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4393U - 一种枕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4393U
CN216984393U CN202220197403.XU CN202220197403U CN216984393U CN 216984393 U CN216984393 U CN 216984393U CN 202220197403 U CN202220197403 U CN 202220197403U CN 216984393 U CN216984393 U CN 216984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support
air bag
air inlet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74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雪颜
何日雷
虞幼军
李枚格
罗华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1974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4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4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4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枕头,枕头为软质构件,枕头的上侧设为支撑侧、下侧设为底侧;枕头包括连接部和两个侧部,两个侧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两个侧部和连接部形成U字型结构;枕头连接有至少两个高度调节结构,两个高度调节结构分别设置于两个侧部,两个高度调节结构均设置于底侧。两个独立的高度调节结构使两个侧部的高度能单独调节,使枕头呈左右方向倾斜的设置,允许医护人员根据操作需要与患者头部转向角度有针对性地调节枕头的倾斜角度,对患者多元化的舒适需求提供关怀与支持,使患者头部能更加舒适地倚靠于枕头,从而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疲劳与无法控制的细小晃动,保障医护人员的精细化操作的顺利与治疗参与者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枕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耳内镜检查重视操作过程中病人头部的稳定,耳内镜检查需要病人面部转向对侧约45度,患耳朝上。
现行枕头无法对这一特定体位进行有效支持。在较长时间的检查治疗,需要患者保持约45度的倾斜角度,治疗过程中中常因患者颈部肌肉疲劳疼痛,难以配合治疗师的操作。
并且耳内镜检查面对体型等差别巨大的患者群体,对枕头高低、结构等需求各不相同。
现阶段临床使用的枕头多使用棉枕或基于普通棉枕改造,其结构平直简单,缺乏对枕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病患的结构,不能满足高度精细化的耳内镜检查时病人头部稳定性及必要倾斜角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枕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枕头,所述枕头为软质构件,所述枕头的上侧设为支撑侧、下侧设为底侧;所述枕头包括连接部和两个侧部,两个所述侧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侧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U字型结构;所述枕头连接有至少两个高度调节结构,两个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部,两个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均设置于底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独立的高度调节结构使两个侧部的高度能单独调节,使枕头呈左右方向倾斜的设置,允许医护人员根据操作需要与患者头部转向角度有针对性地调节枕头的倾斜角度,对患者多元化的舒适需求提供关怀与支持,使患者头部能更加舒适地倚靠于枕头,从而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疲劳与无法控制的细小晃动,保障医护人员的精细化操作的顺利与治疗参与者的安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调节结构设置为第一气囊,所述气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塞用于填塞所述第一进气口,以使所述第一气囊密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抬高侧部时,只需使用打气筒通过第一进气口往第一气囊内打气,当到达指定高度后使用第一密封塞封闭第一进气口即可对侧部的高度进行限定;而当需要降低侧部时,只需将第一密封塞与第一进气口分离,随后挤压第一气囊,使第一气囊中的气体从第一进气口排出,当侧部降低至指定高度后,使用第一密封塞封闭第一进气口即可对侧部的高度进行固定,侧部的高度的调节方式简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头还包括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为可变形构件,所述辅助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辅助支撑结构设置于底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支撑结构能对连接部进行支撑,避免连接部下榻导致枕头无法很好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支撑结构设置为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第二密封塞用于填塞所述第二进气口,以使所述第二气囊密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为被抬高的连接部提供支撑时,只需使用打气筒通过第二进气口往第二气囊内打气,当到达指定高度后使用第二密封塞封闭第二进气口即可对侧部的高度进行限定;而当需要降低侧部前,需要先对第二气囊进行放气,需将第二密封塞与第二进气口分离,随后挤压第二气囊,使第二气囊中的气体从第二进气口排出,随后通过高度调节结构对侧部的高度进行调节,当侧部降低至指定高度后,使用第二密封塞封闭第二进气口即可对连接部的高度进行固定,对连接部的高度的调节方式简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顶部承托件、底部支撑件、支撑架和调节螺杆;