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5829U -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 Google Patents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5829U
CN216895829U CN202220361733.8U CN202220361733U CN216895829U CN 216895829 U CN216895829 U CN 216895829U CN 202220361733 U CN202220361733 U CN 202220361733U CN 216895829 U CN216895829 U CN 216895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ing
sleeve
sleeve body
housing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17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啟鹏
金波
卢汉光
卢家良
林煜
莫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17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5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5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5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壳体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第一套体设有旋合部,第二套体设有旋合配合部,第一套体相对于第二套体沿设定方向可旋转以使旋合部和旋合配合部旋合;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中的一个设有卡接部且另一个设有卡接配合部,在旋合到位的状态下,卡接部与卡接配合部卡接以阻止旋合部和旋合配合部松脱。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之间通过旋合结构和卡接结构连接,连接可靠,不易松脱,并且有利于减小旋合角度,从而降低装配工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保证每次装配的一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壳体具有结构简易、组装简便、不增加额外成本等优点。

Description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单向阀的需要上套和下套进行组装,上套和下套通过螺纹、融焊或包胶方式进行连接。其中,螺纹连接方式需要拧数圈螺纹,并保证完全拧紧,增加了额外的装配工时,提高了单向阀的成本;融焊和包胶的连接方式也会带来成本增加,并且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结构简易、组装简便、不增加额外成本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壳体的阀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设有旋合部,所述第二套体设有旋合配合部,所述第一套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套体沿设定方向可旋转以使所述旋合部和所述旋合配合部旋合;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中的一个设有卡接部且另一个设有卡接配合部,在旋合到位的状态下,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以阻止所述旋合部和所述旋合配合部松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之间通过旋合部与旋合配合部旋合,并且通过卡接部与卡接配合部在旋合到位时卡接,保证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之间连接可靠,不易松脱,并且有利于减小旋合角度,从而降低装配工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保证每次装配的一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壳体具有结构简易、组装简便、不增加额外成本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壳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合部和所述旋合配合部的旋合角度小于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合部为沿所述第一套体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旋合配合部与所述旋合部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配合部为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和多个所述旋合部沿所述第一套体的周向相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合配合部具有旋合槽,所述旋合部为适于伸入所述旋合槽的旋合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合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周面,所述旋合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套体朝向所述第一套体的端面,所述旋合配合部向内弯折延伸以限定出所述旋合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合凸起为沿所述第一套体的周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设于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合凸起沿所述设定方向的滞后端设有限位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合部和所述旋合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导向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接配合部为卡口,所述卡接部包括适于卡入所述卡口的卡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套体的外周面设有法兰,所述卡口为设于所述法兰的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接部还包括弹扣,所述弹扣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中的一个相连,所述卡凸设于所述自由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分离的状态下,由所述固定端向所述自由端且向靠近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中的另一个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由端的内侧设有内凸部,所述内凸部与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中一个的外周面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套体设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套体设有第二台阶面,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