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4218U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4218U
CN216934218U CN202123361930.4U CN202123361930U CN216934218U CN 216934218 U CN216934218 U CN 216934218U CN 202123361930 U CN202123361930 U CN 202123361930U CN 216934218 U CN216934218 U CN 216934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disposed
adjusting plate
adjus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19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3619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4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4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4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包括上容体和下容体,所述上容体的上端设有入口和出口,上容体的下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下容体的上端设有匹配嵌入开口内的固定凸环,固定凸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上容体内部设有上容腔,下容体内部设有下容腔,上容腔与下容腔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重复使用,方便丢弃排出的废物,降低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器是日常护理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材,主要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可与出入肠道内的胃管、引流管等引流装置配合使用,将沉积在肠胃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常用于肠胃穿孔修补或者部分切除术后。
现有的负压引流器大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气体和液体在吸入负压引流器内后无法方便的取出,因此只能更换新的负压引流器来使用。导致器材的消耗量大,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护理费用。此外,在排出负压引流器内的的液体和气体时,护士容易与排出液体和气体接触,而肠胃内排出的气体与液体中可能会存在幽门螺杆菌,因此护士在处理污物时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同时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能够重复使用,方便丢弃排出的废物,降低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包括上容体和下容体,所述上容体的上端设有入口和出口,上容体的下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下容体的上端设有匹配嵌入开口内的固定凸环,固定凸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上容体内部设有上容腔,下容体内部设有下容腔,上容腔与下容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容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板与上容腔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板的下表面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侧边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调节杆,所述上容腔的侧壁设有供第一调节杆穿过的第一调节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容腔的内侧壁靠近第一调节板的侧边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下容体内部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隔板设在上容腔的上端,第二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第二调节板与上容腔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板的下表面与第二隔板的上表面相互贴合,第二调节板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侧边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调节杆,所述下容腔的侧壁设有供第二调节杆穿过的第二调节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容腔于第二调节板的上端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内部设有过滤片,所述出口上端设有出气盖,出气盖与上容体可拆装连接,出气盖的上端套设有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容体的上表面与出口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出气盖的下端与安装槽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内部设有限位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上容体上设有挂带。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将引流管连接在入口处,转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连通,然后挤压上容体和下容体,然后盖上盖板,使上容腔和下容腔内产生负压,之后引流管将肠胃内的污物抽吸至下容腔内。当下容腔内装满时,可转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分别封堵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之后将下容体和上容体相互拆分,将装满污物的下容体丢弃后装上新的下容体,最后将盖板取下,方便再次压缩上容体和下容体,并重复抽吸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上容体与下容体之间通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更加便捷,并且通过更换下容体可实现重复利用的效果,便于同一个患者多次使用,可有效减少器材消耗,降低患者的护理费用。
2、上容体和下容体在分离时,可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封堵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从而密封上容腔和下容腔,避免更换下容体时,上容腔和下容腔内液体和气体泄漏,避免产生环境污染,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干净卫生。
3、上容体在重复压缩产生负压时,上容腔内的气体会通过出口排出,气体在排出的过程中受到过滤片的过滤效果,从而吸附气体内部的幽门螺杆菌,降低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面结构立体图。
图中:
上容体-1;入口-11;出口-12;过滤片-121;出气盖-122;
限位凸台-123;盖板-124;开口-13;上容腔-14;第一隔板-15;
第一通孔-151;第一调节板-16;第二通孔-161;第一调节杆-162;
第一调节孔-17;第一环形槽-18;第一密封圈-181;下容体-2;
固定凸环-21;下容腔-22;第二隔板-23;第三通孔-231;
第二调节板-24;第四通孔-241;第二调节杆-25;第二调节孔-26;
第二环形槽-27;第二密封圈-271;挂带-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包括上容体1和下容体2,上容体1的上端设有入口11和出口12,上容体1的下端设有开口13,开口13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下容体2的上端设有匹配嵌入开口13内的固定凸环21,固定凸环21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上容体1内部设有上容腔14,上容腔14与出口12 和入口11连通,下容体2内部设有下容腔22,上容腔14与下容腔 22相互连通。
优选的,上容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15和第一调节板16,第一隔板15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部的第一通孔151,第一调节板16与上容腔14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板16的下表面与第一隔板15的上表面相贴合,从而防止液体渗漏,第一调节板16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51 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161,第一调节板16的侧边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调节杆162,上容腔14的侧壁设有供第一调节杆162穿过的第一调节孔17。
