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8662U - 一种防臭地漏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臭地漏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8662U
CN216948662U CN202122769068.4U CN202122769068U CN216948662U CN 216948662 U CN216948662 U CN 216948662U CN 202122769068 U CN202122769068 U CN 202122769068U CN 216948662 U CN216948662 U CN 216948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upper port
baffle
floor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690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天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ushunnuo Kitchen And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ushunnuo Kitchen And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ushunnuo Kitchen And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ushunnuo Kitchen And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690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8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8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8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臭地漏芯包括进水口和位于进水口下方的过水管道,过水管道内设有导流板、分隔板、存水槽和排水通道。导流板呈倾斜设置在进水口下方,分隔板竖向与导流板的倾斜低端连接,并置于存水槽中,且分隔板的底部与存水槽底部留有间隔以形成连通器。在出水口外侧铰接安装有挡板,形成可开合单向阀结构,且挡板以铰接处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支点将挡板分为阻力部和动力部。动力部上设有增重结构,阻力部上凸起设有与出水口适配的内堵头。有液体排出时,通过液体自身重力推开阻力部,内堵头从出水口被推出,挡板打开,液体从出水口流出;在液体排出完毕时,推开阻力部的重力消失时,增重结构使阻力部复位,内堵头重新堵住出水口。

Description

一种防臭地漏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臭地漏芯。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街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室内的卫生环境。现在人们对地漏的要求不但要下水速度快,最重要还是要防臭,因为排水管道内的臭气会从地漏中传出。现阶段市面上有水封地漏、下翻板地漏、弹跳式地漏、重力式地漏等,种类繁多,但是目前使用的地漏均为单一的水封地漏、下翻板地漏、重力式地漏,存在一定缺陷,在长期使用后防反味、防臭、防虫的效果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臭地漏芯,旨在在长期使用后还能够保证地漏的防臭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臭地漏芯,包括进水口和位于所述进水口下方的过水管道,所述过水管道内设有导流板、分隔板、存水槽和排水通道,所述导流板呈倾斜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下方,所述分隔板竖向连接在所述导流板的倾斜低端,所述分隔板竖置于所述存水槽中,且所述分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存水槽底部留有间隔以形成连通器,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存水槽上端口分隔为第一上端口和第二上端口,所述第二上端口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上端口与所述排水通道的上方,将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二上端口及所述排水通道隔开,并导流指向所述第一上端口,以使所述进水口流进的液体只从所述第一上端口流入所述连通器内,并从所述第二上端口流出至所述排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过水管道的下方。
优选地,在所述出水口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所述出水口外侧,与所述出水口形成可开合的单向阀结构;所述挡板以铰接处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所述支点将所述挡板分为与所述出水口相对的阻力部和远离所述出水口的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上设有增重结构,以将所述阻力部翘起来盖在所述出水口;在有液体从所述排水通道排出时,通过液体自身重力推开所述阻力部而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推开阻力部的重力消失时,所述增重结构使所述阻力部复位盖在所述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增重结构为重力块或重力球。
优选地,所述动力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增重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外侧与所述动力部相对的位置设为小于90°的倾斜限位面,在所述挡板打开,所述动力部上翘时阻挡所述动力部,以限定所述动力部的最大上翘位置。
优选地,所述阻力部上凸起设有与所述出水口相对且适配的内堵头,在所述阻力部盖在所述出水口时,所述内堵头插入所述出水口内。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外壁面绕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防臭地漏芯在过水管道内设有导流板、分隔板、存水槽和排水通道,导流板呈倾斜设置在进水口下方,分隔板竖向连接在导流板的倾斜低端,分隔板竖置于存水槽中,且分隔板的底部与存水槽底部留有间隔以形成连通器,分隔板将存水槽上端口分隔为第一上端口和第二上端口,第二上端口与排水通道连通,导流板位于第二上端口与排水通道的上方,将进水口与第二上端口及排水通道隔开,并导流指向第一上端口,以使进水口流进的液体只从第一上端口流入连通器内,并从第二上端口流出至排水通道,从排水通道排出。通过在过水管道内设置连通器结构以存水,通过存留的一段水位来阻隔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通气,从而能防止排水系统中的臭气从出水口传出来,通过水来隔离臭气,结构稳定,能够长期使用。而且,在过水管道内设置连通器结构,不会增加地漏芯的原有体积大小。连通器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U型存水槽相比,能够实现连通器内的液体流动,在有液体排入时,连通器底部的液体、残渣会流动排出,从而能避免残渣沉在底部,滋生细菌,产生臭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芯挡板打开状态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芯挡板打开状态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芯挡板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芯挡板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芯无挡板剖视图;
图中标号:1、进水口,10、密封圈,2、过水管道,20、导流板,21、分隔板,22、存水槽,221、第一端口,222、第二端口,23、排水通道,3、出水口,4、挡板,40、支点,41、阻力部,411、内堵头,42、动力部,421、安装槽,422、增重结构,423、限位面;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讲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标识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或者具有相同或者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者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地漏芯的一实施例。
一种防臭地漏芯,包括进水口1和位于进水口1下方的过水管道2,进水口1外壁面绕设有密封圈10,用于地漏芯的紧密装配。