流道;阀芯,所述阀芯设于所述流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流道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道包括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壳体还限定出安装通道,所述出液通道和所述安装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阀芯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且在封堵位置和导通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封堵位置,所述阀芯封堵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在所述导通位置,所述阀芯打开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以使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套体设置所述进液通道,所述第二套体设置所述出液通道和所述安装通道;和/或,所述进液通道和安装通道同轴设置;和/或,所述安装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呈夹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右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沿A-A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
图8是图7是局部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旋合初始位置;
图10是图9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旋合过程中;
图13是图12中圈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旋合到位;
图16是图15中圈示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进液流道110;出液流道120;安装通道130;阀组件200;阀芯210;复位件220;
第一套体10;旋合部11;导向斜面111;限位凸部12;卡接部13;卡凸131;弹扣132;内凸部14;第一台阶面15;
第二套体20;旋合配合部21;旋合槽211;卡接配合部22;法兰23;第二台阶面24;
密封圈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0和具有其的阀组件200。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0不仅可以用于阀组件200,还可以用于其他需要两部分组装的结构。阀组件200可以为单向阀,也可以为电磁阀等其他阀结构。
参照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0可以包括: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
具体而言,第一套体10可以设有旋合部11,第二套体20可以设有旋合配合部21。并且第一套体10相对于第二套体20沿设定方向(如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可以旋转,从而使旋合部11相对于旋合配合部21旋转以实现彼此旋合。通过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的旋合,至少可以在旋转轴向上对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进行限位,以使第一套体10以及第二套体20之间紧密连接配合,有利于实现第一套体10以及第二套体20之间的密封。
此外,第一套体10以及第二套体20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卡接部13,第一套体10以及第二套体20中的其中另一个设有卡接配合部22。在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旋合到位的状态下,卡接部13能够与卡接配合部22卡接,以阻止旋合部11和旋合配合部21松脱,换言之,可以阻止第一套体10相对于第二套体20沿与设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达到防松脱效果,实现旋转方向上的限位。
在相关技术中,两个套体通过螺纹配合,需要拧数圈螺纹才能拧紧防松脱,导致装配工时较长,提高了成本。并且螺纹配合不易保证每次装配拧紧的一致性,拧紧状态不易把控。
但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卡接部13以及卡接配合部22,即使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的旋合角度较小,也不容易出现松脱问题。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的旋合角度设计地较小,从而大大缩短装配工时,降低生产成本。举例而言,如图1-图3所示,旋合部11和旋合配合部21的旋合角度小于180°,换言之,仅需将第一套体10相对于第二套体20旋转不超过半圈,卡接部13就能与卡接配合部22卡接,即可装配完成,与拧数圈相比,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旋合角度可以理解为,从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完全脱离配合(如沿旋转轴向的投影恰好完全错开),到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旋合到位,第一套体10相对于第二套体20所需旋转的角度。
此外,通过旋转到位时卡接部13与卡接配合部22卡接,还能够起到旋合到位提醒的作用,保证每次装配时,旋合程度一致,装配效果易于把控,避免出现装配不到位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0,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之间通过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旋合,并且通过卡接部13与卡接配合部22在旋合到位时卡接,保证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之间连接可靠,不易松脱,并且有利于减小旋合角度,从而降低装配工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保证每次装配的一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壳体100具有结构简易、组装简便、不增加额外成本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旋合部11为多个(即至少为两个),多个旋合部11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间隔分布,并且旋合配合部21与旋合部11一一对应设置,换言之,旋合配合部21为多个,且多个旋合配合部21沿第二套体20的周向间隔分布。在装配时,多个旋合部11分别与多个旋合配合部21进行旋合,一方面可以使每个旋合结构的旋合角度更小,以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个旋合结构保证周向上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的连接可靠性以及受力均匀性,有利于保证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接部13为多个(即至少为两个),多个卡接部13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间隔分布,并且卡接配合部22与卡接部1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装配时,多个卡接部13和多个卡接配合部22可以卡接相连,以进一步保证轴向上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的连接的可靠性,以及防脱的可靠性。此外,多个卡接部13和多个旋合部11可以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相间设置,以提高旋合结构和卡接结构各自在周向上的分布均匀性,提高连接和密封效果,并且有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
