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1340U - 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1340U
CN216851340U CN202123028255.3U CN202123028255U CN216851340U CN 216851340 U CN216851340 U CN 216851340U CN 202123028255 U CN202123028255 U CN 202123028255U CN 216851340 U CN216851340 U CN 216851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dy
charging
cabinet
heat dissipatio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282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乾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of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0282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1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1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1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柜体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柜体正面右侧铰链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正面左侧设置有门把,所述柜体背面右侧底部设置有进电线,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充电机构,所述柜体内设置有散热机构。该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将设备通过万向轮和扶手移动到目标处,然后将需要充电的设备的插头插在充电槽上对应的插孔,之后打开插座开关,便开始充电,具体表现为进电线进入的电流通过变压器后进入蓄电池,而后通过充电模块和充电槽进行输出,在待机时蓄电池会完成蓄电,使设备可以脱线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的充电设备,充电器(充电机)按设计电路工作频率来分,可分为工频机和高频机。工频机是以传统的模拟电路原理来设计,机器内部电力器件(如变压器、电感、电容器等)都较大,一般在带载较大运行时存在较小噪声,但该机型在恶劣的电网环境条件中耐抗性能较强,可靠性及稳定性均比高频机强。
现有充电设备多为手机移动电源设备,对于自动化仪器来说电压不够,所以经常会设置配电箱,然而配电箱基本都是固定在某处工作,应该有一种可以移动的充电装置来供电器自动化仪器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柜体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柜体正面右侧铰链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正面左侧设置有门把,所述柜体背面右侧底部设置有进电线,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充电机构,所述柜体内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有变压器、蓄电池、过载保护装置、充电模块、充电槽和插座开关,所述变压器固定连接于柜体内底部右侧,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于柜体内底部左侧,所述过载保护装置设置于柜体背面中部靠近右侧,所述充电模块固定连接于柜体右侧内壁靠近顶部,所述充电槽固定连接于充电模块右侧,所述插座开关设置于充电槽内顶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散热孔、防尘网、风扇凸槽、散热扇和固定架,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柜体左侧中部,所述防尘网卡接于柜体内顶部左侧,所述风扇凸槽固定连接于柜体背面左侧顶部,所述散热扇设置于风扇凸槽内,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风扇凸槽右侧内壁。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共设置有四个,且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柜体底部四角,使整体移动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防尘网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柜体在卡头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卡口,方便防尘网拆卸。
优选的,所述散热扇背面底座的上下左右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使散热扇固定于风扇凸槽内。
优选的,所述充电槽的面板上设置有多种充电插孔,且所述充电插孔均与充电模块保持电性连接,使所述的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支持多种充电插头充电。
优选的,所述进电线、散热扇、变压器、蓄电池、过载保护装置、充电模块和充电槽均保持电性连接,使整体能正常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当此装置使用时,将设备通过万向轮和扶手移动到目标处,然后将需要充电的设备的插头插在充电槽上对应的插孔,之后打开插座开关,便开始充电,具体表现为进电线进入的电流通过变压器后进入蓄电池,而后通过充电模块和充电槽进行输出,在待机时蓄电池会完成蓄电,使设备可以脱线工作。
2、该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随着散热扇通过空气排到柜体外,冷空气则从散热孔进入柜体,经过防尘网过滤外界灰尘,使冷空气干净不影响设备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万向轮;3、扶手;4、柜门;5、门把;6、进电线;7、充电机构;701、变压器;702、蓄电池;703、过载保护装置;704、充电模块;705、充电槽;706、插座开关;8、散热机构;801、散热孔;802、防尘网;803、风扇凸槽;804、散热扇;805、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包括柜体1,柜体1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万向轮2共设置有四个,且万向轮2分别固定连接于柜体1底部四角,使整体移动更方便,柜体1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3,柜体1正面右侧铰链铰接有柜门4,柜门4正面左侧设置有门把5,柜体1背面右侧底部设置有进电线6,柜体1内部设置有充电机构7,柜体1内设置有散热机构8,充电机构7包括有变压器701、蓄电池702、过载保护装置703、充电模块704、充电槽705和插座开关706,变压器701固定连接于柜体1内底部右侧,蓄电池702固定连接于柜体1内底部左侧,过载保护装置703设置于柜体1背面中部靠近右侧,充电模块704固定连接于柜体1右侧内壁靠近顶部,充电槽705固定连接于充电模块704右侧,充电槽705的面板上设置有多种充电插孔,且充电插孔均与充电模块704保持电性连接,使的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支持多种充电插头充电,插座开关706设置于充电槽705内顶部,散热机构8包括有散热孔801、防尘网802、风扇凸槽803、散热扇804和固