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8496U - 天线元件、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元件、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8496U
CN216958496U CN202220272969.4U CN202220272969U CN216958496U CN 216958496 U CN216958496 U CN 216958496U CN 202220272969 U CN202220272969 U CN 202220272969U CN 216958496 U CN216958496 U CN 216958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
radiator
antenna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729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秉搢
柳汉燮
李元熙
李在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8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8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02Protection against seismic waves, thermal radiation or other disturbances, e.g. nuclear explos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power handling capability of an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01Q1/46Electric supply lines or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8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rectilinear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元件、一种天线封装和一种显示装置。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包括辐射体、在第一方向上从辐射体伸出的第一传输线、在第二方向上从辐射体伸出的第二传输线、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传输线的一个端部伸出的第一信号垫以及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二传输线的一个端部伸出的第二信号垫。

Description

天线元件、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2月10向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1-001922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元件、一种天线封装和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诸如Wi-Fi、蓝牙等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与显示装置结合而例如实现为智能手机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可以与显示装置耦合来执行通信功能。
近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变得更加先进,需要将用于执行高频段或超高频段通信的天线与显示装置耦合。另外,根据诸如透明显示器和柔性显示器的薄型、高透明度和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的发展,需要开发一种还具有提高的透明度和柔性的天线。
随着显示装置中屏幕尺寸的增加,边框部分或遮光部分的空间或面积已被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嵌入天线的空间或面积也受到限制,因此,天线中包括的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辐射体可能与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重叠。因此,显示装置的图像可能被天线的辐射体遮住或者辐射体可能被用户看到,从而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同时,不同于一般的仅具有垂直或水平极化波的单极化天线,双极化天线是具有成预定角度的两个极化波的天线,并且作为能够降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装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的新兴技术。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频通信而不会被用户看见的双极化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元件、一种天线封装和一种包括它们的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天线元件,其包括:辐射体;在第一方向上从辐射体伸出的第一传输线;在第二方向上从辐射体伸出的第二传输线;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传输线的一个端部伸出的第一信号垫;以及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二传输线的一个端部伸出的第二信号垫。
2.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中第一传输线和第一信号垫在第一方向上形成在同一条线上,并且第二传输线和第二信号垫在第二方向上形成在同一条线上。
3.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中第一信号垫在第一方向上成直线延伸,并且第二信号垫在第二方向上成直线延伸。
4.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为80°至100°。
5.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中辐射体、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形成为网状结构,并且第一信号垫和第二信号垫形成为实心结构。
6.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中辐射体具有菱形形状,并且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分别与辐射体的相邻的两条边连接。
7.根据上述6的天线元件,其中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与辐射体的每条边的中心连接。
8.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中辐射体具有矩形形状,并且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分别与辐射体的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接。
9.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还包括:一对第一天线接地垫,它们平行于第一信号垫延伸并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第一信号垫的情况下彼此相对;以及一对第二天线接地垫,它们平行于第二信号垫延伸并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第二信号垫的情况下彼此相对。
