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7009U - 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7009U
CN216877009U CN202220596316.1U CN202220596316U CN216877009U CN 216877009 U CN216877009 U CN 216877009U CN 202220596316 U CN202220596316 U CN 202220596316U CN 216877009 U CN216877009 U CN 216877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oreign body
disposed
backing plate
o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963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冬
李超
殷艳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5963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7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7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7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属于临床急救器材领域。该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承载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和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侧两端,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横轴,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支座、垫板、腿架和电动推杆,所述支座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架顶端,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支座内侧,所述垫板一端延伸至所述支座外部,所述垫板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腿架设置在所述支座远离所述通孔一侧,所述电动推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横轴和所述支座下侧一端,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口腔临床上婴幼儿的口腔异物吸附速度,及时救治并消除危险。

Description

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急救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不慎进入异物极易造成呼吸孔道堵塞、压迫胸腹部进而导致机械性窒息,尤其对儿童甚至婴幼儿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意外伤害,一岁以上的儿童误吞异物出现窒息或喉头痉挛等情况时,可以及时使用海姆立克法进行腹部冲击进而使其异物吐出,但一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口腔中不慎进入异物的话,则较难处理,一般需要将婴幼儿以俯姿放置在施救者的大腿上或其它合适的支撑物上,从婴幼儿后背部到颈部以斜向前的方向拍打并配合手掏或者真空吸附器及时将异物取出,避免危险的发生。
目前,口腔临床上医护人员在吸取一岁以下婴幼儿的口腔异物时,多是将婴幼儿以俯姿置于医护人员大腿上进行,对操作者个人的动作熟练度甚至身材都有较高要求,不确定因素较大,在较为紧急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因为医护人员和婴幼儿姿势配合不到位,而影响救治的速度和效果,可能难以及时消除危险,挽救婴幼儿的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旨在改善现有针对一岁以下婴幼儿口腔异物吸附处理的操作方式不够稳定,影响救治的速度和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承载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和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侧两端,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横轴,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支座、垫板、腿架和电动推杆,所述支座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架顶端,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支座内侧,所述垫板一端延伸至所述支座外部,所述垫板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腿架设置在所述支座远离所述通孔一侧,所述电动推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横轴和所述支座下侧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配重块,两个所述配重块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下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垫脚,若干个所述防滑垫脚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座靠近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观察镜,所述观察镜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外侧,所述观察镜设置在所述通孔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垫板靠近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外表面做防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垫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带,两个所述固定带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固定带之间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公扣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垫板一端内侧,所述魔术贴的母扣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垫板一端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上方设置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垫板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松紧带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若干个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腿架远离所述支座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外表面做防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使用时,将口腔中进入异物的婴幼儿以俯姿放置在垫板上,将腿部分开置于腿架上,腹部贴合垫板内侧,使其口鼻处正对通孔,通过电动推杆适当调节支座和垫板的角度,使婴幼儿的头部适当朝下,腿部朝上,一边自婴幼儿背部至颈部斜向头部以适当力度拍打数次,一边通过通孔抠取异物并观察婴幼儿口中异物是否吐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配合真空吸附器使用,重复操作数次,直至婴幼儿突出口中异物,恢复正常,如此可以较为稳定的俯姿使婴幼儿配合口腔临床救治,降低施救者的操作难度,提高救治速度和效果,及时消除危险,挽救婴幼儿的生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机构和承载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支座和观察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腿架和第二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垫板和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支撑机构;110-底座;111-配重块;112-防滑垫脚;120-支架;121-横轴;200-承载机构;210-支座;211-观察镜;220-垫板;221-第一把手;222-固定带;2221-魔术贴;223-松紧带;2231-透气孔;224-通孔;230-腿架;231-第二把手;240-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00和承载机构200,承载机构200设置在支撑机构100上,便于一岁以下的婴幼儿以稳定的俯姿配合口腔异物吸附和取出,及时救治、消除危险,保证婴幼儿的生命安全。
请参阅图2,支撑机构100包括底座110和支架120,两个支架120对称设置在底座110上侧两端,两个支架120之间设置有横轴121,底座110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配重块111,两个配重块111对称设置,配重块111可以保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底座110下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垫脚112,若干个防滑垫脚112均匀分布,防滑垫脚112可以防止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保证救治的稳定进行。
