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7393U - 一种炉灶内胆及多用炉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灶内胆及多用炉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97393U CN216897393U CN202121417301.6U CN202121417301U CN216897393U CN 216897393 U CN216897393 U CN 216897393U CN 202121417301 U CN202121417301 U CN 202121417301U CN 216897393 U CN216897393 U CN 2168973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stove
- communicated
- combustion
- venti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04 se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681094 Zingel aspe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335 Galvanized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97 galvanized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34 co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炉灶内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于其轴向依次构造有燃烧腔和通风腔,所述燃烧腔与所述通风腔相通;所述燃烧腔背离所述通风腔的一端敞开,所述通风腔背离燃烧腔的一端开设有灰渣排出口;同时也公开了一种多用炉灶,包括炉灶本体,所述炉灶本体设有顶部敞开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炉灶内胆;所述炉灶本体的顶部对应所述置物腔开设有锅具放置口,所述锅具放置口与容置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炉灶内胆和多用炉灶在燃烧时热量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节约了资源,更为环保,也使其具有多种功能,能提供热水,可较好的适用于与农村乡镇地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灶内胆及多用炉灶。
背景技术
炉灶,炉具的总称,指用以烹饪的供热设备。现有的常用炉灶大概包括两中,一种是农村常用的砌筑式的炉灶,该炉灶不可移动,仅能通过柴火加热,另一种是燃气灶,该燃气灶以天然气或煤气作为燃烧气体进行加热,而这两种炉灶功能都较为单一且均为整体式结构,并且不能对在烹饪蒸煮时产生的热能进行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炉灶内胆及多用炉灶,解决现有炉灶功能单一且不能对烹饪时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炉灶内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于其轴向依次构造有燃烧腔和通风腔,所述燃烧腔与所述通风腔相通;所述燃烧腔背离所述通风腔的一端敞开,所述通风腔背离燃烧腔的一端开设有灰渣排出口;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有燃料入口,所述燃料入口与所述燃烧腔连通;
所述壳体围绕所述燃烧腔和/或所述通风腔而构造有热水腔,所述热水腔具有热水排出口和进水口。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还构造有出烟通道,所述出烟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燃烧腔连通。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于其轴向还构造有用于放置锅具的置物腔,所述置物腔位于所述燃烧腔的上方且置物腔的顶部敞开。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腔、所述燃烧腔和所述置物腔的内径依次递增。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烟通道设于所述置物腔的一侧。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腔内设有多孔结构的进气分流块。
另一方面,也提供一种多用炉灶,包括炉灶本体,所述炉灶本体设有顶部敞开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上述任一项的炉灶内胆;所述炉灶本体的顶部对应所述容置腔开设有锅具放置口,所述锅具放置口与容置腔连通;
所述炉灶本体于其对应内胆燃料入口的一侧开设有灶口,所述灶口与所述燃料入口连通,所述灶口的内侧设有可打开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可拆卸的透明玻璃板;
