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3910U - 美工刀 - Google Patents

美工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3910U
CN216913910U CN202220243442.9U CN202220243442U CN216913910U CN 216913910 U CN216913910 U CN 216913910U CN 202220243442 U CN202220243442 U CN 202220243442U CN 216913910 U CN216913910 U CN 216913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lade
push button
utility knife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34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艳明
李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34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3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3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3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工刀,属于手动刀具,现有折叠刀将推钮组件设于柄的侧面所致的仅适于一只手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为柄设置顶面缝隙和隐藏在内部的侧向缝隙,令推钮的上端凸露于柄的顶面供推动,推钮的下端经顶面缝隙延伸至侧向缝隙的侧面并与定位块联动。因此,无论左手握持还是右手握持,均能通过大拇指推动推钮,因此即适于左撇子使用,也适于右撇子使用。同时,将侧向缝隙隐藏在柄的内部,刀片在柄内被隐藏,不宜沾污而锈蚀。而顶面缝隙位于柄的顶部,即使有灰尘、杂物,也不易直接影响折叠刀的装配结构及调节刀片伸出长度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美工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刀具,具体涉及一种美工刀。
背景技术
美工刀是一种裁切刀具,其通常是在柄上装配由推钮带着前后移动的刀片,而且在柄上分布有定位槽,通过推钮组件带着刀片前后移动可以调节刀片伸出柄的长度。现有的美工刀,其推钮组件位于柄的侧面,通过大拇指推着推钮组件前后移动时,仅适于一只手使用。同时,为使推钮组件带着柄内的刀片前后移动,需要在柄的侧面设前后方向延伸的缝隙,该缝隙较大,使得刀片直接暴露,刀片易被沾污而锈蚀。而且,灰尘、杂物等易影响折叠刀的装配结构及调节刀片伸出长度时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折叠刀将推钮组件设于柄的侧面所致的仅适于一只手使用等缺陷,提供一种可供使用者任一只手使用的折叠刀,同时解决在柄的侧面设前后方向延伸的缝隙使得刀片直接暴露,刀片易被沾污而锈蚀,以及灰尘、杂物影响折叠刀的装配结构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美工刀,包括柄、伸缩刀片、推钮组件,所述柄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仓道和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定位槽,所述推钮组件装配于所述柄,所述伸缩刀片位于所述仓道并连接于所述推钮组件,所述推钮组件包括推钮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定位于所述定位槽,所述推钮与所述定位块联动以在推动所述推钮时促使所述定位块脱出所述定位槽,其特征是:所述柄具有顶面缝隙和隐藏在内部的侧向缝隙,所述推钮的上端凸露于所述柄的顶面,所述推钮的下端经所述顶面缝隙延伸至所述侧向缝隙的侧面并与所述定位块联动。
该方案,将推钮的上端凸露于柄的顶面,无论左手握持还是右手握持,均能通过大拇指推动推钮,因此即适于左撇子使用,也适于右撇子使用。同时,将侧向缝隙隐藏在柄的内部,刀片在柄内被隐藏,不宜沾污而锈蚀。而顶面缝隙位于柄的顶部,即使有灰尘、杂物,也不易直接影响折叠刀的装配结构及调节刀片伸出长度时的灵活性。
优选的,为了有效防护内部结构,减小外部灰尘、杂物进入柄内,所述顶面缝隙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向缝隙的宽度。
优选的,为了简化结构,使结构紧凑,所述定位槽分布于所述侧向缝隙的下边缘。
