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7506U - 面罩和面罩组件 - Google Patents

面罩和面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7506U
CN216877506U CN202121240583.7U CN202121240583U CN216877506U CN 216877506 U CN216877506 U CN 216877506U CN 202121240583 U CN202121240583 U CN 202121240583U CN 216877506 U CN216877506 U CN 216877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nose bridge
endoscope
fixing
n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05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先杰
韦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05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7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7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7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罩和面罩组件,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具有一用于覆盖鼻梁的鼻梁部;鼻梁调整结构,设在所述面罩本体上,用以在第一状态时形成与所述鼻梁部衔接的鼻梁延伸部。本实施例中的面罩通过鼻梁调整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在进行内镜检查,患者需要张大口部,鼻梁提升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鼻梁延伸部,用于包覆患者的鼻梁,保证患者面部覆盖的封闭,减小医护人员感染的几率。另一方面可以在普通佩戴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人群脸型的差异进行调节,以更好的贴合于各种不同人群的鼻梁。

Description

面罩和面罩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罩和面罩组件。
背景技术
面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面部的防护罩,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在进行一些医疗检查或者医疗时,患者和医护人员一般都需要佩戴面罩,避免感染。
现有的大流行的传染性的疾病比较多,确诊病患做内镜检查,如果面罩密封措施的不足,会加大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病患做内镜检查时,常常需要在口部添加口垫,防止患者做内镜检查过程中突然不适,咬断内镜管路。而常规的防护面罩,只能保证患者正常佩戴时的密封。当患者口部咬住口垫的时候,嘴部张开,鼻梁向上抬高,常规面罩与鼻梁之间会出现间隙,导致漏气,从而增大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罩,在患者鼻梁向上抬高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的鼻梁完全覆盖,避免漏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罩,包括:
面罩本体,具有一用于覆盖鼻梁的鼻梁部;
鼻梁调整结构,设在所述面罩本体上,用以在第一状态时形成与所述鼻梁部衔接的鼻梁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鼻梁调整结构包括:操作部和与所述操作部连接的遮挡部;
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遮挡部隐藏于所述面罩本体;
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遮挡部有部分裸露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鼻梁部之间,形成裸露部分;所述裸露部分与所述操作部组成所述鼻梁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为折叠件,
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折叠件折叠,隐藏于所述面罩本体;
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折叠件展开,有部分裸露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鼻梁部之间,形成所述裸露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为柔性操作部,所述操作部通过形变使所述鼻梁调整结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鼻梁调整结构还包括:
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面罩本体上;