以图1-图6为例,第一套体10设有两个旋合部11和两个卡接部13,第二套体20设有两个旋合配合部21和两个卡接配合部22,两个旋合结构(即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和两个卡接结构(即卡接部13与卡接配合部22)沿壳体100的周向相间设置。当然,旋合结构与卡接结构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等。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旋合结构。
如图5和图7-图17所示,旋合配合部21可以具有旋合槽211,旋合部11为旋合凸起,旋合凸起通过旋转能够伸入旋合槽211内,以通过旋合凸起与旋合槽211的槽壁面配合实现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的连接。旋合槽211沿设定方向的一端可以设有槽口,旋合凸起可以通过该槽口旋转伸入旋合槽211内,配合结构简单,并且在径向上,旋合凸起伸入旋合槽211内的尺寸可以更大,以提高旋合连接的可靠性,而不受连接方式的限制。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旋合配合部21设于第二套体20朝向第一套体10的端面(如图5所示的上端面),并且旋合配合部21形成为向内(即向靠近壳体1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弯折结构,例如可以向远离第二套体20的方向(如图5所示向上)然后靠近壳体1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弯折延伸,从而限定出旋合槽211,并且弯折结构沿第二套体20的周向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使旋合凸起旋入的槽口,弯折结构的内侧也形成用于使旋合凸起穿设的开口。旋合凸起设于第一套体10的外周面,通过第一套体10相对于第二套体20旋转,使旋合凸起能够由槽口旋入旋合槽211内,旋合到位后,旋合凸起穿设于内侧的开口。通过旋合凸起与第二套体20朝向第一套体10的端面配合,以及旋合凸起与弯折结构的向内延伸的部分配合,从而实现在轴向上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的限位。
弯折结构的旋合配合部21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有利于提高旋合凸起和旋合配合部21各自与套体的连接可靠性。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旋合凸起可以为凸筋,并且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延伸,凸筋设于第一套体10,凸筋不易断裂,有利于保证与旋合槽211的可靠配合。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凸筋可以为长条形,长条形的凸筋设于第一套体10,凸筋与第一套体10的连接区域的面积可以为整个长条形凸筋的内周面的面积,或者接近整个长条形凸筋的内周面的面积,以使凸筋与第一套体10之间连接面积大,连接强度大,凸筋不易断裂,能够保证与旋合槽211可靠配合。
在旋合配合部21为弯折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的远离第二套体20延伸部分的下端可以与第二套体20相连(如一体连接),并且连接面可以为远离第二套体20延伸部分的下端的整个端面,或者接近整个端面的面积,以增大连接面积和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所示,旋合凸起可以设有限位凸部12,限位凸部12可以设于旋合凸起沿设定方向的滞后端。在旋转过程中,旋合凸起沿设定方向的超前端先旋入旋合槽211内,当旋转至限位凸起与旋合槽211的槽口相抵,即与旋合配合部21相抵时,可以限制旋合凸起继续旋转,旋合结构旋合到位,避免旋合凸起由旋合槽211的另一端旋出。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卡接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图17所示,卡接配合部22为卡口,卡接部13包括卡凸131,卡凸131能够卡入卡口,以在第一套体10的周向上对旋合部11和旋合配合部21进行限位。具体而言,卡口可以大体沿第一套体10的轴向延伸。卡口沿设定方向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与卡凸131配合,从而实现防止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脱离配合的效果;或者,在包括限位凸部12的实施例中,卡口沿设定方向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侧壁,由预设方向的滞后侧与卡凸131相抵,以限制第一套体10沿与设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实现防脱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二套体20的外周面可以设有法兰23,卡口可以为设于法兰23的缺口。卡口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便于检查卡凸131与缺口的卡接状态,在需要拆卸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时,也便于对卡凸131和缺口进行解锁,操作方便。
当然,根据以上描述,缺口设于第一套体10、卡凸131设于第二套体20的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旋转配合部设有第二套体20的朝向第一套体10的端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旋转配合部可以设于法兰23朝向第一套体10的端面,以使旋合配合部21在径向上可以位于第二套体20的外周面外侧,与旋合凸起对位更容易,且加工更容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7所示,卡接部13可以包括弹扣132,弹扣132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固定端与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中的一个相连,如在卡接部13设于第一套体10的实施例中,固定端与第一套体10相连,以实现卡接部13的固定。
此外,卡凸131可以设于弹扣132的自由端(如设于自由端的朝向第二套体20的一侧,如图7所示的下侧),以使卡凸131可以与自由端一同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扣132可以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延伸成弧形,以简化弹扣132结构,同时有利于提高卡凸131与卡口对齐的准确性。
可选地,卡接部13可以与相连的套体一体成型,以简化结构,提高连接强度,减少装配工序。
下面以卡接部13设于第一套体10为例进行描述,根据以下描述,卡接部13设于第二套体20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的。
在如图6-图7所示,在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分离的状态下,弹扣132由固定端向自由端且向靠近第二套体20的方向倾斜延伸,以使自由端可以位于固定端的靠近第二套体20的一侧,卡凸131可以位于固定端的靠近第一套体10的一端。以图7和图8为例,弹扣132沿顺时针向下倾斜延伸,卡凸131设于自由端的下表面,使卡凸131可以向下超出第一套体10的下端面。