优选的,所述柄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外套套装在所述内套外,所述侧向缝隙和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内套的侧面,所述顶面缝隙设于所述外套的顶面。基于该结构,内套、外套可以选用不同的材质,如内套选用强度大、韧性好的材质,而外套选用握持舒适的材质。由此既保证折叠刀的强度及寿命,同时提高握持的舒适性。
优选的,为了使推钮组件灵活移动并可靠定位,所述推钮组件包括约束件和连接件,所述定位块上下活动地装配于所述约束件,所述约束件前后移动地与所述推钮配合,所述定位块通过斜面与所述推钮配合以在推动所述推钮时促使所述定位块借所述斜面升高来脱出所述定位槽,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仓道并与所述约束件连接,所述伸缩刀片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据此,推动推钮时,可以将定位块升高来脱出定位槽,从而带着伸缩刀片前后移动;不推动推钮时,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实现定位,伸缩刀片不能伸缩,以供切割使用或者收纳在柄内。
优选的,为了在向前与向后两个方向使推钮组件灵活移动并可靠定位,所述斜面包括前向斜面和后向斜面,所述前向斜面与后向斜面相向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容置槽。因此,无论向前推动还是向后推动推钮,定位块均能被升高来脱出定位槽,从而带着伸缩刀片前后移动。
优选的,为了令定位块与定位槽配合可靠定位,所述定位块具有侧向延伸段,所述侧向延伸段位于所述定位槽。
优选的,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约束件和连接件卡在一起并共同卡装在所述推钮上,为了缩小推钮组件的体积,尤其是缩小推钮组件在侧向上的尺寸,不至于因推钮组件的侧向齿轮过大致使美工刀的厚度(侧向尺寸)较大,所述约束件嵌于所述推钮。
优选的,为了避免零配件晃动,所述连接件具有弹性并借该弹性依靠在所述仓道的内侧壁。同时,在推动推钮组件移动时,该弹性会产生一定的阻尼,利于增强操作的手感。
优选的,为了实现可靠定位,避免推钮组件意外移动,所述定位块上作用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促使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槽。
优选的,为了避免使用时刀片移动伸至从柄内脱出,所述柄的前端设刀片锁紧组件。通过刀片锁紧组件可将刀片锁紧在柄上。而在推动推钮调节刀片伸出长度时可以解除刀片锁紧组件对伸缩刀片的锁紧。
优选的,为了便于更换刀片,使美工刀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所述仓道内配置有可取出的刀库,所述刀库具有朝向所述侧向缝隙的敞口,所述刀库内存放备用刀片,所述伸缩刀片位于所述刀库内并位于所述侧向缝隙与所述备用刀片之间,所述伸缩刀片和备用刀片叠放在一起并被所述敞口的边缘约束。
优选的,为了便于向刀库内存放备用刀片,所述刀库包括库仓和拖板,所述敞口设于所述库仓,所述拖板位于所述库仓内,所述拖板上设有向所述敞口方向突出的约束部,所述推钮组件设有朝向所述备用刀片的连接部,所述伸缩刀片和备用刀片的后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备用刀片的连接孔套于所述约束部,所述伸缩刀片的连接孔套在所述连接部。因此,通过将拖板从库仓内拉出,可以将备用刀片叠放在拖板一侧,再将拖板与备用刀片一起装入库仓。
优选的,为了便于更换刀片,所述仓道、顶面缝隙和侧向缝隙的后端均敞开使得所述推钮组件能够带着所述伸缩刀片从所述柄的后端脱卸;所述拖板设有弹性部,所述约束部设于所述弹性部,所述伸缩刀片从所述推钮组件上拆下且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约束部时,所述约束部被所述连接部挤压向侧向弹性变形供邻接所述连接部的备用刀片的连接孔自动套在所述连接部。据此,可以通过将推钮组件从柄上脱卸下来,将废旧的伸缩刀片带出并摒弃,则在再次将推钮组件装于柄上时,即可令刀库内的一个备用刀片自动装于推钮组件,更换刀片便捷。
优选的,为了顺畅地将推钮组件装于柄上以及从柄上脱卸下来,所述推钮组件具有引导其装配于所述柄的前引导端和引导其从所述柄上脱卸下来的后引导端。
优选的,为了避免伸缩刀片晃动,而且确保能够令备用刀片自动地装于推钮组件,所述拖板背向所述敞口的一侧作用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促使所述拖板将所述伸缩刀片和备用刀片向所述敞口一侧推压。
优选的,为了结构紧凑,减小第二弹性元件的侧向尺寸,所述库仓上背向所述敞口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固定于所述柄的板片弹簧,所述板片弹簧经所述通孔弹性抵压于所述拖板。
优选的,为了将刀库约束内柄内,避免刀库从柄内意外脱出,所述柄包括设于其后端的第一阻挡部和后盖,所述刀库的后端连接所述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相抵挡将所述后盖定位于所述柄的后端。