所述操作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操作部的中部用于朝远离所述面罩本体的方向拉伸;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操作部呈C型。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成一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外缘与所述面罩本体的外缘匹配,并安装到所述面罩本体的外缘。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且操作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有缺口,使所述操作部每个端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地,面罩本体上设有口部通道孔和侧部通道孔,所述口部通道孔和/或所述侧部通道孔内设有过滤棉。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内镜通道结构,内镜通道结构设在所述口部通道孔内,形成供内镜套管插入的密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镜通道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件,设在所述口部通道孔内,所述第一固定件内形成所述密封通道;
第一盖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配合固定,且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有所述过滤棉;
所述第一盖体用于在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时封闭所述内镜通道,在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拆下后开启所述内镜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内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盖体及内镜套管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为透明罩体。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管路头固定结构,所述管路头固定结构设于侧部通道孔内,用于连接外部管路。
进一步地,管路头固定结构包括:
内固定部,设在所述侧部通道孔内;
外固定部,至少有部分设在所述侧部通道孔内,与所述内固定部配合连接,所述外固定部和所述内固定部之间设有所述过滤棉;
连接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外固定部上,用于连接管路。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面罩组件,包括:内镜套管和上所述的面罩,所述内镜套管用于插入所述面罩的内镜通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镜套管包括:
内镜通道,用于插入所述内镜通道结构;
锁定头,与所述内镜通道连接,用于与所述内镜通道结构锁定,所述锁定头上形成有与所述内镜通道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镜通道包括:
直筒部,与所述锁定头连接;
柔性密封部,与所述直筒部连接;
内镜插入所述内镜通道时,依次通过所述直筒部和所述柔性密封部;
所述柔性密封部远离所述锁定头的一端为紧固端,所述紧固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直筒部的内径;所述紧固端用于在径向方向上伸缩,贴附于所述内镜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内镜套管还包括:
口垫,与所述内镜通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鼻梁调整结构的设置,在进行内镜检查,患者需要张大口部,鼻梁提升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鼻梁延伸部,用于包覆患者的鼻梁,保证患者面部覆盖的封闭,减小医护人员感染的几率;通过内镜通道结构的设置,内镜检测过程全程密封,不会造成在内镜插入或内镜检查过程中出现漏气而使患者或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通过管路头固定结构的设置,使面罩除了具备内镜检查下的功能外,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以适用于多种环境,如1.普通口罩,日常佩戴;
2.做氧气面罩使用,在输氧时,外接氧气管,氧气通过滤芯过滤,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几率;
3.做麻醉面罩使用,在麻醉手术时,中间内镜通道配合医用麻醉机使用,用来做麻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鼻梁调整结构位于第二状态时,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鼻梁调整结构位于第二状态时,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鼻梁调整结构与面罩本体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面罩的正面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镜通道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镜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管路头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镜套管的爆炸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口垫和内镜通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口垫和内镜通道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口垫和内镜通道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附图部件标识如下:
100-面罩本体;110-鼻梁部;120-口部通道孔;130-侧部通道孔;140-固定板;
200-鼻梁调整结构;210-操作部;220-遮挡部;230-鼻梁延伸部;240-固定部;241-安装板;250-环形圈;260-缺口;
300-压块;310-凸点;
400-内镜通道结构;410-第一固定件;411-配合部;420-第一盖体;430-第二盖体;
