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3631U - 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3631U
CN216983631U CN202121448969.7U CN202121448969U CN216983631U CN 216983631 U CN216983631 U CN 216983631U CN 202121448969 U CN202121448969 U CN 202121448969U CN 216983631 U CN216983631 U CN 216983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apacitor
grounded
resistor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89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光榕
郑贤彬
张夕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89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3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3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3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包括:隔热绝缘管,由隔热及绝缘的材料制成,其内部设有中空的管腔用于容纳烟支;电磁线圈,沿隔热绝缘管外壁环绕设置,通电工作时可产生穿透隔热绝缘管的交变磁场;感应发热体,设于隔热绝缘管内,供交变磁场穿透并发热;电路控制板,由PCB板和设于PCB板上的若干电子元器件构成,用于调节输出电功率给电磁线圈并控制其工作过程,若干电子元器件组合构成若干功能单元,若干功能单元包括微控制器、稳压单元、升压单元、功率调节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其有益效果是,其控制电路输出电压范围大,带载能力强,控制灵活,效率高,发热量小,加热温度稳定。

Description

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烟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烘烤型电子烤烟装置,为避免香烟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又能享受香烟的独有口味,可以将香烟或其它草本植物进行烘烤加热而不燃烧,即在低于可燃烧的温度下对其进行烘烤直至冒烟,用户得以吸入香烟烟雾。由于烟草制品是通过加热冒烟而不是明火燃烧,避免了用户吸入烟草制品因明火燃烧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故使用电子烤烟装置进行吸烟逐渐得到广泛使用。电子烤烟装置中的发热元件,也可以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发热。
现有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电磁线圈的电压是通过DC-DC升压电路产生高压,升压控制范围相对较小,带载能力较差;其电磁线圈的交变磁场是通过自激振荡电路来产生的,其频率跟负载有关联,控制不灵活;传统磁感应控制电路产生的效率低,发热量高,其控制电路对磁感应线圈、电感量以及控制频率的要求高;对加热温度的检测通过普通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对温度值的变化反馈慢,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加热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包括:
隔热绝缘管,由隔热及绝缘的材料制成,其内部设有中空的管腔用于容纳烟支;
电磁线圈,沿所述隔热绝缘管外壁环绕设置,通电工作时可产生穿透所述隔热绝缘管的交变磁场;
感应发热体,设于所述隔热绝缘管内,感应交变磁场并发热烘烤所述烟支;
电路控制板,由PCB板和设于PCB板上的若干电子元器件构成,用于调节输出电功率给所述电磁线圈并控制其工作过程,所述若干电子元器件组合构成若干功能单元,所述若干功能单元包括微控制器、稳压单元、升压单元、功率调节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
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感应发热体上用于检测发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设于所述感应发热体上的热敏电阻。
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分成上下两段设置的第二电磁线圈和第一电磁线圈,所述功率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功率调节单元和第二功率调节单元,所述第一功率调节单元输出电功率给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单元输出电功率给第二电磁线圈。
优选地,还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由屏蔽电磁辐射的材料构成并套设于所述电磁线圈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包括芯片MCU,所述芯片MCU包括28个引脚,其中,芯片MCU的第3引脚连接芯片电源信号端VDD,第4引脚接地,第5引脚连接复位信号端NRST,第6引脚连接按键信号端KEY,第8引脚连接温度检测使能信号端PTC-EN,第9引脚连接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VCC-DET,第10 引脚连接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NTC,第11引脚连接升压电路使能信号端POW-CTL,第12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第13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14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 PWM-DN。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包括芯片MCU,所述芯片MCU包括28个引脚,其中,芯片MCU的第3引脚连接芯片电源信号端VDD,第4引脚接地,第5引脚连接复位信号端NRST,第6引脚连接按键信号端KEY,第8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EN,第9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VCC-DET,第10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NTC,第 11引脚连接第一升压电路使能信号端POW-CTL,第12引脚连接第一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第13引脚连接第一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 14引脚第一连接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DN,第15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2-EN,第16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2-VCC-DET,第17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2/NTC,第18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2-EN,第19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2-UP,第20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 PWM2-DN。