优选的,上容腔14的内侧壁靠近第一调节板16的侧边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8,第一环形槽18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181。采用此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或者气体由第一调节孔17处发生渗漏。
优选的,下容体2内部设有第二隔板23和第二调节板24,第二隔板23设在上容腔14的上端,第二隔板23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部的第三通孔231,第二调节板24与上容腔14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板 24的下表面与第二隔板23的上表面相互贴合,第二调节板24上设有与第三通孔231对应设置的第四通孔241,第二调节板24的侧边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调节杆25,下容腔22的侧壁设有供第二调节杆 25穿过的第二调节孔26。
优选的,下容腔22于第二调节板24的上端设有第二环形槽27,第二环形槽27内设有第二密封圈271。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避免液体或者气体由第二调节孔26处泄漏。
优选的,出口12内部设有过滤片121,出口12上端设有出气盖 122,出气盖122与上容体1可拆装连接,出气盖122的上端套设有盖板124。
优选的,上容体1的上表面与出口12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安装槽 19,出气盖122能够避免过滤片121发生脱离,出气盖122的下端与安装槽19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出气盖122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优选的,出口12内部设有限位凸台123,限位凸台123能够对过滤片121进行固定和限位。
优选的,上容体1上设有挂带3。挂带3可用于将本实用新型挂接在患者身上,方便随时使用。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将引流管连接在入口11处,转动第一调节板16和第二调节板24,使第一通孔151和第二通孔161连通,第三通孔231和第四通孔241连通,然后挤压上容体1和下容体2,然后盖上盖板124,使上容腔14和下容腔22内产生负压,之后引流管将肠胃内的污物抽吸至下容腔22内。当下容腔22内装满时,可转动第一调节板16和第二调节板24分别封堵第一通孔151和第三通孔 231。之后将下容体2和上容体1相互拆分,将装满污物的下容体2 丢弃后装上新的下容体2,最后将盖板124取下,方便再次压缩上容体1和下容体2,并重复抽吸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上容体1与下容体2之间通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更加便捷,并且通过更换下容体2可实现重复利用的效果,便于同一个患者多次使用,可有效减少器材消耗,降低患者的护理费用。
2、上容体1和下容体2在分离时,可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板16和第二调节板24封堵第一通孔151和第三通孔231,从而密封上容腔 14和下容腔22,避免更换下容体2时,上容腔14和下容腔22内液体和气体泄漏,避免产生环境污染,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干净卫生。
3、上容体1在重复压缩产生负压时,上容腔14内的气体会通过出口12排出,气体在排出的过程中受到过滤片121的过滤效果,从而吸附气体内部的幽门螺杆菌,降低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9)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容体和下容体,所述上容体的上端设有入口和出口,上容体的下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下容体的上端设有匹配嵌入开口内的固定凸环,固定凸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上容体内部设有上容腔,下容体内部设有下容腔,上容腔与下容腔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板与上容腔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板的下表面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侧边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调节杆,所述上容腔的侧壁设有供第一调节杆穿过的第一调节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腔的内侧壁靠近第一调节板的侧边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容体内部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隔板设在上容腔的上端,第二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第二调节板与上容腔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板的下表面与第二隔板的上表面相互贴合,第二调节板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侧边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调节杆,所述下容腔的侧壁设有供第二调节杆穿过的第二调节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容腔于第二调节板的上端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内部设有过滤片,所述出口上端设有出气盖,出气盖与上容体可拆装连接,出气盖的上端套设有盖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体的上表面与出口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出气盖的下端与安装槽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内部设有限位凸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体上设有挂带。
CN202123361930.4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Active CN216934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1930.4U CN21693421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1930.4U CN21693421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4218U true CN216934218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2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1930.4U Active CN21693421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4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17121A1 (zh) 一种高负压无堵塞引流管
CN207012362U (zh) 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
CN216934218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引流器
CN109224144B (zh) Icu床旁专用吸痰护理器
WO2013064005A1 (zh) 储液过滤排气装置及基于储液过滤排气装置的血肿清除器
CN109078230A (zh) 一种胃肠减压装置
CN111714712A (zh) 一种胃肠减压收纳装置
CN209529776U (zh) 一种便携式负压吸液装置
CN215351054U (zh) 一种新生儿肠胃减压仪
CN214550420U (zh) 一种消化护理胃肠减压器
CN201098478Y (zh) 水湿粉尘过滤呼吸器
CN211797909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肠减压装置
CN215024197U (zh) 一种呼吸内科化痰器
CN219323719U (zh) 一种双腔可自动湿化吸痰结构
CN208756667U (zh) 一种肛肠科清洗护理装置
CN111407934A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胃肠减压装置
CN108619801A (zh) 一种空气净化防尘装置
CN218820995U (zh) 一种高效空气源热泵供热水装置
CN218943981U (zh) 一种手动吸痰器
CN213852295U (zh)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胃肠减压装置
CN219558350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呼吸装置
CN215230757U (zh) 一种循环内科专用急救装置
CN217187164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器
CN220802094U (zh) 一种肠内营养液过滤器
CN219208040U (zh) 一种基于药物治疗的鼻腔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