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9738U -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9738U
CN216949738U CN202220321720.8U CN202220321720U CN216949738U CN 216949738 U CN216949738 U CN 216949738U CN 202220321720 U CN202220321720 U CN 202220321720U CN 216949738 U CN216949738 U CN 216949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amping
shock
column
bear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17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angji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ngji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ngji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ngji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17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9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9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9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属于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减震支座主要注重于竖直方向上的建筑减震,在建筑侧向的主动减震效果比较差的问题,包括:隔震支座,隔震支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隔震支座上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柱;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倾斜设置于承重柱底部,减震机构上部与承重柱固定连接,减震机构下部与地基固定连接;消能机构,承重柱侧部设置有侧墙,消能机构包括第一柱体、第一安装座、复位弹簧、链条、第二柱体、第二安装座、主轮、从轮、第三柱体,链条传动连接于主轮和从轮,链条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柱体另一端,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阻尼机,阻尼机与主轮传动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建筑以及桥梁等生命线工程在地震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减小地震灾害,传统的抗震设计思想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为设防目标,工程结构依靠结构的变形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在结构遭遇到中、小烈度地震时,依靠结构和结构构件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是可行的。
如申请号为CN201920335038.2的中国专利建筑用减震支座。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技术的减震支座主要注重于竖直方向上的建筑减震,在建筑侧向的主动减震效果比较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减震支座主要注重于竖直方向上的建筑减震,在建筑侧向的主动减震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包括:
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所述隔震支座上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柱;
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倾斜设置于承重柱底部,所述减震机构上部与承重柱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下部与地基固定连接;
消能机构,所述承重柱侧部设置有侧墙,所述消能机构包括一端与侧墙固定连接的第一柱体、与第一柱体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一端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一端与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链条、设置于第一柱体下部的第二柱体、固定连接于第二柱体上的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座上的主轮、与第二柱体转动连接的从轮、一端与承重柱固定连接的第三柱体,所述链条传动连接于主轮和从轮,所述链条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柱体另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阻尼机,所述阻尼机与主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机包括外桶、转动连接于外桶内的轴杆、固定连接于外桶的盖体、固定连接于轴杆外圆周的多个阻尼板,多个所述阻尼板设置于外桶内部,所述外桶为一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盖体固定连接于外桶开口处,所述轴杆与盖体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阻尼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外桶内容纳有阻尼液。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轴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底座、一端与底座铰接的撑杆、一端与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另一端与承重柱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外壳体、波纹板、平直板,多个所述波纹板和多个所述平直板间隔设置于外壳体内部,所述波纹板和平直板互相连接,所述外壳体、波纹板和平直板的材料均采用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支座不仅仅注重于竖直方向上的建筑减震,在建筑侧向的主动减震效果也具有很好的表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安装于建筑底部的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消能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机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机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承重柱1、地基2、侧墙3、隔震支座4、
减震机构5、底座51、撑杆52、减震器53、防撞机构6、外壳体61、波纹板62、平直板63、