优选地,所述稳压单元包括芯片U2,所述芯片U2设有3个引脚,其中第1 引脚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和芯片电源信号端VDD,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3引脚连接电容C1 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电池正极BAT+。
优选地,所述升压单元包括升压芯片U3,所述升压芯片U3设有6个引脚,其中第1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第2引脚接地;第3 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并联电容C8\C9的一端和电路电源信号端VCC,所述并联电容C8\C9 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4引脚和第5引脚同时连接电容 C7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MOS管Q1的D极,所述电容 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1的S极同时连接电池正极BAT+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MOS管的G极同时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升压电路使能信号端POW-CTL。
优选地,所述功率调节单元包括由上桥电路和下桥电路组成的全桥电路,所述上桥电路包括设有10个引脚的上桥芯片U10,所述下桥电路包括设有10个引脚的下桥芯片U11,其中,
所述上桥芯片U10的第1引脚同时连接电路电源信号端VCC、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0 的负极和电容C10的一端;第3引脚连接MOS管Q10的G极,MOS管Q10的D极同时连接电池正极BAT+和并联电容C14、C15、C17的一端,并联电容C14、C15、 C17的另一端接地;第4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MOS管Q10的S极、 MOS管Q11的D极和并联电容C16、C18的一端,并联电容C16、C18的另一端连接电磁线圈L的一端;第10引脚连接MOS管Q11的G极,MOS管Q11的S极接地;第6引脚连接电阻R10后接地;第7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第8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9引脚接地;
所述下桥芯片U11的第1引脚同时连接电路电源信号端VCC、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1 的负极和电容C13的一端;第3引脚连接MOS管Q12的G极,MOS管Q12的D极连接电池正极BAT+;第4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MOS管Q12的S极、 MOS管Q13的D极和电磁线圈L的另一端;第10引脚连接MOS管Q13的G极, MOS管Q13的S极接地;第6引脚连接电阻R12后接地;第7引脚同时连接电阻 R11的一端和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第8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9引脚接地。
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MOS管Q14和热敏电阻Rt,所述MOS管Q14 的S极同时连接芯片电源信号端VDD和电阻R13的一端;MOS管Q14的G极同时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EN;MOS管Q14的D极同时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19的一端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VCC-DET,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热敏电阻Rt的一端和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NTC和电容C20的一端,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电磁线圈的电压在升压电路升压的基础上,通过功率调节单元的全桥电路进行电压控制,输出电压范围大,带载能力强;其电磁线圈的交变磁场是通过两个半桥电路实现交替工作、变换频率产生交变磁场,且两个半桥电路的PWM控制是由微控制器、上桥芯片和下桥芯片同时进行控制的,因而控制灵活;另外通过微控制器、上桥芯片和下桥芯片对两个半桥组成全桥电路实现磁感应控制,效率高,发热量小,其控制电路对磁感应线圈、电感量以及控制频率的要求低;另外,对加热温度的检测通过设于感应发热体上的热敏电阻进行检测,对温度值的变化反馈快,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及控制加热温度,使加热温度可以稳定、均匀地烘烤烟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控制板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稳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率调节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外管,2-电磁线圈,21-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3-隔热绝缘管, 30-管腔,4-感应发热体,41-发热底座,42-发热片,43-温度传感器,431-引脚, 432-第一热敏电阻,433-第二热敏电阻,5-烟支,6-定位盖,7-密封座,80-微控制器;81-稳压单元,82-升压单元,83-温度检测单元,84-第一功率调节单元,85-第二功率调节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所使用的烟支是供电子烟具使用的特制香烟烟支,在约200-320℃下可经烘烤发出香烟烟雾,该香烟烟支包括香烟烟体以及过滤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自外而内由外管1、电磁线圈2、隔热绝缘管3、感应发热体4和电路控制板(图中未示) 组成。其中,外管1由隔热材料或由屏蔽电磁辐射的材料如锡箔材料制成,且套设于电磁线圈2的外部,可用于保护电磁线圈2。电磁线圈2沿隔热绝缘管3 的外壁环绕设置,通电工作时可产生穿透隔热绝缘管3的交变磁场。隔热绝缘管3由隔热的绝缘材料如PEEK塑胶材料制成,其内部设有中空的管腔30,管腔 30可用于放入、容纳香烟的烟支5。隔热绝缘管3的内部套设有感应发热体4,感应发热体4通常由铁质导磁材料制成以便感应交变磁场并发热,感应发热体4 可以包括发热底座41和沿发热底座41的边沿均匀设立并垂直于发热底座41的三个长条形的发热片42,发热底座41设于管腔30的底部,发热片42沿轴向贴合设于隔热绝缘管3的内壁。在其它实施例中,感应发热体4可以包括发热底座和设于发热底座中心的发热棒(图中未示)。隔热绝缘管3的上端设有供烟支 5插入并定位的定位盖6,通过定位盖6,可以避免烟支5定位不准而插到发热片42的顶端而受到其阻挡不能继续插入到底部。隔热绝缘管3的底部位于发热底座41的下面还设有密封座7,密封座7可以避免烟支受热烘烤后产生的杂质或烟油掉入到烤烟装置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发热片42为圆弧结构,其外侧壁圆弧所对应的半径与隔热绝缘管3的内壁所对应的半径一致,以便发热片42可贴合设于隔热绝缘管3的内壁,这样使发热片42的发热面积可以全部覆盖在烟支5的外表面,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
