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4443U - 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4443U
CN216934443U CN202123073970.9U CN202123073970U CN216934443U CN 216934443 U CN216934443 U CN 216934443U CN 202123073970 U CN202123073970 U CN 202123073970U CN 216934443 U CN216934443 U CN 216934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elastic block
hole
groove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39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兴宝
徐孙希
朱森
林起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ngrui Hong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Hongchuang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ngrui Hong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Hongchuang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ngrui Hong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Hongchuang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ngrui Hong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39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4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4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4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夹紧用连接器,用于导管的固定,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包括套筒、弹性块与推动机构,其中:套筒一端设置有接头,其另一端开设有容置槽,套筒在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弹性块设置于容置槽内,弹性块开设有供导管穿过的第二通孔及与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在套筒的径向方向上,第三通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横截面面积;推动机构设置于套筒上,推动机构的一端可沿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而挤压弹性块,以使弹性块抵接于容置槽的侧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通过弹性块产生包裹力可夹紧和密封导管,导管与辅助器材之间的连接可靠,显著降低导管泄漏与滑脱的风险。

Description

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导管作为常见的辅助器材,可以用作输液导管、血透导管、血管造影导管、神经系统导管、手术用引流管等。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导管通常需要连接至其他辅助器材,因此,导管的固定性问题是影响病人的使用效果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导管和其他辅助器材之间的连接适配性亦是在连接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
目前,导管通常是利用卡箍结构、密封圈等连接至其他辅助器材,对导管进行固定。虽然这种固定方法能够实现导管与其他辅助器材连接的目的,但是固定工序多,效率低,且操作难度大,存在一定的泄露和滑脱风险。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导管变形,严重影响导管的输液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导管在连接过程中,导管与接头的连接不牢固、存在泄漏与滑脱的风险以及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一种导管夹紧用连接器,用于导管的固定,包括:
套筒,一端设置有接头,其另一端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套筒在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弹性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块开设有供所述导管穿过的第二通孔及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在所述套筒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三通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套筒上,所述推动机构的一端可沿所述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而挤压所述弹性块,以使所述弹性块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
上述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套筒的一端设置有接头,套筒通过接头可与注射器、过滤器或其他辅助器材连接,套筒的另一端开设有容置槽,并在容置槽内设置有弹性块,将导管穿过第二通孔至可与第一通孔连通的位置,沿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可挤压弹性块,使弹性块抵接于容置槽的侧壁,弹性块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块产生包裹力可夹紧和密封导管,且在弹性块受到挤压时,由于第三通孔具有更大的变形空间,导致第二通孔受到更大的压缩,可提高弹性块夹紧和密封导管的可靠性,通过辅助器材输送的流体/气体介质经第一通孔输送至导管内,并经导管流出至工作部。通过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导管与辅助器材之间的连接可靠,且操作简便,显著降低导管泄漏与滑脱的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压杆与第一滑筒,所述第一滑筒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滑筒具有第一套接部及朝向开口端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套接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一凸出部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可抵接于所述弹性块,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套筒上,且罩设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套接部;
