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3257U -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3257U
CN216963257U CN202122812604.4U CN202122812604U CN216963257U CN 216963257 U CN216963257 U CN 216963257U CN 202122812604 U CN202122812604 U CN 202122812604U CN 216963257 U CN216963257 U CN 216963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hannel
irrigation
tube body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26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巍
姜鹏
赵磊
邵萌
周旭
芦欢欢
王小辉
张俊吉
孙大为
黄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i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yi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yi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yi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126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3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3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3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该冲洗吸引管包括管体和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组件上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管体内形成有排抽通道和流体输送通道,所述排抽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抽通道贯通所述管体的两端,所述管体近侧端设有或一体成型有所述管接头组件,且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管体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且所述管体上设有流体喷射孔,所述流体喷射孔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排出烟雾,也能够对内窥镜镜头进行冲洗,保证手术安全性和连续性,保障患者以及手术医护人员健康。

Description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冲洗吸引管。此外,还涉及一种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一项广泛普遍开展的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中的腹腔冲洗引流是腹腔镜手术操作最基础的技术之一,通过对感染腹腔的机械清洗,能够彻底清除腹腔内的坏死组织、渗液、积血和脓液,从而达到减少腹腔内细菌数量、去除毒性物质、减少肠粘连和脓肿的形成因素、降低伤口的感染率、减少术后抗生素的使用、缩短康复过程的目的,并能给二次手术创造良好的腹腔条件。腹腔镜手术是器械高度依赖的术式,其中能量器械如单极、双极等能量器械的应用,在手术切割、止血等操作中不可或缺。
目前大部分能量器械均是采用热能或高速低频震荡的机械能来导致蛋白变性,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烟雾产生带来的问题:1.影响手术安全性:大量烟雾妨碍手术视野,使操作区域模糊不清,影响手术操作安全;2.影响手术的连续性,增加手术时间成本,有时需要暂停手术,待烟雾消散、手术视野清晰后,才能继续手术操作;3.对接受手术患者、参与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手术烟雾含有多种有害化学成分(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甚至是致癌物质,有学者已经在手术烟雾里发现至少4种明确的致癌物质:1,3-丁二烯,氰化氢,乙炔,有机苯,烟雾可被患者腹盆腔内壁及脏器表面浆膜、腹膜吸收,有研究发现在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苯和甲苯明显升高,不利于手术后康复,甚至对患者健康产生潜在危害;4.对手术医生健康产生危害:手术烟雾除产生上述对人体有害或致癌物质外,还可产生强烈异味和传染性生物颗粒,有研究报道电外科处理的1g人体组织所产生的烟雾的危害性相当于人体吸入6支未过滤的香烟。而一台手术产生的烟雾的有害物质量,相当于27到30支香烟产生的有害烟雾。77%的手术烟雾颗粒是小于1.1um的,平均直径仅0.07um,也包含一些超细微粒,平均直径10nm到1um,尽管外科口罩防护严密,但小于5um的微粒,可直接穿过口罩吸入进肺。另外,有害物质(苯乙烯,致畸剂等)可以通过眼睛等部位直接进入身体,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在腹腔镜技术中,腹腔镜的镜头通常会被腹膜或其他体液、血液、气雾脂肪、组织颗粒、烟、碎片或冷凝物污染,会影响医师的视野(通过外部的监视器)。
