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9635U -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9635U
CN216979635U CN202220656489.8U CN202220656489U CN216979635U CN 216979635 U CN216979635 U CN 216979635U CN 202220656489 U CN202220656489 U CN 202220656489U CN 216979635 U CN216979635 U CN 216979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lin
photovoltaic
flat
purlins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64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佳
陈政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ntaik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6564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9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9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9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包括檩条,所述檩条为截面为“凵”字形的槽型结构件,所述檩条的开口向下,所述檩条的顶部为横板,光伏板设置于所述檩条的横板。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槽型的檩条,将光伏板设置于檩条的横板,利用檩条的竖板承受荷载和抵抗变形,对檩条的各结构进行了充分的利用,相较于现有的“几”字形截面的檩条,上述方案中的檩条节约了20%左右的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特别是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设计中,每块光伏板均需与檩条相连,并利用檩条完成光伏板恒载与活载的传递,因此,檩条是支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常而言,檩条的用钢量往往占到了总用钢量的30%左右。因此,提高檩条的利用率对于提高平单轴支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有的平单轴支架均采用“几”字形檩条,并将檩条置于主梁上方。如图1 所示,檩条1与光伏板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于“几”字形的外伸段(或称翼缘段),此种连接方式存在两种不足,首先,檩条的材料利用率未达最优,在承受荷载和抵抗变形方面,“几”字形截面的腹板起主导作用,腹板高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檩条刚度的量级,“几”字形截面的翼缘对刚度的贡献有限,翼缘最主要的作用仅仅是用来实现与光伏板的连接,而其质量却占整个檩条质量的 20%~30%。其次,将檩条置于主梁上方,将使体系的质心高于主梁的转动中心,荷载带来的附加扭矩将会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檩条结构不合理导致檩条的材料利用率低,檩条重量偏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包括檩条,所述檩条为截面为“凵”字形的槽型结构件,所述檩条的开口向下,所述檩条的顶部为横板,光伏板设置于所述檩条的横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槽型的檩条,将光伏板设置于檩条的横板,利用檩条的竖板承受荷载和抵抗变形,对檩条的各结构进行了充分的利用,相较于现有的“几”字形截面的檩条,上述方案中的檩条节约了20%左右的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檩条的横板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螺栓过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光伏板。
利用第一连接件将光伏板与檩条的横板进行连接,利用了横板的刚性,能够提高支撑系统在受到外部水平载荷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板状结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贴合设置在所述横板的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板底部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竖板靠近所述横板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螺栓过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光伏板。
将第二连接件设置于竖板靠近横板的边缘,使用第二连接件将光伏板安装在檩条上,利用了横板的刚性,能够提高支撑系统在受到外部水平载荷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为L型板状结构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檩条两侧,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与主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檩条的横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所述檩条、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组成三角形结构。
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并与檩条组成三角形结构,能够起到对设置于檩条的光伏板起到稳定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抱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檩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主梁的侧面。
利用将檩条安装位置置于主梁两侧,而非主梁上方,能够降低系统的偏心载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檩条为槽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件为角钢或槽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槽型的檩条结构,对檩条的结构利用更加充分,节省了檩条的材料,且减少了檩条的重量。
2、将檩条安装于主梁的两侧,降低了偏心载荷,减小了对主梁的附加扭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光伏板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的左视图;
图6是图3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4中E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4中F处的放大图;
图12是第一连接件与檩条的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檩条与光伏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4是采用现有技术安装方式檩条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示意图。
图标:1-檩条;11-横板;12-竖板;21-第一支撑件;22-第二支撑件;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4-主梁;5-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檩条1,檩条1的截面为“凵”字形,檩条1的开口向下,具体地,可以采用槽钢制成檩条1。如图6与图13所示,檩条1包括横板11与两竖板12,光伏板5 设置于横板11上,通过竖板12的弯曲变形承受光伏板5的重量,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了结构更简单的檩条1,减少了檩条1的重量,提高了对檩条1结构的利用率。檩条1连接有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与檩条1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以对光伏板5提供可靠的支撑。