请参阅图2-图6,承载机构200包括支座210、垫板220、腿架230和电动推杆240,支座210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120顶端,垫板220设置在支座210内侧,垫板220一端延伸至支座210外部,垫板220一端开设有通孔224,腿架230设置在支座210远离通孔224一侧,电动推杆24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横轴121和支座210下侧一端,支座210靠近通孔224一侧设置有观察镜211,观察镜211一侧转动连接于支座210外侧,观察镜211设置在通孔224下方,施救时调整好观察镜211的角度后,便于通过观察镜211实时观察和调整施救动作和操作,垫板220靠近通孔224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221,第一把手221外表面做防滑设置,腿架230远离支座210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231,第二把手231外表面做防滑设置,使用中,可以通过扶握第一把手221和第二把手231进一步保持装置的稳定,利于救治的快速稳定进行,垫板220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带222,两个固定带222对应设置,两个固定带222之间设置有魔术贴2221,魔术贴2221的公扣设置在一个固定带222远离垫板220一端内侧,魔术贴2221的母扣设置在另一个固定带222远离垫板220一端外侧,通孔224上方设置有松紧带223,松紧带22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垫板220两侧,松紧带223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2231,若干个透气孔2231均匀分布,当把需要救治的婴幼儿以俯姿置于垫板220上后,通过固定带222配合魔术贴2221便于将其固定住,通过便于固定婴幼儿头部,透气孔2231便于散发婴幼儿头部热量,防止憋汗,如此即可使婴幼儿以稳定姿势配合救治,提高救治速度,及时消除危险,挽救婴幼儿的生命。
具体的,该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口腔中进入异物的婴幼儿以俯姿放置在垫板220上,将腿部分开置于腿架230上,腹部贴合垫板220内侧,垫板220外表面可以采用粗糙度较大的面料蒙制,以增大摩擦力,保持婴幼儿的稳定性,通过固定带222配合魔术贴2221便于将其固定住,通过便于固定婴幼儿头部,透气孔2231便于散发婴幼儿头部热量,配重块111和防滑垫脚112可以保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其口鼻处正对通孔224,通过电动推杆240适当调节支座210和垫板220的角度,使婴幼儿的头部适当朝下,腿部朝上,一边自婴幼儿背部至颈部斜向头部以适当力度拍打数次,一边通过通孔224抠取异物并观察婴幼儿口中异物是否吐出,通过观察镜211实时观察和调整施救动作和操作,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配合真空吸附器使用,重复操作数次,直至婴幼儿突出口中异物,恢复正常,如此可以较为稳定的俯姿使婴幼儿配合口腔临床救治,降低施救者的操作难度,提高救治速度和效果,及时消除危险,挽救婴幼儿的生命。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推杆24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电动推杆24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100),所述支撑机构(100)包括底座(110)和支架(120),两个所述支架(120)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10)上侧两端,两个所述支架(120)之间设置有横轴(121);
承载机构(200),所述承载机构(200)包括支座(210)、垫板(220)、腿架(230)和电动推杆(240),所述支座(210)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架(120)顶端,所述垫板(220)设置在所述支座(210)内侧,所述垫板(220)一端延伸至所述支座(210)外部,所述垫板(220)一端开设有通孔(224),所述腿架(230)设置在所述支座(210)远离所述通孔(224)一侧,所述电动推杆(24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横轴(121)和所述支座(210)下侧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上侧两端分别设置有配重块(111),两个所述配重块(111)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下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垫脚(112),若干个所述防滑垫脚(112)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10)靠近所述通孔(224)一侧设置有观察镜(211),所述观察镜(211)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210)外侧,所述观察镜(211)设置在所述通孔(224)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20)靠近所述通孔(224)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221),所述第一把手(221)外表面做防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20)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带(222),两个所述固定带(222)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带(222)之间设置有魔术贴(2221),所述魔术贴(2221)的公扣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带(222)远离所述垫板(220)一端内侧,所述魔术贴(2221)的母扣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固定带(222)远离所述垫板(220)一端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4)上方设置有松紧带(223),所述松紧带(22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垫板(220)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223)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2231),若干个所述透气孔(2231)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架(230)远离所述支座(210)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231),所述第二把手(231)外表面做防滑设置。
CN202220596316.1U 2022-03-18 2022-03-18 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Active CN216877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6316.1U CN216877009U (zh) 2022-03-18 2022-03-18 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6316.1U CN216877009U (zh) 2022-03-18 2022-03-18 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7009U true CN216877009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91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96316.1U Active CN216877009U (zh) 2022-03-18 2022-03-18 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7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77009U (zh) 口腔临床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CN110368249A (zh) 儿科检查用固定装置
CN209695611U (zh) 一种精神病患者专用床
CN109431741B (zh) 一种心内科应急检测固定架
CN216934612U (zh) 一种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CN213553291U (zh) 基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急救装置
CN216455902U (zh) 一种新生儿及婴儿肛门直肠手术术中体位固定装置
CN213789828U (zh) 一种便携式康复科临床锻炼器
CN114522372A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辅助恢复行走装置及方法
CN215778184U (zh) 一种新生儿胸腹部立位拍片辅助装置
CN112932909A (zh) 一种icu体位治疗综合复健椅
CN212186826U (zh) 一种医用束缚装置
CN217960330U (zh) 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的体位固定装置
CN113101136B (zh) 股角控制器
CN206026586U (zh) 一种单人搬运辅助带
CN215502183U (zh) 一种新生儿鸟巢式转运装置
CN110721034A (zh) 一种用于术后患儿转运的保护装置
CN212879919U (zh) 一种儿童眼科术后俯卧位的气垫装置
CN215459156U (zh) 一种患儿胸腹约束带
CN214968653U (zh) 一种icu体位治疗综合复健椅
CN216061174U (zh) 一种小儿骨科用辅助搬动装置
CN216417696U (zh) 一种新型康复站立架辅助带
CN214049278U (zh) 一种带磁疗功能的医用约束带
CN213606444U (zh) 一种新生儿立位安全固定架
CN212521338U (zh) 新生儿救护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