优选的,为了便于将刀库从柄内取出,所述后盖设有按钮,所述第二阻挡部侧向移动装配于所述后盖并与所述按钮连接,所述第二阻挡部或所述按钮上作用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将所述第二阻挡部保持在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相抵挡的位置。据此,通过按压按钮令第二阻挡部与第一阻挡部错位,即可通过后盖将刀库虫柄内拉出。
优选的,为了便于将刀库、后盖装于柄,所述第一阻挡部上设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二阻挡部上设第二引导面,所述后盖向所述柄的后端装配时所述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相配合克服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令所述第二阻挡部与第一阻挡部错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为柄设置顶面缝隙和隐藏在内部的侧向缝隙,令推钮的上端凸露于柄的顶面供推动,推钮的下端经顶面缝隙延伸至侧向缝隙的侧面并与定位块联动。因此,无论左手握持还是右手握持,均能通过大拇指推动推钮,因此即适于左撇子使用,也适于右撇子使用。同时,将侧向缝隙隐藏在柄的内部,刀片在柄内被隐藏,不宜沾污而锈蚀。而顶面缝隙位于柄的顶部,即使有灰尘、杂物,也不易直接影响折叠刀的装配结构及调节刀片伸出长度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美工刀的一个轴侧图;
图2为图1所示美工刀的另一视角的轴侧图;
图3为图1所示美工刀的侧面正投影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面图;
图6为图4的B-B向剖面图;
图7为图5的C-C向剖面放大图;
图8为图5的D-D向剖面图;
图9为图1所示美工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图9-10中所示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3为图9-10中所示推钮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5为图9-10中所示刀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图13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柄:
110内套:111侧向缝隙,111w侧向缝隙的宽度,112定位槽,113仓道,114狭缝,115挤压块,116旋钮螺钉,117变形部,118第二弹性元件,
120外套:121结构空腔,122顶面缝隙,122w顶面缝隙的宽度,123尾部,124 第一阻挡部,125第一引导面,
130后盖:131盖体,132盖板,133按钮,134第二阻挡部,135第二引导面, 136轴孔,137贯通孔,138第三弹性元件;
200伸缩刀片,201连接孔;
300推钮组件:
310推钮:311推执部,312颈部,313导向滑槽,314第一导向卡钩,315容置槽,316前向斜面,317后向斜面,318第一导向孔,
320定位块,321侧向延伸段,
330约束件,331第二导向卡钩,332锁装卡钩,333导向槽,
340连接件,341连接部,342前引导端,343后引导端,344折边,345锁装孔, 346第二导向孔,347弹性边,
350第一弹性元件;
400刀库:
410库仓:411敞口,412通孔,413敞口的边缘,
420拖板:421弹性部,422约束部,423挂钩;
500备用刀片,50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技术特征的方法或产品,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技术特征,还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能够包含在该方法或产品中的其它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被术语“第一”、“第二”等具有顺序概念限定的技术特征,仅在于为了清楚地描述被限定的技术特征,使被限定的技术特征与其它技术特征能够清楚的区别开来,而不代表实际实施时这样命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10所示,该美工刀包括柄100、伸缩刀片200、推钮组件300、刀库400、备用刀片500。
如图11-12所示,柄100包括内套110和外套120。