500-管路头固定结构;510-内固定部;520-外固定部;530-连接头;
600-过滤棉;
700、内镜套管;710、内镜通道;711、直筒部;712、柔性密封部;7121、紧固端;720、锁定头;721、通孔;730、口垫;731、口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罩,用于供患者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面罩用于覆盖患者面部,具体为口部和鼻部,使患者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均经过处理,避免患者二次感染或造成对医护人员的感染。
如图1所示,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00,面罩本体100具有鼻梁部110,患者在佩戴面罩时,通过鼻梁部110将鼻梁遮盖,鼻梁部110与患者鼻梁贴合,完成面罩本体100与患者面部之间的封闭,避免外部空气直接进入。在患者做内镜检查时,常常需要在口部添加口垫,防止患者因为做内镜检查过程中有突然不适,会咬断内镜管路。而常规的防护面罩,只能保证患者正常佩戴时的密封,当患者口部咬住口垫的时候,嘴部张开,鼻梁向上提高,常规面罩的鼻梁部无法完全覆盖鼻梁,与鼻梁之间会出现间隙,导致漏气,从而增大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面罩还包括:鼻梁调整结构200,鼻梁调整结构200设在面罩本体100上,用以在第一状态时形成与鼻梁部110衔接的鼻梁延伸部230,图2为鼻梁延伸部230位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鼻梁延伸部230与鼻梁部110衔接,对鼻梁部110进行了延伸,使得在出现患者在张开嘴部,鼻梁向上抬高的情况时,鼻梁延伸部230和鼻梁部110可以将患者的鼻梁完全覆盖,并实现与鼻梁的密封,从而实现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的密封,避免漏气,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
其中,鼻梁调整结构200包括:操作部210和与操作部210连接的遮挡部220,其中,操作部210可以在人为操作下带动遮挡部220移动,以实现鼻梁调整结构2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图1为鼻梁延伸部230位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2为鼻梁延伸部230位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当鼻梁调整结构200位于第二状态时,遮挡部220隐藏于面罩内,当鼻梁调整结构200位于第一状态时,操作部210远离鼻梁部110,遮挡部220有部分裸露于操作部210和鼻梁部110之间,形成裸露部分,裸露部分与操作部210组成鼻梁延伸部230。其中在第二状态时,操作部210可以位于面罩本体100或位于鼻梁部110上,也可以靠近边鼻梁部110设置,在鼻梁调整结构200从第二状态切换到第一状态时,操作部210至少有部分朝鼻梁部110的长度方向移动或变形,从而带动遮挡部220朝鼻梁部110的长度方向移动或变形。本实施例中,操作部210会带动遮挡部220沿着鼻梁部110向上移动,与鼻梁部11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而遮挡部220会在操作部210的牵引下移动或变形,有部分裸露在操作部210和鼻梁部110之间,用于对鼻梁进行覆盖。
本实施例中面罩,在常规使用时,鼻梁调整结构200可以位于第二状态,遮挡部220隐藏在面罩本体100内或一部分露出面罩本体100,遮挡部220的裸露部分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穿戴不适,可以当做普通面罩使用。在进行内镜检查或其他需要用户将口部张开的检查时,可以将鼻梁调整结构200切换到第一状态,操作部210和遮挡部220在鼻梁部1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操作部210和遮挡部220组成鼻梁延伸部230,用于包覆患者的鼻梁,保证患者面部覆盖的封闭,减小医护人员感染的几率。
遮挡部220的材质可以与面罩本体100相同,可以为喷熔布等具有良好的过滤病毒效果的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遮挡部220的材质可以与面罩本体100不同,可以选用普通软质材料,如棉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遮挡部220连接在操作部21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遮挡部220设在操作部210靠近面罩本体100的一侧,并向面罩本体100内部延伸。在鼻梁调整结构200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操作部210朝面罩本体100外部牵引遮挡部220,遮挡部220移动,并与鼻梁部110衔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遮挡部220具体为折叠件(图中未示出),折叠件具有多层喷熔布,各层喷熔布首尾相连,鼻梁调整结构200位于第二状态时,折叠件折叠,可以隐藏与面罩本体100内,也可以位于面罩本体100外,由于折叠件在折叠时体积较小,在面罩本体100位于第二状态时,折叠件位于面罩本体100外部的部分较小,不会影响面罩在普通情景下的使用。在将面罩本体100从第二状态切换到第一状态时,在操作部210的牵引下,折叠件展开,有部分裸露于操作部210与鼻梁部110之间,形成裸露部分,裸露部分与操作部210组成鼻梁延伸部230,可以在进行内镜检查或其他需要用户将口部张开的检查时,通过鼻梁延伸部230包覆用户的鼻梁,保证患者面部覆盖的封闭,减小医护人员感染的几率。
