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4378U - 一种湿化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化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4378U
CN216934378U CN202220055983.9U CN202220055983U CN216934378U CN 216934378 U CN216934378 U CN 216934378U CN 202220055983 U CN202220055983 U CN 202220055983U CN 216934378 U CN216934378 U CN 216934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oral cavity
component
sputum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59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和兰
王妍丹
陈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City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City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City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shui City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0559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4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4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43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化面罩,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湿化面罩被配置为罩于人体脸部中的鼻和口腔上,包括:罩本体,内设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人体脸部中的鼻和口;输送孔,开设于所述罩本体上,用于供外部的流体进入所述罩本体上的所述空腔内;吸液部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一端直接或间接设于所述罩本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对应于人体脸部中的口腔设置,使用时至少该自由端伸入口腔内、以吸附口腔中的痰液。本湿化面罩的优点在于:在罩本体上相对于口腔的位置设置了吸液部件,这样在雾化时,吸液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会伸入口腔中,这样从体内流出的痰液能被吸液部件所吸附,减少了痰液回流的机率,提高了雾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湿化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湿化面罩。
背景技术
咳嗽时,通常会伴有痰液。对于婴幼儿、体质弱的成年人,排痰能力弱,不易将痰液排出体外。
为了帮助排痰,医院通常采用对患者采取雾化的方式,患者通过佩戴能罩住口和鼻的湿化面罩,湿化面罩上开设有输入孔,使载有药物的流体经过该输入孔进入口腔内。
在雾化过程中,由于痰液得到稀释会流到口腔,但由于湿化面罩与人体脸部是紧紧贴合的,这样口腔中的痰液由于不能及时排出会在口腔中积聚,由于口腔内容量有限,当积聚的痰液不能及时排出时,只能又再一次返回到体内,易形成痰痂。因此需要对湿化面罩进行进一步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湿化面罩,使得在做雾化的过程中位于空腔中的痰液能得到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湿化面罩,被配置为罩于人体脸部中的鼻和口腔上,包括:
罩本体,内设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人体脸部中的鼻和口;
输送孔,开设于所述罩本体上,用于供外部的流体进入所述罩本体上的所述空腔内;
吸液部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一端直接或间接设于所述罩本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对应于人体脸部中的口腔设置,使用时至少该自由端伸入口腔内、以吸附口腔中的痰液。
可选地,还包括:
支撑部件,连接所述吸液部件和罩本体。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件为伸缩结构。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件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吸液部件连通,所述储液腔用于存放来自吸液部件上所吸附的痰液。
可选地,所述罩本体上与支撑部件连接的部位上开设有与储液腔密封连通的出液孔。
可选地,所述罩本体上位于出液孔的部位向外凸设有连接短管,所述连接短管与所述出液孔密封连通。
可选地,所述吸液部件中部设有供支撑部件进入的插槽,所述的插槽的最大宽度小于吸液部件的最大宽度0.5至1mm。
可选地,所述储液腔沿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该储液腔上沿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伸出于支撑部件的两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插槽贯穿于所述吸液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自由端伸出于吸液部件上的所述插槽、且呈扩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吸液部件呈多孔结构,所述孔彼此连通,所述孔的孔径范围在0.75至1.2mm;所述吸液部件呈舌形、且其厚度为3mm至8mm。
可选地,所述吸液部件的下端端面与舌的上端面相吻合、上端面与上颚的底面相吻合。
雾化时,被稀释的痰液会从体内流至口腔内,由于现有湿化面罩在使用时是罩在人体口腔和鼻上、处于封闭状态,这样口腔内的痰液由于不能及时吐出,会越聚越多,这样痰液又有可能重新流回体内,以致形成痰痂。本湿化面罩通过在罩本体上相对于口腔的位置设置了吸液部件,这样在雾化时,吸液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会伸入口腔中,这样从体内流出的痰液能被吸液部件所吸附,减少了痰液回流的机率,提高了雾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一种湿化面罩被佩戴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一种湿化面罩被佩戴时吸夜部件伸入口腔内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一种湿化面罩中的吸液部件和支撑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鼻a、口腔b、上颚c、舌头d、罩本体101、输送孔102、海绵103、支撑管104、储液腔105、出液孔106、连接短管107、插槽108、吸液孔109、雾化插管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本湿化面罩,被配置为罩于人体脸部中的鼻a和口腔b上,包括罩本体101、输送孔102和吸液部件。具体如下所述。
罩本体101,内设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人体脸部中的鼻a和口腔b。
输送孔102,开设于所述罩本体101上,用于供外部的流体进入所述罩本体101上的所述空腔内。
吸液部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一端直接或间接设于所述罩本体10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对应于人体脸部中的口腔设置,使用时至少该自由端伸入口腔内、以吸附口腔中的痰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做雾化时,将罩本体101罩于鼻子和口部,此时张开口部,让吸液部件从口部伸入,这样当有痰液流出至口腔时,吸夜部件可以吸收痰液,以防止口腔中的痰液聚留过多后有可能流回体内的情况,另外由于吸夜部件由柔性材料制成,故在实现吸痰功能的同时不会对口腔造成伤害。输送孔102与雾化插管110连接以将雾化药液输入罩本体101内。