本实施例中,发热底座41或发热片42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发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3,温度传感器43包括设于发热底座41的第一热敏电阻432或发热片42上的第二热敏电阻433及其各自的引脚431。热敏电阻可以由涂覆于发热底座41或发热片42表面的导电陶瓷材料烧结制成。
电磁线圈2沿隔热绝缘管3的外壁轴向分段设置,分段数量为两段,即设有上、下两个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22和第一电磁线圈21,其中,第一电磁线圈21主要控制发热底座41的磁感应发热,第二电磁线圈22主要控制发热片 42的磁感应发热。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路控制板,由PCB板和设于PCB板上的若干电子元器件构成,用于输出功率给第一电磁线圈21和第二电磁线圈22,并控制其工作过程。其中,若干电子元器件组合构成若干功能单元,包括微控制器80、稳压单元81、升压单元82、第一功率调节单元84、第二功率调节单元85和温度检测单元83,第一功率调节单元84输出电功率给第一电磁线圈21,第二功率调节单元85输出电功率给第二电磁线圈22,温度检测单元83检测第一热敏电阻432和第二热敏电阻43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微控制器包括芯片MCU,芯片MCU包括28个引脚,其中,芯片MCU的第3引脚连接芯片电源信号端VDD,VDD的电压为2.8V,第4 引脚接地,第5引脚连接复位信号端NRST,第6引脚连接按键信号端KEY,第8 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EN,第9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VCC-DET,第10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NTC,第11引脚连接第一升压电路使能信号端POW-CTL,第12引脚连接第一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第13引脚连接第一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14引脚第一连接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DN,第15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2-EN,第16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2-VCC-DET,第17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2/NTC,第18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2-EN,第19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2-UP,第20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2-DN。
如图5所示,其它实施例中,在只有一个电磁线圈和一个热敏电阻的情况下,上述芯片MCU的第15引脚至第20引脚不连接其它信号端。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稳压单元包括芯片U2,芯片U2设有3个引脚,其中第1引脚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和芯片电源信号端VDD,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3引脚连接电容 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电池正极BAT+。本实施例的稳压单元将电池正极BAT+的输入电压降压至2.8V,并通过芯片电源信号端VDD输出。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升压单元包括升压芯片U3,升压芯片U3设有6个引脚,其中第1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第2引脚接地;第3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并联电容C8\C9的一端和电路电源信号端VCC,并联电容C8\C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4引脚和第5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7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MOS管Q1的D极,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MOS管Q1的S极同时连接电池正极BAT+和电阻R3的一端,MOS管的G 极同时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升压电路使能信号端POW-CTL。本实施例的升压单元电池正极BAT+的输入电压升压至12V,并通过电路电源信号端VCC输出。本实施例的升压单元通过升压后的电压供给功率调节单元,使输出电压范围增大,带载能力增强。
如图3、图8所示,本实施例需要两个同样的功率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功率调节单元84和第二功率调节单元85,分别输出功率给第一电磁线圈21和第二电磁线圈22,现仅以其中一例予以说明。本实施例的功率调节单元,包括两个半桥电路即上桥电路和下桥电路组成全桥电路,上桥电路包括设有10个引脚的上桥芯片U10,下桥电路包括设有10个引脚的下桥芯片U11,其中:
上桥芯片U10的第1引脚同时连接电路电源信号端VCC、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电容C10的一端;第3引脚连接MOS管Q10的G极,MOS管Q10的D极同时连接电池正极BAT+和并联电容C14、C15、C17的一端,并联电容C14、C15、 C17的另一端接地;第4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MOS管Q10的S极、MOS管Q11的D极和并联电容C16、C18的一端,并联电容C16、C18的另一端连接电磁线圈L(即前述第一电磁线圈21或第二电磁线圈22)的一端;第10引脚连接MOS管Q11的G极,MOS管Q11的S极接地;第6引脚连接电阻R10后接地;第7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第8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9引脚接地;
下桥芯片U11的第1引脚同时连接电路电源信号端VCC、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1的负极和电容C13的一端;第3引脚连接MOS管Q12的G极,MOS管Q12的D极连接电池正极BAT+;第4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MOS管Q12的S极、 MOS管Q13的D极和电磁线圈L(即前述第一电磁线圈21或第二电磁线圈22) 的另一端;第10引脚连接MOS管Q13的G极,MOS管Q13的S极接地;第6引脚连接电阻R12后接地;第7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11的一端和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第8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9引脚接地。