消能机构7、阻尼机71、外桶711、盖体712、密封盖713、轴杆714、阻尼板715、阻尼孔7151、
第一柱体72、第一安装座73、复位弹簧74、链条75、主轮76、第二安装座77、第二柱体78、从轮79、第三柱体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包括:
隔震支座4,所述隔震支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2,所述隔震支座4上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
减震机构5,所述减震机构5倾斜设置于承重柱1底部,所述减震机构5上部与承重柱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5下部与地基2固定连接;
消能机构7,所述承重柱1侧部设置有侧墙3,所述消能机构7包括一端与侧墙3固定连接的第一柱体72、与第一柱体72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73、一端与第一安装座73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74、一端与复位弹簧7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链条75、设置于第一柱体72下部的第二柱体78、固定连接于第二柱体78上的第二安装座77、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座77上的主轮76、与第二柱体78转动连接的从轮79、一端与承重柱1固定连接的第三柱体70,所述链条75传动连接于主轮76和从轮79,所述链条75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柱体70另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座77固定连接有阻尼机71,所述阻尼机71与主轮76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隔震支座4将承重柱1支撑于地基2上,减震机构5倾斜安装于承重柱1底部,能够用于抵消承重柱1垂直震动和横向震动,消能机构7做为横向减震的主要构件,当承重柱1发生侧向震动时,第三柱体70向外侧位移,则链条75向外侧拉动,链条75带动主轮76转动,则阻尼机71能够阻碍主轮76转动,从而消纳震动产生的影响,而复位弹簧74能够在承重柱1回震时,将链条75拉回初始位置,以为承重柱1的下次振幅做准备。
如图3所示,所述阻尼机71包括外桶711、转动连接于外桶711内的轴杆714、固定连接于外桶711的盖体712、固定连接于轴杆714外圆周的多个阻尼板715,多个所述阻尼板715设置于外桶711内部,所述外桶711为一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盖体712固定连接于外桶711开口处,所述轴杆714与盖体712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阻尼板71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151,所述外桶711内容纳有阻尼液。
其中的阻尼机71是起到侧向阻尼的关键部件,在主轮76带动轴杆714转动时,则阻尼板715与外桶711内的阻尼液产生阻尼运动,阻尼液回从阻尼板715的通孔7151挤出,阻尼液由于高速挤压和摩擦喷出,使得阻尼液升温,进而将振动的能量转化为阻尼液的热能,热量再从外桶711外表面散发。
所述盖体712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盖713,所述密封盖713与轴杆714转动连接。其中的密封盖713对轴杆714与盖体712的连接处起到进一步的密封作用,对阻尼液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保证阻尼机71的阻尼特性。
实施例二: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包括:
隔震支座4,所述隔震支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2,所述隔震支座4上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
减震机构5,所述减震机构5倾斜设置于承重柱1底部,所述减震机构5上部与承重柱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5下部与地基2固定连接;
消能机构7,所述承重柱1侧部设置有侧墙3,所述消能机构7包括一端与侧墙3固定连接的第一柱体72、与第一柱体72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73、一端与第一安装座73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74、一端与复位弹簧7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链条75、设置于第一柱体72下部的第二柱体78、固定连接于第二柱体78上的第二安装座77、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座77上的主轮76、与第二柱体78转动连接的从轮79、一端与承重柱1固定连接的第三柱体70,所述链条75传动连接于主轮76和从轮79,所述链条75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柱体70另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座77固定连接有阻尼机71,所述阻尼机71与主轮76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隔震支座4将承重柱1支撑于地基2上,减震机构5倾斜安装于承重柱1底部,能够用于抵消承重柱1垂直震动和横向震动,消能机构7做为横向减震的主要构件,当承重柱1发生侧向震动时,第三柱体70向外侧位移,则链条75向外侧拉动,链条75带动主轮76转动,则阻尼机71能够阻碍主轮76转动,从而消纳震动产生的影响,而复位弹簧74能够在承重柱1回震时,将链条75拉回初始位置,以为承重柱1的下次振幅做准备。
如图3所示,所述阻尼机71包括外桶711、转动连接于外桶711内的轴杆714、固定连接于外桶711的盖体712、固定连接于轴杆714外圆周的多个阻尼板715,多个所述阻尼板715设置于外桶711内部,所述外桶711为一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盖体712固定连接于外桶711开口处,所述轴杆714与盖体712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阻尼板71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151,所述外桶711内容纳有阻尼液。
其中的阻尼机71是起到侧向阻尼的关键部件,在主轮76带动轴杆714转动时,则阻尼板715与外桶711内的阻尼液产生阻尼运动,阻尼液回从阻尼板715的通孔7151挤出,阻尼液由于高速挤压和摩擦喷出,使得阻尼液升温,进而将振动的能量转化为阻尼液的热能,热量再从外桶711外表面散发。
所述盖体712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盖713,所述密封盖713与轴杆714转动连接。其中的密封盖713对轴杆714与盖体712的连接处起到进一步的密封作用,对阻尼液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保证阻尼机71的阻尼特性。
如图1所示,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底座51、一端与底座51铰接的撑杆52、一端与撑杆5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减震器53,所述减震器53另一端与承重柱1铰接。减震机构5的撑杆52可以调节减震机构5的长度需求,更换不同的尺寸,使得减震机构5的适应性更好。其撑杆52下端和减震器53上端采用铰接,能够使得减震机构5在受到侧向载荷时不会导致减震器53和撑杆52的连接处发生过载现象,增加了结构的耐用性。