所述炉灶本体于所述灰渣排出口的下方设有灰渣清理腔,所述灰渣清理腔与灰渣排出口相通;所述灰渣清理腔的一端贯通所述炉灶本体;所述灰渣清理腔内滑动配合有灰渣收集槽,所述灰渣收集槽可从灰渣清理腔内拉出。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锅具放置口的内侧壁固定有护边,所述护边的内侧且沿其径向方向依次设有直径递减的多个挡圈,相邻的两个挡圈可相互分离。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水腔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水压表和进水阀;
所述灰渣清理腔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有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管路的出气端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连接端通过安全阀与所述进水管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排气管路的出气端通过三通的一连接端与总排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炉灶内胆可进行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的热能可用于烹饪,并且在燃料燃烧时,内胆中的热水腔为环绕式结构,其可有效的吸收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并对其内水进行加热,所产生的热水具有一定的水压可输出作为洗菜、淋浴等用途的生活用水,这样就能够使得炉灶在燃烧时热量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节约了资源,更为环保,也使其具有多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炉灶其内安装炉灶内胆,而炉灶内胆可与炉灶的本体通过组装而成,拆装更为方便,并且多用炉灶可便于对内胆中的火势进行观察以及可便于对灰渣进行清理,而且通过在锅具放置口设置多个可分离的挡圈,使多用炉灶可便于不同尺寸或规格锅具的放置,以在同一个炉灶上进行不同种类的烹饪,大大提高了实用性,适用于农村乡镇地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炉灶内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炉灶内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结构基础上还示出了支撑凸条、第一支撑垫圈、第二支撑垫圈、热水腔和进气分流块以及灰渣排出口;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多用炉灶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多用炉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多用炉灶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炉灶内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灶内胆;11-壳体;111-置物腔;112-燃烧腔;113-出烟通道;114-热水排出口;115-燃料入口;116-出水管;117-排气管;118-进水口;119-通风腔;1110-灰渣排出口;1111-进气分流块;1112-热水腔;12-第二支撑垫圈;13-第一支撑垫圈;14-支撑凸条;2-多用炉灶;21-炉灶本体;211-排烟出口;212-第一盖板;213-透明玻璃板;214-旋转头;215-第二盖板;216-封堵盖;217-热水排出管;218-进水管路;219-水压表;2110-进水阀;2111-安全阀;2112-排气阀;2113-排气管路;2114-温度表;22-护边;23-挡圈;24-灶台盖板;25-容置腔;26-灶口;27-箱体;28-灰渣清理腔;29-灰渣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灶内胆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于其轴向依次构造有燃烧腔112和通风腔119,所述燃烧腔112与所述通风腔119相通;所述燃烧腔112背离所述通风腔119的一端敞开,所述通风腔119背离燃烧腔112的一端开设有灰渣排出口1110;所述壳体11的外侧面设有燃料入口115,所述燃料入口115与所述燃烧腔112连通;其中,燃烧腔112和通风腔119均设置在壳体11内,并在纵向上相互连通且燃烧腔112位于通风腔119的上方,这样从灰渣排出口进入通风腔119的空气可进入燃烧腔112中,并作用于燃烧腔112中的燃料,使得燃料燃烧更为旺盛,以提高烹饪效率;通风腔119的底端设有的灰渣排出口1110用于在燃烧腔中燃料燃烧后形成的灰渣在经过通风腔后排出;而燃烧入口115用于燃料的放入。
所述壳体11围绕所述燃烧腔112和/或所述通风腔119而构造有热水腔,所述热水腔1112具有热水排出口114和进水口118。该热水腔设置在壳体11内,并配置为环形结构即围绕燃烧腔112和/或通风腔119构造,这样可使得热水腔能够更为充分的吸收燃烧腔112和通风腔119产生的热量;而热水腔的进水口118则用于加热水源的注入,热水排出口114用于排出热水,该热水由于是经过加热的且温度较高,因此其具有较高的水压,可使其自身在不通过加压设备的加压下而高压输出,方便了热水的排出;而该热水可用作生活用水,如洗菜、淘米、淋雨和煮饭用水等。
