖管53通过法兰与插管口固定连接,横管51位于过滤网2的中轴线上,横管51远离转向连接管52的一端上周向间隔设置有排污嘴54,排污嘴54与横管51连通。
优选的,过滤网2的轴向截面为U形。
优选的,转向连接管52朝向给水管3的一端为锥形,需要说明的是,横管51与竖管53均与转向连接管52通过螺纹连接,为提升螺纹连接的密封性,横管51和竖管53与转向连接管5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为了避免横管51受水流作用而可能发生偏转作用,在第一壳体11内部可设置限位环,限位环通过连接柱与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限位环设置有限位孔,横管51远离排污嘴54的一端贯穿限位孔后再与转向连接管52螺纹连接。
优选的,回水管9上设置有止逆阀10,需要说明的是,回水管9靠近增压泵8的一端还设置有回水阀。
优选的,过滤器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与给水管3连通,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2的另一端与出水管4连通,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表面设置有支撑圈13,第二壳体12的内侧壁朝向支撑圈13延伸设置有压紧圈14,过滤网2的周向边缘固定于支撑圈13和压紧圈14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插管口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底部,竖管53通过法兰与插管口连接;还需要说明的是,给水管3与第一壳体11法兰连接,出水管4与第二壳体12法兰连接,容易想到的是,上述法兰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5。
优选的,密封圈15的截面为L形。
优选的,净水装置7包括净水箱71以及多个溢流板72,多个溢流板72间隔设置于净水箱71内底部,增压泵8的输入端与净水箱71的右侧底部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溢流板72在净水箱71内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并且溢流板72的溢流高程由左至右依次减小,为了便于杂质从净水箱71内排出,在净水箱71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当然排渣口设置有排渣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器(1),所述过滤器(1)的入水口连接有给水管(3),所述过滤器(1)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4),所述过滤器(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2),所述过滤网(2)的周向边缘与所述过滤器(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排污管(5),所述排污管(5)的一端由所述给水管(3)与所述过滤网(2)之间插入所述过滤器(1)内部,所述排污管(5)朝向所述过滤网(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污嘴(54);
净水装置(7),所述排污管(5)远离所述过滤器(1)的一端与所述净水装置(7)的入污口连通;
增压泵(8),所述增压泵(8)的输入端与所述净水装置(7)的净水出口连通,所述增压泵(8)的输出端通过回水管(9)与所述给水管(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5)靠近所述净水装置(7)的一端设置有排污调节阀(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5)包括依次连接的横管(51)、转向连接管(52)和竖管(53),所述竖管(53)的下端与所述净水装置(7)的入污口连通,所述过滤器(1)上设置有插管口,所述竖管(53)通过法兰与所述插管口固定连接,所述横管(51)位于所述过滤网(2)的中轴线上,所述横管(51)远离所述转向连接管(52)的一端上周向间隔设置有所述排污嘴(54),所述排污嘴(54)与所述横管(5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的轴向截面为U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管(52)朝向所述给水管(3)的一端为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9)上设置有止逆阀(10)。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过滤器(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与所述给水管(3)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2)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4)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表面设置有支撑圈(13),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侧壁朝向所述支撑圈(13)延伸设置有压紧圈(14),所述过滤网(2)的周向边缘固定于所述支撑圈(13)和所述压紧圈(1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5)的截面为L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装置(7)包括净水箱(71)以及多个溢流板(72),多个所述溢流板(72)间隔设置于所述净水箱(71)内底部,所述增压泵(8)的输入端与所述净水箱(71)的右侧底部连通。
CN202220619928.8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Active CN216986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9928.8U CN216986722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9928.8U CN216986722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6722U true CN216986722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19928.8U Active CN216986722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6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1615Y (zh) 节水净化装置
CN201366279Y (zh) 直通式管道过滤器
CN216986722U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给水设备
CN210801493U (zh) 一种工业电极式加湿器沉淀过滤装置
CN20798997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三通
CN216367140U (zh) 一种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12818364U (zh) 一种化工泵用过滤装置
CN207085487U (zh) 一种高效率的家用强力净水器
CN208586181U (zh) 一种新型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07633438U (zh) 节水型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0078975U (zh) 一种防尘过滤器
CN219897337U (zh) 一种高效篮式过滤器
CN214075240U (zh) 一种高压自动排水过滤器
CN219209073U (zh) 一种污水过滤分离处理系统
CN213433242U (zh) 一种自清洗滤水装置
CN21289435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5288213U (zh) 一种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CN220394782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排水管道
CN216537829U (zh) 可拆式错流超滤固液分离装置
CN213416602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净化装置
CN209161745U (zh) 一种树脂制作废水处理装置
CN216260063U (zh) 一种具有清理机构的家用净化器滤芯
CN218671641U (zh) 一种污水排放管道
CN210315827U (zh) 一种单槽下水管道
CN214990670U (zh) 一种一体式反渗透净水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