为了保证强度,内套110用铁板或者钢板等裁折而成。内套110的左侧具有侧向缝隙111,侧向缝隙的下边缘沿前后方向分布若干定位槽112。内套110内部形成前后方向延伸的仓道113,仓道113的前端具有供刀片伸出的狭缝。仓道113及侧向缝隙 111的后侧敞口。内套110的前端设刀片锁紧组件,该刀片锁紧组件包括挤压块115 和旋钮螺钉116,旋钮螺钉116卡装在内套110的右侧壁而仅能相对于内套转动,挤压块115位于仓道113的前端并通过螺纹与旋钮螺钉装配,因此通过旋转旋钮螺钉可以调节挤压块左右移动,挤压块向左移动时将伸出的伸缩刀片挤压在内套前端的左侧壁,用以固定伸出的伸缩刀片,挤压块向右移动时增大挤压块与内套前端的左侧壁之间的缝隙供伸缩刀片伸出或者退回仓道。为了避免伸缩刀片被挤压在内套前端的左侧壁时弯曲变形,内套前端的左侧壁向右侧变形形成变形部117以便伸缩刀片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贴靠在变形部117上。内套110的右侧壁固定有板片弹簧作为第二弹性元件 118。
外套120用塑料或/和橡胶制成以便握持,外套120内具有结构空腔121以便装配内套,在外套的顶部设有顶面缝隙122,顶面缝隙122的后端是敞开的以供装配推钮组件或者将推钮组件从柄上拆下。外套120的后端具有一个低于结构空腔的尾部 123,尾部123的上侧设有一个柱状的第一阻挡部124,第一阻挡部124上设朝向右后方的第一引导面125。
外套120套装在内套110外构成柄的主体。侧向缝隙111被外套110从侧面遮蔽,顶面缝隙122位于外套的顶面而可见。而且,顶面缝隙的宽度122w小于侧向缝隙的宽度111w。
为了使柄完整并封堵仓道,柄100包括装配于内套和外套后端的后盖130,后盖130可以对推钮组件300定位,阻挡向后移动的推钮组件避免推钮组件意外从柄的后端脱出。后盖130上设一个柱状的第二阻挡部134,第二阻挡部具有面向左前侧的第二引导面135,第二阻挡部134与第一阻挡部124相抵挡将后盖130定位于柄的后端,阻挡后盖向后移动。
具体的,后盖130包括盖体131、盖板132、按钮133、第二阻挡部134。盖体131 设有左右方向的轴孔136和与轴孔连通的上下方向的贯通孔137,轴孔136内装配按钮133,按钮133上套有螺旋弹簧作为第三弹性元件138,第三弹性元件138对按钮向左施加弹力。按钮133右端连接第二阻挡部134,而且第二阻挡部134经贯通孔137 向下伸出盖体131。在盖体131的右侧卡装盖板132,盖板132将第二阻挡部134遮蔽。因此,在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下,第二阻挡部保持在与第一阻挡部相抵挡的位置。向右按压按钮,克服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则按钮带着第二阻挡部向右移动,令第二阻挡部与第一阻挡部错位,从而可以将后盖向后移动从柄的主体上拆下。
鉴于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的配合,后盖向柄的主体后端装配时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相配合克服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令第二阻挡部与第一阻挡部错位,由此毋须按压按钮即可将后盖装于柄的主体。
如图9-10所示,伸缩刀片200与备用刀片500是结构相同的刀片,本文中依据其位置和连接状态分别命名,能够被推钮组件带着前后移动的命名为伸缩刀片,位于刀库中备用的命名为备用刀片。为了将备用刀片连接在推钮组件上以及约束在刀库中,伸缩刀片和备用刀片的后端均设有连接孔。
推钮组件300用以带着伸缩刀片200前后移动以调节伸缩刀片伸出柄的长度并将伸缩刀片定位。在图13-14所示结构中,推钮组件300包括推钮310、定位块320、约束件330和连接件340。
推钮310上端具有推执部311,推钮310下端呈立方体状,推钮310上端与推钮下端经较薄的颈部312连接。推钮下端右侧具有前后方向的导向滑槽313,导向滑槽 313的上缘和下缘具有第一导向卡钩314,导向滑槽的下缘还具有V形容置槽315,容置槽的前后两倾斜壁分别作为前向斜面316和后向斜面317。推钮310下端还具有两个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孔318。
定位块320呈上下延伸的柱状,而且其下端面呈左右方向延伸的半圆柱,半圆柱向右延伸呈突出状而成为侧向延伸段321。
约束件330上设有两个向左延伸的第二导向卡钩331。约束件的上边缘、下边缘及后边缘设有锁装卡钩331。而且,约束件上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333。
连接件340是一个板片状结构件,其优选用金属板冲裁弯折构成。其具有向右突出的连接部341、向右弯折的前引导端342和后引导端343、向左弯折的折边344,折边上设锁装孔345和第二导向孔346,连接件还具有弹性边347。前引导端用于引导推钮组件装配于柄,后引导端引用于导推钮组件从柄上脱卸下来。
根据以上结构,将定位块320置于约束件的导向槽333内,并在定位块的上端置放第一弹性元件350用以向定位块向下施加弹力。再将连接件340从约束件330的右侧与约束件装配,即将约束件上的锁装卡钩332分别钩挂在连接件上对应的锁装孔 340,由此将连接件340、约束件330、定位块320装配成为一个整体。最后将装配在一起的连接件、约束件、定位块置于推钮310右侧,并将约束件330左侧置于导向滑槽313,令推钮上的第一导向卡钩314钩住连接件上对应的第二导向孔346,令约束件上的第二导向卡钩331钩住推钮上的第一导向孔318的左侧边缘,而且定位块320的下端位于V形容置槽315。从而使推钮能够与装配在一起的连接件、约束件和定位块能够相对前后移动,该相对前后移动能够令V形容置槽的前向斜面和后向斜面举升定位块。