10.一种天线封装,其包括: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以及电路板,其包括与第一信号垫和第二信号垫接合的信号布线。
11.根据上述10的天线封装,其中天线元件还包括:一对第一天线接地垫,它们平行于第一信号垫延伸并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第一信号垫的情况下彼此相对;以及一对第二天线接地垫,它们平行于第二信号垫延伸并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第二信号垫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其中电路板还包括接合垫,其与一对第一天线接地垫和一对第二天线接地垫中的每一个接合。
12.根据上述11的天线封装,其中电路板还包括:基板接地垫,其平行于每条信号布线从每个接合垫伸出并设置在每条信号布线周围。
13.根据上述10的天线封装,其中每条信号布线的一个端部平行于每个信号垫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每条信号布线的一个端部与每个信号垫接合。
14.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根据上述1的天线元件。
15.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根据上述10的天线封装。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可以包括辐射体以及与辐射体连接并且彼此正交的两条传输线。因此,可以实现一种双极化天线。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可以将传输线和与传输线连接的信号垫形成为直线。因此,可以减少供电过程中的信号损失并提高天线增益。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将得到更清楚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和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封装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由于给出本公开文件所附视图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从而通过上述的实用新型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因此不应将其解释为受限于附图所示的这种说明。
本公开文件中描述的天线元件可以是制造成透明薄膜形式的微带贴片天线。例如,该天线元件可以应用于用于高频或超高频(例如,3G、4G、5G或更高的)移动通信、Wi-Fi、蓝牙、近场通信(NFC)、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的电子设备,但不限于此。这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装置、MP3播放器、数码相机、可穿戴设备等。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手表型、腕带型、戒指型、腰带型、项链型、踝带型、大腿带型、前臂带型可穿戴设备等。然而,电子设备不限于上述例子,并且可穿戴设备也不限于上述例子。另外,天线元件可以应用于各种物体或结构,例如车辆和建筑物。
在下面的附图中,平行于介电层的上表面且彼此垂直相交的两个方向被定义为x方向和y方向,并且垂直于介电层的上表面的方向被定义为z方向。例如,x方向可以对应于天线元件的宽度方向,y方向可以对应于天线元件的长度方向,并且z方向可以对应于天线元件的厚度方向。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照图1,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100可以包括介电层110和天线图案层120。
介电层110可以包括具有预定的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电层110可以包括诸如玻璃、氧化硅、氮化硅或金属氧化物的无机绝缘材料,或者诸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酰亚胺树脂的有机绝缘材料。介电层110可以用作天线元件100的将天线图案层120形成在其上的薄膜基板。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将透明薄膜设置为介电层110。在这种情况下,该透明薄膜可以包括聚酯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纤维素树脂,例如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等;苯乙烯树脂,例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环烯烃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氯乙烯树脂;酰胺树脂,例如尼龙、芳族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砜树脂;砜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苯硫醚树脂;乙烯醇树脂;偏二氯乙烯树脂;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烯丙基化物树脂;聚甲醛树脂;热塑性树脂,例如环氧树脂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由诸如(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环氧树脂、硅树脂等的热固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树脂制成的透明薄膜可以用作介电层110。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介电层110中也可以包括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光学透明树脂(OCR)等的粘合膜。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电层110可以形成为基本上单一的层,或者可以形成为两个以上的层的多层结构。
可通过介电层110产生电容或电感,从而调整天线元件100可驱动或感测的频段。当介电层110的介电常数超过大约12时,驱动频率被过度降低,从而可能无法实现天线在期望的高频段下的驱动。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电层110的介电常数可调整到大约1.5至12并优选大约2至12的范围内。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将安装有天线元件100的显示装置内部的绝缘层(例如,显示面板的封装层、钝化层等)设置为介电层110。
天线图案层120可以设置在介电层110的上表面上。
