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0809U - 线束板及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线束板及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0809U
CN216980809U CN202220747493.5U CN202220747493U CN216980809U CN 216980809 U CN216980809 U CN 216980809U CN 202220747493 U CN202220747493 U CN 202220747493U CN 216980809 U CN216980809 U CN 216980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ness board
wiring harness
pond
battery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74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留杰
武识博
刘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74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0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0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0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板及电池组,线束板包括固定组件、多对导电排以及多个容池结构;多对导电排设置于固定组件内,多对导电排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同对的两个导电排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布置;多个容池结构设置于固定组件内,多个容池结构分别对应多对导电排布置,每个容池结构与对应的一对导电排分别接触,容池结构的材质为导热材料,容池结构的容纳腔中容纳有固体相变材料。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容池结构对线束板进行散热,据此能够提升线束板的散热性能,降低线束板发生过流熔断的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容池结构容纳的固体相变材料,在电池低温时减缓电池的降温。

Description

线束板及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板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有电池组的线束板的散热性能不佳,存在过流熔断风险,影响线束板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电池组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较佳的线束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束板,其中,包括固定组件、多对导电排以及多个容池结构;所述多对导电排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内,所述多对导电排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同对的两个所述导电排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多个容池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内,所述多个容池结构分别对应所述多对导电排布置,每个所述容池结构与对应的一对所述导电排分别接触,所述容池结构的材质为导热材料,所述容池结构的容纳腔中容纳有固体相变材料。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包括多个容池结构,多个容池结构与多对导电排分别对应,每个容池结构与其所对应的一对导电排分别接触,容池结构的容纳腔中容纳有固体相变材料。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容池结构对线束板进行散热,据此能够提升线束板的散热性能,降低线束板发生过流熔断的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容池结构容纳的固体相变材料,在电池低温时减缓电池的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线束板的电池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组,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能够提升线束板的散热性能,降低线束板发生过流熔断的风险,同时在电池低温时减缓电池的降温,进而提升电池组的产品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线束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线束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示出的线束板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电池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线束板;
110.固定组件;
120.导电排;
130.容池结构;
140.柔性线束;
200.电池;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是以应用于车载电池组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线束板100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包括固定组件110、多对导电排120以及多个容池结构130。配合参阅图2和图3,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线束板10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线束板100的部分结构的的俯视图,具体示出了导电排120和容池结构130的俯视结构。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多对导电排120及多个容池结构130均设置于该固定组件110内。多个容池结构130分别与多对导电排120相对应,且每个容池结构130与其所对应的一对导电排120分别接触。其中,容池结构130的材质为导热材料,据此能够对与其接触的一对导电排120提供散热功能。并且,容池结构130的容纳腔中容纳有固体相变材料。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容池结构130对线束板100进行散热,据此能够提升线束板100的散热性能,降低线束板100发生过流熔断的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容池结构130容纳的固体相变材料,在电池低温时减缓电池的降温。再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设置于电池上时,位于输出极区域的两个导电排120即分别对应于一个电池的两个极柱,使得分别接触这两个导电排120的容池结构130位于电池的两个极柱之间的位置,据此能够在线束板100安装后大致容纳或卡置于两个极柱之间,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且便于定位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以线束板100用于设置于电池上为例,电池包括盖板以及极柱,极柱设置于盖板,容池结构130的高度可以小于电池的极柱突出于盖板的高度。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能够在与电池的装配过程中,利用极柱对容池结构130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固体相变材料的材质可以为石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体相变材料的材质亦可为其他材料,例如但不限于固体石蜡,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容池结构130可以搭接于导电排120。换言之,容池结构130与导电排120无结构连接关系,仅为搭接接触,据此在实现热量的传递的基础上,无需增设额外的连接结构和连接工艺。
区别于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池结构130亦可通过连接结构与导电排120连接,该连接结构能够在导电排120与容池结构130之间导热。具体而言,该连接结构可以为刚性结构,亦可为柔性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优化线束板100的结构整体性,便于容池结构130的安装,并能够保证容池结构130与导电排120之间的热量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容池结构130的材质可以为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池结构130的材质亦可为其他导热材料,例如铜等金属、陶瓷等,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110可以包括叠置的两层固定层,例如两层热压膜,且导电排120和容池结构130可以分别设置于这两层固定层之间。在此基础上,其中一层固定层覆盖于容池结构130的池口,其中另一层固定层设置有开口,容池结构130的底面的一部分暴露于该开口,容池结构130的底面的另一部分则与另一层固定层(例如该层固定层的开口周缘区域)相固定。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例如热压膜的固定层在压固过程中的形变幅度,避免固定层固定于容池结构130的部分产生破裂,同时可以利用暴露于开口的部分容池结构130进一步优化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110可以为热压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110亦可为其他结构,例如但不限于注塑件等,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2和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还可以包括柔性线束140。具体而言,该柔性线束140设置于固定组件110内,且柔性线束140与导电排120电连接。