电磁线圈L的交变磁场是通过上述两个半桥电路实现交替工作、变换频率产生交变磁场,且两个半桥电路的PWM控制是由微控制器MCU、上桥芯片U10和下桥芯片U11同时进行控制的,因而控制灵活;另外通过微控制器MCU、上桥芯片U10和下桥芯片U11对两个半桥组成全桥电路实现磁感应控制,效率高,发热量小,其控制电路对磁感应线圈、电感量以及控制频率的要求低。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温度检测单元包括MOS管Q14和热敏电阻Rt(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第一热敏电阻432和第二热敏电阻433),MOS管Q14的S极同时连接芯片电源信号端VDD和电阻R13的一端;MOS管Q14的G极同时连接电阻 R13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EN;MOS管Q14的D极同时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19的一端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VCC-DET,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热敏电阻Rt的一端和电阻R16的一端,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NTC 和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热敏电阻Rt可以是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或者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本实施例中,对加热温度的检测通过设于感应发热体4上的热敏电阻Rt进行检测,对温度值的变化反馈快,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及控制加热温度,使加热温度可以稳定、均匀地烘烤烟支。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热绝缘管,由隔热及绝缘的材料制成,其内部设有中空的管腔用于容纳烟支;
电磁线圈,沿所述隔热绝缘管外壁环绕设置,通电工作时可产生穿透所述隔热绝缘管的交变磁场;
感应发热体,设于所述隔热绝缘管内,感应交变磁场并发热烘烤所述烟支;
电路控制板,由PCB板和设于PCB板上的若干电子元器件构成,用于调节输出电功率给所述电磁线圈并控制其工作过程,所述若干电子元器件组合构成若干功能单元,所述若干功能单元包括微控制器、稳压单元、升压单元、功率调节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感应发热体上用于检测发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设于所述感应发热体上的热敏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分成上下两段设置的第二电磁线圈和第一电磁线圈,所述功率调节单元包括第一功率调节单元和第二功率调节单元,所述第一功率调节单元输出电功率给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单元输出电功率给第二电磁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由屏蔽电磁辐射的材料构成并套设于所述电磁线圈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包括芯片MCU,所述芯片MCU包括28个引脚,其中,芯片MCU的第3引脚连接芯片电源信号端VDD,第4引脚接地,第5引脚连接复位信号端NRST,第6引脚连接按键信号端KEY,第8引脚连接温度检测使能信号端PTC-EN,第9引脚连接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VCC-DET,第10引脚连接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NTC,第11引脚连接升压电路使能信号端POW-CTL,第12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第13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14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D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包括芯片MCU,所述芯片MCU包括28个引脚,其中,芯片MCU的第3引脚连接芯片电源信号端VDD,第4引脚接地,第5引脚连接复位信号端NRST,第6引脚连接按键信号端KEY,第8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EN,第9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VCC-DET,第10引脚连接第一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NTC,第11引脚连接第一升压电路使能信号端POW-CTL,第12引脚连接第一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第13引脚连接第一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14引脚第一连接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DN,第15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2-EN,第16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2-VCC-DET,第17引脚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2/NTC,第18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2-EN,第19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2-UP,第20引脚连接第二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2-D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包括芯片U2,所述芯片U2设有3个引脚,其中第1引脚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和芯片电源信号端VDD,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3引脚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电池正极BA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包括升压芯片U3,所述升压芯片U3设有6个引脚,其中第1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第2引脚接地;第3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并联电容C8\C9的一端和电路电源信号端VCC,所述并联电容C8\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4引脚和第5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7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MOS管Q1的D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1的S极同时连接电池正极BAT+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MOS管的G极同时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升压电路使能信号端POW-CT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调节单元包括由上桥电路和下桥电路组成的全桥电路,所述上桥电路包括设有10个引脚的上桥芯片U10,所述下桥电路包括设有10个引脚的下桥芯片U11,其中,