根据以上推钮组件,可以将推钮组件从柄的后端装于柄:推钮310上端的推执部311凸露于柄100的顶面,推钮的颈部312位于顶面缝隙122,推钮的下端经顶面缝隙延伸至侧向缝隙111的左侧面,连接件340位于仓道且其弹性边347依靠在仓道的左侧内侧壁,定位块320借着第一弹性元件350的弹力令其侧向延伸段321位于定位槽 112。依靠弹性边和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将整个推钮组件装配于柄时避免晃动。向前推动推钮时,前向斜面316将定位块320抬高实现联动令定位块的延伸段脱出定位槽,从而能够令整个退组组件向前移动,向后推动推钮时,后向斜面317将定位块抬高实现联动令定位块的延伸段脱出定位槽,从而能够令整个退组组件向后移动。当将伸缩刀片置于仓道并连接于连接件的连接部时,即可由推钮组件带着前后移动。
至此,前述结构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为了便于更换刀片,还为前述结构配置刀库,刀库在仓道内并可取出。刀库用于存放备用刀片,以在必要时更换刀片。
如图15-16所示,刀库400包括库仓410和拖板420。库仓410具有朝向左侧的侧向缝隙的敞口411,库仓410的右侧壁上设有通孔412。
拖板420为一个板件,拖板上冲裁出弹性部421,弹性部的后端向左弯折出的约束部422,当拖板位于库仓内时,约束部向敞口方向突出。刀库内叠放备用刀片500,备用刀片的连接孔501套于约束部422,因此,通过拖板可以将备用刀片装入库仓或者从库仓内取出。而且,当推钮组件与库仓内位于最左侧位置的备用刀片连接时,即库仓内位于最左侧位置的备用刀片的连接孔套在连接件上的连接部时,该库仓内位于最左侧位置的备用刀片即成为伸缩刀片。此状态下,伸缩刀片同样位于刀库的库仓并位于侧向缝隙与备用刀片之间,伸缩刀片和备用刀片叠放在一起并被敞口的边缘413 约束。
为了便于从仓道中取出刀库,刀库400的后端连接后盖130。具体的,拖板420 经其后端的挂钩423与后盖130连接,而库仓410的后端套在后盖的前部上。据此,通过后盖可以将刀库及备用刀片置于仓道或者从仓道中取出。
在刀库400及备用刀片500置于仓道时,作为第二弹性元件118的板片弹簧经仓道上的通孔412弹性抵压于拖板420的右侧。第二弹性元件118的弹力促使拖板420 将备用刀片向敞口一侧推压。
鉴于前述配置刀库的结构,可以通过后盖130将刀库400从仓道中抽拉取出,而推钮组件300和伸缩刀片200滞留于柄。而且,作为第二弹性元件118的板片弹簧则会抵压于伸缩刀片200的右侧,避免伸缩刀片左右晃动。继而将推钮组件300也从柄上拆卸下来时,连接在连接件上的伸缩刀片被一同带出,用于更换刀片。将推钮组件带出的伸缩刀片摒弃,再先后将推钮组件300、刀库400装于柄,再则将尚无连接伸缩刀片的推钮组件移动至连接部341对应约束部422,也就是伸缩刀片从推钮组件上拆下且连接部对应约束部时,约束部422被连接部341向右侧挤压而弹性变形供邻接连接部的备用刀片的连接孔自动套在连接部,实现备用刀片的向推钮组件的自动安装。
其中,侧向缝隙111为推钮组件与内套的装配和活动提供了空间;敞口411为推钮组件与伸缩刀片的连接和活动提供了空间。

Claims (20)

1.美工刀,包括柄(100)、伸缩刀片(200)、推钮组件(300),所述柄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仓道(113)和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定位槽(112),所述推钮组件(300)装配于所述柄(100),所述伸缩刀片(200)位于所述仓道(113)并连接于所述推钮组件(300),所述推钮组件(300)包括推钮(310)和定位块(320),所述定位块(320)定位于所述定位槽(112),所述推钮(310)与所述定位块(320)联动以在推动所述推钮时促使所述定位块脱出所述定位槽,其特征是:所述柄具有顶面缝隙(122)和隐藏在内部的侧向缝隙(111),所述推钮(310)的上端凸露于所述柄的顶面,所述推钮的下端经所述顶面缝隙延伸至所述侧向缝隙的侧面并与所述定位块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槽(112)分布于所述侧向缝隙(111)的下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柄(100)包括内套(110)和外套(120),所述外套(120)套装在所述内套(110)外,所述侧向缝隙(111)和所述定位槽(112)设于所述内套(110)的侧面,所述顶面缝隙(122)设于所述外套(120)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推钮组件(300)包括约束件(330)和连接件(340),所述定位块(320)上下活动地装配于所述约束件(330),所述约束件(330)前后移动地与所述推钮(310)配合,所述定位块(320)通过斜面与所述推钮(310)配合以在推动所述推钮时促使所述定位