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6094U -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6094U
CN216866094U CN202123346795.6U CN202123346795U CN216866094U CN 216866094 U CN216866094 U CN 216866094U CN 202123346795 U CN202123346795 U CN 202123346795U CN 216866094 U CN216866094 U CN 216866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inforcing
reinforcing plate
mounting plate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467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银淮
宋萍
夏彬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Jinku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Jinku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Jinku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Jinku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467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6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6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6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包括:结构梁本体,其下端右侧与第一加固板相互连接,且第一加固板的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第一安装板,其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的下端外侧,且第一安装板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杆;第二加固板,其安装于结构梁本体的下端左侧,且第二加固板的下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壁端均开设有限位孔;衔接板,其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下端外侧。该新型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便于对整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其进行多次利用,同时便于对不同宽度的结构梁进行加固工作,且加强了整体的加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梁主要由板和支持板的梁组成,是一种在建筑领域中用作承受弯矩和剪力作用的构件,在建筑结构梁的施工过程中需使用到加固结构,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仍存在一些不足,就比如;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3953076U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建筑结构梁本体、第一卡槽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建筑结构梁本体的下部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建筑结构梁本体的内部下侧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中侧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建筑结构梁本体上部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建筑结构梁本体的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内部连接有衔接板,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中侧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槽。该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便于安装,对建筑结构梁的支撑效果好,能够提高对建筑结构梁的加固效果。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采用螺栓的方式对加固结构进行固定,从而不便于拆卸,不便于对其进行多次利用,易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其采用螺栓的方式对加固结构进行固定,从而不便于拆卸,不便于对其进行多次利用,易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包括:
结构梁本体,其下端右侧与第一加固板相互连接,且第一加固板的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并且第一加固板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支撑组件;
第一安装板,其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的下端外侧,且第一安装板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杆,并且第一限位杆外侧端设置有弹簧;
第二加固板,其安装于结构梁本体的下端左侧,且第二加固板的下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并且第二安装板的外侧端固定有与第一安装板相互连接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壁端均开设有限位孔;
衔接板,其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下端外侧,且衔接板的内侧贯穿设置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的左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螺母。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加强板;
支撑板,其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下端外侧;
加强板,其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内侧端。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在支撑板的内侧呈等间距设置,且支撑板的纵截面为“L”字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在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板的内侧端呈前后交错设置,且第一限位杆通过弹簧与第二安装板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衔接板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固定杆位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在第二安装板的外壁端成前后等间距设置,且第二安装板的横截面为“C”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便于对整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其进行多次利用,同时便于对不同宽度的结构梁进行加固工作,且加强了整体的加固效果;
1、通过固定杆与衔接板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固定杆位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正下方,便于通过固定杆对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其进行多次利用,减少材料的浪费;
2、通过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在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板的内侧端呈前后交错设置,且第一限位杆通过弹簧与第二安装板构成伸缩结构,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进行间距改变时,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对其具有较好的限位作用,从而便于对不同宽度的结构梁进行加固工作;