因此,如何有效排出或消除手术中能量器械使用产生的烟雾、快速清洁内窥镜的镜头并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是一直以来外科相关研究的领域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洗吸引管,该冲洗吸引管能够在排出烟雾的同时能够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冲洗,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连续性,保障患者以及手术医护人员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术装置,该手术装置能够使排烟与能量器械自动同步启动,及时排出烟雾,保障手术无间断完成,保障手术室的环境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洗吸引管,包括管体和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组件上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管体内形成有排抽通道和流体输送通道,所述排抽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抽通道贯通所述管体的两端,所述管体的近侧端设有或一体成型有所述管接头组件,且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管体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且所述管体上设有流体喷射孔,所述流体喷射孔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管接头组件远离所述管体的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所述管接头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端盖与所述管接头组件之间设有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
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垫包括筒体和沿所述筒体外周面设置的密封缘,所述筒体端口设置有多瓣密封结构。
具体地,所述第二密封垫内设有用于穿过手术器械的通孔。
具体地,所述第一排烟结构为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管体上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的第二排烟结构。
可选地,所述流体喷射孔为倾斜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单个或多个,各所述通孔的喷射角度不同。
可选地,所述管体上靠近所述流体喷射孔的位置设有流体喷射标记。
可选地,所述管体上靠近所述管接头组件的一端设有刻度标记。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均安装有控制件。
可选地,所述管体的管口结构为外锥结构,所述外锥结构的内轮廓为自远侧向近侧横截面周长逐渐增大的圆锥面,且其远侧端口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术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和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手术排烟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管体内的空间分为排抽通道和流体输送通道,管体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排抽通道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管体侧壁上设有流体喷射孔,流体喷射孔与流体输送通道连通。在微创手术中,能量器械能够穿过排抽通道伸出管体的外部,对手术部位进行切割、止血等操作,由于第一排烟结构靠近管体的管口,即靠近烟雾产生源头,并通过第一接头排出,保障人体的安全;而且,能量器械通常与内窥镜配合使用,流体喷射孔向内窥镜镜头喷射流体,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冲洗清洁,使医生能够具有较好的手术视野,保证手术能够连续进行,节约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冲洗吸引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冲洗吸引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管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管体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密封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沿B-B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手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管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管体的管口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沿C-C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管体的管口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喷液孔和喷气孔呈现多孔多角度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体 11排抽通道
12流体输送通道
14第一排烟结构 15流体喷射孔
16第二排烟结构 18圆锥面
19倒角 2管接头组件
21第一接头 22第二接头
3端盖 4第一密封垫
41筒体 42密封缘
43多瓣密封结构 5垫片
6第二密封垫 7能量器械