操作部210可以为一可移动的部件,可以通过用户的拉动而移动,带动遮挡部220移动,与遮挡部220一起形成鼻梁延伸部230。而本实施例中,操作部210为柔性操作部,操作部210通过形变使鼻梁调整结构2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结合图1至图3,操作部210为条形设置,遮挡部220连接在操作部210的下方,操作部210在进行形变时,操作部210有部分远离鼻梁部110,将遮挡部220朝鼻梁部110的长度方向牵引,以形成鼻梁延伸部230。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部210的两端固定在面罩本体100上,对操作部210进行操作时,将操作部210的中部向上拉动,使操作部210呈C型,操作部210的中部带动遮挡部220在鼻梁部1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与操作部210组成鼻梁延伸部230,由于操作部210和遮挡部220均从中部向上凸起,呈半圆锥形,可以更好的贴合患者的鼻梁。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鼻梁调整结构200还包括:固定部240,固定部240固定于面罩本体100上,操作部2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240连接,操作部210的中部用于朝远离面罩本体100的方向拉伸,结合图2,鼻梁调整结构200位于第一状态时,操作部210呈C型。图3中,固定部240与操作部210连接成一环形圈250。环形圈250的外缘与面罩本体100的外缘匹配,并安装到面罩本体100的外缘上。环形圈250的外缘与面罩本体100的外缘匹配使得环形圈250可以在面罩本体100上安装得更加稳定,由于面罩本体100在佩戴时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因此环形圈250与面罩本体100的外缘匹配固定可以避免在面罩本体100发生形变时,环形圈250与面罩本体100相对位置改变或脱离的情况发生。环形圈250和面罩本体100的固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粘结或夹持固定等方式,本实施例中,环形圈250的固定部240上凸出设置有安装板241,面罩本体100上设置有与安装板241对应的固定板140,安装板241和固定板140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如粘胶、超声焊接、卡口、过盈配合或螺钉连接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双色注塑等工艺实现,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的限定。固定板140设在面罩本体100的两个侧边上,保持鼻梁调整结构200的稳定性。另外,安装板241上可以连接弹力带,用于固定患者头部,使面罩的密封性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固定部240也为柔性材料制成,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在用户佩戴面罩时,固定部240不仅可以随着面罩本体100形变,同时可以维持面罩本体100的形状,保证患者佩戴时的稳定性。固定部240环绕面罩本体100的外缘设置,并与操作部210连接,避免操作部210在被患者拉动时,带动面罩本体100上部分变形过大,造成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操作部210和固定部240一体成型,且操作部210与固定部240之间形成有缺口260,缺口260使得操作部210的每个端面的一部分与固定部240连接,而非完全连接。操作部210的端面与固定部240之间不完全连接,可以使得操作部210在被拉伸时,不会带动固定部240产生较大的位移,避免带动面罩本体100发生过大的形变,造成面罩本体100与患者面部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面罩本体100上还设有多个凸点310和压块300,压块300连接在凸点310之间,压块300可以为金属块或其他具有弹性结构的部件,压块300为条形,可以在患者的按压下改变形状,压块300可以带动面罩本体100变形,面罩本体100和鼻梁调整结构200均为柔性材质,可以在压块300的带动下变形,同时压块300可以保持面罩本体100的形状,避免用户在佩戴时发生面罩变形出现漏气的情况。
面罩本体100上设有口部通道孔120和侧部通道孔130,口部通道孔120与用户口部相对,侧部通道孔130设在口部通道孔120的周围,侧部通道孔1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中结合图4至图6,口部通道孔120和/或侧部通道孔130内设有过滤棉60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口部通道孔120和侧部通道孔130内均设有过滤棉600。过滤棉600可以为对用户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的面罩本体100还包括:内镜通道结构400,如图5所示,内镜通道结构400设在口部通道孔120内,形成供内镜套管插入的密封通道412,内镜套管可以通过密封通道412插入,直接进入患者口中,避免插入内镜时出现面罩的密封失效的情况。
内镜通道结构400包括:第一固定件410、第一盖体420和第二盖体430,其中第一固定件410设在口部通道孔120内,第一固定件410内形成密封通道412,第一盖体420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固定件410上,第二盖体430与第一盖体420配合固定,且第一盖体420与第二盖体430之间设有过滤棉600。在不进行内镜检查时,第一盖体420和第二盖体430将密封通道412封闭,过滤棉600的设置既可以避免密封通道412漏气,又可以使患者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得到过滤,减小患者和医护人员感染的几率。在准备进行内镜检查时,将第一盖体420和第二盖体430从第一固定件410上拆下,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10和第一盖体420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仅以螺纹连接为例做说明,不做具体限定。将第一盖体420和第二盖体430一同从第一固定件410上旋下,开启密封通道412,使内镜套管可以插入。