天线图案层120可以包括低电阻金属,例如银(Ag)、金(Au)、铜(Cu)、铝(Al)、铂(Pt)、钯(Pd)、铬(Cr)、钛(Ti)、钨(W)、铌(Nb)、钽(Ta)、钒(V)、铁(Fe)、锰(Mn)、钴(Co)、镍(Ni)、锌(Zn)、锡(Sn)、钼(Mo)、钙(Ca)或包括其中至少一种金属的合金。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例如,天线图案层120可以包括银(Ag)或银合金(例如,银-钯-铜(APC)合金)以实现低电阻。作为另一个例子,考虑到低电阻和细线宽图案,天线图案层120可以包括铜(Cu)或铜合金(例如,铜-钙(CuCa)合金)。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天线图案层120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锌锡氧化物(IZTO)、锌氧化物(ZnOx)或铜氧化物(CuO)。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天线图案层120例如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和金属层的层叠结构,并且可以具有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的双层结构或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透明导电氧化物的三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金属层来降低电阻以提高信号传输速度并同时提高柔性,并且可以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来提高耐腐蚀性和透明度。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对天线图案层120进行黑化处理。例如,天线图案层120的表面可以经受热氧化,从而降低反射率。因此,可以减少图案由于天线图案层120的表面上的光反射而被看到。
可以对天线图案层120的金属层的表面部分进行黑化处理以形成黑化层,其中金属层的一部分由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硫化物制成。此外,也可以在金属层上形成黑化层,例如黑色材料的覆膜或者诸如镍和铬的金属的镀层。
黑化层旨在通过降低金属层的反射率来改进金属层的透明度和可见度,并且例如可以包括氧化硅、金属氧化物、铜、钼、碳、锡、铬、镍和钴中的至少一种。
黑化层的组成和厚度可以根据期望的黑化程度进行各种调整。
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4描述天线图案层120的具体细节。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天线元件100还可以包括接地层130。由于天线元件100包括接地层130,因此可以实现垂直辐射特性。
接地层130可以设置在介电层110的下表面上。接地层130可以与天线图案层120重叠,使介电层110插在它们之间。例如,接地层130可以与天线图案层120的辐射体(参见图2中的210)完全重叠。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安装有天线元件100的显示装置或显示面板的导电构件可以被设置为接地层130。例如,该导电构件可以包括电极或布线,例如包括在显示面板中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栅电极、源/漏电极、像素电极、公共电极、数据线、扫描线等;以及显示装置的不锈钢(SUS)板、散热片、数字转换器、电磁波屏蔽层、压力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所示的天线元件100a可以是图1所示的天线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参照图2,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100a包括设置在介电层110上的天线图案层120,并且天线图案层120可以包括辐射体210、第一传输线220、第二传输线230、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
辐射体210可以网状结构形成在介电层110上。由此,可增加辐射体210的透光率,并且可以提高天线元件100a的柔性。因此,天线元件100a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同时即使在位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也能防止天线元件被看到。
辐射体21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期望的谐振频率、辐射电阻和增益来确定。
辐射体210可以与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电连接,以通过第一传输线220和/或第二传输线230提供电力。具体地,辐射体210可以接收来自第一传输线220和/或第二传输线230的电信号、将其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并且辐射转换后的电磁波信号。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辐射体210可以被实施为菱形形状,但这只是一个实施方式,并非受限于此。
第一传输线220可以在介电层110上在第一方向10上从辐射体210直线地伸出从而与第一信号垫240连接,第二传输线230可以在介电层110上在第二方向20上从辐射体210直线地伸出从而与第二信号垫250连接。由此,第一传输线220可以将第一信号垫240和辐射体210电连接,并且第二传输线230可以将第二信号垫250和辐射体210电连接。
第一方向10和第二方向20可以平行于介电层110的上表面并且可以与y方向(天线元件的纵向方向)相交。另外,第一方向10和第二方向20可以彼此相交。例如,第一方向10与第二方向20形成的角度θ可为80°至100°,优选为90°。通过将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的延伸方向形成为彼此正交,可以有效地实现双极化天线。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当辐射体210被实施为菱形形状时,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可以分别与辐射体210的相邻的两条边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可以与辐射体的每条边的中心连接。
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可以包括与辐射体210基本上相同的导电材料。另外,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可以通过与辐射体210一体地连接而形成为基本上单一的构件,或者可以形成为与辐射体210分开的构件。
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可以形成为网状结构。例如,这些传输线可以形成为具有与辐射体210基本上相同的形状(例如,相同的线宽、相同的间隔等)的网状结构,或者可以形成为具有与辐射体210基本上不同的形状的网状结构。
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可以基于辐射体210的中心线CL对称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辐射体210的中心线CL可以被定义为穿过辐射体210的中心且平行于y方向(天线元件的纵向方向)的假想线。
第一信号垫240可以在第一方向10上从第一传输线220的一个端部直线地伸出,并且第二信号垫250可以在第二方向20上从第二传输线230的一个端部直线地伸出。例如,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可以被实施为平行四边形,如图2所示。由此,第一信号垫240可以通过第一传输线220与辐射体210电连接,并且第二信号垫250可以通过第二传输线230与辐射体210电连接。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可以包括与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基本上相同的导电材料。另外,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可以通过分别与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一体地连接而形成为基本上单一的构件,或者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可以形成为单独的构件。