81排抽开关 82流体喷射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或“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以相应部件的内和外定义的,另外术语“近侧”和“远侧”是指临床医生在操纵手术器械时距离手术器械上的各部分结构的远近。“近侧”是指靠近临床医生的部分,“远侧”是指远离临床医生的部分,例如,管接头组件2位于近侧,并且“轴向”是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洗吸引管布置方向定义的,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图中,“轴向”为管体1前后方向。使用的方位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方位术语,应当结合实际安装状态进行理解。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洗吸引管,包括管体1和管接头组件2,管接头组件2上设有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管体1内形成排抽通道11和流体输送通道12,排抽通道11的横截面积大于流体输送通道12的横截面积,排抽通道11贯通管体1的两端,管接头组件2安装于管体1的近侧端,管接头组件2与管体1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为一体结构,且第一接头21与排抽通道11连通,第二接头22与流体输送通道12连通,管体1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排抽通道11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14,且管体1上设有流体喷射孔15,流体喷射孔15与流体输送通道12连通。
其中,一般地,在管体1内设置隔板,隔板与管体1内壁相连形成沿轴向布置的排抽通道11和流体输送通道12,排抽通道11的横截面积大于流体输送通道12的横截面积,在微创手术中,参考图9,微创手术中常用的能量器械7能够直接穿过排抽通道11伸出到管体1的外部,对患处进行切割、止血等手术操作;第一排烟结构14设置在管体1的管口结构位置,靠近能量器械7的工作端,即紧邻烟雾产生源头,可以使手术中产生的烟雾在产生的瞬间即被排出体外;能量器械7通常与内窥镜配合使用,在管体1侧壁上还设置有流体喷射孔15,流体喷射孔15用于向外喷液和/或喷气。一般地,液体选择生理盐水,温度一般为37~39℃,气体选择二氧化碳。当内窥镜的镜头被腹膜或其他体液、血液、气雾脂肪、组织颗粒、烟、碎片或冷凝物污染时,第二接头22与流体提供装置连接,通过流体喷射孔15向内窥镜的镜头喷射流体,清洗内窥镜的镜头,从而为手术提供清洗视野。其中,流体喷射孔15可以只喷射液体,也可以只喷射气体,或者,在某个时段喷射液体,某个时段喷射气体,交替地喷射液体和气体,例如,流体输送通道12可以仅输送生理盐水,也可以仅输送二氧化碳,或者,在某个时段输送生理盐水,某个时段输送二氧化碳,使流体喷射孔15可以仅喷射生理盐水,也可以仅喷射二氧化碳,或者,在某个时段喷射生理盐水,某个时段喷射二氧化碳。而且,流体输送通道12的远侧端与管体1的内壁相连形成封闭结构,不会与排抽通道11的排烟工作以及能量器械的工作发生干涉。而且,排抽通道11除了能够用于排烟,也可以用于将冲洗内窥镜镜头的流体吸出,排出体外。流体输送通道12可以为沿轴向的直线通道,也可以为曲线通道,如以螺旋线的形式布置在管体1的内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隔板可以为图5所示的水平直板,也可以为曲面板,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设计流体输送通道12,例如,管体1的管壁的厚度较大,在管体1的管壁内设置流体输送通道12。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可以采用塔形防松接头,塔形防松接头带有锥形防松台阶结构,使第一接头21通过软管与手术排烟器连接,手术排烟器可以采用负压泵或风扇,提供排烟动力将烟雾排出,使第二接头22通过软管与流体提供装置连接,流体提供装置可以包括水泵与生理盐水存储容器、气泵与二氧化碳存储容器,或者,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形式,如螺纹结构等。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上均安装有控制件,控制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等的启闭。具体地,参考图10,在第一接头21上设置排抽开关81,用于控制第一接头21的启闭,在第二接头22上设置流体喷射开关82,用于控制第二接头22的启闭。此外,第一接头21可以为三通阀,一个端口与排抽通道11连通,另一个端口连接手术排烟器,用于排出手术时产生的烟雾,另一个端口连接抽吸装置,用于抽出清洗内窥镜镜头时产生的清洗废液。
作为第一排烟结构14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第一排烟结构14可以开口,参考图11,该开口可以为由管体1管口结构向近侧凹陷形成的凹口,或者,参考图14,该开口可以为其它结构,如圆孔或矩形孔等。设置在靠近管体1的管口结构位置,以方便吸引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此外,参考图12,管体1的管口结构为外锥结构,外锥结构是指如图13所示的外轮廓为由远侧向近侧逐渐增大的圆锥面的结构,相对于管口结构,能够减小对手术器械头部的遮挡,方便内窥镜观察,而且插入穿刺器时更加顺畅。其中,外锥结构的内轮廓自远侧向近侧横截面周长逐渐增大的圆锥面18,从而方便手术器械顺畅插入;外锥结构远侧端口设有倒角19,方便手术器械的顺畅退出。
此外,还可以在管体1的侧壁上设置第二排烟结构16,第二排烟结构16与排抽通道11连通,能够增加排烟的面积。具体地,第二排烟结构16为孔结构,如圆孔、矩形孔等,流体喷射孔15的孔径小于第二排烟结构16的孔径。
进一步地,第二排烟结构16靠近管体1的管口结构设置,如沿管体1外周面周向布置,或者沿管体1外周面轴向布置,流体喷射孔15的布置位置也靠近管体1的管口结构,可以矩阵式排布。
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在流体喷射孔15的布置位置附近设置流体喷射标记,指示流体喷射孔15位置,在微创手术中,便于手术医师快速找到流体喷射孔15,清洁内窥镜的镜头。还可以在管体1的近侧端,即靠近管接头组件2的区域的外表面设置刻度标记,便于提示手术医师冲洗吸引管的插入深度。
为了更好地冲洗内窥镜的镜头,可以将流体喷射孔15设计为倾斜的通孔,即流体喷射孔15的轴线与管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锐角,例如,将流体喷射孔15设计为向近侧倾斜,使流体喷射孔15向近侧倾斜喷射流体,或者,也可以将流体喷射孔15设计为向其它方向倾斜。由于流体喷射孔15向近侧倾斜设计,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更好地清洗。其中,通孔可为单个,也可为多个,例如梅花形排列。参见图14,这些通孔的角度可以是不同角度的,使得清洗区域的覆盖范围更大,其中,双点划线表示通孔倾斜角度的方向。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管接头组件2的端部安装有端盖3,端盖3与管体1分别位于管接头组件2的两端;管接头组件2内形成有器械进出通道,与管体1内的排抽通道11连通,端盖3中心设置通孔,手术器械能够通过端盖3中心的通孔依次穿过管接头组件2内的器械进出通道以及管体1内的排抽通道11伸出管体1管口结构,例如能量器械7,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