如图6所示,内镜套管700包括:内镜通道710和连接在内镜通道710上的锁定头720,内镜通道710的内径可以与内镜的外径相同,内镜插入内镜通道700后可以实现密封。结合图5和图6,内镜通道710用于插入密封通道412内。其中第一固定件410内设有配合部411,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螺纹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卡接部或其他可拆卸连接的部件,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第一盖体420和锁定头800上均设有配合螺纹,第一固定件410的螺纹部可以与第一盖体420和内镜套管700配合连接,在第一盖体420拆下后,将内镜通道710插入密封通道412内,并在锁定头720与第一固定件410接触时转动锁定头720,使锁定头800与第一固定件410螺纹配合,实现内镜套管与密封通道412之间的密封。最后将内镜插入内镜通道710内进行检查,在内镜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密封通道412和内镜通道710的设置,使得内镜与面罩的连接处密封,不会造成因漏气而使患者或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
另外,面罩本体100可以为透明罩体,方便医护人员观测内镜插入面罩内的情况,便于对内镜进行调整,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
如图7所示,面罩本体100内还包括:管路头固定结构500,管路头固定结构500设于侧部通道孔130内,用于连接外部管路。面罩可以通过管路头固定结构500连接不同的外接管路,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外接管路可以为氧气管、吸引管、二氧化碳检测管或储气带中的任意一种,使得面罩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如本实施例中的面罩可以作为氧气面罩使用,在输氧时,外接氧气管,氧气通过滤芯过滤,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几率;本实施例中的面罩还可以作为麻醉面罩使用,在麻醉手术时,中间内镜通道结构400配合医用麻醉机使用,用来做麻醉。
管路头固定结构500包括:内固定部510、外固定部520和连接头530,内固定部510设在侧部通道孔130内;外固定部520,至少有部分设在侧部通道孔130内,与内固定部510配合连接,外固定部520和内固定部510之间设有过滤棉600。其中内固定部510和外固定部520分别设在面罩本体100的两侧,内固定部510设在面罩本体100朝向患者的一侧,外固定部520设在面罩本体100背离患者的一侧,内固定部510和外固定部520一同过滤棉600并相互固定,实现侧部通道孔130周侧的密封,使得患者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经过侧部通道孔130内过滤棉600的过滤,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连接头530可拆卸连接在外固定部520上,用于连接管路,在进行不同管路的连接时,可以采用替换连接头530的方式,选择适合的连接头530连接不同的管路。本实施例中,连接头530与外固定部520之间螺纹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头530与外固定部52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面罩,通过鼻梁调整结构200的设置,在进行内镜检查,患者需要张大口部,鼻梁提升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鼻梁延伸部230,用于包覆患者的鼻梁,保证患者面部覆盖的封闭,减小医护人员感染的几率;通过内镜通道结构400的设置,内镜检测过程全程密封,不会造成在内镜插入或内镜检查过程中出现漏气而使患者或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通过管路头固定结构500的设置,使面罩可以具有多种功能,适用于多种环境。
实施例2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罩组件,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如实施例1中的面罩和内镜套管700,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内镜套管700插入面罩的内镜通道结构400,将内镜插入内镜套管700,内镜套管700可以实现与内镜以及面罩本体100之间的密封,避免在检查时出现漏气,增加医护人员感染几率的情况。
其中内镜套管700包括:内镜通道710和锁定头720,内镜通道710为管型设置,用于插入内镜通道结构400;锁定头720与内镜通道710连接,用于与内镜通道结构400锁定,其中内镜通道结构400中的第一固定件410的配合部411具有螺纹结构,锁定头720朝向内镜通道710的一侧也具有螺纹结构,在内镜通道710插入第一固定件410内后,锁定头720与配合部411旋紧锁定,将内镜套管700锁紧在面罩本体100上,使面罩本体410与内镜套管700之间密封连接,避免漏气的情况发生。锁定头720为环形结构,其上形成有与内镜通道710连通的通孔721,供内镜插入。内镜插入内镜套管700时,依次通过锁定头720的通孔721和内镜通道710。然后再将带有内镜的内镜套管700插入面罩的内镜通道结构400,进入患者口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镜通道710的内径与内镜的外径相等,使内镜插入内镜通道710后,可以与内镜通道710的内壁贴合,完成密封,避免内镜与内镜通道710之间漏气。内镜套管可以配合口垫730使用,如图9所示,口垫730置于内镜通道710的尾端。内镜通过内镜通道710并与内镜通道710完成密封后,穿过口垫孔731继续延伸,进行检测。口垫730用于承受用户的咬力,避免内镜损坏。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不同类型的内镜检查时,内镜的尺寸也不同,内镜通道710无法与所有尺寸的内镜均贴合,容易出现漏气的情况。有鉴于此,本实施例中的内镜通道710包括:直筒部711和柔性密封部712,如图6和图8所示,其中直筒部711与锁定头720连接,柔性密封部712与直筒部711连接,内镜插入内镜通道710时,依次通过直筒部711和柔性密封部712。