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防撞机构6,所述防撞机构6包括外壳体61、波纹板62、平直板63,多个所述波纹板62和多个所述平直板63间隔设置于外壳体61内部,所述波纹板62和平直板63互相连接,所述外壳体61、波纹板62和平直板63的材料均采用钢。
其中的防撞机构6是防止承重柱1发生多度倾斜时与侧墙3发生刚性碰撞,能够在一个方向上低于一次承重柱1的过度倾斜。即是当承重柱1过度倾斜时,与防撞机构6发生碰撞,防撞机构6变形,吸收能量,保证承重柱1的稳定。
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撑杆下端和减震器上端采用铰接,能够使得减震机构在受到侧向载荷时不会导致减震器和撑杆的连接处发生过载现象,增加了结构的耐用性。其中的防撞机构是防止承重柱发生多度倾斜时与侧墙发生刚性碰撞,能够在一个方向上低于一次承重柱的过度倾斜。即是当承重柱过度倾斜时,与防撞机构发生碰撞,防撞机构变形,吸收能量,保证承重柱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震支座(4),所述隔震支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地基(2),所述隔震支座(4)上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柱(1);
减震机构(5),所述减震机构(5)倾斜设置于承重柱(1)底部,所述减震机构(5)上部与承重柱(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5)下部与地基(2)固定连接;
消能机构(7),所述承重柱(1)侧部设置有侧墙(3),所述消能机构(7)包括一端与侧墙(3)固定连接的第一柱体(72)、与第一柱体(72)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73)、一端与第一安装座(73)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74)、一端与复位弹簧(7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链条(75)、设置于第一柱体(72)下部的第二柱体(78)、固定连接于第二柱体(78)上的第二安装座(77)、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座(77)上的主轮(76)、与第二柱体(78)转动连接的从轮(79)、一端与承重柱(1)固定连接的第三柱体(70),所述链条(75)传动连接于主轮(76)和从轮(79),所述链条(75)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柱体(70)另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座(77)固定连接有阻尼机(71),所述阻尼机(71)与主轮(76)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71)包括外桶(711)、转动连接于外桶(711)内的轴杆(714)、固定连接于外桶(711)的盖体(712)、固定连接于轴杆(714)外圆周的多个阻尼板(715),多个所述阻尼板(715)设置于外桶(711)内部,所述外桶(711)为一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盖体(712)固定连接于外桶(711)开口处,所述轴杆(714)与盖体(712)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阻尼板(71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151),所述外桶(711)内容纳有阻尼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712)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盖(713),所述密封盖(713)与轴杆(714)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底座(51)、一端与底座(51)铰接的撑杆(52)、一端与撑杆(5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减震器(53),所述减震器(53)另一端与承重柱(1)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机构(6),所述防撞机构(6)包括外壳体(61)、波纹板(62)、平直板(63),多个所述波纹板(62)和多个所述平直板(63)间隔设置于外壳体(61)内部,所述波纹板(62)和平直板(63)互相连接,所述外壳体(61)、波纹板(62)和平直板(63)的材料均采用钢。
CN202220321720.8U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Active CN216949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1720.8U CN216949738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1720.8U CN216949738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9738U true CN216949738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1720.8U Active CN216949738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9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49738U (zh) 一种建筑用减震钢结构支座
EP1948888A1 (en) Damping for tall structures
JP3858432B2 (ja) 連結構造物の制振方法
CN214089446U (zh) 应用于高烈度强风区柱顶的弹簧阻尼竖向减振可限位支座
CN112343395B (zh) 采用滑轮调索力及阈值触发控制自复位的多级耗能装置
CN213508021U (zh) 一种桥梁的支撑结构
CN217352094U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阻尼减震机构及桥梁
CN111173155B (zh) 一种剪切-弯曲并联型分级消能阻尼器
CN216552506U (zh) 具有竖向与多向水平地震隔震能力的自复位隔震支座
CN215106215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球形减震支座
CN215442493U (zh) 一种减震型钢结构节点构件
CN215406691U (zh) 一种减震式房屋建筑
CN110206179B (zh) 三维放大式粘滞阻尼器
CN214090452U (zh) 一种摇摆调谐质量阻尼器
CN110712513B (zh) 一种可降低汽车发动机安装高度的装置
CN208619571U (zh) 一种三维组合隔震弹簧支座
JPH09296626A (ja) 免震構造系及び該免震構造系における浮上り防止装置
JP2008280818A (ja) 建築物の免震構造とそれを採用した建築物
CN215166569U (zh) 一种建筑减振支座
CN219825687U (zh) 一种用于相邻结构的自复位调谐惯性质量阻尼器
CN220503706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梁柱加固件
CN217480477U (zh) 一种组合型消能减震装置
CN218970310U (zh) 一种背离式减震耗能金属阻尼器
CN215406613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厂房发电机层板梁的减振结构
CN213839400U (zh) 一种桥梁设计用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