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2987U -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2987U
CN216892987U CN202220066496.2U CN202220066496U CN216892987U CN 216892987 U CN216892987 U CN 216892987U CN 202220066496 U CN202220066496 U CN 202220066496U CN 216892987 U CN216892987 U CN 216892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corner connector
connector
wall
wall pa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64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勋龙
徐高波
汤凌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u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u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u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64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2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2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2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所述转角连接件用于将转角的墙板连接,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L型结构或者T型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上,用于与墙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角连接件可用于将转角的墙板进行连接,并且通过在转角连接上设置连接结构,有助于实现墙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无需设置植筋,可有效避免出现开裂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隔墙板一般采用的是直板,在拐角位置时,施工难度较大,一般都是采用直接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连接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为了提高隔墙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现有技术中还采用设置植筋的方式,通过植筋将隔墙板连接,但是由于植筋需要打孔,导致容易开裂,影响连接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基于一种转角连接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拐角处安装隔墙板时,无论使用直接拼接方式还是使用植筋的方式,都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影响连接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角连接件,其中,所述转角连接件用于将转角的墙板连接,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L型结构或者T型结构;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上,用于与墙板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内凹面,当所述转角连接件与墙板连接时,所述内凹面填充有砂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为凸起结构或者凹槽结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角连接件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角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害提供一种转角建筑结构,其中,所述转角建筑结构包括墙板以及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角连接件,所述墙板与转角连接件上的连接结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墙板的侧面上设置有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为凹槽结构或者凸起结构,所述配合结构与所述转角连接件上的连接结构配合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配合结构为凹槽结构时,所述连接结构为凸起结构;当所述配合结构为凸起结构时,所述连接结构为凹槽结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角建筑结构中设置有多个所述转角连接件,且相邻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上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成不相同;当上一个所述转角连接件的连接结构为凹槽结构时,下一个所述转角连接件的连接结构为凸起结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角连接件,所述转角连接件用于将转角的墙板连接,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L型结构或者T型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上,用于与墙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角连接件用于将拐角处的墙板进行连接,并且通过在转角连接上设置连接结构,有助于实现墙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无需设置植筋,可有效避免出现开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型转角连接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型转角连接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型转角连接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型转角连接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角建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角建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连接部 10 连接结构 20
内凹面 110 通孔 120
墙板 30 转角连接件 100
配合结构 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提高拐角处的墙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角连接件100,该转角连接件100用于将位于转角的两个墙板30或者三个墙板30连接起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角连接件100包括连接部10以及连接结构20,该连接结构20设置在连接部10上,通过该连接结构20实现与墙板30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0设置有两个,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连接部10垂直连接,并且两个连接部10相互连接的部位为两个连接部10的端部,形成L型转角连接件100。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连接部10垂直连接,且其中一个连接部10的端部位于另一个连接部10的中间部位,形成T型转角连接件100。本实施例中的T型转角连接件100可实现三个墙板3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部10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结构20,该连接结构20是用于与墙板30连接的。为了更好地与墙板30连接,且增加与墙板30连接处的平滑度以及连接稳固性,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10的端部外侧面设置有内凹面110,由于设置该内凹面110,使得端部的外围尺寸小于其他部分的外围尺寸,因此当通过连接结构20与墙面连接时,就可以在该内凹面110内填充砂浆(如水泥、混凝土),待砂浆凝固后,端部就与墙板30稳固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20可设置为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可设置在端面的中间位置,当连接结构20设置为凸起结构时,墙板30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结构,以使得转角连接件100与墙板30通过该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配合连接,形成隼接结构。如图2和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20可设置为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同样可设置在端面的中间位置,当连接结构20设置为凹槽结构时,墙板30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结构,以使得转角连接件100与墙板30通过该凹槽结构与凸起结构配合连接,形成隼接结构。因此,本实施例就可以通过该转角连接结构20将位于拐角处的墙板30连接起来,相对于现有的通过植筋来实现墙板30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可减少开裂的风险,提高墙板30连接的稳固性。