当按压所述压杆时,所述压杆推动所述第一套接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凸出部可挤压所述弹性块,以使所述弹性块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杆上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套接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配合的第二抵接面,且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均为曲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杆端部设置有卡勾,所述第一滑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勾相配合的卡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为转筒,所述转筒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所述转筒具有第二套接部及朝向开口端凸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套接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凸出部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可抵接于所述弹性块,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内壁凸出有至少一个限位销,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销对应的螺旋槽,所述限位销卡接于所述螺旋槽内;
当旋拧所述转筒时,所述限位销在所述螺旋槽内移动,所述第二凸出部可挤压所述弹性块,以使所述弹性块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靠近所述转筒的一侧设置有保护槽,所述第二套接部靠近其开口端的位置凸出有凸台,所述凸台可卡接于所述保护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手柄与第二滑筒,所述第二滑筒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滑筒具有第三套接部及朝向开口端凸出的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套接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三凸出部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可抵接于所述弹性块,所述手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套筒上,且罩设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套接部,所述手柄的内侧开设有U形槽,所述第三套接部的外表面上凸出有柱销,所述柱销卡接于所述U形槽内;
当按压所述手柄时,所述柱销可在所述U形槽内移动,所述第三凸出部可挤压所述弹性块,以使所述弹性块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套筒的侧壁可插接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管可抵接于所述限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上设置有纹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导管夹紧用连接器的压杆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导管夹紧用连接器的压杆处于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中导管夹紧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中限位销的移动轨迹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3中导管夹紧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中柱销的移动轨迹图。
附图标记:
10、连接器;
100、导管;
200、套筒;210、接头;220、容置槽;230、第一通孔;240、螺旋槽;250、保护槽;
300、弹性块;310、第二通孔;320、第三通孔;
400、推动机构;401、纹理;402、导向槽;
410、压杆;4101、第一抵接面;411、第一滑筒;4111、第一套接部;4112、第一凸出部;4113、第二抵接面;412、卡勾;413、卡扣;
420、转筒;421、第二套接部;4211、限位销;4212、凸台;422、第二凸出部;
430、手柄;4301、U形槽;431、第二滑筒;4311、第三套接部;4312、第三凸出部;4313、柱销;
50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管夹紧用连接器10,导管夹紧用连接器10包括套筒200、弹性块300与推动机构400,导管夹紧用连接器10用于导管100的固定。
套筒200的一端设置有接头210,套筒200的另一端开设有容置槽220,在套筒200的轴向方向上,套筒200开设有第一通孔230。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头210为鲁尔接头,可实现导管夹紧用连接器10与注射器、过滤器或其他具有鲁尔结构的辅助器材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头210也可为其他的结构形式,只需满足接头210与需连接的辅助器材相匹配即可。其中,容置槽220与第一通孔230可以是通过挤压、模压等方式与套筒200一体成型,以简化套筒200的成型工艺,节省套筒200的制造成本,容置槽220与第一通孔230也可以是在套筒200成型之后,通过电钻等辅助工具另外开设而成。
弹性块300通过嵌设、卡接等方式设置于容置槽220内,弹性块300开设有第二通孔310,第二通孔310可供导管100穿过,即第二通孔310的直径略小于或等于导管100的直径,并且第二通孔310与第一通孔230相连通,以保证将导管100穿过第二通孔310至可与第一通孔230连通的位置,通过辅助器材输送的流体/气体介质经第一通孔230可输送至导管100内,并经导管100流出至工作部。其中,第二通孔310可以是通过挤压、模压等方式与弹性块300一体成型,以简化弹性块300的成型工艺,节省弹性块300的制造成本。另外,弹性块300由硅胶、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材料中的一种加工而成,以保证当有外力作用于弹性块300上时,弹性块300可产生挤压变形,进而弹性块300会产生包裹力用以夹紧和密封导管100。此外,弹性块300内开还设有第三通孔320,第三通孔320与第二通孔310相连通,并且在套筒200的径向方向上,第三通孔3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孔310的横截面面积。换言之,在单位长度上,第三通孔320成型需去除的材料大于第二通孔310成型需去除的材料。将第三通孔320与第二通孔310相连接,当弹性块300受到挤压时,由于第三通孔320处具有更大的变形空间,导致第二通孔310受到更大的压缩,第二通孔310的直径变得更小,弹性块300对导管100的夹紧力更大,同时,弹性块300与套筒200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可防止流体/气体介质的泄露,提高弹性块300夹紧和密封导管100的可靠性。