块借所述斜面升高来脱出所述定位槽,所述连接件(340)位于所述仓道(113)并与所述约束件(330)连接,所述伸缩刀片(200)连接在所述连接件(3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斜面包括前向斜面(316)和后向斜面(317),所述前向斜面与后向斜面相向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置槽(315),所述定位块(320)位于所述容置槽(3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块(320)具有侧向延伸段(321),所述侧向延伸段(321)位于所述定位槽(1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约束件(330)和连接件(340)卡在一起并共同卡装在所述推钮(310)上,所述约束件(330)嵌于所述推钮(31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具有弹性并借该弹性依靠在所述仓道的内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2、4-8任一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块(320)上作用有第一弹性元件(350),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50)的弹力促使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2、4-8任一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仓道(113)内配置有可取出的刀库(400),所述刀库具有朝向所述侧向缝隙的敞口(411),所述刀库内存放备用刀片(500),所述伸缩刀片(200)位于所述刀库(400)内并位于所述侧向缝隙与所述备用刀片之间,所述伸缩刀片和备用刀片叠放在一起并被所述敞口(411)的边缘约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刀库(400)包括库仓(410)和拖板(420),所述敞口(411)设于所述库仓(410),所述拖板(420)位于所述库仓(410)内,所述拖板(420)上设有向所述敞口(411)方向突出的约束部(422),所述推钮组件(300)设有朝向所述备用刀片的连接部(341),所述伸缩刀片(200)和备用刀片(500)的后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备用刀片的连接孔套于所述约束部(422),所述伸缩刀片的连接孔套在所述连接部(34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仓道(113)、顶面缝隙(122)和侧向缝隙(111)的后端均敞开使得所述推钮组件能够带着所述伸缩刀片从所述柄的后端脱卸;所述拖板(420)设有弹性部(421),所述约束部(422)设于所述弹性部(421),所述伸缩刀片(200)从所述推钮组件(300)上拆下且所述连接部(341)对应所述约束部(422)时,所述约束部被所述连接部挤压向侧向弹性变形供邻接所述连接部的备用刀片的连接孔自动套在所述连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推钮组件(300)具有引导其装配于所述柄的前引导端(342)和引导其从所述柄上脱卸下来的后引导端(343)。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拖板(420)背向所述敞口的一侧作用有第二弹性元件(118),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18)的弹力促使所述拖板将所述伸缩刀片和备用刀片向所述敞口一侧推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库仓(410)上背向所述敞口的侧壁上设有通孔(41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18)为固定于所述柄(100)的板片弹簧,所述板片弹簧经所述通孔弹性抵压于所述拖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柄(100)包括设于其后端的第一阻挡部(124)和后盖(130),所述刀库(400)的后端连接所述后盖(130),所述后盖(130)上设第二阻挡部(134),所述第二阻挡部(134)与所述第一阻挡部(124)相抵挡将所述后盖定位于所述柄的后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后盖(130)设有按钮(133),所述第二阻挡部(134)侧向移动装配于所述后盖(130)并与所述按钮(133)连接,所述第二阻挡部或所述按钮上作用第三弹性元件(138),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将所述第二阻挡部保持在