柔性密封部712呈圆台型设置,在远离锁定头720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减小;柔性密封部712远离锁定头720的一端为紧固端7121,紧固端7121的内径为柔性密封部712的最小内径,其中紧固端7121的内径小于直筒部711的内径,紧固端7121具有柔性,可以在径向方向伸缩,贴附内镜的外壁。柔性密封部712和紧固端7121的设置可以保证内镜通道710与内镜之间的密封,同时使内镜的插入更加顺滑。其中紧固端7121的内径较小,小于或等于尺寸最小的内镜的内径,内镜在插入内镜通道710时,先通过直筒部711,直筒部711尺寸较大,内镜可以正常通过,插入柔性密封部712时,由于柔性密封部712的尺寸逐渐减小,内镜在插入时在某一处会与柔性密封部712贴合,继续进行插入时,柔性密封部712的剩余部分内径小于内镜的尺寸,插入的内镜会将柔性密封部712带有紧固端7121的部分撑起,使紧固端7121及柔性密封部712的一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伸长,最终柔性密封部712有一部分与内镜的外表面贴合,实现内镜与内镜通道710之间的密封。紧固端7121的设置使得任意尺寸的内镜插入内镜通道710时,都会将柔性密封部712的一部分和紧固端7121撑开,并与紧固端7121密封,从而实现内镜与内镜通道710之间的密封。同时内镜在插入柔性密封部712内时会将柔性密封部712的部分撑开,因此柔性密封部712的设置可以给内镜提供一定的插入手感,使内镜可以更顺滑的插入内镜通道710。
本实施例中,内镜套管700还包括:与内镜通道连接的口垫730,口垫与内镜通道710连接,其中口垫730位于内镜通道710远离锁定头720的一侧,与柔性密封部712的紧固端7121连接,其中口垫730内贯穿设置有口垫孔731,口垫孔731与柔性密封部712连通,内镜会依次穿过柔性密封部712和口垫孔731。其中口垫孔73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紧固端7121的内径,保证任何尺寸的内镜均可通过口垫730。柔性密封部712的紧固端7121连接于口垫730,且紧固端7121的外径小于口垫孔731的内径,内镜插入内镜通道710使紧固端7121径向伸缩后再进入口垫孔731内,在柔性密封部712与口垫73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柔性密封部712的紧固端7121进入口垫孔731中,与口垫孔731的内壁连接;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柔性密封部712的紧固端7121位于口垫孔731外,与口垫730的边缘连接。以上两种连接方式均可以实现柔性密封部712与口垫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口垫与内镜通道710的一体连接可以使内镜在插入时无需将内镜通道710与口垫730对齐,患者可以通过先咬住口垫730来进行定位,方便内镜的插入。
本实施例中的面罩组件,通过内镜套管700的设置,使内镜通过面罩插入患者口中时,内镜与内镜套管700之间,内镜套管700与面罩之间均形成密封,避免在内镜插入和检测的过程中出现漏气,造成医护人员感染的问题发生。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面罩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罩本体,具有一用于覆盖鼻梁的鼻梁部;
鼻梁调整结构,设在所述面罩本体上,用以在第一状态时形成与所述鼻梁部衔接的鼻梁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调整结构包括:操作部和与所述操作部连接的遮挡部;
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遮挡部隐藏于所述面罩本体;
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遮挡部有部分裸露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鼻梁部之间,形成裸露部分;所述裸露部分与所述操作部组成所述鼻梁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为折叠件,
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折叠件折叠,隐藏于所述面罩本体;
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折叠件展开,有部分裸露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鼻梁部之间,形成所述裸露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柔性操作部,所述操作部通过形变使所述鼻梁调整结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调整结构还包括:
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面罩本体上;
所述操作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操作部的中部用于朝远离所述面罩本体的方向拉伸;所述鼻梁调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操作部呈C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成一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外缘与所述面罩本体的外缘匹配,并安装到所述面罩本体的外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且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有缺口,使所述操作部每个端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口部通道孔和侧部通道孔,所述口部通道孔和/或所述侧部通道孔内设有过滤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内镜通道结构,所述内镜通道结构设在所述口部通道孔内,形成供内镜套管插入的密封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通道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件,设在所述口部通道孔内,所述第一固定件内形成所述密封通道;
