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2334U - 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2334U
CN216892334U CN202220616486.1U CN202220616486U CN216892334U CN 216892334 U CN216892334 U CN 216892334U CN 202220616486 U CN202220616486 U CN 202220616486U CN 216892334 U CN216892334 U CN 216892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necting rod
algae
fish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164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德朋
谢东昌
刘菲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wo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wo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wo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wo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164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2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2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2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藻打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包括打捞船,所述打捞船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集框,且收集框的两侧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并且两个所述条形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件,两个所述滑件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一侧连接有气缸,且气缸的下表面设置有侧框架,该装置通过两个推板在气缸的推动下能够将收集框内的水藻得到挤压,接着挤压后的水藻的水分通过收集框底部的通孔排出,然后通孔排出的水进入到漏水件上表面上的开口处,然后水顺着漏水件的倾斜面导出到打捞船的外部,这样脱水处理后的水藻能够大量堆积在打捞船内,从而打捞船不用频繁去岸边放置水藻,然后能够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藻打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鞭毛藻,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入植物或植物样生物,但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藻类可由一个或少数细胞组成,亦有许多细胞聚合成组织样的架构。丝状体可分支,可不分支,有些藻类是单细胞的鞭毛藻,而另一些藻类则聚合成群体。绿藻类的松藻属由无数分支丝体交织缠绕而成,部位不同的丝体形态和功能亦异。藻类虽然主要为水生,但无处不在,分布范围从温带的森林到极地的苍原。某些变种可生活于土壤中,能耐受长期的缺水条件;另一些生活于雪中;少数种能在温泉中繁盛生长,而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则是对上述藻类进行打捞的设备。
存在问题如下:
现有的藻类在进行打捞时,因打捞的海藻含水量过大,从而占用大量的打捞船存放空间,这样会影响藻类打捞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包括打捞船,所述打捞船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集框,且收集框的两侧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并且两个所述条形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件,两个所述滑件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一侧连接有气缸,且气缸的下表面设置有侧框架,并且侧框架的一侧与打捞船的外侧壁垂直连接,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且收集框的下表面设置有漏水件,且漏水件呈梯形结构,并且漏水件的一端穿过打捞船的侧壁延伸到打捞船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气缸和侧框架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框架关于打捞船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推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推板分别通过两侧的滑件在条形滑槽内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打捞船一侧的缺口处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撑柱,且两个所述撑柱的上端连接有输送框架,所述输送框架之间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的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横条,并且若干个横条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与其垂直的竖齿。
优选的,所述输送框架的下端设置有L形连接杆,且L形连接杆的横端连接有弧形撑架,所述弧形撑架的弧形内壁铰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并且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弧形撑架的内弧面相铰接,所述弧形撑架为塑料材质,所述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杆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弧形撑架和L形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分布在输送框架的前端下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推板在气缸的推动下能够将收集框内的水藻得到挤压,接着挤压后的水藻的水分通过收集框底部的通孔排出,然后通孔排出的水进入到漏水件上表面上的开口处,然后水顺着漏水件的倾斜面导出到打捞船的外部,这样脱水处理后的水藻能够大量堆积在打捞船内,从而打捞船不用频繁去岸边放置水藻,然后能够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