如图2和3所示,基于线束板100包括柔性线束140的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容池结构130可以位于柔性线束140下方,以使柔性线束140覆盖于该容池结构130的池口。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是以多个容池结构130均位于柔性线束140下方为例进行说明,容易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线束板100包括柔性线束140时,亦可仅有一部分(例如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容池结构130位于柔性线束140的下方,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线束板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线束板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线束板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包括多个容池结构130,多个容池结构130分别对应于多对导电排120,且每个容池结构130分别与其所对应的一对导电排120接触,容池结构130的容纳腔中容纳有固体相变材料。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容池结构130对线束板100进行散热,据此能够提升线束板100的散热性能,降低线束板100发生过流熔断的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容池结构130容纳的固体相变材料,在电池低温时减缓电池的降温。
基于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的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组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阅图4,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组是以车载电池组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池组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组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组包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线束板100。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组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电池组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组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组,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100,能够提升线束板100的散热性能,降低线束板100发生过流熔断的风险,进而提升电池组的产品可靠性。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及电池组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板及电池组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组件;
多对导电排,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内,所述多对导电排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同对的两个所述导电排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布置;
多个容池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内,所述多个容池结构分别对应所述多对导电排布置,每个所述容池结构与对应的一对所述导电排分别接触,所述容池结构的材质为导热材料,所述容池结构的容纳腔中容纳有固体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板用于设置于电池上,所述电池包括盖板以及极柱,所述极柱设置于所述盖板,所述容池结构的高度小于所述极柱突出于所述盖板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相变材料的材质为石墨或者固体石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池结构搭接于所述导电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池结构与所述导电排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导电排与所述容池结构之间导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叠置的两层固定层,所述导电排和所述容池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两层固定层之间;其中,其中一层所述固定层覆盖于所述容池结构的池口,其中另一层所述固定层设置有开口,所述容池结构的底面的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开口,所述容池结构的底面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另一层固定层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为注塑件或者热压膜。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板还包括柔性线束,所述柔性线束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内并与所述导电排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池结构位于所述柔性线束下方,以使所述柔性线束覆盖于所述容池结构的池口。
10.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板。
CN202220747493.5U 2022-03-31 2022-03-31 线束板及电池组 Active CN216980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7493.5U CN2169808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线束板及电池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7493.5U CN2169808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线束板及电池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0809U true CN216980809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9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7493.5U Active CN216980809U (zh) 2022-03-31 2022-03-31 线束板及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0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10002B1 (ko) 감온 소자를 위한 고정 구조를 갖는 전지 모듈
US9793530B2 (en) Battery assembly with linear bus bar configuration
CN110770946B (zh) 电池模块、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CN101599551B (zh) 电池组
JP5214720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102376992B (zh) 电池模块
CN111554842B (zh) 电池模块
KR102321513B1 (ko) 버스바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JP2016516273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用バスバー
WO2013137707A1 (en) Non-welded battery module
CN102959766B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CN104969383A (zh) 具有不突出连接器的二次电池组
EP3316338B1 (en) Battery module with a fixing for a temperature sensitive element
US11258118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heat dissipating member
CN111435725A (zh) 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汇流排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US20220285755A1 (en) Top Cooling Type Battery Pack
CN105580163A (zh) 具有pcm壳体的电池组
US20110008653A1 (en) Polymer battery pack
CN115668606A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KR101134134B1 (ko) 이차전지 모듈
CN216980809U (zh) 线束板及电池组
CN216980805U (zh) 线束板及电池组
WO2022163477A1 (ja) 電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261349A1 (en) Battery module to which heat shrinkable film is applied, and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CN113728503A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