另外,为了更好地吸夜,能对空腔内的各个角落的痰液吸收,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部件呈舌形、且其厚度为3mm至8mm。厚度范围的限定,使得吸夜部件在能达到在雾化过程中吸收全部的痰液时,又防止因吸夜部件太厚堵住出气的通道、以影响患者的换气。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部件的下端端面与舌的上端面相吻合、上端面与上颚的底面相吻合。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部件,连接所述吸液部件和罩本体101。支撑部件的设置有利于患者根据需要更好地调节吸夜部件伸入口腔中的位置。以使在吸液时、不会产生不舒适感。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件可以是各种结构,如呈管状的支撑管104,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是别的结构。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104伸入于口腔一端为开口端,该开口端与所述支撑管104内部的储液腔105连通,由于该开口端处位于痰液从体内排出至空腔的入口处,痰液量大,吸液部件在该处的部位所吸收的痰液量大,因此在该处设置一个开口端利于痰液吸入储液腔105内,另外该开口端内截面面积是吸液孔109的内截面面积的1至3倍,这样痰液一经排出至口腔,就能在其在空腔的入口处就被吸收,减少对空腔的污染。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为伸缩结构。伸缩结构的设置不仅可以根据自由调节长度,另外也能在出现意外,如打喷嚏时支撑部件会顺着喷出的气液向外退缩,以减少口腔受到支撑部件的伤害。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内设有储液腔105,所述储液腔105与吸液部件连通,所述储液腔105用于存放来自吸液部件上所吸附的痰液。支撑部件不仅具有支撑吸液部件的功能,而且因其内设置有储液腔105,这样在不增加吸夜部件的容积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增加痰液的存储量。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本体101上与支撑部件连接的部位上开设有与储液腔105密封连通的出液孔106。设于罩本体101上的与储液腔105连通的出液孔106便于储液腔105中的痰液被及时排出,这对于哪些体形大的患者或痰液尤其是浓痰较多的患者作用更为明显,还可以通过将外部的吸附设备与该出液孔106密封连通,以增强吸附效果。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本体101上位于出液孔106的部位向外凸设有连接短管107,所述连接短管107与所述出液孔106密封连通。连接短管107的设置,便于与外部管路的连接。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部件中部设有供支撑部件进入的插槽108,所述的插槽108的最大宽度小于吸液部件的最大宽度0.5至1mm。吸液部件和支撑部件通过插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拆装方便,插槽108宽度的限制有利于支撑部件与吸液部件连接后不易意外脱离。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105沿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该储液腔105上沿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伸出于支撑部件的两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插槽108贯穿于所述吸液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自由端伸出于吸液部件上的所述插槽108、且呈扩口设置。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部件呈多孔结构(如海绵103),所述孔彼此连通,所述孔的孔径范围在0.75至1.2mm。多孔结构的吸液部件曾强了吸液和储液功能,而由于痰液不同于普通的水,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含颗粒物较多,若孔径设置的太小影响了痰液的吸收,故本孔径范围的限制使得痰液被吸入后易在孔内保存,不易重新流回空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鼻a、口腔b、上颚c、舌头d、罩本体101、输送孔102、海绵103、支撑管104、储液腔105、出液孔106、连接短管107、插槽108、吸液孔10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湿化面罩,被配置为罩于人体脸部中的鼻和口腔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本体,内设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人体脸部中的鼻和口;
输送孔,开设于所述罩本体上,用于供外部的流体进入所述罩本体上的所述空腔内;
吸液部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一端直接或间接设于所述罩本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对应于人体脸部中的口腔设置,使用时至少该自由端伸入口腔内、以吸附口腔中的痰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部件,连接所述吸液部件和罩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吸液部件连通,所述储液腔用于存放来自吸液部件上所吸附的痰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本体上与支撑部件连接的部位上开设有与储液腔密封连通的出液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本体上位于出液孔的部位向外凸设有连接短管,所述连接短管与所述出液孔密封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部件中部设有供支撑部件进入的插槽,所述的插槽的最大宽度小于吸液部件的最大宽度0.5至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沿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该储液腔上沿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伸出于支撑部件的两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插槽贯穿于所述吸液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自由端伸出于吸液部件上的所述插槽、且呈扩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部件呈多孔结构,所述孔彼此连通,所述孔的孔径范围在0.75至1.2mm;所述吸液部件呈舌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部件的下端端面与舌的上端面相吻合、上端面与上颚的底面相吻合。
CN202220055983.9U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湿化面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934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5983.9U CN216934378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湿化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5983.9U CN216934378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湿化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4378U true CN216934378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598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934378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湿化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4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0465U (zh) 湿化口罩
CN216934378U (zh) 一种湿化面罩
CN111407992B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多功能应急呼吸器
US20070144511A1 (en) Nebulizer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7921232A (zh) 与补充氧气一起使用的夹式鼻腔空气加湿和鼻衄预防装置和方法
CN111329159B (zh) 一种口罩用单向阀
CN204017064U (zh) 一种热量和湿度交换装置
CN212756773U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套舱
CN214318814U (zh) 一种口腔气道湿化装置
CN213491346U (zh) 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
CN216319361U (zh) 一种带气囊的气管切开外套管
CN211561481U (zh) 吸痰输氧雾化一体化装置
CN210992439U (zh) 一种急救用吸氧面罩
CN213099733U (zh) 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
CN214912293U (zh) 一种新型气管切开用雾化湿化杯
CN220424316U (zh) 一种手术面罩
CN211611229U (zh)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雾化接头
CN219700739U (zh) 气管切开管护理杯
CN213285106U (zh) 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CN212118680U (zh) 一种用于乳腺外科的引流装置
CN213191978U (zh) 一种张口呼吸患者用的口腔湿化器
CN219814912U (zh) 一种单向阀雾化吸入装置转接头
CN215135447U (zh) 一种新型高效过滤的氧气湿化瓶
CN215690909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管
CN216148785U (zh)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吸入药物给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