当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分别通过与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一体地连接而形成为基本上单一的构件时,第一传输线220的远端部和第二传输线230的远端部可以分别设置为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可以形成为实心结构。类似于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可以基于辐射体210的中心线CL对称地形成。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一信号垫240可以在第一方向10上在同一条线上形成为直线,并且第二传输线230和第二信号垫250可以在第二方向20上在同一条线上形成为直线。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一信号垫240以及第二传输线230和第二信号垫250全部形成为直线而不弯曲,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失,从而实现一种高性能的双极化天线。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天线图案层120还可以包括第一天线接地垫260和第二天线接地垫270。
第一天线接地垫260可以设置在第一信号垫240周围,以与第一信号垫240电气和物理地间隔开。例如,一对第一天线接地垫261和262平行于第一信号垫240延伸,使得它们被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第一信号垫240的情况下在x方向(天线元件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
第二天线接地垫270可以设置在第二信号垫250周围,以与第二信号垫250电气和物理地间隔开。例如,一对第二天线接地垫271和272平行于第二信号垫250延伸,使得它们被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第二信号垫250的情况下在x方向(天线元件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天线接地垫260和第二天线接地垫270可以类似于第一信号垫240和第二信号垫250被实施为平行四边形形状。
第一天线接地垫260和第二天线接地垫270可以形成为包括上述的金属或合金的实心结构。
同时,天线元件100a可以包括可视区域VA和非可视区域Non-VA。这里,可视区域VA可以对应于其中安装有天线元件100a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并且非可视区域Non-VA可以对应于其中安装有天线元件100a的显示装置的外周区域。显示区域可以表示显示视觉信息的区域,并且外周区域可以表示设置在显示区域的两侧和/或两端上的不透明区域。例如,外周区域可以对应于显示装置的遮光部分或边框部分。
辐射体210、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可以设置在可视区域VA中,并且第一信号垫240、第二信号垫250、第一天线接地垫260和第二天线接地垫270可以设置在非可视区域Non-VA中。
同时,图2示出了辐射体210设置在可视区域VA中的例子,但这只是一个实施方式。也就是说,根据辐射体210和/或传输线220和230的尺寸等,辐射体210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非可视区域Non-VA中。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所示的天线元件100b可以是图1所示的天线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将不描述与参照图1和图2描述的那些内容基本相同的结构和构造的细节。
参照图3,辐射体310可以被实施为矩形形状。辐射体31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期望的谐振频率、辐射电阻和增益来确定。
第一传输线320可以在第一方向10上从辐射体310直线地伸出从而与第一信号垫240连接,并且第二传输线330可以在第二方向20上从辐射体310直线地伸出从而与第二信号垫250连接。由此,第一传输线320可以将第一信号垫240和辐射体310电连接,并且第二传输线330可以将第二信号垫250和辐射体310电连接。
如上所述,第一方向10和第二方向20可以平行于介电层110的上表面并且与y方向(天线元件的纵向方向)相交。另外,第一方向10和第二方向20可以彼此相交。例如,第一方向10与第二方向20形成的角度θ可为80°至100°,优选为90°。通过将第一传输线320和第二传输线330的延伸方向形成为彼此正交,可以有效地实现双极化天线。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当辐射体310被实施为图3所示的矩形形状时,第一传输线320和第二传输线330可以分别与辐射体310的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接。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所示的天线元件100c可以是图1所示的天线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将不描述与参照图1至图3描述的那些内容基本相同的结构和构造的细节。
参照图4,天线元件100c还可以包括虚设图案280。
虚设图案280可以设置在辐射体210、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周围。
虚设图案280可以形成为具有与辐射体210、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中的至少一个基本相同形状的网状结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形成虚设图案280的网状结构的一些导线可以进行分段,以确保天线性能。
虚设图案280可以设置在可视区域VA中。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虚设图案280仅选择性地设置在可视区域VA中,并且可以不设置在非可视区域Non-VA中。
虚设图案280可以形成为与辐射体210、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电气和物理地分离。例如,分离区域281沿着辐射体210、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的边线或轮廓形成,使得虚设图案280可以与辐射体210、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分离。
由于虚设图案280设置在辐射体210、第一传输线220和第二传输线230周围,因此提高了可视区域VA中的图案的光学均匀性,从而可以防止天线图案被看到。
同时,图1至图4中描述的多个天线元件100a、100b和100c可以线性地或非线性地布置,以形成天线阵列。在这种情况下,辐射体之间的分离距离可以是对应于辐射体的谐振频率的波长的一半(λ/2)以上,以使来自辐射体的辐射干扰最小化。
另外,图2至图4所示的辐射体210和310的形状仅是示例性实施方式。也就是说,辐射体210和310可以形成为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可以形成为除了菱形或矩形之外的多边形平板形状。
图5和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封装的示意性平面图。将不描述与参照图1至图4描述的那些内容基本相同的结构和构造的细节。
参照图5和图6,天线封装可以包括天线元件100和电路板500。
电路板500可以包括芯层510和形成在芯层510上的信号布线520。例如,电路板500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
芯层510例如可以包括柔性树脂,例如聚酰亚胺树脂、改性聚酰亚胺(MPI)、环氧树脂、聚酯、环烯烃聚合物(COP)、液晶聚合物(LCP)等。芯层510可以包括包含在电路板500中的内部绝缘层。
信号布线520设置在芯层5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可以被设置为供电线。