所述上桥芯片U10的第1引脚同时连接电路电源信号端VCC、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电容C10的一端;第3引脚连接MOS管Q10的G极,MOS管Q10的D极同时连接电池正极BAT+和并联电容C14、C15、C17的一端,并联电容C14、C15、C17的另一端接地;第4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MOS管Q10的S极、MOS管Q11的D极和并联电容C16、C18的一端,并联电容C16、C18的另一端连接电磁线圈L的一端;第10引脚连接MOS管Q11的G极,MOS管Q11的S极接地;第6引脚连接电阻R10后接地;第7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第8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上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9引脚接地;
所述下桥芯片U11的第1引脚同时连接电路电源信号端VCC、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第2引脚同时连接二极管D11的负极和电容C13的一端;第3引脚连接MOS管Q12的G极,MOS管Q12的D极连接电池正极BAT+;第4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MOS管Q12的S极、MOS管Q13的D极和电磁线圈L的另一端;第10引脚连接MOS管Q13的G极,MOS管Q13的S极接地;第6引脚连接电阻R12后接地;第7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11的一端和线圈脉冲使能信号端PWM-EN,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第8引脚连接线圈脉冲下桥占空比信号端PWM-UP;第9引脚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MOS管Q14和热敏电阻Rt,所述MOS管Q14的S极同时连接芯片电源信号端VDD和电阻R13的一端;MOS管Q14的G极同时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检测使能信号端PTC-EN;MOS管Q14的D极同时连接电阻R14 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19的一端和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一信号端PTC-VCC-DET,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热敏电阻Rt的一端和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热敏电阻电压检测第二信号端PTC/NTC和电容C20的一端,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
CN202121448969.7U 2021-06-28 2021-06-28 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Active CN216983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8969.7U CN216983631U (zh) 2021-06-28 2021-06-28 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8969.7U CN216983631U (zh) 2021-06-28 2021-06-28 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3631U true CN216983631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7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8969.7U Active CN216983631U (zh) 2021-06-28 2021-06-28 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3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2039B (zh) 基于感应的气溶胶递送设备
CN111246761B (zh) 具有扁平感应器线圈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3762288U (zh) 适用于固体烟草物质的雾化装置以及电子香烟
CN108471813B (zh) 基于感应的气溶胶递送设备的控制
JP2021525539A (ja) エアロゾル形成基体を加熱するための電気加熱組立品
WO2019030361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SEPARATION INDUCTION COIL
JP2021505147A (ja) 誘導ベースのエアロゾル送達デバイスのための準共振フライバックコンバータ
CN107536111A (zh) 一种低温型香烟吸食设备
US20230047262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adaption to ambient environment
CN109527658A (zh) 一种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
CN108402527B (zh) 一种烤烟器
US20220240586A1 (en) An inductive heating arrangement having an annular channel
CN109588780A (zh) 一种采用锂电池供电的电磁感应加热器
CN113367410A (zh) 电磁感应发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983631U (zh) 电磁感应加热的烤烟装置
CN206852027U (zh) 一种低温香烟吸食设备
CN209498588U (zh) 一种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
CN211861810U (zh) 一种电子烟发热芯系统
CN204120236U (zh) 加热体及采用该加热体的烟具
CN108523239A (zh) 一种氧气加热型烟具
JP2024511585A (ja) 電圧コンバータを有する誘導加熱装置
CN208708735U (zh) 一种氧气加热型烟具
CN217012795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线圈的电磁加热烟具
CN217337420U (zh) 一种低温加热烟具
CN217038899U (zh) 加热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