推动机构400通过螺接、旋接等方式设置于套筒200上,推动机构400的一端可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即部分推动机构400可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推动机构400可挤压弹性块300,以使弹性块300抵接于容置槽220的侧壁,弹性块300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块300产生包裹力可夹紧和密封导管100。通过导管夹紧用连接器10,导管100与辅助器材之间的连接可靠,且操作简便,显著降低导管100泄漏与滑脱的风险。
为了使推动机构400的一端可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如图1、图2与图3所示,推动机构400包括压杆410与第一滑筒411,第一滑筒411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第一滑筒411具有第一套接部4111与第一凸出部4112,并且第一凸出部4112朝向第一滑筒411的开口端伸出。第一套接部4111套设于套筒200上,并且第一套接部4111在套筒200上可滑动,即第一滑筒411的开口端伸入至套筒200上。其中,第一套接部4111与第一凸出部4112优选为通过挤压、模压等方式一体成型,以简化第一滑筒411的成型工艺,节省第一滑筒411的制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出部4112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一套接部4111连接为一体。第一凸出部4112插设于容置槽220内,并且第一凸出部4112可抵接于弹性块300上。压杆410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套筒200上,压杆410罩设第一套接部4111的至少部分。换言之,第一套接部4111部分位于压杆410下方,或者第一套接部4111全部位于压杆410下方。当压杆410处于张开状态时,压杆410的延伸方向与套筒200的轴向方向之间存在夹角,按压压杆410,压杆410绕销轴做摆动运动,压杆410推动第一套接部4111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一凸出部4112可挤压弹性块300,以使弹性块300抵接于容置槽220的侧壁,弹性块300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块300产生包裹力可夹紧和密封导管100。
为了使压杆410可推动第一套接部4111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具体地,如图1、图2与图3所示,压杆410上具有第一抵接面4101,第一套接部4111上具有第二抵接面4113,第一抵接面4101可与第二抵接面4113相配合,第一抵接面4101与第二抵接面4113均为曲面。当按压压杆410时,第一抵接面4101与第二抵接面4113配合,即第一抵接面4101抵接于第二抵接面4113上时,压杆410施加作用力至第一套接部4111上,推动第一套接部4111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一凸出部4112可挤压弹性块300,以使弹性块300抵接于容置槽220的侧壁,弹性块300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块300产生包裹力可夹紧和密封导管100。
为了防止压杆410的回转,具体地,如图1、图2与图3所示,在未施加外力至压杆410上时,压杆410可保持张开状态,即压杆410的延伸方向与套筒200的轴向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当对压杆410施加外力时,压杆410可绕销轴做摆动运动。压杆410端部设置有卡勾412,第一滑筒411上设置有卡扣413,当压杆410摆动至弹性块300可夹紧和密封导管100的位置时,卡勾412与卡扣413相配合,压杆410切换至锁止状态,即压杆410的延伸方向与套筒200的轴向方向大致平行,防止压杆410的回弹,导致导管100从第二通孔310内滑脱,弹性块300无法对导管100进行夹紧和密封。
为了保证导管100可输送流体/气体介质至工作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4与图5所示,第一通孔230与第二通孔310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块500,导管100可抵接于限位块500上,以限定导管100的插入位置,并且允许流体/气体介质按照一定的流速输送至导管100内。其中,限位块500的形状优选为十字形,可对第一通孔230内聚集的流体/气体介质进行持续有效的引流,保证第一通孔230内的流体/气体介质可流至导管100内,并经导管100输送至工作部,不易堵塞,且引流效率高。当然,限位块500的形状还可以为一字型、圆环等。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块500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以保证第一通孔230与导管100之间相连通,流体/气体介质可通过限位块500输送至导管100内,并经导管100输送至工作部。
为了便于用户对推动机构400执行操作,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5所示,推动机构400上设置有纹理401,并且纹理401位于用户的手持部,以方便用户对推动机构400执行操作。具体地,纹理401为设于推动机构400外表面的凸起,从而增大推动机构400的表面粗糙度,防止用户在对推动机构400执行操作的过程中,因打滑而导致推动机构400的回弹,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推动机构400的外表面设置凹陷,或对推动机构400的外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以形成推动机构400外表面的纹理401。
另外,如图1与图2所示,推动机构400上开设有导向槽402,套筒200的侧壁可插接于导向槽402内。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推动机构400时,套筒200的侧壁插接于导向槽402内。在推动机构400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槽402可限制推动机构400的移动轨迹,确保推动机构400可沿预定轨迹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采用下面的推动机构400替换实施例1中的推动机构400,具体地,如图6、图7与图8所示,推动机构400为转筒420,转筒420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转筒420具有第二套接部421与第二凸出部422,并且第二凸出部422朝向转筒420的开口端伸出。第二套接部421套设于套筒200上,并且第二套接部421在套筒200上可滑动,即转筒420的开口端伸入至套筒200上。