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2947U - 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2947U
CN216872947U CN202123107984.8U CN202123107984U CN216872947U CN 216872947 U CN216872947 U CN 216872947U CN 202123107984 U CN202123107984 U CN 202123107984U CN 216872947 U CN216872947 U CN 216872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ooling structure
shell
motor
protecti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79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江
秦庆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ort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ort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ort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ort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79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2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2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2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该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冷却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壳体、轴杆和转子,所述轴杆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制冷腔,所述转子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所述冷却结构包括防护罩和导热柱,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所述导热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导热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制冷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面积以及增加导热效果和空气流动的速度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目前,现有的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在进行电机转子工作的过程中,散热效果较差,这样容易导致电机内部温度过高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旨在改善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在进行电机转子工作的过程中,散热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电机内部温度过高影响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冷却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壳体、轴杆和转子,所述轴杆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制冷腔,所述转子安装在轴杆的表面,所述转子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所述冷却结构包括防护罩、风扇、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柱,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所述导热柱镶嵌固定在所述制冷腔的内部,所述导热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导热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制冷腔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轴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轴杆的另一端外表面转动贯穿有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和所述端盖的表面均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贯穿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槽等距离间隔分布在所述转子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分布在所述风扇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耳和螺钉,所述连接耳固定在所述防护罩的两侧,所述螺钉贯穿所述连接耳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主磁极,主磁极分为N极和S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使用时,转子跟随轴杆一起进行旋转工作时,由于在转子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这样可以增加转子在旋转时的散热面积,从而有利于快速散热,热量进入壳体的内部以后通过导热柱传递到制冷腔内部的制冷液中,当制冷腔内部温度过高时半导体制冷片吸收热量并通过其另一侧向外散发,这时风扇工作使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然后通过出气孔排出进行热量转换,这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面积以及增加导热效果和空气流动的速度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转子内冷结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转子内冷结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转子内冷结构第二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转子内冷结构散热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100-支撑结构;110-壳体;111-制冷腔;120-轴杆;121-底盖;122-端盖;130-转子;131-散热槽;140-豁口;141-固定件;200-冷却结构;210-防护罩;211-进气孔;212-出气孔;220-风扇;230-半导体制冷片;240-导热柱;250-连接件;251-连接耳;25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00和冷却结构200。
冷却结构200安装在支撑结构100上,用于在电机使用时对其内部进行散热,从而有利于电机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1-图4,支撑结构100包括壳体110、轴杆120和转子130,轴杆120安装在壳体110的内部,壳体110的内部开设有制冷腔111,这里制冷腔111的表面开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塞用于进行制冷液添加,转子130安装在轴杆120的表面,转子130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131。
轴杆12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底盖121,底盖121安装在壳体110的一端;轴杆120的另一端外表面转动贯穿有端盖122,端盖122安装在壳体110的另一端;底盖121和端盖122的表面均开设有豁口140,豁口140贯穿有固定件141,固定件141螺纹连接在壳体110的内部,这里的固定件141为螺栓,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对端盖122和底盖121进行安装。
散热槽131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槽131等距离间隔分布在转子130的表面,这里通过散热槽131的设置,可以在转子130工作时增大散热面积,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壳体110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主磁极,主磁极分为N极和S极。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冷却结构200包括防护罩210、风扇220、半导体制冷片230和导热柱240,防护罩210安装在壳体110的两侧,风扇220安装在防护罩210的内部一侧,半导体制冷片230安装在壳体110的表面,半导体制冷片230位于防护罩210的内部,导热柱240镶嵌固定在制冷腔111的内部,导热柱240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10的内部,导热柱240的另一端延伸至制冷腔111的内部。