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中部铰接件和至少两个支撑连接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连接件上下排布,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顶部承托件铰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底部支撑件铰接;上下排布的两个所述支撑连接件通过中部铰接件铰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部铰接件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用于调节两个所述中部铰接件的间距,以调节所述顶部承托件和所述底部支撑件的间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螺杆转动时,两个中部铰接件会产生相对滑移,而支撑架的上下两个铰接点的位置固定,中部铰接件的滑移会导致支撑连接件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顶部承托件和底部支撑件之间的高度差,从而达到调节侧部的高度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铰接有转动连接杆,所述转动连接杆远离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铰接有转动驱动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转动调节螺杆时,医护人员手握转动驱动杆,当底部支撑件和顶部承托件之间的高度差较小时,可将转动连接杆和转动驱动杆翻转至偏上方的位置,采用转动六角扳手的方式驱动调节螺杆旋转;当底部支撑件和顶部承托件之间的高度差较大时,医护人员可驱动转动驱动杆绕调节螺杆的转动轴线转动。在不需要调节时,可将转动连接杆和转动驱动杆折叠收纳,以降低枕头所占用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驱动杆转动连接有转动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使医护人员驱动转动驱动杆时更顺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患者多元化的舒适需求提供关怀与支持,使患者头部能更加舒适地倚靠于枕头,从而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疲劳与无法控制的细小晃动,保障医护人员的精细化操作的顺利与治疗参与者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高度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侧部;120、连接部;200、高度调节结构;210、第一气囊;220、第一进气口;230、第一密封塞;240、顶部承托件;250、底部支撑件;260、支撑架;261、支撑连接件;262、中部铰接件;270、调节螺杆;280、转动连接杆;290、转动驱动杆;291、转动套;300、辅助支撑结构;310、第二气囊;320、第二进气口;330、第二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枕头,枕头的上侧设为支撑侧、下侧设为底侧。枕头通过柔软的乳胶材质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柔软的橡胶等材质制成)。枕头包括连接部120和两个侧部110,两个侧部110通过连接部120进行连接,两个侧部110和连接部120形成U字型的结构。
枕头的底侧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200和辅助支撑结构300。
高度调节结构20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高度调节结构200分别固定于两个侧部110。高度调节结构200设置为第一气囊210,第一气囊210设有第一进气口220和第一密封塞230,第一进气口220和第一密封塞230一一对应,第一进气口220与第一气囊210相连通,第一密封塞230与第一气囊210通过柔性连接件进行连接,医护人员或使用者可通过打气筒连接第一进气口220,对第一气囊210进行充气,从而可达到抬高侧部110的作用,高度调节完毕后只需通过第一密封塞230填塞第一进气口220即可保持侧部110的高度固定,当需要降低侧部110的高度时,只需使第一密封塞230脱离第一进气口220,随后对第一气囊210进行放气即可。
两个独立的高度调节结构200使两个侧部110的高度能单独调节,使枕头呈左右方向倾斜的设置,允许医护人员根据操作需要与患者头部转向角度有针对性地调节枕头的倾斜角度,对患者多元化的舒适需求提供关怀与支持,使患者头部能更加舒适地倚靠于枕头,从而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疲劳与无法控制的细小晃动,保障医护人员的精细化操作的顺利与安全。
辅助支撑结构300与连接部120相对固定,辅助支撑结构300设为第二气囊310,第二气囊310设有第二进气口320和第二密封塞330,第二进气口320与第二密封塞330一一对应,第二进气口320与第二气囊310相连通,第二密封塞330用于填塞第二进气口320,辅助支撑结构300的使用方法与高度调节结构200的使用方法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辅助支撑结构300用于支撑连接部120,避免连接部120下榻导致枕头无法很好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和图3,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结构200包括顶部承托件240、底部支撑件250、支撑架260和调节螺杆270。顶部承托件240和底部支撑件250均设置为板状构件,顶部承托件240与侧部110相对固定。支撑架26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架260沿左右方向排布,并且两个支撑架260对称设置。支撑架260包括两个上下排布的支撑连接件261,位于上方的支撑连接件261的上端与顶部承托件240铰接、位于下方的支撑连接件261的下端与底部支撑件250铰接,两个支撑连接件261通过中部铰接件262铰接,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架260的多个支撑连接件261呈菱形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支撑连接件261也可呈X字型排列)。