需要理解的是,热水腔可以配置为仅环绕燃烧腔112,也可以仅环绕通风腔119,亦可以同时环绕两个腔体,而在配置为同时环绕燃烧腔112和通风腔119时的热量吸收率更高,更为有效。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1为镀锌钢板,通过采用镀锌钢板,可使得装水不生锈,可以装70公斤水左右,能承受自来水压。
请参照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于其轴向还构造有用于放置锅具的置物腔111,所述置物腔111位于所述燃烧腔112的上方且置物腔111的顶部敞开。该放置腔用于锅具的放置,并使得燃烧腔112内的热能能够作用于锅具的底部。
为了便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烟雾的排出,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1还构造有出烟通道113,所述出烟通道113的进气端与所述燃烧腔112连通。该出烟通道113可将壳体11内侧产生的烟雾经过导流后从外侧排出。
具体的,所述出烟通道113设于所述置物腔111的一侧。这样可使得烟雾能够更好的排出。
请参照图2所示,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腔119、所述燃烧腔112和所述置物腔111的内径依次递增。这样一来,可使得炉灶内胆1的结构设计更为合理,更为实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具体应用中,请结合图2所示,所述通风腔119为圆形腔体,其放置有多孔结构的进气分流块1111。通过进气分流块1111可便于将从灰渣排出口进入的空气进行均匀分流,以使得燃烧腔内的燃料能够较为平衡的得到空气,燃烧效果更佳。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2所示,为了便于更好的对锅具进行支撑,在燃烧腔112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凸条14,在该支撑凸条14上放置有第一支撑垫圈13,在该第一支撑垫圈13上可放置与锅具底部直接接触的第二支撑垫圈12,这样可使得锅具更好的放置在内胆上。
请参照图3-6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用炉灶2,可包括炉灶本体21,所述炉灶本体21设有顶部敞开的容置腔25,所述容置腔25内设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炉灶内胆1;所述炉灶本体21的顶部对应所述容置腔25开设有锅具放置口,所述锅具放置口与容置腔25连通;其中,炉灶本体21的容置腔25与炉灶内胆1形状相匹配,以安装炉灶内胆1,由此可便于炉灶内胆1的拆装或更换;锅具放置口用于支撑也可以说是放置锅具,并使锅具的底部位于燃烧腔112的正上方。
为了与炉灶内胆1的燃料入口115相适配,所述炉灶本体21于其对应内胆燃料入口115的一侧开设有灶口26,所述灶口26与所述燃料入口115连通,所述灶口26的内侧设有可打开的第一盖板212,所述第一盖板212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可拆卸的透明玻璃板213;第一盖板212可打开,更好的观察燃烧腔112中的火势或放入燃料,而第一盖板212上的透明玻璃板213为可耐高温的玻璃板,其可长时间的用于火势的观察;为了在不安装透明板时可对该安装口封闭,在第一盖板212的背侧设有旋转挡板,该旋转挡板可通过旋转头214进行旋转以挡住该安装口。
具体的,第一盖板212的一端与灶口26铰接,另一端与灶口26卡接,这样更便于第一盖板212的打开;透明玻璃板213与安装口的可拆卸方式可以是插接,以此实现可拆卸。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通风腔119产生的灰渣进行收集,请结合图6所示,所述炉灶本体21于所述灰渣排出口1110的下方设有灰渣清理腔28,所述灰渣清理腔28与灰渣排出口1110相通;所述灰渣清理腔28的一端贯通所述炉灶本体21;所述灰渣清理腔28内滑动配合有灰渣收集槽29,所述灰渣收集槽29可从灰渣清理腔28内拉出。
这样一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灰渣收集槽29中会积累较多的灰渣,使用者可将该收集槽拉出以进行清理处理,更加方便。
在一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请结合图6所示,炉灶本体21可包括箱体27和灶台盖板24,容置腔25设置在该箱体27内,灶台盖板24则可拆卸连接在该箱体27的顶部,锅具放置口也开设在该灶台盖板24上;在灶台盖板24上也设有与出烟通道113出烟端匹配的排烟出口211。
当然的,为了便于从烟雾通道中出来的烟雾更好的排放,灶台盖板24上的排烟出口211可连接垂直向上的排烟管(图中未示出),该排烟管的外侧可包覆隔热套,以避免人的直接接触而受到损伤。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3所示,灰渣清理腔28的端口设置有第二盖板215,第二盖板215一端与该端口铰接,另一端与之卡接,这样就方便第二盖板215的开关;为了使得通风腔119室内通入空气,在第二盖板215上设有连接嘴,该连接嘴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且螺纹连接有封堵盖216,该封堵盖216上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这样可通过旋转封堵盖216使得第二孔与第一空是否相同以实现是否通气。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所示,所述锅具放置口的内侧壁固定有护边22,所述护边22的内侧且沿其径向方向依次设有直径递减的多个挡圈23,相邻的两个挡圈23可相互分离,挡圈23设有多个且每个的直径不相同,而每个挡圈23可通过挡圈23的层叠实现锅具放置口大小的改变,以便于不同大小或规格的锅具都能够放置。当然的,护边22的底部可具有延伸至锅具放置口下方的挡边,该挡边高于第二支撑垫圈12且与内胆的置物腔111构成有间隙,该间隙即为烟道,进而烟雾可通过该烟道进入到出烟通道113中以排出。