进一步地,参考图1,端盖3与管接头组件2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垫6,或者,端盖3与管接头组件2之间设设置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可以为分体结构,实现端盖3与管接头组件2之间的密封。或者,在优选情况下,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在管接头组件2与端盖3之间的安装顺序可以如图1所示,也可以为设计为管接头组件2、第二密封垫6、第一密封垫4以及端盖3的安装顺序。而且,还可以设置垫片5,例如设置在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之间,垫片5可以为硬质材料,便于固定支撑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
其中,参考图6和图7,第二密封垫6可以为阶梯轴结构,其远侧端向外凸起,其近侧端为向内凹陷的阶梯孔,在其筒体的外周面上沿轴向布置延展边,能够与管接头组件2内壁密封,并且轴向设置有贯通其远侧近侧的通孔,便于能量器械、穿刺针等医疗器械穿过,并且能够与能量器械、穿刺针等医疗器械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实现密封作用,或者,第二密封垫6可以为其它能够实现密封的结构。此外,参考图8,第一密封垫4包括筒体41和密封缘42,密封缘42可以为图8所示的环形结构,能够与管接头组件2的内壁密封,或者,也可以为由筒体41延伸出的延展边,或者,其它能够实现与管接头组件2的内壁密封的结构;密封缘42沿沿筒体41外周面布置;筒体41端口设置有多瓣密封结构43,多瓣密封结构43可以为图8所示的两瓣结构,或者其它多瓣结构,一般可以由医用硅胶、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备,在能量器械、穿刺针等医疗器械穿过后,多瓣密封结构43的瓣膜结构能够相互紧密贴合,实现密封作用。垫片5可以为由橡胶等材料制备的密封垫片。也就是说,在未插入能量器械7、穿刺针等手术器械时,第一密封垫4的多瓣结构相互贴合,实现密封作用。当插入能量器械7等手术器械后,第二密封垫6起密封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相对全面的优选技术特征对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洗吸引管,包括管体1、管接头组件2和端盖3;管体1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与管体1的内壁相连将管体1内的空间分割为排抽通道11和流体输送通道12,流体输送通道12的远侧端与内壁相连形成封闭结构,排抽通道11与管体1的管口结构连通,且管体1的管口结构设有第一排烟结构14,管体1侧壁上靠近其管口结构的位置设有流体喷射孔15,流体喷射孔15与流体输送通道12连通,流体喷射孔15向近侧倾斜设置,而且,在流体喷射孔15位置或附近设计流体喷射标记,便于提示医生流体喷射孔15的位置;管体1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排烟结构16,第二排烟结构16与排抽通道11连通。管接头组件2的一端密封套设在管体1上,管接头组件2上设置有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第一接头21与排抽通道11连通,第二接头22与流体输送通道12连通;管接头组件2的另一端安装有端盖3,且管接头组件2与端盖3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垫4、垫片5和第二密封垫6。此外,在管体1管壁上靠近管接头组件2的区域可以设计刻度标记,便于提示医生冲洗吸引管伸入人体的尺寸。
参考图9,在微创手术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装置时,将第一接头21与手术排烟器连接,将第二接头22与流体提供装置连接;能量器械7依次穿过端盖3、管接头组件2以及管体1内的排抽通道11伸出到管体1的外部,对准病患位置进行切割、止血等操作,随着操作进行会产生烟雾,由于第一排烟结构14位于管体1的管口结构位置,紧邻烟雾产生源头,可以使产生的烟雾在产生瞬间由第一接头21流向手术排烟器,在排烟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及时排出。其中,能量器械7与能量发生器连接,通常在能量发生器的电源输入线路上设置传感器,如霍尔传感器,用于监测提供给能量器械7的电流、电压或者功率,将监测到能量器械7的启动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根据启动信号,控制器控制手术排烟器中的负压泵或风扇同步启动,从而实现排烟与能量器械自动同步启动,自动及时排烟至患者体外做过滤净化等处理,保障手术无间断完成,保障手术室的环境安全;能量器械可自如进出器械通道,实现不同手术器械的转换,器械更换也仍可进行排烟。而且,当与内窥镜配合使用时,流体喷射孔15能够向内窥镜的镜头喷射流体,无须取出器械,快速对内窥镜镜头瞬时清洗,保障手术无障碍实施,节约手术时间。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管接头组件(2),所述管接头组件(2)上设有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所述管体(1)内形成有排抽通道(11)和流体输送通道(12),所述排抽通道(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2)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抽通道(11)贯通所述管体(1)的两端,所述管体(1)的近侧端设有或一体成型有所述管接头组件(2),且所述第一接头(21)与所述排抽通道(11)连通,所述第二接头(22)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2)连通,所述管体(1)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11)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14),且所述管体(1)上设有流体喷射孔(15),所述流体喷射孔(15)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