并且,弹扣132的弹性结构,使自由端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端移动,以发生弹性变形,在撤销外力时弹扣132恢复形变,以使自由端与固定端的相对位置复位。
由此,在装配过程中,如图9-图11所示,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配合的初始状态下,卡凸131与第二套体20的接触配合,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无配合;如图12-图14所示,随着第一套体10相对于第二套体20旋转,卡凸131与第二套体20的上端面相抵,以使第二套体20挤压卡凸131,使自由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移动,弹扣132发生变形;如图14-图17所示,当卡凸131旋转至与卡口相对时,卡凸131在弹扣132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卡入卡口内,从而实现自动卡接,装配方式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旋合到位的状态下,弹扣132的固定端与第一套体10相连,卡凸131卡入卡口,自由端可以与第二套体20的上表面相抵,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在轴向上的作用力,以利于增强连接可靠性和防脱效果,有利于通过旋合角度较小的旋合结构实现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之间的可靠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6所示,自由端的内侧可以设有内凸部14,内凸部14与第一套体10的外周面间隙配合,以在径向上对弹扣132进行限位。在自由端相对于固定端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凸部14与第一套体10的外周面配合,可以保证卡凸131随弹扣132转动过程中,始终位于卡口所在的虚拟圆周上,从而保证卡凸131在旋合到位时能准确卡入卡口,保证了装配的有效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4所示,旋合部11和旋合配合部21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导向斜面111,以便于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旋合,有利于增大旋合结构的配合松紧程度,提高连接稳定性。
举例而言,导向斜面111可以沿设定方向靠近第二套体20倾斜延伸,以图11为例,导向斜面111沿顺时针向下倾斜延伸,以对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的旋合过程进行导向。在旋合部11设有导向斜面111的实施例中,可以使旋合部11沿设定方向的超前端的尺寸较小,在旋合配合部21为旋合槽211且设有导向斜面111的实施例中,可以使旋合槽211的槽口尺寸较大,使旋合部11更易于旋合至旋合槽211内,旋合更容易,并且使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的尺寸可以更大,以提高旋合连接可靠性。
在包括弹扣132的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旋合部11可以为旋合凸起,旋合配合部21设有旋合槽211,旋合凸起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斜面111以及与导向斜面111向连的平面,该平面大体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延伸。通过设置导向斜面111,使旋合凸起的超前段的厚度较小,旋合初期旋合凸起更易于伸入旋合槽211内;如图12-图14所示,随着继续旋转,在导向斜面111的导向作用下,使第一套体10沿轴向逐渐靠近第二套体20,同时第二套体20逐渐挤压弹扣132使弹扣132的自由端相对于固定端移动,设于自由端的卡凸131可以避让第二套体20;如图15-图17所示,当旋合到位时,旋合凸起通过平面与旋合槽211的顶面相配合,配合面积大,并且配合面大体沿设定方向延伸,不易出现松脱的趋势,同时卡凸131在弹扣132弹力作用下卡入卡口内,以限制限位凸部12由旋合槽211脱出。
通过设置导向斜面111,不仅可以使旋合凸部伸入旋合槽211更容易,而且可以在旋转过程中逐渐挤压弹扣132,将旋转力转换为轴向的挤压力,弹扣132变形更容易,此外,平面所对应的旋合凸起部分沿轴向的厚度可以更大,以提高连接可靠性,而无需担心旋合困难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6所示,在设定方向上,卡凸131朝向固定端的侧面大体沿第一套体10的轴向延伸,卡口用于与卡凸131接触配合的内侧面也大体沿第一套体10的轴向延伸,以使卡凸131与卡口相配合的状态下,卡凸131不易由卡口脱出,提高了卡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100还包括密封圈30,密封圈30设于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之间,通过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旋合,使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紧密配合,从而挤压密封圈30,以使密封圈30能够可靠密封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之间的间隙,有效避免液体泄漏。
例如,在旋合部11和旋合配合部21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导向斜面111的实施例中,使旋合部11和旋合配合部21旋合过程中,第一套体10沿轴向逐渐靠近第二套体20,从而逐渐挤压密封圈30,以提高密封圈30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套体10设有第一台阶面15,第二套体20设有第二台阶面24,密封圈30夹设于第一台阶面15和第二台阶面24之间。通过两个台阶面配合,不仅可以在旋转轴向上夹紧密封圈30,以保证密封效果,还可以在垂直于旋转轴向上对密封圈30进行限位,避免密封圈30变形和移位,并且增大密封圈30与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的配合面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举例而言,继续参照图5所示,第一套体10的内周面的下部可以设有向外凹陷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槽壁面形成为第一台阶面15;第二套体20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环形凸筋,环形凸筋的外周面与第二套体20的上端面配合构成第二台阶面24。密封圈30可以位于环形凹槽内,并套设于环形凸筋,以实现密封圈30的定位以及对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的密封。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200包括壳体和阀芯210,壳体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200,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之间通过旋合部11与旋合配合部21旋合,并且通过卡接部13与卡接配合部22在旋合到位时卡接,保证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之间连接可靠,不易松脱,并且有利于减小旋合角度,从而降低装配工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保证每次装配的一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壳体100具有结构简易、组装简便、不增加额外成本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壳体100限定出流道,阀芯210设于流道内,以用于控制流道的通断,从而实现阀组件200的通断状态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芯210可以沿预定方向单向导通流道(如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以使阀组件200形成为单向阀,液体能够在流道内沿预定方向流动,防止液体反向流动。