调节螺杆270为双向螺杆,调节螺杆270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中部铰接件262,调节螺杆270与中部铰接件262螺纹连接。调节螺杆270的一端铰接有转动连接杆280,转动连接杆280为一杆状构件,转动连接杆280远离调节螺杆270的一端铰接有转动驱动杆290,转动驱动杆290为一杆状构件,转动连接杆280和转动驱动杆290使转动调节螺杆270的结构可折叠收纳,能减少枕头仓储时所占用的空间。转动驱动杆290转动连接有转动套291,转动套291可减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为软质构件,所述枕头的上侧设为支撑侧、下侧设为底侧;所述枕头包括连接部(120)和两个侧部(110),两个所述侧部(110)通过所述连接部(120)连接,两个所述侧部(110)和所述连接部(120)形成U字型结构;所述枕头连接有至少两个高度调节结构(200),两个所述高度调节结构(200)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部(110),两个所述高度调节结构(200)均设置于底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结构(200)设置为第一气囊(210),所述气囊设有第一进气口(220)和第一密封塞(230),所述第一进气口(220)与所述第一气囊(210)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塞(230)用于填塞所述第一进气口(220),以使所述第一气囊(210)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还包括辅助支撑结构(300),所述辅助支撑结构(300)为可变形构件,所述辅助支撑结构(300)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20),所述辅助支撑结构(300)设置于底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300)设置为第二气囊(310),所述第二气囊(310)设有第二进气口(320)和第二密封塞(330),所述第二进气口(320)与所述第二气囊(310)连通,所述第二密封塞(330)用于填塞所述第二进气口(320),以使所述第二气囊(310)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结构(200)包括顶部承托件(240)、底部支撑件(250)、支撑架(260)和调节螺杆(270);所述支撑架(26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260)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架(260)包括中部铰接件(262)和至少两个支撑连接件(261),至少两个所述支撑连接件(261)上下排布,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连接件(261)的上端与所述顶部承托件(240)铰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连接件(261)的下端与所述底部支撑件(250)铰接;上下排布的两个所述支撑连接件(261)通过中部铰接件(262)铰接;所述调节螺杆(27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部铰接件(262)连接,所述调节螺杆(270)用于调节两个所述中部铰接件(262)的间距,以调节所述顶部承托件(240)和所述底部支撑件(250)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270)的一端铰接有转动连接杆(280),所述转动连接杆(280)远离所述调节螺杆(270)的一端铰接有转动驱动杆(2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杆(290)转动连接有转动套(291)。
CN202220197403.X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枕头 Active CN216984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7403.XU CN21698439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7403.XU CN21698439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4393U true CN216984393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9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7403.XU Active CN21698439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4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0913A (zh) 用于筋脊调整及康复训练的系统、机器人及其抱紧装置
CN204734685U (zh) 一种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体位垫
CN216984393U (zh) 一种枕头
CN101637417A (zh) 一种俯卧式颈椎校正装置
CN209301418U (zh) 一种多功能骨科护理牵引装置
CN110236869A (zh) 一种术前气道开放装置及气道开放方法
CN214343098U (zh) 一种具有颈部固定功能的可调式充气枕
CN214550575U (zh) 气道开放辅助装置
CN210019848U (zh) 一种可实现个性化调节的颈椎病牵引颈托
CN212439268U (zh)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辅助装置
CN218187203U (zh) 仰卧位颈部手术用体位垫
CN2310567Y (zh) 卧位变换气囊垫
CN212940278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治疗辅助床垫
CN214964274U (zh) 一种充气式高低调节健康枕
CN2904990Y (zh) 肩托便携式颈椎牵引器
CN209422312U (zh) 一种医用下颌支撑装置及手术台
CN214259730U (zh) 一种眼底玻璃体切割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CN205339247U (zh) 医用头部牵引固定器
CN21909001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颈前路手术体位垫
CN220877227U (zh) 一种应用于非插管静脉麻醉侧卧位手术的托下颌颈枕
CN217987902U (zh) 一种适用于鼻腔滴药专用的颈枕
CN212490633U (zh) 用于颈部中心静脉置管的辅助装置
CN210612249U (zh) 手术体位固定装置
CN212880032U (zh) 可调充气式甲状腺手术体位枕
CN219230435U (zh) 新型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多功能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