具体的,每个挡圈23的顶部均开设有环形的卡槽,相应的每个挡圈23的底部对应较大一个尺寸的挡圈23设有环形凸起,这样小一个尺寸的挡圈23可通过卡槽放置在大一个尺寸的挡圈23上。
为了使得多用炉灶2进一步的与炉灶内胆1相适配以及水气出入方便,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热水腔1112的进水口118连接有进水管路218,所述进水管路218上设有水压表219和进水阀2110;所述灰渣清理腔28连通有排气管117,所述排气管117连接有排气管路2113,所述排气管路2113上设有排气阀2112,所述排气管路2113的出气端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连接端通过安全阀2111与所述进水管路218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排气管路2113的出气端通过三通的一连接端与总排管连通。
这样一来,内胆的注入和热水的排出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也更为安全,并且由灰渣清理腔28中排出的热气也可以排出,使内部温度得到更快的降低,而排出的热气可通过进水管中的冷水相互混合得到冷却,排出更为方便,可有效降低对水管的损伤。在炉灶本体21的一侧设有与热水排出口114连接有热水排出管217。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炉灶本体21还设有温度计或温度表2114,该温度计或温度表2114用于监测热水腔中的水温,以便于对所加热的热水温度更好的了解,而如图1所示,位于内胆壳体11正面且朝向前侧的出水管116为该温度表2114或温度计的连接管。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多用炉灶所用的燃料,可以是柴火即干枯的植物,或者其他易燃的燃料。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多用炉灶的使用原理:
在进行烹饪前,通过进水阀使热水腔中注入自来水,并根据烹饪所用的锅具大小安装上对应大小的挡圈,在开始烹饪时需要通过灶口放入柴火,以通过柴火的燃烧加热锅具进行烹饪;在烹饪时,热水腔中的水能够吸收热量而变为热水,其温度可通过温度表进行了解,而在需要用到热水时,可通过与热水腔热水出口连接的用水管路分别用于淋浴、洗菜、清洗等方面;在烹饪完成后,柴火还没有燃烧完,这时把灶口通过第一盖板封闭以及通过旋转挡板封堵安装口,同时关闭进气的第二盖板和进气孔,没燃烧完的柴可快速熄灭,这样就变成了木炭,节能且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炉灶内胆,包括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于其轴向依次构造有燃烧腔(112)和通风腔(119),所述燃烧腔(112)与所述通风腔(119)相通;所述燃烧腔(112)背离所述通风腔(119)的一端敞开,所述通风腔(119)背离燃烧腔(112)的一端开设有灰渣排出口(1110);所述壳体(11)的外侧面设有燃料入口(115),所述燃料入口(115)与所述燃烧腔(112)连通;
所述壳体(11)围绕所述燃烧腔(112)和/或所述通风腔(119)而构造有热水腔(1112),所述热水腔(1112)具有热水排出口(114)和进水口(1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灶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构造有出烟通道(113),所述出烟通道(113)的进气端与所述燃烧腔(1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灶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于其轴向还构造有用于放置锅具的置物腔(111),所述置物腔(111)位于所述燃烧腔(112)的上方且置物腔(111)的顶部敞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灶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腔(119)、所述燃烧腔(112)和所述置物腔(111)的内径依次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灶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通道(113)设于所述置物腔(11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炉灶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腔内设有多孔结构的进气分流块(1111)。
7.一种多用炉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灶本体(21),所述炉灶本体(21) 设有顶部敞开的容置腔(25),所述容置腔(25)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炉灶内胆(1);所述炉灶本体(21)的顶部对应所述容置腔(25)开设有锅具放置口,所述锅具放置口与容置腔(25)连通;