信号布线520可以与天线元件100的信号垫240和250接合,以与信号垫240和250电连接。例如,接合区域BA中的每条信号布线520的一个端部可以平行于每个信号垫240和250的延伸方向延伸,以与每个信号垫240和250接合。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电路板50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芯层510的一个表面上的用于覆盖信号布线520的覆盖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切割或去除电路板500的覆盖膜的一部分,可以使接合区域BA中的每条信号布线520的一个端部露出,并且每条信号布线520的露出的一个端部可以分别与信号垫240和250接合。例如,在将诸如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导电粘合结构附接在信号垫240和250上之后,电路板500的每条信号布线520的一个端部所在的接合区域BR可以设置在该导电粘合结构上。此后,可以通过热处理/压制工艺将电路板500的每条信号布线520附接到天线元件100的每个信号垫240和250上。由此,每条信号布线220可以与每个信号垫240和250电连接。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电路板50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每条信号布线520周围的接合垫530。接合垫530可以在芯层51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例如,一对接合垫530可以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每条信号布线520。
接合垫530可以与信号布线520电气和物理地分离,并且可以通过上述的导电粘合结构与天线元件100的每个天线接地垫260和270接合。电路板500包括接合垫530,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路板500与天线元件100之间的接合稳定性。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每个接合垫530可以具有与要与其接合的每个天线接地垫260和270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和宽度。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电路板500还可以包括基板接地垫550。
基板接地垫550可以平行于每条信号布线520从每个接合垫530伸出并且设置在每条信号布线周围。例如,一对基板接地垫550可以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每条信号布线520。
例如,如图5所示,当信号布线520在接合区域BA的边界处弯折并在第三方向(例如,-y方向)上延伸时,每个基板接地垫550可以在第三方向上从每个接合垫530伸出。替代地,如图6所示,当信号布线520平行于每个信号垫240和250的延伸方向延伸而不在接合区BA的边界处弯折时,每个基板接地垫550可以在与每个接合垫530相同的延伸方向上伸出。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更具体地说,图7是示出显示装置的包括窗口的外部形状的视图。
参照图7,显示装置70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710和外周区域720。
显示区域710可以表示显示视觉信息的区域,并且外周区域720可以表示设置在显示区域710的两侧和/或两端上的不透明区域。例如,外周区域720可以对应于显示装置700的遮光部分或边框部分。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上述的天线元件100、100a、100b和100c或天线封装可以安装在显示装置700上。例如,天线元件100、100a、100b和100c的可视区域VA可以设置为对应于显示区域710,并且非可视区域Non-VA可以设置为对应于外周区域720。
电路板500可以设置在外周区域720中。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通过将天线元件100、100a、100b和100c的信号垫240和250设置为与天线驱动单元(例如,射频集成电路(RFIC))相邻,可以通过缩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路径来抑制信号损失。
天线元件100、100a、100b和100c包括形成为网状结构的辐射体210和310、传输线220、230、320和330和/或虚设图案280,从而可以显著减少或抑制图案被看到并同时提高透光率。因此,还可以在保持或提高期望的通信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显示区域710中的图像质量。
实验例——天线增益的评估
形成图5的天线封装(实施例1)和图6的天线封装(实施例2),然后测量它们在28GHz下的天线增益。结果,获得了下表1中所示的测量结果。
[表1]
同极化 交叉极化
实施例1 4.59dBi -6.40dBi
实施例2 4.95dBi -10.31dBi
参照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同极化增益分别为4.59dBi和4.95dBi。也就是说,可以确认,通过将传输线220、230、320和330以及信号垫240和250实施为直线,可以实现一种具有良好的天线性能的双极化天线。
同时,在实施例2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交叉极化增益小于实施例1。可以确认,在实施例2中,信号布线520平行于每个信号垫240和250的延伸方向延伸而在接合区域BA的边界处没有弯折,以使两条信号布线520在y方向上延伸的部分最小化或增加两条信号布线520在y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降低交叉极化增益。
已经参照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特征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权利要求描述的那些内容等效的范围内的其他各种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辐射体;
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辐射体伸出的第一传输线;
在第二方向上从所述辐射体伸出的第二传输线;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一个端部伸出的第一信号垫;以及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传输线的一个端部伸出的第二信号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一信号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在同一条线上,并且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信号垫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在同一条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成直线延伸,并且所述第二信号垫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直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为80°至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形成为网状结构,并且
所述第一信号垫和所述第二信号垫形成为实心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具有菱形形状,并且