防护罩210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211,进气孔211分布在风扇220的两侧;防护罩210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孔212,这里进气孔211和出气孔212的设置,可以方便空气进行流动从而有利于热量转换便于散热;防护罩210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连接件250;连接件250包括连接耳251和螺钉252,连接耳251固定在防护罩210的两侧,螺钉252贯穿连接耳251螺纹连接在壳体110的内部,通过连接耳251和防护罩210的设置,可以方便对防护罩210进行拆装,从而有利于对风扇220进行清洁。
具体的,该电机转子内冷结构的工作原理:使用时,转子130跟随轴杆120一起进行旋转工作时,由于在转子130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131这样可以增加转子130在旋转时的散热面积,从而有利于快速散热,热量进入壳体110的内部以后通过导热柱240传递到制冷腔111内部的制冷液中,当制冷腔111内部温度过高时半导体制冷片230吸收热量并通过其另一侧向外散发,这时风扇220工作使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211进入,然后通过出气孔212排出进行热量转换,这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面积以及增加导热效果和空气流动的速度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制冷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风扇220和半导体制冷片23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风扇220和半导体制冷片23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100),所述支撑结构(100)包括壳体(110)、轴杆(120)和转子(130),所述轴杆(120)安装在所述壳体(110)的内部,所述壳体(110)的内部开设有制冷腔(111),所述转子(130)安装在轴杆(120)的表面,所述转子(130)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131);
冷却结构(200),所述冷却结构(200)包括防护罩(210)、风扇(220)、半导体制冷片(230)和导热柱(240),所述防护罩(210)安装在所述壳体(110)的两侧,所述风扇(220)安装在所述防护罩(210)的内部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30)安装在所述壳体(110)的表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30)位于所述防护罩(210)的内部,所述导热柱(240)镶嵌固定在所述制冷腔(111)的内部,所述导热柱(24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10)的内部,所述导热柱(24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制冷腔(11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2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底盖(121),所述底盖(121)安装在所述壳体(110)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20)的另一端外表面转动贯穿有端盖(122),所述端盖(122)安装在所述壳体(110)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21)和所述端盖(122)的表面均开设有豁口(140),所述豁口(140)贯穿有固定件(141),所述固定件(141)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11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131)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槽(131)等距离间隔分布在所述转子(130)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0)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211),所述进气孔(211)分布在所述风扇(220)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0)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孔(2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10)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连接件(2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50)包括连接耳(251)和螺钉(252),所述连接耳(251)固定在所述防护罩(210)的两侧,所述螺钉(252)贯穿所述连接耳(251)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110)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主磁极,主磁极分为N极和S极。
CN202123107984.8U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Active CN216872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984.8U CN21687294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7984.8U CN21687294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2947U true CN216872947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6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7984.8U Active CN21687294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2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67892U (zh) 一种电机内部冷却散热装置
CN21290926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
CN216872947U (zh) 一种电机转子内冷结构
CN219018623U (zh) 一种带有强制冷却装置的电机转轴
CN215009862U (zh) 一种具有电磁防护功能的电机
CN112384036B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液冷高效散热装置
CN210715390U (zh) 一种长寿命液压系统冷却器
CN210768947U (zh) 一种汽机散热结构
CN21014294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大型机械驱动电机
CN217741468U (zh) 一种基于机壳全铝合金的轻量化交直流电机
CN201874733U (zh) 一种带风冷机构的自发电冷却装置
CN218896344U (zh) 一种高效散热服务器电源
CN212992100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节能电机
CN216210897U (zh) 一种便于拆卸且稳定性高效的散热器
CN211456926U (zh) 一种自冷式电机结构
CN214591004U (zh) 一种具备防尘油封散热效果的电机
CN217469624U (zh) 一种降温降噪三相异步电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CN219181294U (zh) 一种新型隔爆电机
CN107201630B (zh) 一种洗衣机散热方式及散热装置
CN216312877U (zh) 一种带有保护机构的磁阻同步电机
CN215267971U (zh) 一种具有启动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
CN220691836U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变频变压器
CN21667064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大数据用分析处理设备
CN215580690U (zh) 一种油压专用卧式电机
CN220291790U (zh) 一种易于热量散发的电动机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