可选地,阀组件200可以为弹簧式、重力式、旋启式和隔膜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流道包括进液流道110和出液流道120,壳体100还限定出安装通道130。例如,第一套体10可以限定出进液流道110,第二套体20可以限定出出液流道120和安装通道130。阀芯210设于安装通道130内,并且在封堵位置和导通位置之间可移动。在封堵位置,阀芯210可以封堵进液通道110的出口,以使进液通道110与出液通道120断开,液体不能通过出液通道120流出,也不能由出液通道120反流至进液通道110内。在导通位置,阀芯210打开进液通道110的出口,使进液通道110与出液通道120导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液流道120和安装通道130呈夹角设置,以使阀芯210在安装通道130内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进液通道110的出口时,能够顺利实现进液通道110与出液通道120的导通和阻断,并且阀芯210的安装不会影响出液通道120的流通量,保证阀组件200的液体总流量较大,满足高效的工作需求。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安装通道130与进液流道110同轴布置,以使安装通道130内的阀芯210通过做直线运动即可实现进液通道110的出口的开闭,阀芯210运动方式简单,不易卡顿,且有利于提高阀芯210关闭进液通道110的出口时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阀组件200为弹簧式单向阀,且还包括复位件220。阀芯210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通道130内,复位件220止抵于阀芯210与安装通道130的通道壁之间,以向阀芯210施加朝向第一套体10的复位力。
在进液流道110未通入液体时,在复位件220的驱动下,阀芯210与进液流道110的出口端密封配合,以阻断进液流道110和出液流道120,防止出液流道120内的液体反向流动;在进液流道110通入液体时,在进液压力的作用下,阀芯210压缩复位件220并向远离第一套体10的方向移动,以导通进液流道110和出液流道120。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阀组件2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200包括壳体100和设于壳体100内的阀芯210、复位件220。壳体100包括第一套体10、第二套体20和密封圈30,第一套体10限定出进液流道110,第二套体20限定出安装通道130和出液流道120。第一套体10设有相间设置的两个旋合凸起和两个弹扣132,两个旋合凸起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对称布置,两个弹扣132也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对称布置。每个弹扣132的固定端与第一套体10的外周面相连,自由端沿顺时针向下倾斜延伸,卡凸131设于自由端的下表面并向下超出第一套体10的下表面;旋合凸起沿第一套体10的周向延伸,旋合凸起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斜面111和平面,且滞后端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凸部12。第二套体20的外周面设有法兰23,法兰23的上表面设有相间设置的两个旋合配合部21和两个卡口,每个旋合配合部21向上然后向内延伸,以限定出旋合槽211,每个卡口为设于法兰23外周沿的缺口。
如图9-图11所示,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处于旋合初始位置,卡凸131与法兰23的上表面相抵,旋合凸起的超前端与旋合槽211的槽口相对。阀芯210位于安装通道130内,复位件220止抵于安装通道130的底壁和阀芯210的下端之间。
如图12-图14所示,随着第一套体10相对于第二套体20沿顺时针转动,使卡凸131沿法兰23的上表面移动,旋合凸起逐渐伸入旋合槽211内。导向斜面111与旋合槽211的槽壁面滑动配合,使第一套体10沿轴向先更靠近第二套体20的方向下压,同时使法兰23向上挤压卡凸131,弹扣132发生弹性变形。
如图15-图16所示,第二套体20继续旋转,至限位凸部12与旋合配合部21沿设定方向的一端相抵时,旋合到位。此时旋合凸起的平面与旋合槽211的槽壁面接触配合,以在轴向上对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进行限位,限位凸部12在周向上沿顺时针方向对第一套体10进行限位。卡凸131与法兰23上的缺口相对,并在弹扣132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卡入缺口内,实现卡接。卡接结构在周向上对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进行限位,同时对旋合凸起与旋合配合部21的旋合结构进行固定,以防止旋合凸起由旋合槽211沿逆时针方向旋出。
由此,实现第一套体10和第二套体20的可靠连接,即使反向施加一个扭转力,第一套体10与第二套体20也不会松脱。其中,旋合结构和卡接结构的配合连接方式,组装简便,使旋合过程中第一套体10相对于第二套体20所需旋转的角度小,大大降低了装配工时,提高了组装效率,并且无需额外的生产器械辅助,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连接可靠性,满足了密封需求。
组装完成后,如图5所示,在复位件220的弹力作用下,阀芯210的上端常处于与进液流道110的出口端密封接触的位置,以阻断进液流道110和出液流道120。液体沿箭头所示方向由进液流道110流入阀组件200后,液体对阀芯210施加压力,阀芯210受力后压缩复位件220,从而阀芯210下移以处于开启状态,进液流道110的出口端打开并与出液流道120连通,液体由进液流道110进入出液流道120然后流出。液体停止流动时,复位件220复位,驱动阀芯210上移以封闭阀组件200,阻断进液流道110和出液流道120,如果液体沿与箭头相反方向流动,阀芯210无法开启,因此液体无法反向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
所述第一套体设有旋合部,所述第二套体设有旋合配合部,所述第一套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套体沿设定方向可旋转以使所述旋合部和所述旋合配合部旋合;
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中的一个设有卡接部且另一个设有卡接配合部,在旋合到位的状态下,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以阻止所述旋合部和所述旋合配合部松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部和所述旋合配合部的旋合角度小于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部为沿所述第一套体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旋合配合部与所述旋合部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配合部为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和多个所述旋合部沿所述第一套体的周向相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配合部具有旋合槽,所述旋合部为适于伸入所述旋合槽的旋合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周面,