其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L形连接杆能够将弧形撑架在水中进行支撑,然后弧形撑架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打捞船的船体受到撞击,而受到障碍物撞击时弧形撑架能够受到挤压张开,这样弧形撑架能够与障碍物之间形成的一定的缓冲,同时在弧形撑架的开口在张开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转动能够防止弧形撑架因张开过大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的收集框和通孔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的输送带、横条和竖齿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尺寸调节结构的收集框和侧框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尺寸调节结构的漏水件和收集框连接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尺寸调节结构的漏水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杆;2、弧形撑架;3、第二连杆;4、L形连接杆;5、输送框架;6、电机;7、输送带;8、横条;9、竖齿;10、通孔;11、气缸;12、侧框架;13、漏水件;14、打捞船;15、收集框;16、推板;17、滑件;18、条形滑槽;19、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包括打捞船14,所述打捞船1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集框15,且收集框15的两侧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18,并且两个所述条形滑槽18内均滑动连接有滑件17,两个所述滑件17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16,且推板16的一侧连接有气缸11,且气缸11的下表面设置有侧框架12,并且侧框架12的一侧与打捞船14的外侧壁垂直连接,所述收集框15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0,且收集框15的下表面设置有漏水件13,且漏水件13呈梯形结构,并且漏水件13的一端穿过打捞船14的侧壁延伸到打捞船14的外部,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在进行水藻打捞时,将电机6进行启动,然后电机6将输送带7进行带动,接着输送带7将其表面上的横条8和竖齿9得到带动,然后横条8上的竖齿9能够将水中的水藻进行钩住,然后钩住的水藻在输送带7的作用下被带动到收集框15内,接着将收集框15两侧的气缸11分别进行启动,然后气缸11将推板16进行推动,接着推板16通过两侧的滑件17在收集框15两侧的条形滑槽18内进行滑动,然后两个推板16在气缸11的推动下能够将收集框15内的水藻得到挤压,接着挤压后的水藻的水分通过收集框15底部的通孔10排出,然后通孔10排出的水进入到漏水件13上表面上的开口处,然后水顺着漏水件13的倾斜面导出到打捞船14的外部,这样脱水处理后的水藻能够大量堆积在打捞船14内,从而打捞船14不用频繁去岸边放置水藻,然后能够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
所述气缸11和侧框架12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框架12关于打捞船14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上述结构使得通过两个所述气缸11分别推动两个所述推板16,然后两个所述推板16能够将收集框15内的水藻得到便捷的挤压,这样脱水后的水藻能够大量存放。
所述推板1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推板16分别通过两侧的滑件17在条形滑槽18内构成滑动结构,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在气缸11的作用下能够将推板16进行推动,然后推板16通过两侧的滑件17在收集框15上的条形滑槽18内进行移动,这样两个所述推板16能够将水藻得到便捷的挤压脱水。
所述打捞船14一侧的缺口处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撑柱19,且两个所述撑柱19的上端连接有输送框架5,所述输送框架5之间设置有输送带7,且输送带7的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横条8,并且若干个横条8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与其垂直的竖齿9,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在需要将水中的水藻进行打捞时,将电机6进行启动,然后电机6能够将输送带7得到带动,接着输送带7将横条8进行带动,然后横条8上的竖齿9能够将水藻钩住带入到收集框15内,这样水藻能够在收集框15内得到收集脱水。
所述输送框架5的下端设置有L形连接杆4,且L形连接杆4的横端连接有弧形撑架2,所述弧形撑架2的弧形内壁铰接有第一连杆1,且第一连杆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3,并且第二连杆3的一端与弧形撑架2的内弧面相铰接,所述弧形撑架2为塑料材质,所述第二连杆3位于第一连杆1的下方,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在进行水藻打捞时,通过L形连接杆4能够将弧形撑架2在水中进行支撑,然后弧形撑架2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打捞船14的船体受到撞击,而受到障碍物撞击时弧形撑架2能够受到挤压张开,这样弧形撑架2能够与障碍物之间形成的一定的缓冲,同时在弧形撑架2的开口在张开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3的铰接转动能够防止弧形撑架2因张开过大而损坏。
所述弧形撑架2和L形连接杆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4分布在输送框架5的前端下侧,通过上述结构使得通过弧形撑架2能够防止打捞船14与水中一些障碍物进行碰撞。