3、通过截面为“L”字型的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下端外侧,且加强板在支撑板的内侧呈等间距设置,同时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均与结构梁本体相互紧密接触,加强了整体的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板和第二限位杆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固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结构梁本体;2、第一加固板;3、连接板;4、支撑组件;401、支撑板;402、加强板;5、第一安装板;6、第一限位杆;7、第二加固板;8、第二安装板;9、第二限位杆;10、弹簧;11、衔接板;12、固定杆;13、固定螺母;14、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包括结构梁本体1的下端右侧与第一加固板2相互连接,且第一加固板2的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并且第一加固板2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支撑组件4第一安装板5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2的下端外侧,且第一安装板5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杆6,并且第一限位杆6外侧端设置有弹簧10,第二加固板7安装于结构梁本体1的下端左侧,且第二加固板7的下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8,并且第二安装板8的外侧端固定有与第一安装板5相互连接的第二限位杆9,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8的外壁端均开设有限位孔14,同时衔接板11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的下端外侧,且衔接板1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固定杆12,并且固定杆12的左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螺母13,组合构成新型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在使用该新型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时,具体的如图1和图4中所示,首先将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分别安装于结构梁本体1的下端左右两端外侧,此时连接板3的上端面与结构梁本体1相互连接,由于截面为“L”字型的支撑板401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的下端外侧,且加强板402在支撑板401的内侧呈等间距设置,使用时,支撑板401和加强板402对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均具有支撑的作用,从而便于对结构梁本体1更加的进行加固工作。
具体的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安装时,可根据结构梁本体1的下端宽度对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的间距进行调节,由于第一限位杆6和第二限位杆9分别在第二安装板8和第一安装板5的内侧端呈前后交错设置,且第一限位杆6通过弹簧10与第二安装板8构成伸缩结构,调节时,只需将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紧密安装于结构梁本体1的下端外侧,此时第一限位杆6和第二限位杆9在结构梁本体1的挤压下分别通过限位孔14在第二安装板8和第一安装板5的内侧发生滑动,此时弹簧10在第一限位杆6和第二限位杆9的作用下分别发生形变,对其产生支撑的作用,从而通过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8对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产生相对的支撑力,进而使得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连接更加紧密,加强了整体的加固效果,安装时,第一限位杆6和第二限位杆9对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具有较好的限位作用。
具体的如图1中所示,由于固定杆12与衔接板11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固定杆12位于第一加固板2和第二加固板7的正下方,当第一加固板2、第二加固板7和连接板3均与结构梁本体1的外端面紧密贴合时,将旋转固定杆12插入衔接板11的内部,使衔接板11与固定杆12发生螺纹连接,再通过固定螺母13对固定杆12进行固定即可,便于对整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其进行多次利用,减少材料的浪费,进而使整体具有绿色建筑结构的特点,这就是该新型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梁本体,其下端右侧与第一加固板相互连接,且第一加固板的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并且第一加固板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支撑组件;
第一安装板,其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的下端外侧,且第一安装板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杆,并且第一限位杆外侧端设置有弹簧;
第二加固板,其安装于结构梁本体的下端左侧,且第二加固板的下端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并且第二安装板的外侧端固定有与第一安装板相互连接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壁端均开设有限位孔;
衔接板,其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下端外侧,且衔接板的内侧贯穿设置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的左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加强板;
支撑板,其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下端外侧;
加强板,其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内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在支撑板的内侧呈等间距设置,且支撑板的纵截面为“L”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在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板的内侧端呈前后交错设置,且第一限位杆通过弹簧与第二安装板构成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与衔接板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固定杆位于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在第二安装板的外壁端成前后等间距设置,且第二安装板的横截面为“C”字型。
CN202123346795.6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Active CN216866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6795.6U CN216866094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6795.6U CN216866094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6094U true CN216866094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9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46795.6U Active CN216866094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6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38382U (zh)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建筑钢结构
CN201546320U (zh) 一种防止带缝钢板剪力墙螺栓滑移的构造
CN216866094U (zh)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CN214696793U (zh) 一种爬架超高跃层加长附着支座
CN101967850A (zh) 一种防止带缝钢板剪力墙螺栓滑移的构造
CN215055325U (zh) 一种钢结构桁架板短外挑板免支模装置
CN209989943U (zh) 一种高层建筑的型钢钢结构刚性连接节点
CN212428040U (zh) 一种导向支座
CN208122294U (zh) 加固构件装置
CN207314905U (zh) 用于门式钢架房屋的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
CN221030686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连接加固装置
CN219080582U (zh) 一种钢结构支撑构件
CN220035888U (zh) 一种格构式钢柱
CN212773445U (zh) 一种爬模主框架安装结构
CN21829206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底部加固装置
CN220953830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结构
CN221031423U (zh) 一种劲性柱模板加固装置
CN213867295U (zh) 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装配式桥梁桁架结构
CN220848283U (zh) 一种轻钢龙骨吊顶转角斜拉防开裂结构
CN218091970U (zh) 一种脚手架加固装置
CN218264296U (zh) 一种具有加强机构的钢构件
CN217581157U (zh) 一种新型外墙脚手架连墙件
CN219509147U (zh) 钢结构外架体连墙件
CN219973497U (zh) 一种支撑钢结构
CN212104609U (zh) 一种建筑节能保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