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9681U - 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9681U
CN216909681U CN202220720061.5U CN202220720061U CN216909681U CN 216909681 U CN216909681 U CN 216909681U CN 202220720061 U CN202220720061 U CN 202220720061U CN 216909681 U CN216909681 U CN 216909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ttling tank
inclined tube
tube settl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200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海涛
陈人辉
李秉业
李洪久
路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ianbo Food Ingredi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ianbo Food Ingredi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ianbo Food Ingredi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ianbo Food Ingredi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200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9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9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9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移动组件、真空组件和循环水容器;其特征在于: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座和水环真空泵,进液槽的底部沿水平方向插接设置出水管,进液槽的顶部设置有斜管沉降槽Ⅰ,斜管沉降槽Ⅰ的上方设置有斜管沉降槽Ⅱ,斜管沉降槽Ⅱ的上方设置有出水槽,污泥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出水槽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环真空泵将固体颗粒或水吸入水环真空泵体,与水充分混合后回流至不锈钢桶内,可有效捕尘,斜管沉降槽Ⅰ与斜管沉降槽Ⅱ,提高了斜管加速沉降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将混合的悬浊液进行分离,增加了吸附能力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固体食品及药品生产与清洁过程中,必不可免的会产生粉尘问题,有些直径非常小的颗粒会悬浮于空气中一般称为“尘埃粒子”,并滋生微生物。这些尘埃粒子是食品与药品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
传统干清洁方式采用的吸尘器是气体循环+捕尘网捕尘的方式,对于粒度非常小的尘埃粒子,捕尘效果非常不理想,极易造成阻塞,难以清理的同时容易造成反向污染,耗材成本非常高。并且因出风口的大量排风,容易扰乱空气流动,产生悬浮粒子乱飞的情况,从而造成进一步的污染。而采用水清洗的方式又会造成设备死角积水及环境湿度增大等问题,不利于微生物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可有效捕尘,又不对环境及设备产生二次污染的吸尘设备,同时方便设备自身的清洗消毒,避免反向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包括移动组件、真空组件和循环水容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上端面设置真空组件和循环水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座和水环真空泵,所述水环真空泵的进水口、出水口和真空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和真空软管,真空软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卡接扣,密封卡接扣可拆卸连接有吸气口;
所述循环水容器包括不锈钢桶,不锈钢桶的下部一侧设置有进液槽,另一侧设置有与进液槽相隔设置的污泥槽,
所述进液槽的底部沿水平方向插接设置出水管,出水管的端部均匀开设有布气孔;所述进液槽的顶部设置有斜管沉降槽Ⅰ,进液槽通过斜管沉降槽Ⅰ与污泥槽相通;
所述斜管沉降槽Ⅰ的上方设置有斜管沉降槽Ⅱ,斜管沉降槽Ⅱ的上方设置有出水槽,所述污泥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出水槽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平台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把手,支撑平台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机构为具有刹车的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水环真空泵通过真空泵座固定在支撑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软管设置有止逆阀。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口设置成弯管型或喇叭型。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降槽Ⅰ和斜管沉降槽Ⅱ内均设置斜管沉降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降单元是由预设数量按矩阵紧密排列的斜管组成,所述斜管设置成中空管状结构,斜管与斜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部。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降槽Ⅰ和斜管沉降槽Ⅱ均与不锈钢桶的侧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的行走机构能够装置转移至需要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水环真空泵将固体颗粒或水吸入水环真空泵体,与水充分混合后回流至不锈钢桶内,可有效捕尘,又不对环境及设备产生二次污染的吸尘设备,同时方便设备自身的清洗消毒,避免反向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斜管沉降槽Ⅰ与斜管沉降槽Ⅱ,依据浅层沉淀理论,提高了斜管加速沉降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将混合的悬浊液进行分离,增加了吸附能力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吸气口设置成弯管型或喇叭型,保证较强的吸附力,适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循环水容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1.出水槽;2.进水管;3.斜管沉降槽Ⅱ;4.污泥槽;5.斜管沉降槽Ⅰ;6.进液槽;7.出水管;8.排液管;9.水环真空泵;10.止逆阀;11.行走机构;12.推拉把手;13.真空软管;14.密封卡接扣;15.吸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后”、“左下”、“右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包括移动组件、真空组件和循环水容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上端面设置真空组件和循环水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座和水环真空泵9,所述水环真空泵9的进水口、出水口和真空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2、出水管7和真空软管13,真空软管13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卡接扣14,密封卡接扣14可拆卸连接有吸气口15;
所述循环水容器包括不锈钢桶,不锈钢桶的下部一侧设置有进液槽6,另一侧设置有与进液槽6相隔设置的污泥槽4,
所述进液槽6的底部沿水平方向插接设置出水管7,出水管7的端部均匀开设有布气孔;所述进液槽6的顶部设置有斜管沉降槽Ⅰ5,进液槽6通过斜管沉降槽Ⅰ5与污泥槽4相通;