其中,第二套接部421与第二凸出部422优选为通过挤压、模压等方式一体成型,以简化转筒420的成型工艺,节省转筒420的制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凸出部422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二套接部421连接为一体。第二凸出部422插设于容置槽220内,并且第二凸出部422可抵接于弹性块300上。第二套接部421的内壁凸出有至少一个限位销4211,套筒20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螺旋槽240,螺旋槽240与限位销4211相对应,并且限位销4211卡接于螺旋槽240内。其中,当限位销4211的数量为一个时,螺旋槽240的数量也对应为一个;当限位销4211的数量为两个时,螺旋槽240的数量也对应为两个。当然,限位销4211与螺旋槽240的具体数量还可以为其他,并且其他数量的限位销4211与螺旋槽240可依据上述方式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当旋拧转筒420时,限位销4211可在螺旋槽240内移动,具体地,限位槽可由图8中的c位置移动至d位置,使转筒420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当第二凸出部422抵接于弹性块300上时,第二凸出部422可挤压弹性块300,以使弹性块300抵接于容置槽220的侧壁,弹性块300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块300产生包裹力可夹紧和密封导管100。
为了防止转筒420的回弹,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图7与图8所示,套筒200上设置有保护槽250,保护槽250位于套筒200靠近转筒420的一侧,第二套接部421上凸出有凸台4212,并且凸台4212靠近转筒420的开口端。当转筒420旋拧至限位销4211无法移动时,即限位销4211由图8中的c位置移动至d位置时,凸台4212可卡接于保护槽250内,通过凸台4212与保护槽250的相互配合,转筒420切换至锁止状态,防止在撤除施加于转筒420上的外力时,转筒420因碰触到套筒200而发生回弹现象,导致导管100从第二通孔310内滑脱,弹性块300无法对导管100进行夹紧和密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采用下面的推动机构400替换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的推动机构400,具体地,如图9、图10与图11所示,推动机构400包括手柄430与第二滑筒431,第二滑筒431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第二滑筒431具有第三套接部4311与第三凸出部4312,并且第三凸出部4312朝向第二滑筒431的开口端伸出。第三套接部4311套设于套筒200上,并且第三套接部4311在套筒200上可滑动,即第二滑筒431的开口端伸入至套筒200上。其中,第三套接部4311与第三凸出部4312优选为通过挤压、模压等方式一体成型,以简化第二滑筒431的成型工艺,节省第二滑筒431的制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凸出部4312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三套接部4311连接为一体。第三凸出部4312插设于容置槽220内,并且第三凸出部4312可抵接于弹性块300上。手柄430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套筒200上,手柄430罩设第三套接部4311的至少部分。换言之,第三套接部4311部分位于手柄430下方,或者第三套接部4311全部位于手柄430下方。并且手柄430在其内侧开设有U形槽4301,第三套接部4311的外表面上凸出有柱销4313,柱销4313卡接于U形槽4301内,以实现第二滑筒431与套筒200的连接。当手柄430处于张开状态时,手柄430的延伸方向与套筒200的轴向方向之间存在夹角,按压手柄430,手柄430绕销轴做摆动运动,柱销4313在U形槽4301内移动,具体地,柱销4313可由图11中的a位置移动至b位置,使第三套接部4311沿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移动,当第三凸出部4312抵接于弹性件上时,第三凸出部4312可挤压弹性块300,以使弹性块300抵接于容置槽220的侧壁,弹性块300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块300产生包裹力可夹紧与密封导管100。
当然,为了防止手柄430的回弹,手柄430与第二滑筒431上也可设置保护机构(图示未示出),以在夹紧和密封导管100时,保护机构可使得手柄430切换至锁止状态,防止手柄430的回弹,导致导管100从第二通孔310内滑脱,弹性块300无法对导管100进行夹紧和密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管夹紧用连接器,用于导管的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一端设置有接头,其另一端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套筒在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弹性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块开设有供所述导管穿过的第二通孔及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在所述套筒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三通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套筒上,所述推动机构的一端可沿所述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而挤压所述弹性块,以使所述弹性块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压杆与第一滑筒,所述第一滑筒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滑筒具有第一套接部及朝向开口端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套接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一凸出部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可抵接于所述弹性块,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套筒上,且罩设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套接部;