所述炉灶本体(21)于其对应内胆燃料入口(115)的一侧开设有灶口(26),所述灶口(26)与所述燃料入口(115)连通,所述灶口(26)的内侧设有可打开的第一盖板(212),所述第一盖板(212)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可拆卸的透明玻璃板(213);
所述炉灶本体(21)于所述灰渣排出口(1110)的下方设有灰渣清理腔(28),所述灰渣清理腔(28)与灰渣排出口(1110)相通;所述灰渣清理腔(28)的一端贯通所述炉灶本体(21);所述灰渣清理腔(28)内滑动配合有灰渣收集槽(29),所述灰渣收集槽(29)可从灰渣清理腔(28)内拉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用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放置口的内侧壁固定有护边(22),所述护边(22)的内侧且沿其径向方向依次设有直径递减的多个挡圈(23),相邻的两个挡圈(23)可相互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用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腔的进水口(118)连接有进水管路(218),所述进水管路(218)上设有水压表(219)和进水阀(2110);
所述灰渣清理腔(28)连通有排气管(117),所述排气管(117)连接有排气管路(2113),所述排气管路(2113)上设有排气阀(2112),所述排气管路(2113)的出气端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连接端通过安全阀(2111)与所述进水管路(218)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排气管路(2113)的出气端通过三通的一连接端与总排管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17301.6U CN216897393U (zh) | 2021-06-24 | 2021-06-24 | 一种炉灶内胆及多用炉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17301.6U CN216897393U (zh) | 2021-06-24 | 2021-06-24 | 一种炉灶内胆及多用炉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97393U true CN216897393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179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17301.6U Active CN216897393U (zh) | 2021-06-24 | 2021-06-24 | 一种炉灶内胆及多用炉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97393U (zh) |
-
2021
- 2021-06-24 CN CN202121417301.6U patent/CN2168973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63162U (zh) | 甲醇气化聚能灶 | |
CN202485042U (zh) | 直燃式生物质气化炉 | |
CN201569142U (zh) | 生物质反烧气化锅炉 | |
CN216897393U (zh) | 一种炉灶内胆及多用炉灶 | |
CN104033928B (zh) | 多功能炉灶 | |
CN102721087B (zh) | 节能环保燃气灶 | |
CN211119495U (zh) | 一种全自动水循环式生物质炊事采暖炉 | |
CN207041432U (zh) | 一种燃气烧烤炉 | |
CN201811290U (zh) | 新型生物质煤节能高效多用炉 | |
CN104214801B (zh) | 一种分体便携式生物质气化炉 | |
CN201715557U (zh) | 生物质燃料炊用热水炉 | |
CN205447839U (zh) | 二次采热暖气炉 | |
CN211781243U (zh) | 一种高效清洁生物质颗粒炊事采暖炉 | |
CN216361396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开门式燃烧炉具 | |
CN216614534U (zh) | 一种气化炉 | |
CN102670087A (zh) | 烧烤生火机 | |
CN216619896U (zh) | 一种一体式承压保温水箱柴火灶台 | |
CN204301132U (zh) | 一种炊事采暖炉 | |
CN210772297U (zh) | 柴火灶 | |
CN202636686U (zh) | 烧烤生火机 | |
CN204786637U (zh) | 带有保温式水箱的炉具 | |
CN215062225U (zh) |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燃气水套灶具 | |
CN202066065U (zh) | 气化直燃锅炉 | |
CN210425117U (zh) | 一种多功能取暖式炉灶 | |
CN209909976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燃气灶炉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