过水管道2内设有导流板20、分隔板21、存水槽22和排水通道23。导流板20呈倾斜设置在进水口1下方,分隔板21竖向与导流板20的倾斜低端固定连接,分隔板21竖向与导流板20的倾斜低端一体成型,分隔板21竖向置于存水槽22中,且分隔板21的底部与存水槽22底部留有间隔以形成连通器。
分隔板21将存水槽22上端口分隔为第一上端口221和第二上端口222,第二上端口222与排水通道23连通,导流板20位于第二上端口222与排水通道23的上方,将进水口1与所第二上端口222及排水通道23隔开,并导流指向第一上端口221,以使进水口1流进的液体只从第一上端口221流入连通器内,并从第二上端口222流出至排水通道23,从排水通道23的位于过水管道2的下方的出水口3排出。
通过在过水管道2内设置连通器结构以存水,通过存留的一段水位来阻隔进水口1和出水口3之间的通气,从而能防止排水系统中的臭气从出水口3传出来,通过水来隔离臭气,结构稳定,能够长期使用。而且,在过水管道2内设置连通器结构,不会增加地漏芯的原有体积大小。连通器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U型存水槽相比,能够实现连通器内的液体流动,在有液体排入时,连通器底部的液体、残渣会流动排出,从而能避免残渣沉在底部,滋生细菌,产生臭气。
出水口3位置可设置挡板4或不设置挡板4,如图5所示,为无挡板4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有挡板4的示例性示意图。
在出水口3安装挡板4时,挡板4铰接在出水口3外侧,与出水口3形成可开合的单向阀结构,且挡板4以铰接处为支点40形成杠杆结构,支点40将挡板4分为与出水口3相对的阻力部41和远离出水口3的动力部42。
动力部42上设有用来安装增重结构422的安装槽421,增重结构422为重力块或重力球,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增重结构422为重力球。出水口3外侧与动力部42相对的位置设为小于90°的倾斜限位面423,用来在动力部42上翘时阻挡所述动力部42,以限定动力部42的最大上翘位置,从而能避免动力部42上翘过头导致不能回落的情况。
阻力部41上凸起设有与出水口3相对且适配的内堵头411,在阻力部41盖在出水口3时,内堵头411插入出水口3内,增强挡板4盖在出水口3的密封性,挡板4与存水槽22结合,进一步实现防臭防虫防倒灌。
在有液体从排水通道23排出时,通过液体自身重力推开阻力部41,挡板4打开,液体从出水口3流出;在液体排出完毕时,推开阻力部41的重力消失时,增重结构422使阻力部41复位,内堵头411重新堵住出水口3,有效地隔离臭气、防虫、防反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属于“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者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互相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臭地漏芯,包括进水口和位于所述进水口下方的过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道内设有导流板、分隔板、存水槽和排水通道,所述导流板呈倾斜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下方,所述分隔板竖向连接在所述导流板的倾斜低端,所述分隔板竖向置于所述存水槽中,且所述分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存水槽底部留有间隔以形成连通器,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存水槽上端口分隔为第一上端口和第二上端口,所述第二上端口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上端口与所述排水通道的上方,将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二上端口及所述排水通道隔开,并导流指向所述第一上端口,以使所述进水口流进的液体只从所述第一上端口流入所述连通器内,并从所述第二上端口流出至所述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过水管道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口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所述出水口外侧,与所述出水口形成可开合的单向阀结构;所述挡板以铰接处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所述支点将所述挡板分为与所述出水口相对的阻力部和远离所述出水口的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上设有增重结构,以将所述阻力部翘起来盖在所述出水口;在有液体从所述排水通道排出时,通过液体自身重力推开所述阻力部而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推开阻力部的重力消失时,所述增重结构使所述阻力部复位盖在所述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结构为重力块或重力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增重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外侧与所述动力部相对的位置设为小于90°的倾斜限位面,在所述挡板打开,所述动力部上翘时阻挡所述动力部,以限定所述动力部的最大上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部上凸起设有与所述出水口相对且适配的内堵头,在所述阻力部盖在所述出水口时,所述内堵头插入所述出水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外壁面绕设有密封圈。
CN202122769068.4U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防臭地漏芯 Active CN216948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9068.4U CN216948662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防臭地漏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9068.4U CN216948662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防臭地漏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8662U true CN216948662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69068.4U Active CN216948662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防臭地漏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8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370288A (en) Dispensing liquids
US20110290349A1 (en) Non-Return Valve Adapter For Water Closet
CA2142489C (en) Gas and liquid backflow-preventing valve device for drains
AU2008243269B1 (en) Plumbing Fitting
US8904570B2 (en) Concealed waterless urinal
CN102482870A (zh) 用于无水小便器的具有通气管的防虹吸存水弯
KR100562898B1 (ko) 막힘 방지기능을 겸비한 방취 배수트랩
CN216948662U (zh) 一种防臭地漏芯
KR101863310B1 (ko) 배수가 원활한 트랩형 맨홀
KR101955227B1 (ko) 배수트랩 구조체
CN109944316B (zh) 一种浮力型防臭地漏
CN210861651U (zh) 一种排水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924048U (zh) 一种防臭下水器
JP2729353B2 (ja) 排水管用の通気弁
US3196894A (en) Sanitary attachments for sewer drain traps
CN217175129U (zh) 一种可调式防反溢地漏芯
CN202658710U (zh) 防污水倒灌的地板落水头
CN214144043U (zh) 一种大通道地漏
CN214461027U (zh) 一种防臭地漏芯
CN219137900U (zh) 双通道同层排水补水地漏
CN214738493U (zh) 一种下水管
CN209179149U (zh) 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
CN216195297U (zh) 一种地漏密封装置及地漏
CN213173983U (zh) 一种浮球式防臭、防虫下水装置
CN211421341U (zh) 一种三重密封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