定架805,散热孔801设置于柜体1左侧中部,防尘网802卡接于柜体1内顶部左侧,防尘网80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头,柜体1在卡头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卡口,方便防尘网802拆卸,风扇凸槽803固定连接于柜体1背面左侧顶部,散热扇804设置于风扇凸槽803内,散热扇804背面底座的上下左右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05,使散热扇804固定于风扇凸槽803内,固定架805固定连接于风扇凸槽803右侧内壁,进电线6、散热扇804、变压器701、蓄电池702、过载保护装置703、充电模块704和充电槽705均保持电性连接,使整体能正常运行,当此装置使用时,将设备通过万向轮2和扶手3移动到目标处,然后将需要充电的设备的插头插在充电槽705上对应的插孔,之后打开插座开关706,便开始充电,具体表现为进电线6进入的电流通过变压器701后进入蓄电池702,而后通过充电模块704和充电槽705进行输出,在待机时蓄电池702会完成蓄电,使设备可以脱线工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将设备通过万向轮2和扶手3移动到目标处,然后将需要充电的设备的插头插在充电槽705上对应的插孔,之后打开插座开关706,便开始充电,具体表现为进电线6进入的电流通过变压器701后进入蓄电池702,而后通过充电模块704和充电槽705进行输出,在待机时蓄电池702会完成蓄电,使设备可以脱线工作,同时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随着散热扇804通过空气排到柜体1外,冷空气则从散热孔801进入柜体1,经过防尘网802过滤外界灰尘,使冷空气干净不影响设备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柜体(1)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3),所述柜体(1)正面右侧铰链铰接有柜门(4),所述柜门(4)正面左侧设置有门把(5),所述柜体(1)背面右侧底部设置有进电线(6),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充电机构(7),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散热机构(8);
所述充电机构(7)包括有变压器(701)、蓄电池(702)、过载保护装置(703)、充电模块(704)、充电槽(705)和插座开关(706),所述变压器(701)固定连接于柜体(1)内底部右侧,所述蓄电池(702)固定连接于柜体(1)内底部左侧,所述过载保护装置(703)设置于柜体(1)背面中部靠近右侧,所述充电模块(704)固定连接于柜体(1)右侧内壁靠近顶部,所述充电槽(705)固定连接于充电模块(704)右侧,所述插座开关(706)设置于充电槽(705)内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8)包括有散热孔(801)、防尘网(802)、风扇凸槽(803)、散热扇(804)和固定架(805),所述散热孔(801)设置于柜体(1)左侧中部,所述防尘网(802)卡接于柜体(1)内顶部左侧,所述风扇凸槽(803)固定连接于柜体(1)背面左侧顶部,所述散热扇(804)设置于风扇凸槽(803)内,所述固定架(805)固定连接于风扇凸槽(803)右侧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共设置有四个,且所述万向轮(2)分别固定连接于柜体(1)底部四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80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柜体(1)在卡头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804)背面底座的上下左右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槽(705)的面板上设置有多种充电插孔,且所述充电插孔均与充电模块(704)保持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电线(6)、散热扇(804)、变压器(701)、蓄电池(702)、过载保护装置(703)、充电模块(704)和充电槽(705)均保持电性连接。
CN202123028255.3U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Active CN216851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28255.3U CN21685134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28255.3U CN21685134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1340U true CN216851340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28255.3U Active CN21685134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1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9473B (zh) 多功能锂电池太阳能充电器
CN216851340U (zh) 一种电器自动化仪器充电装置
CN104143846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移动电源
CN109068525A (zh) 一种dc-dc功率模块的标准机箱结构
CN211351170U (zh) 一种新型可自行调节功率的充电器
CN212751028U (zh) 一种无人机可拆卸电池安装结构
CN210693568U (zh)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CN203859572U (zh) 一种老化柜
CN206312065U (zh) 带有待机节电功能的计算机电源供应器
CN207638337U (zh) 一种电容补偿柜
CN219576370U (zh) 一种供电一体机
CN107478924B (zh) 一种射频通信无源器件的电气调试工装
CN205583438U (zh) 一种可移动交直流电源箱
CN212849896U (zh) 石油勘探用便携式智能多功能光伏锂电储能一体机
CN213151897U (zh) 一种派型开关电源
CN214590764U (zh) 一种新型节能配电设备
CN214377991U (zh) 一种中频炉变压器的谐波补偿装置
CN11099658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
CN219419862U (zh) 一种照明控制配电箱
CN219419905U (zh) 一种户外用组合式配电箱
CN214542979U (zh) 一种新型高低压成套设备开关柜
CN207442139U (zh) 多接口转换座
CN219287020U (zh) 一种供电式抽屉机柜
CN216121887U (zh) 一种储能式充电器
CN209981596U (zh) 一种可组合式多功能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8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920, Building 1, Yuzhicheng, Nanyuan Street, Linpi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Haof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No. 2, Yulin Road, Yulin street,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Qiank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