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分别与所述辐射体的相邻的两条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与所述辐射体的每条所述边的中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具有矩形形状,并且
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分别与所述辐射体的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对第一天线接地垫,它们平行于所述第一信号垫延伸并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所述第一信号垫的情况下彼此相对;以及
一对第二天线接地垫,它们平行于所述第二信号垫延伸并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所述第二信号垫的情况下彼此相对。
10.一种天线封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以及
电路板,其包括与所述第一信号垫和所述第二信号垫接合的信号布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元件还包括:
一对第一天线接地垫,它们平行于所述第一信号垫延伸并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所述第一信号垫的情况下彼此相对;以及
一对第二天线接地垫,它们平行于所述第二信号垫延伸并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有所述第二信号垫的情况下彼此相对,
其中所述电路板还包括:
接合垫,其与所述一对第一天线接地垫和所述一对第二天线接地垫中的每一个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
基板接地垫,其平行于每条所述信号布线从每个所述接合垫伸出并设置在每条所述信号布线周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封装,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信号布线的一个端部平行于每个所述信号垫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每条所述信号布线的一个端部与每个所述信号垫接合。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封装。
CN202220272969.4U 2021-02-10 2022-02-10 天线元件、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9584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19220A KR20220115335A (ko) 2021-02-10 2021-02-10 안테나 소자, 안테나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21-0019220 2021-0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8496U true CN216958496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94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6146.5A Pending CN114914673A (zh) 2021-02-10 2022-02-10 天线元件、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CN202220272969.4U Active CN216958496U (zh) 2021-02-10 2022-02-10 天线元件、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6146.5A Pending CN114914673A (zh) 2021-02-10 2022-02-10 天线元件、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0129B2 (zh)
KR (1) KR20220115335A (zh)
CN (2) CN11491467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7490A1 (ko) * 2020-03-06 2021-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투명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3246A (en) * 1976-06-01 1977-12-13 Transco Products, Inc. Coplanar stripline antenna
US5216430A (en) * 1990-12-27 1993-06-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w impedance printed circuit radiating element
KR101165910B1 (ko) 2010-11-16 2012-07-19 주식회사 아모텍 듀얼 패치 안테나 모듈
US11929541B2 (en) * 2020-11-20 2024-03-12 U-Blox Ag GNSS antenna
KR102419269B1 (ko) * 2021-01-20 2022-07-0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어레이, 이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4673A (zh) 2022-08-16
US11870129B2 (en) 2024-01-09
US20220271412A1 (en) 2022-08-25
KR20220115335A (ko) 2022-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14774U (zh) 天线元件、包含其的天线装置和显示装置
CN216529371U (zh) 天线封装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15119230U (zh) 天线元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215869800U (zh) 天线装置和包括该天线装置的显示装置
CN216958485U (zh) 天线阵列、天线装置和显示装置
CN216958496U (zh) 天线元件、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CN216980864U (zh) 天线元件和显示装置
CN216312050U (zh) 天线元件、天线阵列和显示装置
US20230097532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5869801U (zh) 天线装置和显示装置
CN217881898U (zh) 天线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15119232U (zh) 天线元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214672956U (zh) 天线装置和包括该天线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15986371A (zh) 天线封装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16563547U (zh) 电路板、天线封装和显示装置
CN215418588U (zh) 天线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4498010A (zh) 天线元件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