所述旋合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套体朝向所述第一套体的端面,所述旋合配合部向内弯折延伸以限定出所述旋合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凸起为沿所述第一套体的周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设于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凸起沿所述设定方向的滞后端设有限位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合部和所述旋合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导向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配合部为卡口,所述卡接部包括适于卡入所述卡口的卡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体的外周面设有法兰,所述卡口为设于所述法兰的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还包括弹扣,所述弹扣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中的一个相连,所述卡凸设于所述自由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分离的状态下,由所述固定端向所述自由端且向靠近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中的另一个的方向倾斜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的内侧设有内凸部,所述内凸部与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中一个的外周面间隙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套体和所述第二套体之间的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设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套体设有第二台阶面,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
17.一种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流道;
阀芯,所述阀芯设于所述流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流道的通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壳体还限定出安装通道,所述阀芯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且在封堵位置和导通位置之间可移动,
在所述封堵位置,所述阀芯封堵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
在所述导通位置,所述阀芯打开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以使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导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设置所述进液通道,所述第二套体设置所述出液通道和所述安装通道;和/或,所述进液通道和安装通道同轴设置;和/或,所述安装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呈夹角设置。
CN202220361733.8U 2022-02-22 2022-02-22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Active CN216895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1733.8U CN216895829U (zh) 2022-02-22 2022-02-22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1733.8U CN216895829U (zh) 2022-02-22 2022-02-22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5829U true CN216895829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5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1733.8U Active CN216895829U (zh) 2022-02-22 2022-02-22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5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6811B2 (en) Injectable nut cap
KR930006017B1 (ko) 가요성 비금속도관 및 가요성 비금속튜브용 방수콘넥터
US8454059B2 (en) Connector assemblies, fluid systems including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procedures for making fluid connections
CN108779883A (zh) 带有弹簧的联接器
KR20130092611A (ko) 케이블 아웃렛 커넥터에 케이블을 고정하는 장치
US20150247595A1 (en)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6688651B2 (en) Device for locking cap nut for coupling
EP2654917A1 (en) Fuel filter
US20150048613A1 (en) Wall feed-through element for a fluid line and wall feed-through
CN216895829U (zh)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KR20130002819U (ko) 정수필터의 연결호스 접속구조
CN106224656B (zh) 水箱进出水口结构及水箱
KR101906257B1 (ko) 체크밸브를 구비한 커플러
CN102204047B (zh) 潜入式电机及具有这种潜入式电机的潜水泵
US20200080676A1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a fluid line and corresponding assembly method
CN116677788A (zh) 壳体和具有其的阀组件
US20230166208A1 (en) System comprising a connector for coupling to a fluid filter element, fluid filter elemen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CN109211348B (zh) 流量传感器和具有其的清洗仪
CN115698443A (zh) 卫生嵌装件、密封元件的应用和保持区段的应用
CN111277070B (zh) 电机和电泵
US20110309010A1 (en) Filtering Unit
CN221220746U (zh) 压缩机及暖通设备
CN215623927U (zh) 带开关功能的液体泵及液体容器
KR200389197Y1 (ko) 정수기 케이스의 패킹 결합구조
CN221300222U (zh) 一种泄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