第一盖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配合固定,且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有所述过滤棉;
所述第一盖体用于在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时封闭所述内镜通道,在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拆下后开启所述内镜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内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内镜套管配合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为透明罩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管路头固定结构,所述管路头固定结构设于侧部通道孔内,用于连接外部管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头固定结构包括:
内固定部,设在所述侧部通道孔内;
外固定部,至少有部分设在所述侧部通道孔内,与所述内固定部配合连接,所述外固定部和所述内固定部之间设有所述过滤棉;
连接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外固定部上,用于连接管路。
15.一种面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镜套管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所述内镜套管用于插入所述面罩的内镜通道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面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套管包括:
内镜通道,用于插入所述内镜通道结构;
锁定头,与所述内镜通道连接,用于与所述内镜通道结构锁定,所述锁定头上形成有与所述内镜通道连通的通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面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通道包括:
直筒部,与所述锁定头连接;
柔性密封部,与所述直筒部连接;
内镜插入所述内镜通道时,依次通过所述直筒部和所述柔性密封部;
所述柔性密封部远离所述锁定头的一端为紧固端,所述紧固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直筒部的内径;所述紧固端用于在径向方向上伸缩,贴附于所述内镜的外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面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套管还包括:
口垫,与所述内镜通道连接。
CN202121240583.7U 2021-06-03 2021-06-03 面罩和面罩组件 Active CN216877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0583.7U CN216877506U (zh) 2021-06-03 2021-06-03 面罩和面罩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0583.7U CN216877506U (zh) 2021-06-03 2021-06-03 面罩和面罩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7506U true CN216877506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78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0583.7U Active CN216877506U (zh) 2021-06-03 2021-06-03 面罩和面罩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7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31158A (en) Endoscopy breathing mask
CN216877506U (zh) 面罩和面罩组件
CN212973817U (zh) 一种呼吸内镜诊疗用防感染面罩
CN211273005U (zh) 一种呼吸面罩
CN211633214U (zh) 一种内窥镜检查用面罩
CN211188631U (zh) 一种简易呼吸机
CN211985887U (zh) 一种眼科手术面罩
CN217906432U (zh) 一种气管镜专用防护口罩
CN213248957U (zh) 一种消化内镜口垫
CN213046778U (zh) 一种感控用的额镜
CN216723249U (zh) 医用防护面罩
CN209713927U (zh) 一种医疗麻醉用一次性面罩
CN212185260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防病毒密封口罩
CN212914251U (zh) 一种带有护目镜的医用防护头罩
CN217187332U (zh) 一种吸氧装置
CN215194769U (zh) 一种新型呼吸科护理防护罩
CN215309430U (zh) 一种用于呼吸疾病防御的护理装置
CN211634952U (zh) 一种多功能隔离面罩
JP2019155064A (ja) 経鼻カニューレ
CN213188189U (zh) 一种用于一线医护人员的3m口罩
CN215461055U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应急呼吸器
CN219333002U (zh) 一种呼吸面罩
CN216124424U (zh) 一种面罩式胃镜口咬装置
CN213758140U (zh) 呼吸道传染病防护下支气管镜诊疗用防飞沫传播装置
CN212491060U (zh) 一种抗冠状病用吸氧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