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中的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中任一与主梁4固定连接后,便能够实现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跟随主梁4进行转动,以便于调整光伏板5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檩条1的横板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1,第一连接件3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檩条1上,第一连接件31上设置有螺钉过孔,檩条1通过第一连接件31实现与光伏板5的固定连接。在受到水平方向的载荷时,如图13所示,由横板11产生拉压变形,变形量小,相较于图14中所示的现有安装方式下产生的变形,光伏板5之间的位置变化小。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系统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图11与图13所示,在檩条1的竖板12靠近横板11的一端(即竖板12的上端)设置“L”形的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2上设置有螺栓过孔,将光伏板5设置于檩条1的横板11上之后,通过螺栓将光伏板5与第二连接件32固定,以实现檩条1与光伏板5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抱箍作为第一支撑件21,通过抱箍将第一支撑件 21与主梁4连接便可实现将檩条1与主梁4固定连接,如图5与图10所示。优选地,如图3与图8所示,采用将檩条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主梁4的侧面的方式,可降低主梁4所受到的偏心载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件2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2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与檩条1的竖板12,第二支撑件22可以采用角钢,也可如图7所示采用槽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包括檩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1)为截面为“凵”字形的槽型结构件,所述檩条(1)的开口向下,所述檩条(1)的顶部为横板(11),光伏板(5)设置于所述檩条(1)的横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1)为槽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1)的横板(11)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31),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上设置有螺栓过孔,所述第一连接件(31)用于连接光伏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为板状结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31)贴合设置在所述横板(11)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1)底部设置有竖板(12),所述竖板(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2)位于所述竖板(12)靠近所述横板(11)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件(32)上设置有螺栓过孔,所述第二连接件(32)用于连接光伏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2)为L型板状结构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2)相对设置于所述檩条(1)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1)的横板(11)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所述檩条(1)、所述第一支撑件(2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2)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件(21)用于与主梁(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为抱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21)连接于主梁(4)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22)为角钢或槽钢。
CN202220656489.8U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Active CN216979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6489.8U CN216979635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6489.8U CN216979635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9635U true CN216979635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6489.8U Active CN216979635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96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5223A (zh) * 2023-09-07 2023-12-01 广东缔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冷弯抗剪切光伏支架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5223A (zh) * 2023-09-07 2023-12-01 广东缔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冷弯抗剪切光伏支架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施工方法
CN117155223B (zh) * 2023-09-07 2024-03-26 广东缔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冷弯抗剪切光伏支架构件、光伏系统及光伏系统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79635U (zh) 一种平单轴光伏支架支撑系统
CN101017033A (zh) 一种定日镜支撑装置
WO2021185252A1 (zh) 一种檩条及一种太阳能跟踪支架
CN201202289Y (zh) 钢结构厂房刚接框架
CN210986022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结构
CN208782752U (zh) 光伏单板支架
CN214315151U (zh) 一种在边坡上配合光伏板使用的可调角度的支撑架
CN203103316U (zh) 太阳能光伏防风可调固定支架
CN211499223U (zh) 一种反向突缘式钢牛腿
CN111817650A (zh) 一种新型无主梁式光伏组件安装支架
CN220814267U (zh) 稳定可靠的轻钢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08638297U (zh) 一种改进型光伏系统支架结构
CN216766381U (zh) 一种超薄延性钢板墙的安装结构
CN220067316U (zh) 高适用性柔性光伏支架
CN220747652U (zh)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装置
CN220693030U (zh) 一种高架式双立柱光伏支架
CN218437658U (zh) 一种幕墙单元层间连接系统
CN219431027U (zh) 一种体育场屋面大板块可调节固定装置
CN219304740U (zh)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结构
CN215329999U (zh) 一种群桩式塔吊基础
CN215871268U (zh) 一种安装快速的单桩光伏支架
CN216641096U (zh) 预制叠合板与现浇楼板的节点结构
CN220787838U (zh) 一种吊车梁制动桁架
CN220754702U (zh) 一种压块式安装光伏组件的光伏支架
CN218622921U (zh) 一种设置于钢结构填充墙硅钙夹芯板中的构造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0

Address after: Room 001, 2nd Floor, Building 4, Houhu Business Center, Zhongjian Smart Industrial Park, No. 50 Jinjiang Road, Yuelu Street,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6

Patentee after: Hunan Antaik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82 Yuelu District Lushan South Road Lushan Gat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