所述斜管沉降槽Ⅰ5的上方设置有斜管沉降槽Ⅱ3,斜管沉降槽Ⅱ3的上方设置有出水槽1,所述污泥槽4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出水槽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2。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平台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把手12,支撑平台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11。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机构11为具有刹车的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水环真空泵9通过真空泵座固定在支撑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软管13设置有止逆阀10。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口15设置成弯管型或喇叭型。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降槽Ⅰ5和斜管沉降槽Ⅱ3内均设置斜管沉降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降单元是由预设数量按矩阵紧密排列的斜管组成,所述斜管设置成中空管状结构,斜管与斜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部。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降槽Ⅰ5和斜管沉降槽Ⅱ3均与不锈钢桶的侧壁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具体工作时,
1.通过行走机构11将装置转移至需要的地方,并利用电源延长线给水环真空泵9供电,此时,液体由进水管2进入,并在水环真空泵9电机的带动下,喷射而出,经出水管7喷射循环至循环水容器,产生的负压经真空软管13导出;
真空吸力经真空软管13,真空吸力导向吸气口15,真空软管13的端部设置密封卡接扣14,方便拆卸清洗;将固体颗粒或水吸入水环真空泵体,与水充分混合后回流至不锈钢桶内,无论固体颗粒是否溶于水,都可以被水包裹滞留于循环水中,水洗后的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排出;
2.同时,出水管7进入进液槽6,经过泡腾效果,混合的悬浊液进入斜管沉降槽Ⅰ23,通过优化上下斜管沉降槽的斜管的孔径、相对位置及夹角,提高水力梯度值,依据浅层沉淀理论,提高了斜管加速沉降的能力;
具体地:斜管沉降槽Ⅰ5与斜管沉降槽Ⅱ3之间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将会增加小颗粒絮体间的接触机会,在流经斜管沉降槽Ⅰ5或斜管沉降槽Ⅱ3的斜管时,形成的絮状体悬浮物在斜管内进行整流,斜管起均匀布水及导流作用,经充分沉降的清水沿斜管倾斜方向往上流动,沉积下来的沉降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管倾斜方向往下滑落,最后聚集至污泥槽4,并可通过排污口排放;
3.此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吸气口15设置成弯管型,与密封卡接扣14可拆卸连接,弯管型的吸气口15能够增加真空吸力,提高吸尘效果,特别是针对于狭小空间,具有更为优秀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吸气口15设置成喇叭型,可以增加吸附面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包括移动组件、真空组件和循环水容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上端面设置真空组件和循环水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座和水环真空泵(9),所述水环真空泵(9)的进水口、出水口和真空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2)、出水管(7)和真空软管(13),真空软管(13)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卡接扣(14),密封卡接扣(14)可拆卸连接有吸气口(15);
所述循环水容器包括不锈钢桶,不锈钢桶的下部一侧设置有进液槽(6),另一侧设置有与进液槽(6)相隔设置的污泥槽(4),
所述进液槽(6)的底部沿水平方向插接设置出水管(7),出水管(7)的端部均匀开设有布气孔;所述进液槽(6)的顶部设置有斜管沉降槽Ⅰ(5),进液槽(6)通过斜管沉降槽Ⅰ(5)与污泥槽(4)相通;
所述斜管沉降槽Ⅰ(5)的上方设置有斜管沉降槽Ⅱ(3),斜管沉降槽Ⅱ(3)的上方设置有出水槽(1),所述污泥槽(4)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出水槽(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平台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把手(12),支撑平台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11)为具有刹车的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真空泵(9)通过真空泵座固定在支撑平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软管(13)设置有止逆阀(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15)设置成弯管型或喇叭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降槽Ⅰ(5)和斜管沉降槽Ⅱ(3)内均设置斜管沉降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降单元是由预设数量按矩阵紧密排列的斜管组成,所述斜管设置成中空管状结构,斜管与斜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降槽Ⅰ(5)和斜管沉降槽Ⅱ(3)均与不锈钢桶的侧壁固定。
CN202220720061.5U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Active CN216909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0061.5U CN21690968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0061.5U CN21690968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9681U true CN216909681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9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20061.5U Active CN21690968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9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7774A (zh) * 2022-09-06 2023-03-17 浙江杭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环真空泵中央吸尘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7774A (zh) * 2022-09-06 2023-03-17 浙江杭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环真空泵中央吸尘装置
CN115807774B (zh) * 2022-09-06 2024-01-23 浙江杭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环真空泵中央吸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09681U (zh) 一种利用水循环捕尘方式的吸尘装置
CN202152290U (zh) 一种加压溶气气浮系统
CN101642074B (zh) 活鱼运输用蛋白质分离器
CN11028277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JPH07303814A (ja) 集塵装置
CN218910027U (zh) 一种体外式厌氧三相分离器
CN209113627U (zh) 一种逆渗透法回收回用染整污水处理装置
CN214383713U (zh) 一种工业废水预处理隔油装置
CN211004981U (zh) 一种喷漆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CN114477352A (zh) 一种污水处理气浮除油装置
CN107162178A (zh) 一种全混合mbbr好氧反应器
CN218076520U (zh) 一种除沙系统
CN208883589U (zh) 高效蛋白分离器
CN108479646A (zh) 一种废酸还原气动混合装置
CN207511960U (zh) 高效稳流混凝气浮设备
CN206570161U (zh) 一种石墨含氟废水处理装置
JP2975933B1 (ja) 泡除去装置
CN1157760C (zh) 加工晶片的设备
CN110407313A (zh) 一种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9313585U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储存罐
CN220090906U (zh) 一种酵母干燥塔尾气除尘装置
CN207511961U (zh) 高效折流自动监测混凝气浮设备
CN108786436A (zh) 一种中小型工业炉窑废气处理装置
CN220968411U (zh) 一种自控型污水处理箱
CN216946487U (zh) 一种具有分类式污水收集管道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