当按压所述压杆时,所述压杆推动所述第一套接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凸出部可挤压所述弹性块,以使所述弹性块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上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套接部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配合的第二抵接面,且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均为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端部设置有卡勾,所述第一滑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勾相配合的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转筒,所述转筒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所述转筒具有第二套接部及朝向开口端凸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套接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凸出部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可抵接于所述弹性块,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内壁凸出有至少一个限位销,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销对应的螺旋槽,所述限位销卡接于所述螺旋槽内;
当旋拧所述转筒时,所述限位销在所述螺旋槽内移动,所述第二凸出部可挤压所述弹性块,以使所述弹性块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靠近所述转筒的一侧设置有保护槽,所述第二套接部靠近其开口端的位置凸出有凸台,所述凸台可卡接于所述保护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手柄与第二滑筒,所述第二滑筒呈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滑筒具有第三套接部及朝向开口端凸出的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套接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三凸出部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可抵接于所述弹性块,所述手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套筒上,且罩设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套接部,所述手柄的内侧开设有U形槽,所述第三套接部的外表面上凸出有柱销,所述柱销卡接于所述U形槽内;
当按压所述手柄时,所述柱销可在所述U形槽内移动,所述第三凸出部可挤压所述弹性块,以使所述弹性块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套筒的侧壁可插接于所述导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管可抵接于所述限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夹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上设置有纹理。
CN202123073970.9U 2021-12-08 2021-12-08 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Active CN216934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3970.9U CN2169344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3970.9U CN2169344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4443U true CN216934443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6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3970.9U Active CN2169344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44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0485A (zh) * 2022-08-26 2022-11-29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其设计方法和分析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0485A (zh) * 2022-08-26 2022-11-29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其设计方法和分析仪
CN115400485B (zh) * 2022-08-26 2023-12-15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其设计方法和分析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5105B2 (en) Tubing clamp
CN109152528B (zh) 压力导管和连接器装置
AU2002331012B2 (en) Medical device with high pressure quick disconnect handpiece
US8267370B2 (en) Clamp for flexible tubing
CN107405479B (zh) 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医用插头和锁定连接件
CN216934443U (zh) 导管夹紧用连接器
US20120316537A1 (en) Safety connector apparatus
AU2002331012A1 (en) Medical device with high pressure quick disconnect handpiece
JP2005515871A (ja) 拭き取り可能なスリット型バルブ
US8034047B2 (en) Catheter connection hub
US10052472B2 (en) Coupler for endoscope fluid supply
CA2526983A1 (en) Disposable syringe
US20160367117A1 (en) Biopsy channel attachment adaptor
KR20060090677A (ko) 의료용 시린지
EP2872202B1 (en) Low residual volume syringe/conduit combination and syringe for such a syringe/conduit combination
JP6741677B2 (ja) 流体移動加圧装置およびそのアセンブリ
KR20220021855A (ko) 압축, 맞댐 이음, 탈착, 잔류 약액을 흡입하는 기능을 구비한 밀폐형 커넥터
KR20120096518A (ko) 내경 측정 장치, 그 프라이밍 방법
CN217338694U (zh) 输送装置及医疗器械系统
CN207785197U (zh) 用于介入医疗器械输送系统的连接装置
CN108159561B (zh) 带u型槽的医疗管夹
CN107149708A (zh) 用于医疗泵的自动防自由流动阀
EP3463548B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catheter to a fluid transfer system
KR20230018414A (ko) 고정형 스트레인 릴리프 부재
JP2020533027A (ja) 安全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