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转角连接件100可设置为空心结构也可为实心结构,当设置为空心结构时,如图1和图2时,转角连接件10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20,所述通孔120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0上。并且,本实施例中的转角连接件100还可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以增加整个转角连接件100的结构强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角建筑结构,该转角建筑结构包括墙板3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转角连接件100,所述墙板30与转角连接件100上的连接结构20连接。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转角连接件100可设置成L型转角连接件100也可以设置成T型转角连接件100,L型转角连接件100可实现两个墙板30的连接,T型转角连接件100可实现三个墙板30的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墙板30的侧面上设置有配合结构310,所述配合结构310为凹槽结构或者凸起结构,所述配合结构310与所述转角连接件100上的连接结构20配合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墙板30上的配合结构310为凹槽结构时,转角连接件100上的连接结构20就为凸起结构,这样凹槽结构与凸起结构配合连接就可以形成了隼接结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墙板30上的配合结构310为凸起结构时,转角连接件100上的连接结构20为凹槽结构,这样同样可以实现墙板30与转角连接件100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墙板30存在一定的高度,且位于拐角处的两个墙板30的高度也不一定相同,为此,本实施例中的转角建筑结构中设置有多个所述转角连接件100,通过多个转角连接件100来将位于拐角处的墙板30连接在一起。并且,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100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以增加连接的稳固性。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设置有多个转角连接结构20时,相邻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100上的所述连接结构20设置成不相同。具体地,当上一个所述转角连接件100的连接结构20为凹槽结构时,下一个所述转角连接件100的连接结构20为凸起结构,对应地,墙板30的侧面上也交替设置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交替设置的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来与墙板30进行连接,从而上的转角连接件100与墙板30之间形成隼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转角连接件100与墙板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墙板30也可设置成实心墙板或者轻质空心墙板,当设置成轻质空心墙板时,墙板30上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所述转角连接件用于将转角的墙板连接,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L型结构或者T型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上,用于与墙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角连接件可用于将转角的墙板进行连接,并且通过在转角连接上设置连接结构,有助于实现墙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无需设置植筋,可有效避免出现开裂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件用于将转角的墙板连接,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L型结构或者T型结构;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上,用于与墙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内凹面,当所述转角连接件与墙板连接时,所述内凹面填充有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凸起结构或者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件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6.一种转角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建筑结构包括墙板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角连接件,所述墙板与转角连接件上的连接结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角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的侧面上设置有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为凹槽结构或者凸起结构,所述配合结构与所述转角连接件上的连接结构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角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合结构为凹槽结构时,所述连接结构为凸起结构;当所述配合结构为凸起结构时,所述连接结构为凹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角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建筑结构中设置有多个所述转角连接件,且相邻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角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上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成不相同;当上一个所述转角连接件的连接结构为凹槽结构时,下一个所述转角连接件的连接结构为凸起结构。
CN202220066496.2U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Active CN216892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6496.2U CN216892987U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6496.2U CN216892987U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2987U true CN216892987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1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6496.2U Active CN216892987U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2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13565U (zh) 一种装配建筑用绿色新能源建筑墙板
CN216892987U (zh)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建筑结构
CN112267560B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组件
CN211850362U (zh) 一种插接十字柱
CN210621960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墙的卡合装置
CN210032219U (zh) 一种装配式砌块及其组成的填充墙体
WO2023040648A1 (zh)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单元和钢管混凝土异形组合柱
CN110593399A (zh) 一种竹板材装配式房屋
CN212897142U (zh) 一种卫浴空间的墙体及吊顶整体安装组件
CN210316315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pc预制墙的面砖拼缝补强结构
CN219011536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相邻墙板连接结构
CN210151991U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的建筑墙体构件
CN220848228U (zh)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建筑幕墙
CN216239203U (zh) 一种装配式纤维拉挤幕墙结构
CN217949753U (zh)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CN219569267U (zh) 一种装配式隔墙
CN21580247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预制隔墙连接结构
CN220486819U (zh) 分层装配式隔音隔墙
CN220539014U (zh) 一种灌芯预制混凝土墙板
CN218346481U (zh) 一种轻钢sip装配式组合墙板结构
CN216892986U (zh) 一种隔墙板与混凝土墙柱组成的墙柱连接结构
CN215829804U (zh) 钢结构装配式墙板
CN214833681U (zh) 连接件、组合墙体及水处理厂
CN214144151U (zh) 一种木结构连接件
CN216076287U (zh) 一种剪力墙用组合式加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