工作原理:在进行该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进行使用时,请先检查该设备的部件是否有损坏,检查结束后,将电机6进行启动,然后电机6将输送带7进行带动,接着输送带7将其表面上的横条8和竖齿9得到带动,然后横条8上的竖齿9能够将水中的水藻进行钩住,然后钩住的水藻在输送带7的作用下被带动到收集框15内,接着将收集框15两侧的气缸11分别进行启动,然后气缸11将推板16进行推动,接着推板16通过两侧的滑件17在收集框15两侧的条形滑槽18内进行滑动,然后两个推板16在气缸11的推动下能够将收集框15内的水藻得到挤压,接着挤压后的水藻的水分通过收集框15底部的通孔10排出,然后通孔10排出的水进入到漏水件13上表面上的开口处,然后水顺着漏水件13的倾斜面导出到打捞船14的外部,这样脱水处理后的水藻能够大量堆积在打捞船14内,从而打捞船14不用频繁去岸边放置水藻,然后能够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这就是该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的工作原理。
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船(14),所述打捞船(1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集框(15),且收集框(15)的两侧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18),并且两个所述条形滑槽(18)内均滑动连接有滑件(17),两个所述滑件(17)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16),且推板(16)的一侧连接有气缸(11),且气缸(11)的下表面设置有侧框架(12),并且侧框架(12)的一侧与打捞船(14)的外侧壁垂直连接,所述收集框(15)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0),且收集框(15)的下表面设置有漏水件(13),且漏水件(13)呈梯形结构,并且漏水件(13)的一端穿过打捞船(14)的侧壁延伸到打捞船(14)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1)和侧框架(12)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框架(12)关于打捞船(14)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推板(16)分别通过两侧的滑件(17)在条形滑槽(18)内构成滑动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船(14)一侧的缺口处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撑柱(19),且两个所述撑柱(19)的上端连接有输送框架(5),所述输送框架(5)之间设置有输送带(7),且输送带(7)的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横条(8),并且若干个横条(8)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与其垂直的竖齿(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架(5)的下端设置有L形连接杆(4),且L形连接杆(4)的横端连接有弧形撑架(2),所述弧形撑架(2)的弧形内壁铰接有第一连杆(1),且第一连杆(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3),并且第二连杆(3)的一端与弧形撑架(2)的内弧面相铰接,所述弧形撑架(2)为塑料材质,所述第二连杆(3)位于第一连杆(1)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撑架(2)和L形连接杆(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4)分布在输送框架(5)的前端下侧。
CN202220616486.1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Active CN216892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6486.1U CN216892334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6486.1U CN216892334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2334U true CN21689233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90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16486.1U Active CN216892334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23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1638A (zh) * 2022-08-19 2022-10-25 孙伟毅 一种应用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1638A (zh) * 2022-08-19 2022-10-25 孙伟毅 一种应用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5231638B (zh) * 2022-08-19 2023-11-21 孙伟毅 一种应用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92334U (zh) 一种用于大型藻类的打捞装置
CN206933063U (zh) 一种鱼类回捕网具
CN209768661U (zh) 一种在大水面进行鱼类捕捞的移动式收集网箱
CN216087684U (zh) 一种沉浸式蓝藻收集脱水平台
CN211395623U (zh) 一种集过滤打捞于一体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CN218572902U (zh) 一种高位池养殖尾水集污池推淤泥装置
CN210555472U (zh) 一种设置v型导向收集系统的环卫作业船
CN2759172Y (zh) 蚕用方格蔟具
CN205431134U (zh) 种子晾晒架
CN206481831U (zh) 一种取茧机
CN207721001U (zh) 一种浮游动物自动收集装置
CN112546706A (zh) 一种旋转滤网自动清渣装置
CN211558520U (zh) 一种盐沼湿地植被区定时采集大型游泳动物的网具
CN208175832U (zh) 一种养殖收鱼网
CN206616538U (zh) 一种河道污水环保栅栏
CN110561816A (zh) 一种不锈钢加工用边角料收集装置
CN21210201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便于排污的格栅
CN210367024U (zh) 一种稻田虾养殖用的活水流通结构
CN115265160B (zh) 一种切叶束模块式无损脱水装置
CN213443296U (zh) 一种生产线用高效装箱机
CN21274246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浮萍清理装置
CN213296298U (zh) 一种提高水环境的水面杂物清理装置
CN211773499U (zh) 一种环保用水面漂浮物清洁装置
CN220166858U (zh) 一种生态污水垃圾用清理装置
CN109078675A (zh) 一种破碎机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