组件(2)远离所述管体(1)的一端安装有端盖(3),所述端盖(3)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与所述管接头组件(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与所述管接头组件(2)之间设有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4)包括筒体(41)和沿所述筒体(41)外周面设置的密封缘(42),所述筒体(41)端口设置有多瓣密封结构(4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垫(6)内设有用于穿过手术器械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烟结构(14)为与所述排抽通道(11)连通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11)连通的第二排烟结构(1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喷射孔(15)为倾斜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单个或多个,各所述通孔的喷射角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靠近所述流体喷射孔(15)的位置设有流体喷射标记。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靠近所述管接头组件(2)的一端设有刻度标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上均安装有控制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管口结构为外锥结构,所述外锥结构的内轮廓为自远侧向近侧横截面周长逐渐增大的圆锥面(18),且其远侧端口设有倒角(19)。
14.一种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和与所述第一接头(21)连接的手术排烟器。
CN202122812604.4U 2021-11-16 2021-11-16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Active CN216963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2604.4U CN216963257U (zh) 2021-11-16 2021-11-16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2604.4U CN216963257U (zh) 2021-11-16 2021-11-16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3257U true CN216963257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4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2604.4U Active CN216963257U (zh) 2021-11-16 2021-11-16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3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4669A (zh)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CA2671694C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intaining visibility and providing irrigation and/or suction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CN201085616Y (zh) 一种内窥镜套管
EP3560536B1 (en) Air purifier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US20140336634A1 (en) Multifunctional attachment for electrocautery surgical device
WO2018066869A1 (ko) 복강경 수술기구용 착탈식 유해가스 흡인기
US20210068864A1 (en) Surgical access system
TWI682760B (zh) 用於外科手術的具有排物裝置的輔助系統
WO2023088264A1 (zh) 多功能穿刺器、手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7186348U (zh) 多功能穿刺器和手术系统
CN216963257U (zh)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CN216963256U (zh) 冲吸管及手术装置
WO2018081587A1 (en) Laparoscopic recirculating smoke and fluid evacuation system
CN110385330A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排烟雾装置
CN217187392U (zh)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CN203789996U (zh) 一种带有吸引功能的腹腔镜手术用分离钳
CN216823610U (zh) 用于接收内窥镜的接入组件
CN113288019B (zh) 一种实时清洁内窥镜镜头的接入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US20210386445A1 (en) Nasal smoke evacuator
CN110507397B (zh) 一种气体循环穿刺系统
CN217186347U (zh) 穿刺器和手术系统
CN210990632U (zh) 一种带排烟功能的腹腔镜吸引装置
CN216963258U (zh) 吸引管和手术装置
CN211100697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排烟雾装置
CN107374722B (zh) 手术烟雾吸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