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相抵挡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阻挡部上设第一引导面(125),所述第二阻挡部上设第二引导面(135),所述后盖向所述柄的后端装配时所述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相配合克服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弹力令所述第二阻挡部与第一阻挡部错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顶面缝隙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向缝隙的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是:所述柄的前端设刀片锁紧组件。
CN202220243442.9U 2022-01-28 2022-01-28 美工刀 Active CN216913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3442.9U CN216913910U (zh) 2022-01-28 2022-01-28 美工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3442.9U CN216913910U (zh) 2022-01-28 2022-01-28 美工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3910U true CN216913910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64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3442.9U Active CN216913910U (zh) 2022-01-28 2022-01-28 美工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3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53389C (en) Cutting implement with cartridge
US6330749B1 (en) Adjustable safety utility knife with easily removable blade holder
US6357120B1 (en) Front-loading adjustable safety utility knife with safety quick-release lock
US4586256A (en) Knife handle
EP0178040B1 (en) Retractable knife handle
US6957491B2 (en) Combination utility and sporting knife
US8549755B2 (en) Compact utility knife
US7520059B2 (en) Compact utility knife
EP0967040B1 (en) Power saw having blade storage chamber
US8857064B2 (en) Safety cutter apparatus
US20030024124A1 (en) Artistic knife with spare blades
EP2189257B1 (en) A utility knife
WO1999007526A1 (en) Utility knife with retractable blade guard
US8065803B2 (en) Cutting tool
US10427310B2 (en) Cutting device
US10279491B2 (en) Cutting device
US20210170612A1 (en) Cutting device
US6502311B1 (en) Adjustable safety utility knife with slip resistant elements
US5509205A (en) Utility knife having blade retention feature
US6279186B1 (en) Multifunctional utility tool
US20060230622A1 (en) Quick release blade and knife
CN216913910U (zh) 美工刀
US6718639B1 (en) Self-sharpening utility knife
US7310880B2 (en) Saber saw with a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saber saw guide
CN218194104U (zh) 磨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